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小吃如何做到风靡上海?

2012-04-29 00:44
中国商人 2012年7期
关键词:小吃店沙县小吃

在上海,有2000余家的沙县小吃店,经营小吃的沙县人有近一万人。他们虽然远离故土,常年在外奔波,却依旧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因为这里有他们的“大家庭”——上海市福建商会沙县小吃行业协会党支部。近年来,在上海市福建商会支部积极引领下,闯上海、进高校、入世博……沙县小吃一路高歌、硕果累累。

通过行规行约

规范小吃业主的行为准则

沙县小吃1998年开始登陆上海滩,第一个抢滩上海的是沙县琅口乡的邓忪儿。他只身一人来上海,在浦东开了第一家沙县小吃店,以物美价廉、快捷方便得到上海市民欢迎,生意日盛,店面从原来的十几平方米扩展到100多平方米,底层店面、二楼加工,三楼住宿,每天营业额达1000元,现在一家亲朋有十几个人在上海搞小吃。

起初由于小吃经营业主的素质良莠不齐,在上海经营的小吃店仍然存在着素质低、品牌杂乱、卫生状况不理想,无证、无照经营等现象,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治,势必阻碍沙县小吃在上海健康有序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2006年4月,上海市福建商会沙县小吃行业协会在上海成立,协会通过与企业、政府、消费者进行沟通和协调,来维护小吃业主的权益。当年5月,沙县在上海市成立福建商会沙县小吃行业协会党支部,制定了工作联系制度、服务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组织修订和完善了《上海沙县小吃协会章程》,通过行规行约规范小吃业主的行为准则。同时向上海的沙县小吃业主发放公开信、慰问信等方式,号召和促进从业人员遵纪守法、文明经商、规范经营,极力促进沙县小吃业主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形成了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有效机制。

组织小吃经营业主参加品尝推介、商标品牌宣传和行业评比、竞赛等活动

上海市福建商会秘书长黄仁辉介绍,沙县小吃行业协会党支部隶属沙县高砂镇党委,共有党员25名,预备党员4名。自2006年成立以来,支部秉承为小吃业主服务的原则,积极带领广大小吃经营业主走出山门到上海闯市场,勤劳致富奔小康。

近年来,上海市的沙县小吃发展迅猛,营业额连年递增。特别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沙县小吃在上海再创辉煌。 200多个国家参展,184天的会期,人流总量超过1.3亿……上海世博会引爆的商机大到让人无法想像。在上海福建商会的帮助下,来自中国小吃文化之乡的沙县小吃,作为福建风味美食的唯一代表进驻本届世博会,与全国三十多家名店,同展风采。商会会员沙县新食尚餐饮有限公司旗下的李记小吃作为此次沙县小吃的代表亮相世博园中华美食街以来,天天人流如潮、座无虚席,每天营业额2万多元,日接待食客1000余人,名列各省市33个小吃档口销售客份第一,为福建美食挣足了面子。

放眼沙县小吃的长远发展,上海福建商会党支部充分利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各种平台,扩大沙县小吃在外影响,先后组织小吃经营业主到上海嘉定、浙江嘉兴、江苏昆山、泗阳等城市参加小吃品尝推介、商标品牌宣传和行业评比、竞赛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商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提升,进一步推动沙县小吃业的发展。

组织成立餐饮管理公司

进军特定市场

2007年,正值上海高校食堂改革,准备引进各地的一些风味小吃,以丰富大学生的餐桌。上海有高校64所,在校师生90多万人,高校餐饮市场每年营业额在10个亿以上,这个庞大的餐饮市场吸引了商会党支部一班人的眼球。他们认为,“进入高校,标准高,要求严。对拓展沙县小吃经营区域,以及标准化经营、提升沙县小吃档次和宣传沙县小吃,扩大影响将起到很好的催化作用。于是,商会党支部组织部分优秀小吃业主在上海成立“上海沙县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把目标锁定在进军上海高校。通过与上海高校伙食专业委员会多次接触洽谈,并几次邀请他们到沙县实地考察。最后,双方签订了“上海高校引进沙县小吃的合作意向书”,上海福建商会沙县小吃协会会长罗维爱等6个优秀小吃业主的沙县小吃店相继在上海复旦、交大、财大等6所大学内开业,有力地推进沙县小吃的标准化,提升了规模、档次和水平。

以党促会,以会促党,

协会和党建同步发展

支部还克服在上海点多面广,联系不便等困难,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每月组织一次学习日活动,组织党员群众介绍致富典型,开展沙县小吃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经营,要求党员经营业主率先响应县争创“中国小吃文化名城”、“中国小吃之乡”的号召。树立品牌观念,自觉参加培训上岗,带动其他群众,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机制,把党建工作融入培训、教育、经营的各个环节。走出了一条“以党促会,以会促党,协会和党建同步发展”的双赢之路。服务落实在民心上。

为解决部分小吃业主融资问题,支部积极争取上海当地的金融和劳动部门的支持,为小吃业主解决创业和扩大经营的资金需求。2009年,上海沙县小吃协会同上海邮政储蓄银行闸北支行和徐汇支行分别签订合作协议,为企业健康良性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极大提高了会员参会的积极性,也开创了银企合作的新模式。据了解,党支部成立以来,帮助小吃业主登记办照260家,为430多名小吃业主解决了在经营中碰到的各种困难。

小吃店采取品牌联合入会模式

有多少人知道,遍布上海街头的重庆鸡公煲其实是地道的“福建特产”。黄仁辉说:“沙县小吃和重庆鸡公煲,这两家都是采取品牌联合入会的模式。”作为单体的小吃店,必须符合招牌的统一、摆设的统一、经营模式的统一,甚至连口味也是高度的统一,以上条件都具备了方可联合加入沙县小吃协会。

黄仁辉介绍,“重庆鸡公煲”品牌诞生在福建省莆田长台镇的渡里村,“鸡公是当地人对公鸡的叫法,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借用了公众印象中重庆的‘辣味。”福建人做生意头脑灵活可见一斑。如今,这个人口仅2000多人的小村庄,在上海从事重庆鸡公煲等生意的就有1000多人。

近期,福建沙县小吃将上市的消息成了热门话题,黄仁辉表示:“上市是好事。一家最小规模的沙县小吃,就夫妻档那种,去掉房租,一年可以净赚10万—20万元人民币。在管理上,沙县在全国各地都设有沙县小吃办,提供培训,统一进货、统一配料。上市对这个品牌来说并非遥不可及。沙县小吃如果上市了那是开了一个好头,我希望重庆鸡公煲能尽快跟上。”

猜你喜欢
小吃店沙县小吃
沙县人民笑开颜
沙县小吃 深耕本土
我是一个小吃货
怕冷的小吃货 等
怕冷的小吃货
露天小吃店
沙县小吃亮相韩国冬奥会美食展
可爱的小吃货
沙县:五项举措推动精准扶贫
左西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