朱云娣
幻想是儿童的天分,童年是多梦的季节,孩子们的心田充盈着想象的激情,蓄积着创造的欲望。对生活,对学习,对未来,对这个多彩的世界,他们有着太多太多美好的期待。在他们的脑海里,云儿会说话,风儿会唱歌,树叶会舞蹈……一切的一切都有思想,都会交流。放飞童心,引领孩子走进童话世界,尽情享受童话的魅力,让语文教学充满情趣,这是每个低年级老师的智慧选择。
一、创设情境,走近童话。
童话以其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和人间真善美的情感渲染,深深吸引着儿童的心。教学时,教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再现美丽生动的童话世界,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把故事转化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能有效地引领孩子走近童话,让孩子感受童话,喜欢童话。
教学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14这儿真好》这篇童话时,屏幕上出现一只孤零零的小熊,在音乐的伴奏下,老师深情地描述:“小熊来到一座光秃秃的荒岛上,这里没有花香,没有鸟鸣。小熊走到东是一个人,走到西也是一个人。没有人说话,没有人游玩,多没劲呀!”孩子们一下就被故事吸引了,深切感受到了小熊内心的孤独,它非常希望身边能有朋友。随着学习的深入,大家知道在白云的启发下,小熊在岛上种了许多树。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小熊种树的辛苦,教师又设想了小熊种一棵树的情景:挖坑、放树苗、培土、浇水,再现了小熊种树的情景,使孩子们感受到小熊种一棵树就这样辛苦,在岛上种那么多的树,一定种了很长时间,种得腰酸背疼。可是小熊不怕累,不怕苦。在它细心照料下,漫山遍野,绿树成荫。图文结合,激发想象,再现童话中的艺术形象,从而让孩子们更准确地理解故事语言。
二、朗读表演,体验童话。
童话的语言优美生动,富有儿童味。它色彩鲜明,音律和谐,充分显示了语言的魅力。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孩子变换各种朗读形式尽情地读,可以是个别读、集体读、小组读。可以是表情朗读,也可以是分角色朗读。朗读时边读边想,努力做到声形毕肖,读出童话所特有的情趣来。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进行表演,让学生走进文本,置身于美妙的童话世界,进入角色去对话,促使学生带着情感去学习。
《会走路的树》是一篇清新优美的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鸟和驯鹿一家纯真的友情。教学中,利用媒体创设童话情境,优美的音乐、清新的画面,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春天的早晨。鸟窝里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鸟,看见一棵金色的小树走来走去,觉得十分好奇,因为别的树不会走,唯独这棵“树”能走。小鸟并不知道这是鹿角,还以为是真的树,于是想爬上去坐一坐。此时引导学生读出小鸟的好奇:“如果你是这只可爱的小鸟,看见这棵特别的树,你会怎么说呢?”情境的渲染调动了孩子的情感,孩子们很快读出了小鸟话语中的天真与好奇。“当然可以,来吧!”驯鹿的回答是那样的热情友善。他不仅带着小鸟“玩了好一会儿”,还不辞辛苦地把小鸟“送回家”。第二年春天,小鸟和小驯鹿的对话让人再次领略到小鸟与驯鹿间的快乐与和谐。引导学生分别扮演小鸟与驯鹿,朗读他们的对话,然后戴上头饰,分角色来演一演。每个孩子都兴致盎然,他们分享着童话的快乐。
三、丰富想象,创作童话。
童话借助想象把平凡的事物、现象,编成一个个不寻常的故事,从而展现出一个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孩子们一旦进入这充满幻想的童话世界,就会陶醉其中,乐此不疲。充分利用童话故事留有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
《蜗牛的奖杯》这个童话讲述了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丧失了飞行的能力,而整天背在身上炫耀的奖杯却变成了硬硬的外壳。学完这一课,孩子们留下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只有这只得奖的蜗牛会有后代,那些有翅膀的蜗牛却没有留下有翅膀的后代呢?引导他们发挥想象,续编故事。孩子们有了充分自由的想象空间,个个跃跃欲试,迸发着智慧火花的童话从他们的口中徐徐道来。
(1)“有一天,突然刮起了大风,有翅膀的蜗牛因为翅膀小,抵不住大风,被刮到海里淹死了。而那只冠军蜗牛和它的后代,因为只会爬,而且背上还有一个重重的壳,没有被大风吹到海里,所以就留传下来了。现在大家见到的只有背着硬壳的蜗牛,看不见会飞的蜗牛了。”
(2)“有一种鸟,喜欢捉飞虫吃。有一天,飞来了一大群这样的鸟,它们把会飞的蜗牛全吃了,只剩下背着硬壳的蜗牛了。”
(3)“有一年,一只会飞的蜗牛生病了,它飞到东飞到西,会飞的蜗牛都染上了这种病,不久全死了。不会飞的蜗牛整天背着重重的硬壳爬呀爬,几天才爬一小段路,它们没有染上这种病,所以就生存下来了。”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语文教学必须超越知识和技能,建立在“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儿童的创造精神”之上,这样才能走向智慧。放飞童心,分享童话,正是让每个学生充分张扬个性,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智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