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课堂讲述美国发动战争来自本性

2012-04-29 00:44:03张婷
大学生 2012年7期
关键词:外交政策精英外交

张婷

1969年,面对越南战争中58000名美军士兵阵亡,美国被迫从越南战场撤军。历史惊人相似,2011年美国开始从伊拉克战场撤兵。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军死亡人数达4478人。而中东从2011年下半年到现在的局势突变,利比亚之后,美国又开始把矛头指向其他国家。不断地卷入侵略战争并没有给美国带来想象中的好处或是利益,相反,美军士兵庞大的伤亡和不断增长的财政投入令美国民众对政府大失所望。在经济和人民感情渐渐不堪重负的时候,美国开始审视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质带给外交的得失。不仅媒体上讨论,大学课堂里也开设了不少课程进行讨论,同学们参与热情较高。

从越南战争到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美国标榜的民主制度没有给这些区域人民带来和平稳定,反而把灾难和冲突留给各个战场。那么美国一次次卷入战争的诱因是什么?为了自由民主?既得利益?亦或是巩固霸主地位的宝座?是经济因素?是军工集团的利益驱动?是国会不作为?转嫁国内矛盾?是重建地区新秩序、重树地域新霸主的理念……近年来,政治学学者们对美国不断卷入战争的原因众说纷纭。美国丹佛大学国际研究学院教授Arthur Gilbert的这堂课“US Foreign Policy in War and Peace”带领我们从新的角度回顾美国战争历史,挖掘美国内部决定其外交政策的深层次原因,展望美国未来外交策略。

这堂课共讨论了十几位著名学者对美国外交的观点。Gilbert教授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历史学家是向后看的先知。” 有鉴于此,我把课程主要讨论的三位历史学家William Williams(修正主义政治史学家、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授)、Christopher Layne(新现实主义学派学者、德州A&M大学教授)和Walter Hixson(阿克伦大学历史系主任)对于美国外交的不同看法在这里简要地与大家分享一下。

在课堂上,我们回顾了自9·11以来的情况,反恐战争模糊了国外与国内的关系,渐渐地,我们发现美国国内的意识形态造就了美国外交政治决策。有些学者肯定了在国际关系中,内因决定外因的大方向。这三位学者也是从美国内部的特质来研究其外交政策导向。就如同耶鲁大学著名学者John Gaddis指出的,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决定了他面对问题的处理方式,而一个人在家里的处世方式也决定了他在外面的处世方式。他认为,美国外交政策取决于美国文化特质。

在35位同学的课堂上,大部分是美国白人,美国出生的南美、非洲、亚洲等少数族裔占少数,国际学生尤其是中国学生更是只有我一个。课程之初,有一些美国学生似乎认为美国发动的每一场战争都是所谓的“正义之战”:为了输出民主、为了地区人民的自由、或是为了打击恐怖主义。但渐渐地,在学习各个学者的理论的过程中,这些同学有的被陆续说服。

文化因素——本性使然的外交政策

有什么样的民众就有什么样的政府,作为为这些战争的军费开支买单的纳税人,普通美国民众为什么会支持政府一次次地投入战争呢?在“The Myth of American Diplomacy”一书中,Hixson认为掌控美国外交政策导向的根本原因是根植于民族内部的文化因素——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宗教信仰。正是这三个民族特质使美国文化本身极富霸权性和进攻性。 这种文化基因的观点乍听起来有些绝对,但在仔细研究之后我们发现此观点极具说服力,很多美国学生也很容易接受这一派学者们的观点。

的确,美国外交政策与其内部文化有紧密的深层联系。从对印地安人的屠杀、19世纪对墨西哥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伊拉克战争到反恐战争,Hixson称美国外交策略为“病态的暴力外交政策”、是文化和民族性情导向的外交政策。

种族

教授认为,美国更倾向于与非白人国家作战。二战以来,美国几乎从未卷入与白人国家的战争。即使在二战期间,美国对待德国裔美国人与日本裔美国人截然不同。相当数量的日裔失去自由被打入集中营,而美国政府对于德裔却依然礼遇有加。美国国内的文化特性塑造了美国外交政策导向。因此美国的对外战争也被一些学者称为种族战争。

在课上,我们看了索马里政治难民在缅因州受到种族歧视并引发当地冲突的纪录片。缅因当地白人把失业原因归罪到索马里移民身上,而美国媒体极尽粉饰种族和谐,很少有近期的种族冲突能传播至国外。

