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国庆 齐颖 费淑莲
玉米是高产作物,但由于自然、生产、社会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农安县的玉米公顷产量近10年来始终保持在1.8万斤上下,玉米的增产潜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因此,笔者根据近10年来的观察总结进行如下分析:
1.玉米低产的原因
1.1自然灾害原因
1.1.1干旱年份带来的减产 农安县地处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近10年来干旱年份占85%以上,其中春播干旱年份占70%左右,伏旱年份占10%左右,全年干旱年份占5%左右,平均减产20%以上。
1.1.2早春低温年份带来的减产 近年来,春季出现低温的频率明显增加,不能适时播种和正常出苗,苗期营养体生长受阻,达不到生育时期的生物学标准,造成植株前期生长营养体小,籽粒变小,后期植株各生育期错过最佳时令,一般减产为8%左右。
1.1.3早霜年份带来的减产 虽然全球温度在逐渐提升,气候在不断变暖,初霜比往年来得晚些,但是早霜年份也经常出现,最近几年,早霜年份出现频率在30%左右,这对一些生育期较长的玉米品种来说,造成的减产幅度是非常大的,也对播期较晚的地块造成一定程度的减产,平均年减产达5%~10%以上。
1.1.4大风年份带来的减产 从近10年来看,风灾带来的危害主要是玉米生育中后期,遇到大风雨天气,玉米发生茎折和根倒的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近几年,由于种植一些不抗倒伏的品种和种植密度的不断加大,氮肥的施用量过多,钾肥施用量相对减少,导致玉米茎的韧性弱,根系不发达,抗倒伏能力差,增加了倒伏面积,平均减产在4.5%以上。
1.1.5病虫害为害带来的减产 为害玉米最严重和普遍发生的病害有大斑病、纹枯病和粗缩病;虫害有玉米螟和蚜虫。这些病虫害不但为害重,而且发生范围广面积大。平均每年减产都在15%~20%以上。
1.2生产技术落后原因
1.2.1土壤耕作技术落后带来的减产 土壤耕层变薄,犁底层加厚。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农安县的耕作是以弯钩犁和小四轮拖拉机为主要动力的耕作制度,缺少大马力拖拉机和配套的深松机具,由于弯钩犁和小四轮拖拉机的机械动力与耕作深度有限,长年连续使用,导致土壤耕层变薄,犁底层加厚,耕层土壤量减少,容纳降水能力和抗逆性减弱,理化性状恶化,土壤供水供肥能力逐渐下降,生产能力不断降低;土壤板结通透性差。通过对全县十几年的农村调查,每年施用农家肥的地块面积仅占总耕地面积的10%左右,大部分土地都施用化肥,而且单位面积使用量每年都有不断增加,出现了投入和产出成反比的现象,再就是无论是春季播种还是夏季浇地,多数都用地下矿质化水,另外在耕地方法上,80%~90%使用的是小四轮作业,它的耕幅窄,车轮对土壤的碾压遍数多;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降低。现在农家肥施用数量越来越少,而且秸秆还田率很低,根茬即使是还田了,但粉碎得也不彻底,起不到改良土壤的效果,经土壤化验,全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25%左右,根据土壤学专家认定,这种土壤为极贫瘠的土壤;土壤保水性能差。由于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导致土壤中团粒结构形成受阻,同时大量施入化肥影响了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破坏了土壤中的团粒结构,使土壤的保水性能变差;土壤碱度和含盐量提高。化肥的长时间使用,使化肥中一些有用的元素被植物吸收,而一些多余的元素则残留在土壤耕层中,致使土壤酸化或盐碱化,另外,使用地下水使一些重金属离子滞留在土壤表层,也是使土壤碱度和含盐量增高的主要病因。
