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红,许海滨
摘要:近些年来,作为主流媒介之一的广播有了长足的发展,即呈现出与新媒介相融合的态势。这种态势的出现,与其说是广播自身发展的表现,倒不如说是由新的媒介技术促成了广播与新兴媒介的融合。如果从内容层面看广播的融合,主要表现在消息来源更加广泛、诸多话题直接来源于受众以及信息报道提供主体的非职业化。
关键词:主流媒介;新媒介;融合
中图分类号:G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7-0013-03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2012年3月份有报道说,中国之声新浪网微博的粉丝已经突破200万。粉丝数量领先于同行业。电台在互联网上开通微博,极大地提升了电台与听众之间的互动能力。
然而,广播与诸如互联网之间的技术融合所产生的效果远不止传播主体和受众之间的互动性。从内容层面看,新媒介成为了广播内容的消息来源;无以数计的受众通过新媒介丰富着广播的话题;更有非职业的媒体工作者以专业传播主体的面貌通过广播向广大的受众传播非媒体工作者所关注的对象。
一、新媒介成为广播的消息来源及新现象
(一)新媒介成为广播的消息来源
用媒介环境学中的后视镜理论来审视广播,广播从其产生之日开始便走上了一条融合的道路。它不断地将先前已有的技术融合进来并保持自身的特色。其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报纸成为了广播所融合的对象,报纸的内容摇身一变成为广播所传播的对象。其实,音乐磁带和CD也不断地融合到广播中来。然而随着新技术地不断发展,广播与新媒介、新技术的融合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媒介对广播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之一就是广播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能够从新媒介上接触到更多的消息来源或新闻来源。“新媒介对整个媒体产业,尤其是新闻工作者,继续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特网正成为信息和新闻的来源,笔记本电脑、手机和数码相机正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使得在今天这个全天候新闻时代,新闻故事和图片能够立即产生。……这也意味着自由撰稿人数量的增加和对多种技能的需求”[1]。
从传统意义上看,消息来源总是与新闻工作者对举的。这里的新闻工作者又主要是指负责新闻生成首要环节的记者。因此,从二元对立的角度看,记者与消息来源构成了对立。这样一来,“提供有可能制作成新闻报道或特稿的思想和大致的人物、地点以及组织[1]”就成了为新闻工作者提供消息的主要来源。从上面对消息来源的揭示看,消息来源主要分为三大类,也就是提供消息的人、提供消息的单位和除去人及单位之外的消息的出处。在这由三类消息来源构成的结构中,根据消息来源与新闻工作者之间形成的关系类型,又可以分为稳定的和临时的。如果从消息来源名字的表现形式看,它又可以分成具名的消息来源和匿名消息来源。
(二)消息来源的过程中的新现象
在当今广播的运营实际中,相应的新闻工作者都或多或少地接触并使用上面从不同角度分析出来的消息来源。这些来源成为广播获取相应新闻的源头。可是在新媒介新技术背景下,广播在使用这些消息来源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现象。
1.新现象之消息来源逐渐开始同主播、主持人建立起相应的关系
消息来源除继续同广播的新闻记者保持原有的对立关系外,消息来源逐渐开始同主播、主持人建立起相应的关系。由于新媒介、新技术与广播的融合,主播、主持人直接通过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各种新的媒介来获取信息。个人、单位及信息所赖以依存的出处,都成为了主播、主持人所做节目的消息来源。当然,主播、主持人与消息来源之所以能够建立起直接的关系,这跟广播内部的媒介融合——采编播一体化的人的分工融合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主播、主持人与新闻记者,与编辑的融合,才使得消息来源同主播、主持人建立起直接的关系成为可能。
2.新现象之广播的消息来源呈现出“多”的特点
广播的消息来源呈现出“多”的特点,这是与传统相比较而言的。也就是广播在与新媒介、新技术融合之前的状态相比较而言的。现在,广播获取消息来源的渠道非常广泛,尤其是具有“个人”属性和“地点”属性的消息来源与过去相比,新媒介、新技术背景下的这些属性的消息来源成几何倍数增加。这个特点实际可以从各种新媒介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总量上看出来。然而,广播在获取相应的信息时,除了从稳定的消息来源获取外,更多具有临时性的“个人”和“地点”的消息来源为广播所用。
3.新现象之匿名消息来源的增多
