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色彩管理,指的是运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在影像系统中自动统一地管理和调整颜色,以保证在整个过程中颜色的一致性。这一概念在工业生产中早已深入人心,尤其在印刷行业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控制流程。而在摄影领域或者说在影像行业,色彩管理还是在本世纪初才逐渐为大众所注意到。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那时电脑还并不算普及,数码摄影更是地地道道的新鲜事物,照片大多要靠扫描才能转化为数字文件在电脑上显示。当时与学动画的同学讨论电脑显示影像的问题,显示器呈现的画面与照片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色彩上的显示甚至相去甚远。那时候我们讨论出一套解决方案,将一幅色彩鲜明的画作进行扫描,然后在显示器上全屏显示,再对照原作来调教显示器,在耗费几瓶眼药水之后总算可以大致上让显示器的显示效果与原作接近。当时自认为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做法,不久之后,当了解到色彩管理这一概念,并掌握了色彩管理的方法后,才知道那是多么低级甚至错误的做法。其实那个时候发现电脑显示与实际图像存在差异的时候,已经是不自觉地具有色彩管理的意识,对照原作调整显示器的做法从原理来说也是一个正确的管理方向,只是殊不知色彩管理要“管理”的是整个影像制作流程,期间的任何一个步骤都需要进过严格的控制。本期专题我们将与色彩管理专家一起,为大家详细讲解色彩管理的理论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