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
桃山时代的志野陶历来最为人喜爱,白釉完全以长石为原料,厚而温润,釉面上随意地显现红色的“火色”和橘皮状的“棕眼”。志野陶包含着的是纯日本式的创意,清纯而温柔,与中国、朝鲜白瓷的孤高冷漠形成了鲜明对比。有人形容志野陶纯白的长石釉像富士山的积雪,充满着一种洁净感,是日本陶瓷的象征,蕴含着日本民族固有的性格。
志野陶也是美浓陶工在古田织部的指导下生产的和物茶陶,也可以说是织部烧里的一个类型。
志野陶的胎土是专用一种被称作为“艾土”的原料,白中透青,质地极柔软,因而产量一直不太多。桃山初期较早的一些志野陶皆纯白无纹,即所谓“无地志野”,“白天目”的称呼也从此而来。天正末期至文禄、庆长时期,出现了在胎土上用天然氧化铁原料描绘图案再施长石釉(这种形式,我国称作“釉下彩”,日本称作“下绘”)的“绘志野”,并由此发展出红志野、鼠志野等品种。
志野陶中当以绘志野最为有名。绘志野潇洒奔放,却又不失温和的品格。收藏于三井文库铭“卯花墙”的绘志野茶碗(图1)是志野三大名茶碗中的第一名碗,被定为日本的国宝。其他两件分别是根津美术馆收藏的重要美术品“山の端”和五岛美术馆收藏的重要文化财“峰红叶”。
就如黑织部茶碗一样,志野茶碗也都是半筒式造型,此件茶碗也不例外。碗高9.6厘米,口径11.7厘米,底径6.3厘米,深腹筒形,近口沿处有一圈形似三角形的凹槽,应为辘轳拉坯时形成,口部微敞,口沿敦厚,器身外底部横向刀削成平底,形成一种力度感。圈足低矮,底足及缩釉处露出赤色的窑红。器身外壁以铁釉画上几笔横竖交叉的毫无修饰的粗线条。粗糙的胎质,釉面上随意显现的“火色”和橘皮状的“棕眼”,釉下若隐若现的极其简单的纹样,这样一些看似应为缺陷的特征组合在一起,却能相映成辉,为那些豪放的武士出身的茶人们造就了一件绝世无双的茶器。
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铭“振袖”的绘志野茶碗(图2)也是一件名品。高8.2厘米,口沿13.1厘米,底径6.6厘米。此碗依然直筒式造型,但矮了一些,造型上更接近黑织部沓形茶碗。器身下垂至底部斜削,富于力度感,圈足稍高,挖足不甚规整,足内刻划有一个“才”字。器壁釉下似施挂有化妆土,其上以铁釉随意绘一些细线纹样,线条简朴雄劲,仅寥寥几笔即暗示出风雨交加、龟甲匆匆躲避等自然景象,并书写有“振袖”铭。釉面上依然有因过烧而形成的不规则的火红色斑块和橘皮状的“棕眼”。此碗原由三菱财团第四任社长、二十世纪前期的大收藏家、日本著名收藏机构静嘉堂的创始人岩崎小弥太家族所有,昭和五十五年(1980年)后由国家收藏。
收纳此件茶碗的木箱盖表书有“振袖”铭。
虽然志野与织部烧都受到古田织部的指导影响,但是绘志野与绘织部的纹样却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格。绘织部的纹样一般构成比较复杂的层次,充满画面空间;而绘志野则充分留出空间,绝不显露描绘意识,蕴含着一种清淡朴素的禅画意境。如收藏于汤木美术馆的志野茶碗(图3)上有“広氵尺”铭。此碗在厚厚的长石釉下只有好像不经意洒上的两三笔,若无若有,充满禅意。再如图4,那用铁釉淋上去的寥寥几笔在釉下若隐若现,与釉面上坑坑洼洼的“棕眼”融为一体,分不清哪是有意所为,哪是无意之作。图5这件铭“轩端”的志野名碗釉面明显少了许多“棕眼”,说明烧制工艺有了进步,但釉下铁釉绘画的莲花、龟甲等纹样依然保持志野茶陶简括随意、似像非像的特点。收纳此碗的内箱盖表有用金粉书写的“轩端”铭,盖里贴纸有江户时代前期的武士、茶人神尾元胜的笔迹。