基于互联网的各种新媒介,它们所发布的信息往往都具有匿名的特点。媒体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往往成为受众所诟病的对象。“采编室几乎每天都会碰到消息来源的身份,特别是匿名消息的问题。公众以往以为,匿名消息只是新闻界的一种技巧。直到发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与(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的丑闻后,匿名消息才受到关注,‘自由论坛调查发现,70%的受访者认为,报道大陪审团的聆讯时,用匿名消息是‘不妥当的”[2]。众多匿名消息来源的使用,增加了广播报道的风险性。如果在没有核实的前提下,想当然地只是从信息本身所呈现出来的价值出发,就很可能出现报道失实、缺乏公平性等问题。广播在与新媒介、新技术融合过程中,这些问题应该一起足够的重视。
4.新现象之主播、主持人与消息来源构成直接关系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直播节目中。录播节目,尽管消息来源也与传播者构成了各种各样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但是由于录播节目时间上的相对从容,传播主体在面对消息来源所提供的信息时,相对而言,做出选择和判断的时间比较充分,而直播过程中,面对来自各种新媒介的消息来源,主播、主持人尽管也在选择和判断,但时间相对较少是他们在甄别时所面对的一个问题。
二、新媒介为广播提供类型丰富的话题
对于新媒介为广播节目提供了类型丰富的话题,话题的理解不应该只是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诸如“油价上涨”、“食品安全”等话题上,实际上这里的话题除了包含这种传统意义的话题,更将各种类型的节目素材也纳入进来。
从话题提供者的性质出发,当前广播从新媒介上获取话题的渠道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来在于隶属于组织的媒介,一类是隶属于个人的的媒介。前者如各大搜索引擎和大的网站。现在,中国之声就经常将搜索引擎和各大网站当下关注排名靠前的新闻事件作为自己的报道内容。后者如QQ平台、E-mail、微博、短信平台和论坛等。无论是前者为还是后者,按照媒介环境学学者麦克卢汉的观点来看,新媒介是对广播传播主体的延伸。这种延伸从地域范围讲,是对原有取材地域范围的突破,这种延伸可以延伸到全国,甚至跨越国界,遍及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所接触的人来看,这种延伸使所接触的人数量增加,有可能接触到具有不同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各色人等。新媒介为广播提供了丰富的话题不只是表现在广播从新媒介上选择相应的节目素材,它还因广播依托于新媒介、特别是互联网进行传播,还使得广播节目所传播的话题在话题要与受众具有接近性上发生了变化。由于传播地域的突破,所面对的受众也不再只是原有广播信号所覆盖范围下的受众,互联网上的广播,其受众在理论上可能是国内的,也可能是国外的。在这种传播语境下,广播的话题在理论上就有可能较以前多样化,因为要适应不同类型的受众。当然,是否变化,这取决于广播的定位,取决于其目标受众到底是谁。尽管这只是理论上的可能,但在新技术背景下,广播该如何发展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这种理论上的可能,不能不使得广播的从业者做现实的思索。
从结构主义的观点出发,广播做什么样的节目,什么样的话题能够进入到广播节目的视野或范畴中来,与其说是传播主体作出的选择,倒不如说是广播节目本身所作出的选择。因为任何一个结构或系统都具有自组性,不需要外力的介入。不可否认,这种说法的确使得研究更具有科学性,能使研究在同质的前提下进行。可是归根到底,什么样的话题能够进入广播节目的系统,最终还是离不开人的选择。表面上看来,传播主体在选择话题时好像具有个人的性质,实际上他们依然是按照他们头脑中存在的有关广播节目的知识结构来进行的。选择和判断广播节目话题的标准不是任意的,而是具有相对地固定性和共通性。往往不因个人的意志而转变。比如,对于新闻价值的理解,尽管存在着不同的表述,可是综合起来,各家观点中核心的部分往往是共同的。
结合上面的论述,新媒介与广播融合后,广播有了新的依托媒介和话题出现了多样性甚至是复杂性的可能。但是这些可能并不能否定或改变广播传播主体头脑中业已存在的关于广播节目的知识结构,传播主体依然要用结构的标准来对多样性的话题进行筛选衡量,符合的可以进入广播节目系统,不符合的则不能成为广播节目的内容。但是这种不改变不能掩盖过去没能进入广播节目结构但现在存在着进入广播节目结构的可能性。该种可能性的出现,则是因为新媒介、新技术改变了传播主体和受众之间的某种传播方式,即在传播主体和受众间单向传播的基础上增加了双向传播的成分,传播主体和受众间的互动性增强,从某种意义上说,受众具有了影响传播主体的可能。
在广播还未与新媒介、新结束融合之前,传播主体和受众之间的关系基本上以传播主体主动、受众被动为特点。传播主体传播什么话题都要靠他们自己去找,去发掘;受众只是被动地接受。即便是所传播的内容不为受众所喜闻乐见,受众改变传播现实可能性也比较小。虽然在过去也有受众通过信件给电台交流,可反馈的滞后性在改变被动接受状况上产生的作用并不明显。然而有新技术和新媒介就有了很大的不同,通过上面谈到的属于个人性质的沟通交流方式,受众不仅可以将他们想听什么在节目开始前告之传播主体,甚至在节目进行过程中,直接将自己的话题、问题提供给传播主体。所有这些在新技术的支撑下,话题能够做到及时甚至是即时地传播,受众在广播节目内容上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除了受众主动直接提供相应的话题外,当前,很多电台电视台还通过新媒介向受众征集话题。虽说征集上来的话题能否成为节目内容还是取决于传播主体,可这种方式为不同人群甚至另类人群所关注的话题成为广播的内容提供了条件。在技术不变的前提下,传播主体的视野相对固定。正是由于新技术与广播的融合,传播主体的视野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视野范围更广泛,能进入广播节目的话题也就越多。