1.2.2玉米播种技术落后带来的减产 品种选择不对。由于种子市场混乱,导致部分经销商把一些劣质品种混入市场,误导农民选购;种子精选质量不过关。保证不了正常株数,出现缺苗断条和三类苗的现象;种子处理不过关。种子在播种前进行晾晒,不是把种子摊开晾晒不合格,而是装在种子袋里晾晒,再就是包衣质量差,部分种衣剂的质量不合格;播种方法落后。还采用人工扎眼播种或手动式播种机播种,因此播种周期长,有的从播种到结束达7天左右,不能在适耕期内播种,不能充分利用水热资源;种植方式不合理。清种仍然是主要种植方式,使植株不能充分利用光、气、热、肥等自然资源。
1.2.3施肥技术不合理带来的减产 施农家肥少,多以化肥为主。由于近些年来党的富民政策好,农民的生活富裕起来了,经济充足了,多数农户都购买了小四轮拖拉机,导致饲养牛马的农户减少,造成农肥数量下降,致使施入土壤中的农肥数量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出现瘠薄风沙化;施肥养分比例不合理。由于受市场价格的影响,农民偏重多买便宜的氮肥,对价格高的磷、钾肥买的少,尤其是钾肥的用量更少,钾肥缺少造成土壤养分比例失调,限制了植株的生长发育;重视大量元素,忽视中、微量元素。由于大多数农民的科技意识不强,对中、微量元素的认识不够,舍不得花钱去购买和使用,使植株的生长发育受阻;施肥方式不合理。当前化肥的使用都是集中施用,而玉米是须根系作物,所以集中施肥,玉米不能及时吸收养分,影响了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
1.2.4田间管理不到位带来的减产 化学除草使用质量差。农民在使用除草剂时,不是对水数量不够,就是使用时间不对,再就是除草剂买的不对,加之整地质量粗糙,经常出现草死苗也死或畸形苗现象;苗期病虫害发现晚防治不及时。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播完种之后就外出打工,不能够及时查看苗情,等到发现小苗得病生虫子时,再寻求防治已经太晚了;追肥方法不合理。农民在追肥时还是使用大铧犁,玉米的根系已经分布整个垄台的土壤中,大犁趟后必然要伤到大量根系,还有等到玉米拔节后再追肥,在这个季节里一般都容易出现连阴雨天气,植株长得快,茎秆脆,这时追肥极易导致打秆和拉倒植株的可能,造成玉米严重减产;玉米螟、蚜虫发生重防治不得利。玉米螟和蚜虫的发生都比较严重,农民还相信过去那老一套,认为“虫子咬不坏、蚜虫腻不死”,任其自由泛滥,偶尔有几户防治的也对群体大发生起不到控制作用;封垄时垄起的太高、伤根失水严重。在80年代前,农民种玉米封尖头垄是为了防涝,而80年代后由于气候的变化,干旱已经成为主要矛盾,再封尖头垄,不但失水快不抗旱,而且伤根严重,导致植株不抗倒伏。
1.2.5水资源匮乏带来的减产 大量开发地下水,使得地下水位越来越低,水储量逐渐减少;地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地表水大量蒸发,加之土壤有机质逐年减少、盐渍化程度加重,使得土壤保水蓄水能力降低;由于工业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污水排放量在逐年增大,污水排放到江河沟里,导致农作物灌溉水受到污染,造成作物减产、品质下降;作物灌溉水的使用方式不科学,导致灌溉水的利用率不高,造成作物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下。
1.3社会化科技水平低下原因
1.3.1机械化水平低带来的减产 机械性能差。就农安县来看,使用的农用机械有80%~90%都是小型机械,作业速度慢,质量差,耗能、耗时,效率低;耕地过于分散零碎,不便于大型机械化作业;农业劳动力素质差,技术水平低,不能熟练操作技术含量高的农用机械,因此限制了农业机械的使用和发展。
