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 彭宁
哈德尼斯特别喜欢一首歌,歌名是:“即使最坏的事情也能变成好事”。他以此为人生座右铭。
荷兰医生哈德尼斯(Garde-rniers)是我心中敬仰的骨科大师。
2011年9月,在捷克布拉格,我荣幸当选国际髋关节学会正式会员并同时向该学会资深会员哈德尼斯医生发出了正式邀请。
2012年4月18日~4月21日,哈德尼斯在国家外专局的资助下莅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304医院)骨与关节运动医学病区进行示范教学等学术访问,施行了5台高难度的打压植骨和髋关节翻修手术,并做了两场学术报告。
哈德尼斯医生严谨、精准、流畅的手术境界,阳光、开朗、幽默的人格魅力,让你一下子就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
从小有了“阳光”座右铭
哈德尼斯医生已有40年医龄了。他1974年毕业于荷兰Utrecht大学医学院,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进入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一所医院当了一名骨科医生,同时应征预备役军队。当年即远赴非洲马拉维,在3年之中从军医到医疗官到高级医疗官,脚步一直没有停歇。1977年回到荷兰完成轮转医师、外科医师、骨科医师的逐级临床实践。1984年成为荷兰内梅亨大学主任医师,并逐渐成长为享誉世界的骨科权威。
哈德尼斯医生所在的荷兰内梅亨大学医学中心是世界有名的骨科中心,在欧洲最早开始骨水泥型的人工髋关节手术治疗,在哈德尼斯医生的率领下将其老师Slooff医生的打压植骨技术发扬光大,每年做大量严重的髋关节骨缺损的翻修手术,并成为世界上这类病历随访总结最多的骨科中心之一。
他所领导的小组对打压植骨和金属钢网技术的发明和系统总结提高了整个世界对于该手术技术原理的领悟水平。
1948年哈德尼斯出生在荷兰一个温馨的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父亲是荷兰一个著名公司的CEO。父亲也曾经是一名军人,二战时在德国人的战俘营中囚禁3年的痛苦经历给父亲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父亲既爱工作又爱家庭,出差都是认真筹划,只要工作完成就马上回家。通过父亲的一生,小哈德尼斯悟出了一个道理,不能像父亲那样因为进了集中营而埋怨世道不公平。小哈德尼斯立志要一辈子做一个心里充满阳光的人,一辈子都能够既享受生活又能为别人造福。
小哈德尼斯特别喜欢一首歌,歌名是“Even bad times aregood”。翻译成中文是“即使最坏的事情也能变成好事”。小哈德尼斯以此为人生座右铭。
哈德尼斯恋爱很早。他17岁,她16岁。很快他去外地上大学,离开了她。有一天她突然提出分手,因为经常不见面。他一听就蒙了,天塌下来了,日子没法过了。愣神,穷学生没有一分钱。顿时天昏地暗。室友突然进来了:“去年借你的50元钱该还你了。”这时收音机里正传来歌声:“Even bad timesare good”,顿时天空晴朗。“天助我也,有钱了”,他立即飞快地骑上自行车到火车站买了最早一班的火车票。
当他出现在她面前时,她瞪圆了眼张大了口,也愣了,没想到突然出现的他,张口就给她唱起了这首歌。他说:“我们必须认真地谈一谈,一起吃个饭。”从此,她再也没离开过他。栉风沐雨同甘共苦,迄今已40载。
大学毕业不久,年轻的哈德尼斯就作为一名军医被派往非洲,那时非洲的条件还非常艰苦。哈德尼斯以他的人生座右铭解读非洲、服务非洲并从此留下了深深的非洲情结。直到现在每年还要去几次非洲。如今他这名“转业”军医到我们304医院讲学,也算是“门当户对”。严谨的军队作风和阳光性格与我们十分默契。
为中国医生打开“阳光”之窗
2012年4月18日下午哈德尼斯医生刚下飞机,就匆匆赶到我们304医院骨与关节运动医学病区,查看了5位病人。哈德尼斯医生先看片子,看核磁片及病历资料,然后到床边仔细检查病人,接着他在读片灯旁向我们详细分析每一个股骨头坏死的病例:坏死的面积有多大,坏死的部位在什么地方,离关节面有多远,坏死区与关节是否有因为软骨下骨折造成的破口,有没有像乒乓球烂透了那样的塌陷,一旦有“口”有“洞”,就是很危险的信号,在手术过程中易出现打压骨进入关节腔,对手术效果产生严重影响,要特别小心。
接着他为这5位病人的手术关键点开始打分,如年龄大视为减分因素,股骨头坏死但未塌陷视为加分因素,亚洲人之髋是加分因素(由于人种与不同部位关节炎的关系,欧洲人髋发育出现问题机会多,亚洲人膝关节出现问题多),所有在座的中国医生都佩服他分析病情逻辑性强,风险因素把握很透彻。
