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惠州市召开建设幸福广东现场会,总结交流惠州等地关于建设幸福广东、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的经验、做法,研究部署下一阶段推进幸福广东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主持会议。
汪洋说,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以来,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建设幸福广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社会民生建设呈现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断缩小、民生事业快速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有新的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建设幸福广东工作开好了头、起好了步。
汪洋强调,要认真总结一年多来的探索实践,更好地把握建设幸福广东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对建设幸福广东提出了总体要求,作出了全面部署,要以新时期广东精神为引领,增强建设幸福广东的社会共识;以加快转型升级为重点,夯实建设幸福广东的物质基础;以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为突破口,营造建设幸福广东的良好社会环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依归,提高建设幸福广东的实效;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大力推进行政、经济、民生等领域改革;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改革创新,扎实工作,通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把幸福变成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物质精神享受,推动建设幸福广东迈上新台阶。
“时刻关注人民的幸福感,群众就会永远和我们站在一起”
在建设“幸福广东”现场会上,汪洋书记表示,一年多来,幸福广东建设已经凝聚了共识,并通过开展幸福指标体系测评工作,倒逼各地各部门主动查找薄弱环节和差距,校准工作的价值取向和努力方向。
汪洋指出,建设幸福广东的提出,就是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以人的幸福为本,才能从根本上克服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以人的幸福为导向做好各项工作,人民才能真正共享发展成果,“时刻关注人民的幸福感,群众就会永远和我们站在一起。”
汪洋认为,建设幸福广东,归根到底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物质精神享受,逐步过上富裕、文明、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好日子。“建设幸福广东、既要努力做大‘蛋糕、分好‘蛋糕,更要突出强调做好‘蛋糕,要通过转型升级,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做高质量的‘蛋糕。”汪洋表示,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蛋糕”做与分的问题,重点更在于“做好”。
“领导干部光主观努力不行,还要重视群众客观需求”
“衡量幸福广东,既要重视客观标准,更要重视主观感受。客观标准高,但老百姓主观幸福感受不高,这就是理念方法的问题。”汪洋阐释,共建幸福广东,工作上要鼓励积极进取,生活上要强调知足常乐,形成享受“蛋糕”的良好文化和社会氛围。
汪洋指出,2011年,在城乡居民收入均高于G D P增速的前提下,广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8年来首次缩小到3倍以内;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区域发展协调加强;各级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投入达到4233亿元,占全省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63%,公共教育、公共卫生、住房保障和医疗保障等八大类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等。这些都显示建设幸福广东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开了个好头、起好了步。”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与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期望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汪洋话锋一转指出,目前一些领导干部对建设幸福广东认识还不到位,仍然存在重GDP总量增长轻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重经济事务轻社会民生事务,重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轻精神文化需求,重自己的主观努力轻群众的客观要求等问题,甚至出现一些损害人民群众利益与幸福的事情。
汪洋认为,现在有的领导干部认为“我已经怎么样怎么样努力了,但是有时我们的努力跟人民群众可能不一致,可能努力越大,老百姓越不满意。出台政策方针,要考虑老百姓的感受”。
“不再是谁的经济总量大,谁就是老大”
汪洋表示,广东历时10个月制定幸福广东的指标体系,有效引导了转变发展方式,端正了执政理念。惠州、梅州分别是2011年主观幸福感测评中珠三角、粤东西北地区排名第一的地市,此次幸福广东现场会选在惠州召开,并且由梅州市介绍经验,体现了新的“指挥棒”的作用。
“新的指挥棒将逐步发挥更大作用,幸福指标体系的设立,是一件理论与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工作。在这个指挥棒下,不再是谁的经济总量大,谁就是老大,这个意义是非常大的。当然不是说不要经济总量,而是要与老百姓幸福不幸福,满意不满意紧密结合起来。”汪洋说。
对于未来发展,汪洋表示,全省改善民生的水平和普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区域、城乡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仍然较大,教育、住房、医疗等热点民生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社会治安、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领域事故频繁发生,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有待加强。
在汪洋看来,影响群众幸福感的其中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社会公正,“不是说财富增加他就幸福,你不公平,他没有幸福感,因为有的人通过不正常渠道攫取到更多好处。这个就是说,文明法治、公平正义上问题还是比较多的。”“民主法制建设存在薄弱环节,社会环境、市场秩序离文明法治、公平正义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群众的社会不公平感比较普遍。我们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建立弹性社会治理模式
汪洋表示,适应开放条件下的科学的社会治理模式,是建设幸福广东的重要基础。面对依然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面对数量庞大的异地务工人员,如果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包揽社会治理的传统方式,社会将无法实现和谐稳定。
前不久,《蝙蝠侠前传3》在美国丹佛首映时,发生一起枪击事件,至少有12人在枪击事件中死亡。汪洋说他留意到,事发后首先出面的是美国电影协会,建议调整影院的安保模式。对此,汪洋说,如果国内出现此类事情,首先出面的肯定是政府。
他由此将话题延展开来:如何才能建立一种弹性治理模式呢?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是市场主体,压力最大的企业家,面对市场问题时,党委政府的压力并不大,做好裁判就好。但在面对社会管理问题时则缺乏弹性,党委和政府直接面对群众,成了甲乙方关系。
“我们不能一天到晚都在灭火,政府要主动放权。”汪洋提出建议,如果中间能够有类似社会组织、中介组织起到作用就好了。比方说,在“三打”之后,欺行霸市被打之后,市场自治组织要发展起来,一起维护市场参与者共同利益。
在谈及建立科学的社会治理模式时,汪洋表示,近期注意到工青妇等人民团体都在聚合相关的社会组织,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体系。“可以淡化工青妇的行政色彩,又可以加强社会治理,值得重视。”
汪洋还表示,要探索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在党代表工作室定期接访制度,以及基层代表工作为辅助人员做好有关配合工作的制度,妥善排查化解调处各种矛盾纠纷。
“不让一个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而上不了大学”
汪洋说,要搞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民生”,也要关注“热点民生”。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解决好教育、就业、医疗、住房、食品安全等“热点民生”问题。他说到,当前高考录取工作即将结束,要确保广东所有孩子都不因为没钱上不了大学。“广东现在应该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无论是通过财政支助,还是慈善捐赠或其他办法,都要确保不能有人因为贫困上不起大学。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大家都要把这件事做好。”
汪洋还表示,要建立为民办事问民意机制,努力花好民生资金,办好民生项目。
幸福须建立在厚实的物质基础之上
会上,汪洋表示,从建设幸福广东的实践来看,必须要加快转型升级,夯实建设幸福广东的物质基础。他说,建设幸福广东不能靠主观想象、画饼充饥,幸福必须建立在厚实的物质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