1.3.2社会化服务水平落后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带来的减产 农技人员知识老化。由于多年遗留下来的机构臃肿、人员超编、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低等问题,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存在着离岗、在岗不在位、在岗不谋事的混乱局面,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实用人才减少、知识老化、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给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设置了一大障碍;农技队伍没有起到为科研院所和农民搭建桥梁的作用。实验室与农业实践衔接不够紧密,致使好的技术没有推广开来。现阶段,农村缺乏推广新技术的途径和手段严重阻碍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使众多农业科研成果困在城市,荒在农村,农技队伍没有起到为科研院所和农民搭建桥梁的作用。有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分别比发达国家约低30%和40%,这必然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1.3.3农民自身素质差带来的减产 由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对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反应迟钝,缺乏接纳、消化、吸收能力。又由于思想观念陈旧和心理素质脆弱,不敢或不轻易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品种,导致许多先进的农业技术成果和机械装备无法推广应用;农民对一些现代化设施操作不当,对优良品种栽培技术要点、气候适应性把握不准,导致先进技术的应用比不用还糟,进一步挫伤了农民采用先进技术的积极性;大量青壮年农民向城里转移,农村留守的多数都是老少和妇女等劳动能力低下的人员,这些人的劳动技能差,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低下。所有这些,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新成果的扩散和大面积推广,影响了农业科技生产水平的提高,进而限制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1.3.4出口数量少带来的减产 我国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产品成本高,降低了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导致农民种地不够精心;我国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使得劳动生产率低,成本却很高,同时农产品质量差,在市场竞争中不占有优势地位,挫伤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我国粮食生产商品率低,使得商品粮的成本提高,在市场竞争中不占优势;生产规模小,在国际市场交易时成本高,导致流通费用大,消弱了商家收粮的积极性,使农户的粮食囤积在家中,降低了农民的收入,降低了农民种玉米的积极性。
2.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2.1成立农业合作化组织,迅速发展农业机械化 成立农业合作化组织,能够使土地集中种植,科学管理、集约经营,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发挥大型农业机械的作用,集成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2.2加强科技服务队伍建设,及时准确地提供农业科技服务 国家要加大各级农业科技服务队伍体系建设,充实资金和专业人才,加强管理,建立一整套的培训、推广和服务标准化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懒、散、靠、拿、混的混乱局面。实行科技人员的经济收入与工作业绩相挂钩,进行量化管理,促使科技人员由以往的等活干或不干活,发展到现在的找活干、干好活,形成一种积极、负责、科学的农业科技培训推广服务体系,确保农民科学种田,种好田。