三、非广播媒体的从业者以媒体从业者的面貌进行传播
非广播媒体的从业者以媒体从业者地面貌进行传播这个问题要求明确广播媒体的外延,因为它事关非广播媒体从业者活动范围。
“广播(broadcasting)通过电视媒介或广播媒介传送讯息而对接受讯息者无法施加技术性控制的过程。任何人只要拥有适当的接收机,并处在传送的范围之内,都能收到这些讯息(与窄播相对)。从广义上讲,这个概念意味着通过电波向一种大众受众传送讯息的过程,因此就得用广播的符码与惯例以吸引这种大众化的受众”[3]。广播概念的解释明确了其包括电视媒介和电台媒介的外延。其内涵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通过电波向大众受众进行讯息传播。在弄清广播概念的基础上,再来看看新技术促成新媒介与广播融合的事实。在传统上,广播的传播技术属于专业领域范畴,并非一般人所能接触和掌握。然而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媒介逐步融合到广播中来。如电台媒介就很好地跟手机媒介做了融合。电台媒体通过建立短信平台来与手机的使用者实现互动。电台还通过热线的方式使得二者之间的互动更加直接和及时。就电视台来说,除了上述的方式之外,由于摄像机进入普通家庭,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家庭摄像机的像素越来越高,拍摄的图像质量越来越好,很多普通人也渐渐成为电视台素材的提供者。如美国的《美国家庭搞笑录像》、我国的一些DV大赛等。
不可否认,这些融合方式的确是广播与新媒介的融合样式,可是广播与新媒介的融合也出现了新的动向。这种新动向不再只是停留在受众与广播的互动和只是简单地提供相关素材上,而是受众以广播传播者地姿态出现,直接向受众传播他们所关注的内容或信息。这个新动向也可以成为职业媒体传播者与非职业媒体传播者的融合;是人和内容兼而有之的融合。如保定电台新闻频率就有一档《今日准新闻》的小栏目。该节目的记者都是普通的受众,节目由他们采制而成。石家庄广播电视台《民生关注》中有一个时段专门留给受众,他们用自己手中的摄像机拍摄各种民生题材,然后经过筛选并在电视台工作人员指导下编辑播出。
媒介融合始终在进行着,然而以前研究的侧重点并没有将这种新的融合样式囊括进来。“确实,从已经问世的成果看,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视角——有从技术融合角度展开的研究,从媒介所有权融合角度展开的研究,从媒介文化融合角度展开的研究,从媒介组织结构融合角度展开的研究,从新闻采编技能融合角度展开的研究等。这些研究可以说铺展到了与媒介相关的所有方面,包括媒介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涉及到媒介经营与新闻传播的各个角落”[4]。蔡文归纳的国外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成果中未能包含职业传播者与非职业传播者间的融合。
媒介环境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就这种新的融合给出理论上的解释。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其实延伸意味着对过去的格局的打破或突破。在过去,广播只是隶属于职业的传播者,非职业传播者无法改变这一局面,可是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出现,各种新技术在实现人的延伸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形成了一种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进而成为指导人们实践的理论。这种新的融合在实践上还需要经历时间的检验,在理论上还需经过深入的研究。它作为一种新的融合现象,研究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在实际操作中,对把关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可否认,这种融合都是限于一定条件下的,它们不适于直播,因为直播状态下将无法对该种融合样式下的内容做到及时地掌控。
参考文献:
[1] (美)鲍勃?富兰克林等.新闻学关键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美)海曼,(美)韦斯廷著.郭虹,李阳译.最佳方案:公平报道的美国经验[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3] (美)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4] 蔡雯.融合新闻:应用新闻学研究的新事业[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