宗教

教授指出,美国文化比其他文化更受宗教影响。宗教在美国的国际政治决策中扮演的角色比其他国家都更重要。奥巴马竞选总统成功时不会说“为人民服务”而是“God bless America!”(上帝保佑美利坚)。大多数美国人周日早上都会与家庭成员一道去社区教堂做礼拜。我在欧洲时,当地人告诉我教堂里一般都是游客,而且是美国游客。在对基督教的信仰上,美国民众普遍比欧洲人虔诚得多。

教授给我们看了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冲突的纪录片。基督教与犹太教联系紧密却与伊斯兰教不和。由基督教国家支持的以色列成为西方与伊斯兰国家对抗的媒介。基督教国家,尤其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使得弹丸之地的以色列得以抗衡整个阿拉伯世界。看着纪录片中巴以冲突中不断的报复和袭击,看着无辜平民妇女的流血和凄惨的哭嚎,同学们唏嘘不已。巴勒斯坦与以色列这两个历史上纠缠已久的民族的和平何时才能到来呢?在宗教冲突面前,基督教对犹太教的支持和对伊斯兰教的打击,美国外交上对以色列的支持和对伊斯兰国家的打击使得巴以和平遥遥无期。

更重要的是,与其它宗教不同,有时我们感到基督教反而容易使美国民众变得麻木不仁。只要相信自己的屠杀是出于上帝的意志、是正义的化身,只要能够说服自己并且把对方描绘为魔鬼、是邪恶的,那么正常的人也会变成冷血屠夫。

在我看来,东方文化的古老宗教,如佛教、道教则更多的是和平主义和多元的,所以东西方宗教对政治有着不同影响。用宗教信仰激发美国人民爱国热情,对抗“邪恶”国家是转移民众注意力的绝佳而有效的方法。美国是正义的一方,是上帝选择的国际警察,政府用这样的借口说服美国民众他们的战争是在寻求终极的正义和和平,而事实上他们却把世界秩序弄得更加糟糕。

我觉得,相比之下,中国文化所信奉的佛教、儒家学说和道教崇尚和谐,反对暴力。因而纵观我们的历史,用战争解决问题一般不是我们的倾向。

男权主义

教授还认为,强壮、勇猛、维护正义的白人男性形象在美国太过深入人心。这种有攻击性的民族文化特质孕育了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中根深蒂固的英雄主义情结。也许你会说在奥巴马当总统、希拉里当国务卿的时代,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已是明日黄花,但请不要忘记,政治家只是符号、象征甚至工具,美国精英集团对政策导向的强大控制权和美利坚民族的性格特点决定了政治家不能随心所欲。

在课堂上,Gilbert教授经常放一些纪录片来佐证一些学者的理论。每到这时,课堂的气氛总是凝重而压抑的。在采访越战老兵纪录片中,当他们回顾强奸当地无辜居民、像割草机器一样疯狂杀人却在当时被国内人称为民族英雄的时候,教室里常常一片静默。

大家听说过那本《女人来自金星,男人来自火星》的书吧,有政治学者形容欧盟是女性的、阴柔的,来自金星的,而美国是男性的、阳刚的,来自火星的。强硬、说一不二是美国历来的国际形象。相对于看重软实力(如语言、文化、价值观等)输出的欧盟,美国则着眼在硬实力(如军事、经济等)输出。在课上,Gilbert教授还用几部电影中美国白人男性的形象来诠释美国文化因素中的男权主义始终未能根除。同学们普遍认同,男权主义至高的美国文化,只能孕育出强势而富有掠夺性的外交策略。在课堂讨论中,有些同学认为美国从文化本性上就是充斥着好战的雄性基因。我想,正是这种雄性至上“无战不欢”的基因使得美国总要设置战略假想敌以满足自己的喜战细胞。

经济因素——利益导向的外交政策

相对于美国媒体标榜的所谓美国大兵在伊拉克战场上为自由民主、打击邪恶势力、为美利坚荣誉而战,学生们上完课后更愿意相信那些士兵们是为经济而战、为金钱、为石油、为大公司利益而死。Williams在“The Tragedy of American Diplomacy”一书中指出,美国虽然鼓吹“反帝国主义”的口号并标榜自己与欧洲帝国主义和他们曾经发动的侵略战争不同,但本质上,美国同他们没什么不同。