2.3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充分利用各种农闲季节和有利时机,如冬闲利用农家热炕头,夏天利用田间地头,采用各种形式,找出真正限制玉米生产的因素,对农民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同时还要不断挖掘农民的潜在因素,总结他们在生产当中创造的先进增产经验并进行推广,使农民从真正意义上能够应用新技术、新知识,减少投入,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2.4选择优良品种选择保证霜前正常成熟的品种。具体指标就是从吐丝到干物质形成最大值需55~60天,农安县按常年算9月23日左右下霜,选择品种应该在7月25日~8月1日吐丝,初霜前5~10天达到完熟;增产潜力大的高产品种。选择有生产潜力,能够充分发挥当地自然优势的高产品种,如先玉335、郑单958、良玉188、良玉11等;选择销路好并能卖上高价的优质品种。从营养品质看:蛋白质大于或等于9%,淀粉为72%以上,脂肪大于或等于4%,赖氨酸大于或等于0.30%的品种。从商品品质看:籽粒的颜色为金黄色,籽粒厚、皮薄、饱满、脱水快的品种;选择抗逆性强的品种。应选择出苗快,苗壮,吐丝到散粉之间短的抗病、抗虫、耐密、耐瘠薄、耐盐碱、抗倒伏的品种;选择审定品种。应选择国审或省审并推广的品种,并且可在本地区种植,要到有许可证、有资金保证、信誉好的单位去购买。买后保留购种凭证、标签,大量买种必须留样品。种子的纯度要合格,净度要在95%以上,达到安全水分。最好买新种子,还要看芽势,芽势弱遇不良环境出苗不好,拱土能力差,不利于保全苗。纯度每差一个百分点每垧少收300斤。
2.5提高播种质量,确保一次播种一次拿全苗 精细灭茬整地。整地质量好坏是影响播种质量非常重要的一关,最好是秋灭茬、秋翻、秋耙、秋施肥、秋起垄,这是保全苗的一个重要环节。茬子要灭碎,翻地深度要达到25~30cm,要逐年加深,直至达到40~45cm为止,如果春翻的话,要在化冻10~15cm时进行顶浆打垄镇压;进行种子处理,第一要进行晒种,播种前选择晴天晒种2~3天,目的是打破种子休眠,增强酶的活性,杀灭种子表面病菌,提高发芽率和芽势。第二要进行等离子处理,有增强种子活力的作用。注意:处理后的种子要在5~12天内播完,处理后的种子可以催芽包衣。第三要进行浸种,将晒过的种子用温水浸泡12~24小时(粉质的12小时,角质24小时),以没硬心为准。第四要进行催芽,把浸好的种子放在20℃~25℃的环境条件下48小时即可出芽,芽刚扭嘴即可,催芽的种子必须坐水种。第五要进行包衣,在播种前2~3天进行包衣效果最好,催好芽的种子,阴干4~5小时后,进行包衣,包衣要成膜,然后荫干待播种。第六要进行适期播种,在春季干旱土壤含水量低于20%时必须坐水种,当地温稳定通过10℃~12℃时即可播种,生育期130天的应在5月1日前后播种,128天的在5月5~10日播种,播太早温度低易感丝黑穗病,播太晚浪费积温,因为在正常条件下,温度每相差100℃,公顷产增减150kg。
2.6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与经验施肥相结合 要坚持有机与无机并重的原则。有机肥是完全肥料,含有庄稼所需的各种养分,肥效长,又能改良土壤,使土壤疏松,缺点是释放缓慢,当年作物利用率低,而化肥是速效肥,施后促使作物快速吸收利用,其缺点是易挥发、流失,长期大量施用会造成土壤板结,不利于作物生长,因而要有机与无机并重;要坚持氮、磷、钾与微肥配合的原则。要掌握各种养分同等重要不可替代的原则,氮、磷、钾是作物吸收的大量元素,施后被当年大量吸收,必须足量补充,微量元素虽然吸收量小,但是不可缺少,由于长期种植高产作物,造成土壤微量元素缺乏,特别有盐碱性的土壤缺锌比较重。另外还有钙、镁、硫等中量元素,已经成为玉米生长的制约因素;要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和肥料的特性的原则。玉米各个时期需肥不同,苗期对磷敏感,而磷移动的较慢,这就要分期分层施入。玉米各生育期都需氮肥,高峰时期是大喇叭口时期和抽雄之前,再就是乳熟期。