接着他详细分析人工关节翻修术的病例,第一位病人是一位50多岁的山西女性,30多年前她做了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这种置换术在20年前就已淘汰了,患者的髋臼骨头被假体磨损后产生的大量碎屑侵蚀溶解而产生巨大骨缺损。哈德尼斯医生说,为每一个病人手术都要专门为他建立属于他的个性化手术方案,他将病人的X光片的特点,病人骨结构毁损的特点,一边说着一边画在一张A4纸上,并解释要为病人准备多少数量的异体骨,准备什么样的钢板,什么样的金属网,整个手术的计划、步骤、结构、感觉蕴含其中。5个病人分析了整整两个小时。让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中国医生都感觉到,虽然还没有走上手术台,但已经胸有成竹。
2012年4月19日7:30,哈德尼斯医生早早来到病房,再次与我们手术团队讨论病人术前情况。
第一台手术是一位因酗酒、吃激素造成双侧股骨头坏死的男性患者。哈德尼斯医生严格按照术前计划一步一步演示关键步骤,并用简洁的语言给予解释。如股骨头内怎么彻底清理坏死骨,怎么准备异体骨。其手术风格具有典型的欧洲特点:不追求手术速度,而在于精细准确、解剖清晰、止血彻底。他优美娴熟细腻的手术风格使我想起我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当轮转医师时的导师——一代骨科大师韦加宁。
第二台手术就是为那位50多岁的山西女病人做髋关节翻修术。哈德尼斯医生的手术动作既温柔又精准,对正常组织的保护如拉钩和骨撬等动作轻柔圆润,让人十分感动。髋臼显露清楚后找到骨缺损的部位,使用金属网,就像重建一个小鸟巢,将骨缺损部位封闭堵好,再植入异体碎骨块,一个新的充满骨组织的髋臼就重建完成了。
第二天,哈德尼斯医生做了两台股骨头坏死的打压植骨手术。在我30年的骨科医生生涯中,见过不少大师级的医生手术,但是哈德尼斯医生是我见到的对髋关节骨缺损修补最完美的一位。
第三天哈德尼斯医生做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感染后假体的取出术,这是一位60岁的人工关节术后感染的男性,他同时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由于病人一直以为是强直性脊柱炎复发了,也没有来复查,耽误了5年,最后严重到正常的骨组织全部消失而引发骨折,是这5位病人中最严重的一位。他要等局部感染控制后再行人工关节假体植入术。
在这3天中,哈德尼斯医生还见缝插针为我们骨与关节运动医学病区和304医院大骨科做了两场学术报告。给所有在座的骨科医生都推开了一扇拯救股骨头坏死和关节翻修骨缺损患者的阳光之窗。
让医患关系沐浴“阳光”
哈德尼斯医生说,中国医生特别淳朴,特别愿意学习,他每年都要来中国1-2次,这次是第15次来中国了。第一次是1999年,是301医院的王岩主任请的他,那时候就他一个人穿西服,其他的人都穿军装。他说交了很多的中国朋友,特别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分享给中国医生。
哈德尼斯医生比较流利地掌握了多种语言:荷兰语、德语、法语、英语、祖鲁语,对其他几种语言也能简单交流:日语、意大利语及另外两种非洲语种。他对汉语也很感兴趣,不断学习发音并重复、纠错,达到简单交流的程度。他学习语言的秘籍就是:勇于说话、敢于让别人发现错误并纠正。他也是一个“发明家”,他在工作中发明了数种手术器械,并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
谈到中国目前的医患关系,他对我说:“医生与病人的关系非常微妙,非常重要。我们荷兰内梅亨大学医学中心有一句很好的口号:病人是我们医疗团队的一部分,只有病人配合治疗才能达到最好的医疗效果,我们所有的医疗文书、电子病例都为每一个病人设一个加密的用户名。每位病人在电脑上就可以看见自己的网页,可以看到医生的医嘱、化验单、手术过程,和医生进行及时的电子互动。我们在术前会把手术中和手术后可能发生的风险都告知病人,让病人了解手术,理解手术,最后病人进行电子签名。其实那些思考阅读自己的术前告知越仔细、越纠结的病人越表明他和他的家庭愿意和医生一起承担自己的命运,我们很愿意病人在术前反复纠结。我们执行这个电子告知网页已经10年了,无一例医疗纠纷。”
哈德尼斯医生说:“我一直坚持自己的座右铭:Even bad timesare good即使最坏的事情也能变成好事。”这次中国之行前两周哈德尼斯医生被查出血糖异常,他回家后又坐在那里发愣。他的夫人轻轻走过来拥抱了他并耳语:Even bad times are good!他顿时感到云开雾散。
哈德尼斯医生坚信,没有黑暗,只要你心里充满阳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哈德尼斯医生洒下的雨露阳光永远留在我们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