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不是为了让不发达国家摆脱帝国主义,而是为了让他们从欧洲独立然后再让美国接手。美国因其极端优越的地理位置而没有近距离的威胁或对手。同时,美国有过多的食物、商品、武器等等,但没有足够的消费人口,将商品出售给其他国家是必然的。因此,美国是因经济因素而不断干涉他国内政而让他们不得不与美国开通贸易。如果以前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是直接并正式地实行对他国的掌控,那么美国就是在用一种非正式却更有效的途径控制发展中国家。从这个角度讲,美国的外交政策随经济利益的变化而变化。美国实行的是利益导向的外交决策。所以战争被当成实现美国利益成本最低的捷径。美国的民主并非战争的制动装置。

精英集团因素——霸权和集权掌控外交政策

Layne在“The Peace of Illusions”一书中指出美国外交政策的本质是固定的和预先设定的(“fixed,determined,and pre-programed”)。不管美国民众投票给谁,不管谁当美国总统,总统的外交决策总是被锁定在整个决策系统之中。美国是不是民主制度,由谁领导美国,或者由哪个党派领导美国,这些都不重要,外交决策不会出现任何改变,美国还是会不停参与战争。同学们课堂讨论后基本达成一致:美国过去60年的历史就是不停扩张的历史。为建立本地区以外的霸权,美国不断卷入地区政治,例如西欧、东亚和波斯湾。

美国精英集团(由政府精英、经济精英和知识精英三部分组成)可以轻易控制媒体及舆论导向,煽动民众支持他们并不了解的战争。民主制度其实无关紧要,而自二战以来被美国打击的政府并不都是非民主政府,比如美国在1973年协助皮诺切特推翻了智利当时的民选政府;在冷战期间美国中情局发动政变推翻伊朗民选政府而扶植亲美的巴列维国王。这些事例给我们一种感觉,那就是只要是精英集团想做的事,他们大可以为自己发动战争的行为冠上各种帽子去做。政府精英如今日益形成排他性的圈子,大公司在国内具有深厚的组织基础和权力资源、成为对外政策的推手,这些都使得外交政策的掌控者永远来自于精英集团圈子内部。

同学们认为,美苏冷战不是资本主义制度与共产主义的PK,而是两大巨头为争夺世界霸主的战役。意识形态只是工具、是武器,但并不是原因。美国扩张的战略无情地推动美国向除北美以外的世界其他三大最重要的区域——西欧、东亚和波斯湾地区——确立自己霸主的地位和影响力。每一届的新政府上台总会“做点什么”以巩固自己精英集团的利益。

在课堂上我对美国外交政策乃至美国政府和文化的认知有逐步深入的过程。起初我认为美国外交是利益导向的外交策略,渐渐地,我意识到导致美国不断参战的原因是复杂的而非单一的。我觉得文化因素是这些原因中尤其重要的一点,也是最难改变的一点。Gilbert教授常举一个例子:“一个离婚三次以上的人,不管是跟谁结第几次婚,他还是会继续离婚,因为这是他的本性所决定的,与结婚对象无关。”同样,美国总是发动战争,这是美国文化的本性决定的,与战争对象无关。这一派学者认为,只要美国文化的本性不变,这种情形就会一直重复下去。

总的来说,文化、利益、精英集团这些原因相结合,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在各路战场耗费了巨大人力物力,没有取得预想效果,遭致国内外一致反对,但依然锲而不舍地发动战争和武力干涉他国内政。就如同电影《终结者》每一集的结尾,施瓦辛格不管被废成什么凄惨样儿还会阴魂不散地跳出来举臂狂呼:“Ill be back!”所以,即使美国明知侵略战争的错误也了解他们历史上的历次侵略战争在政治、经济和道义上的失败,他们依然会重蹈覆辙。对美国外交政策来说,继续进行战争是必然的,也是可以预见的。

看清这些,可以帮助我们理清一些国际问题的脉络,帮助我们预测美国的下一步动作。人们不禁会问,利比亚之后,叙利亚之后,伊朗之后⋯⋯

猜你喜欢
外交政策精英外交
英国“脱欧”后的外交政策:失去欧盟后的英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吗?
英语文摘(2021年3期)2021-07-22 06:30:06
它们都是“精英”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精英2018赛季最佳阵容出炉
NBA特刊(2018年11期)2018-08-13 09:29:14
当英国精英私立学校不再只属于精英
海外星云(2016年7期)2016-12-01 04:18:01
昂科威28T四驱精英型
世界汽车(2016年8期)2016-09-28 12:11:11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浅论美国外交政策中孤立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永续性
人间(2015年24期)2015-12-26 18:48:17
外交
领导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09: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