氮肥又容易流失,因此要多次分层施,重点在大喇叭口期,应该是2/3是在这个时期施用,对晚熟和用肥多的在拔节期、孕穗期两次施用,也可拔节、孕穗、抽丝三次施用,第一次施用是全部施肥的50%,氮容易挥发应在垄沟深施10cm,偏碱性土壤易缺锌,每公顷应施锌15~20kg;要根据玉米的计划产量和土壤的养分供给量的原则,即测土施肥,根据作物吸肥规律,土壤肥力和肥料效应定量、定时合理施肥,在保证高产的同时提高效益,根据产量指标做到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玉米每生产100kg籽粒吸收纯氮、磷、钾为2.57kg、0.86kg、1.57kg,氮需要量大,易流失挥发,要配合磷肥协调施用,现在土壤钾肥缺的比较严重,通过对土壤进行化验和玉米产量分析,最适宜玉米生长发育的土壤中氮磷钾比例应是1∶0.45∶0.30,而现在的比例是1∶0.45∶0.13,因此要增加钾的施用量,必要时还要补施中量元素(钙、镁、硫),还有微量元素(锌、锰、硼、钼、铁、铜),也可喷施叶面肥,尿素浓度2%、磷酸二氢钾浓度0.2%。应做到重施底肥(氮肥施1/4~1/5,磷肥2/3,钾肥全施),少施口肥(要适中,保证不烧种子,小苗吸收的以速效肥料为主,不与种子接触,数量不能过多,一般施二铵50~75kg/公顷),适时追肥(以施尿素250~300kg/公顷)。
2.7坚持病虫害以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原则 地下害虫防治,有金针虫、旋心虫、蛴螬、地老虎、蝼蛄等。要进行种子包衣,如坐水种时往水里拌农药,或往苗眼撒毒土(甲拌磷、辛硫磷、呋喃丹)以及往肥里拌杀虫剂等,合理轮作,秋季深松等;苗期害虫防治,黏虫、金龟子、草地螟等在苗期喷敌百虫或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均可防治;玉米螟防治。春季在玉米螟化蛹前用白僵菌或敌敌畏封垛,在玉米心叶期往植株心叶投撒白僵菌颗粒剂或克百威制成的毒土。在村落中或玉米田边安装频振式杀虫灯,从玉米螟羽化的初期开始挂灯,到羽化末期结束。玉米大喇叭口时期(6月20日前后)释放赤眼蜂;蚜虫防治,入伏后高温干旱有利于蚜虫的繁殖,发现蚜害中心株,公顷用40%乐果1kg +加普通食醋1kg对水1500kg喷雾防治。注意:点片发生只要点片施药;病害防治, 第一是玉米大斑病,在高温、高湿易发病,要在发病初期用多菌灵防治。第二是丝黑穗病防治,使用含戊唑醇不低于3‰的包衣剂,播种后低温干旱易发生,病菌在土壤中存活2~3年,应在散粉之前拔除病株埋(烧)掉。第三是粗缩病防治,粗缩病是病毒病,靠灰飞虱传播,在玉米定苗后喷25%的扑虱灵进行防治。
2.8加强田间管理 查苗补种(栽)。掌握“七不毁八不补”的原则,及时铲趟,使用除草剂的地块要减少铲趟次数;定苗。定苗宜早不宜晚,太晚会出现争肥争水伤根现象,一般在三叶期进行;除草剂的使用。苗前用药:播后5~7天内封闭除草,在草籽刚要萌芽时用药效果最好。施药时用水量要足,喷后在土壤表面要形成一个药层,同时注意温度,一般在气温达到20℃~30℃时用药最好。药液配制采用二次稀释法,先把原药剂用20℃的水稀释后,再加水充分拌匀,水用晾晒过的井水,不用泡子水,公顷用药液量一般在600~1000kg。苗后用药:玉米在3~5叶期,杂草在2~4叶期用药,6叶期后用药,玉米心叶对药剂敏感,容易产生药害。喷药最好在傍晚进行,喷到叶片要往下滴水为准,保证杂草充分吸收药液,增强灭草效果。产生药害的挽救措施:一是把受害部位掐除,防止药液继续为害。二是喷洒石灰水或奈安降低除草剂药效。三是喷洒叶面肥(尿素0.5%+0.2%磷酸二氢钾)增强植株的抗药性。是促早熟,一是掰小棒,在玉米甩棒期,第一个玉米棒子下面的小棒刚露出叶鞘时,用竹签顺着叶鞘划开,掰除小棒,在晴天午后进行,不要伤茎叶。二是打底叶,在8月初玉米进入乳熟期,见到底叶叶尖发黄时即可掰下来,底叶1~5叶均可掰除。三是放秋垄,在8月上中旬即玉米灌浆后期对玉米地放一次秋垄,提高地温,通风透光,减少杂草与玉米争肥争水,减轻下年草害。四是站秆扒皮晒,在玉米蜡熟中后期即9月10日左右,站秆扒开玉米苞皮,可以促进降水等。
2.9适时收获 玉米遭霜打之后虽然叶片已经干枯死亡,但茎秆里的营养物质还能往籽粒里输送,使籽粒更饱满、品质更好。一般在严霜过后一周收获最为适宜,没有严霜的年份应在10月5日之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