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通化市的农业农村工作按照中央1号文件和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在省农委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粮食生产为基础,以特色产业提升为重点,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三化”统筹,落实“三动”战略,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各项重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88.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32元,同比均分别增长12%。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农村三次产业收入分别达到42.4亿元、24.3亿元和21.7亿元,分别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0%、28%和22%,同比分别增长12%、13%和14%。全市农村县域内从业人员达到8.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和18%。从农民收入构成上看,一产业收入1243元,二三产业收入1348元,劳务收入641元,分别占农民纯收入的38%、42%和20%。农民收入巳逐步摆脱主要依靠种养业的单一传统模式,二三产业和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和主要途径;粮食生产形势继续向好。全市投入备春耕生产资金10.7亿元,落实发放农民“四项严补贴资金3.6亿元,农资入户进程较去年同期快5天左右。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50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450万亩(玉米275万亩、水稻145方亩、其他30万亩),优质特用粮食430万亩,同比增加12万亩,占粮食作物的96%。全市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深入开展,通过农业技术集成组装应用,促进粮食稳产高产。目前,全市农业生产有序进行,各种作物长势良好;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百村示范、全面提升”工程深入开展,申报省级示范村建设项目115个,预计可争取专项资金2500万元。农民收入巳逐步摆脱主要依靠种养业的单一传统模式,二三产业和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和主要途径;产业化经营和乡镇企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85亿元、销售收入180亿元、加工量9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5%、15%和2%。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8户,新晋升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6户,新认定市级重点龙头企业34户,总数分别达到49户和139户。益盛平地栽参扩建、康美新开河人参GAP种植、万通药业生物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百泉参业林蛙加工和保健品生产等20个超千万元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乡镇企业加快发展,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2亿元、增加值60亿元、税金6.5亿元,同比均分别增长18%;园艺特产业加速发展。全市特产业实现产值51亿元,同比增长25%。人参产业加快推进,产值达到17亿元,同比增长30%。上半年,全市蔬菜面积达到33万亩,棚膜蔬菜发展到6.3万亩。围绕鸭绿江河谷葡萄产业园区建设,实施山葡萄优质高产工程,打造高端优质山葡萄基地。切实加大7个超千亩种植基地建设力度,全市酿造葡萄发展到5.2万亩;农业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围绕“五个一批”、“十大工程”目标任务,全力开展农业农村科技效益年活动,不断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全市农机总动力发展到148万千瓦,完成机械化作业面积650万亩。农民教育层面和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培训52万人次。落实五大粮食增产技术面积413万亩,农业科技的增产作用稳步增强。绿色食品产业持续发展,12个“三品”。品种开发认证任务落实到位,“三品一标”规范用标检查工作全面完成;农村改革和管理不断深化。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95万亩,占家庭承包地总面积的31%。农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拓宽,全市参保面积196万亩,占二轮土地承包面积的67%。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功能不断增强,累计建立各类合作社1726个,带动农户10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30%。农民负担、农资打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下半年,通化市将立足实标,切实抓好粮食高产创建、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农产品加工业推进、·高效园艺特产业发展等项工作,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和管理,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全力确保年度农业农村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一是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产量达到或超过34亿斤。
二是抓好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量达到21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70亿元。
三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村全部达到标兵村标准,其余行政村的40%达到先进村标准。
四是抓好人参、棚膜、葡萄等园艺特产业发展,特产业产值超过120亿元,人参产业产值突破40亿元。
五是抓好农民收入,拓宽增收渠道,确保农民收入增长12%以上。(通化市农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