图6是一件绘志野水指,由香雪美术馆收藏。所谓水指是指茶席上储放清水的器具,其形状是一个没有盖的大口桶,原是农妇放置麻纤维和线轴的用具,后被茶道用作水指,以信乐烧最常见,织丰时期的著名茶匠、武野绍鸥的弟子辻玄哉所持的著名鬼桶水指,当时就价值百贯。这件绘志野山水纹矢筈口水指是桃山时代美浓窑陶工的作品,也是志野水指中的名品。器高16.9厘米,口径15.6厘米。口沿端部内折,形成一个状似箭尾的矢筈口,外侧口沿部向外凸出,筒状深腹,平底。腹部下端局部有拉坯时留下的波状指痕,外壁腹部釉下以铁釉描绘一些简括的线条,互相组合在一起,铁釉在高温下熔化呈现出深浅不同的“火色”暗示着山水、树木、野草……
优秀的美浓陶工在实践中应用烧成温度的变化而使釉色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因而就有了赤志野、鼠志野等名贵品种。赤志野的色调变化万千,妙趣无穷。图7就是一件赤志野作品,高8.2厘米,口径12.4厘米,足径5.6厘米。釉面呈现出一种淡红色,釉面下依然是铁釉绘画的简单的横竖线条,暗示“桥”,也被称为“桥绘”。此碗的施釉方法已从底部不施釉发展到满釉,但底足露胎,而且是双圈足。器壁与底部的色调不同,是在器壁等部位的胎表施挂有黄色的化妆土所致。收纳此物的内箱漆书有“夕阳”字样,大概是因之色调恰似夕阳西下时的景致。烧制赤志野的温度较难控制,而此件器物釉面色调均匀一致,是赤志野中非常少见的一件珍品。但从此件器物可看出,比之绘志野,赤志野因烧成温度高,釉面干涩,不甚温润。
绘志野作品上的“火色”是否给了窑工们一些启发,从而开发出赤志野这一新的品种?志野陶中的名品、铭“朝荻”的志野茶碗(图8)应该就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件作品,器外壁有大片深浅不同的红色,特别是底部的红色发黑,看起来并非有意为之,却无意中造就了一件名品。赤志野在近代也被称为“红志野”,图9草纹火盆已是一件成熟的红志野作品,釉面洁净,色调鲜红,基本不见“棕眼”,白色的草纹可能是采用将化妆土剔掉的手法,纹样清晰规整,但这种一目了然的“成熟”却似乎少了志野陶那种特有的韵味—禅意。
鼠志野的色调则呈蓝灰色,是在胎体上施挂铁化妆土而形成的。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鼠志野鸰鹡纹钵(10)被确定为日本重要文化财。此钵口径28.5厘米,广口,口沿呈不规整的四边形,底有三足。钵内采用剔地、刻划、绘画等装饰手法创作出白色的山岩,灰蓝色的草本,山岩上立着长尾鸰鹡,还有溪流、云朵??钵的釉面温润,有开片和少许“棕眼”,色调沉静,是鼠志野中的名品。图11是志野茶碗三大名品之一——五岛美术馆收藏的鼠志野茶碗。此碗是辘轳成型后又以手工切削,使其变形,碗呈直身浅腹形,口沿高低不平,高度在8.9~7.6厘米之间,口径14~13.5厘米,底径6.1~5.9厘米。碗的内外壁口沿及器身等部位也是采用剔掉化妆土的装饰方法组成一些似龟甲、桧垣的纹样。釉面有气泡和“棕眼”和“火色”。收纳此物的内箱盖表银粉书“峰红叶”铭,并有鉴定家古笔了意(1752-1835年)对小堀榷十郎(小堀远州第三子,1625-1694年)铭“子闰八月”的鉴定,甚为珍贵。
到了庆长末期至元和时期,美浓的志野千篇一律地几乎都是绘志野,式样雷同,釉下铁绘也越来越清晰,失去了个性和韵味。至江户初期,肥前的有田窑成功烧成了瓷器,从而使日本制陶中心从美浓转移至肥前,与此同时京都的茶陶制作也在兴起,而在美浓,志野专用的艾土则日渐稀少。进入江户时代后,美浓近二十个烧制志野的陶窑都放弃了志野陶的烧制。时至今日,志野茶陶已成为那个时代的记忆,格外的被珍贵,被收藏。(责编:雨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