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俊霞
在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的现知识经济时代,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中同样存在着资金需求者和资金提供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如何有效地防范和管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活动中的风险,是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亟需解决的迫切问题 。
一、影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风险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
1。信息不对称理论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风险。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的一方拥有相关信息而另一方没有这些信息,或一方比另一方拥有的相关信息更多,从而对信息劣势方的决策造成不利影响。在企业融资过程中,融资企业对所融通资金的实际投向、投资报酬率以及投资风险等信息都比较了解,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及投资者对这些信息的了解则处于相对劣势,也就是说在企业融资活动中,融资双方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又由于中小企业在规模结构上的特点,以及技术创新活动本身高风险的特征,使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活动中这种信息不对称问题尤其严重,信息不对称所引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也更严重,这成了阻碍中小企业从正规的渠道取得资金的一个重要原因。
2。逆向选择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风险。逆向选择是指在交易之前交易双方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引起的。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融资企业比投资者更了解自己的风险收益特征,往往风险较大的企业将风险较小的企业驱逐出信贷市场,此时就会产生融资过程中的逆向选择问题。
3。道德风险与中小企业融资风险 。道德风险是在交易双方发生交易之后出现的。本文主要研究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发生交易后出现的道德风险。在银行与融资企业之间普遍面临的道德风险主要有两种:一是融资企业在获得融资后,将资金投资于成功概率小,但一旦成功,融资者将获得巨大收益的投资项目。另一种是融资企业在有能力偿还借款的情况下,对偿还借款和不偿还借款所带来的成本进行比较,最终选择策略性的不偿还借款的行为 。
首先讨论第一种道德风险。这种道德风险普遍存在于中小企业的各种技术创新融资方式中,可以引入两人动态博弈模型说明道德风险问题。
(1)为了简化模型,做以下假设:①假设融资企业贷款利率为 R,并且假设所融资金投资不成功时选择不偿还借款,其不偿还借款的成本为 C。
②假设融资企业有两种选择:运用所融资金投资于好项目或者投资于坏项目。若企业投资于好项目可以按照概率PA获得投资产出A,此时企业的预期收益是PA(A—R)—(1—PA)C;若投资于坏项目可以以概率 PB获得投资产出B,此时企业的预期收益为 PB(B—R)—(1—PB)C。
③假设投资者相应也有两种选择:检查和不检查。按照信贷合同规定若融资企业从事坏项目则需支付违约金额为Q,投资者对企业活动进行检查的费用为D。
(2)模型建立
根据模型假设,建立下面两个阶段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并用下图的扩展形来表示该博弈。
第一阶段是博弈方1,即融资企业选择项目的类型,它有好项目、坏项目两种选择,选择的方法是按一定的概率分布随机选择。
第二阶段是博弈方2,即投资者决定是否对企业活动进行检查。在第一阶段不论好项目还是坏项目的情况下,企业第二阶段都分别有 “检查”和 “不检查”两种选择,得到可能的4种结果。
经过推导可知道德风险溢价与投资者对融资企业活动的监督检查成本成正比,而与信贷合同中规定的违约罚金的数额成反比。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监督检查成本相对较高,而相应的惩罚措施却往往难以落实,因而中小企业融资具有较高的第一种道德风险。
第二种道德风险,融资企业会根据自己的现金流量Q,对不偿还贷款的成本与收益进行比较以决定是偿还贷款还是违约。假设银行并非要求偿还贷款,那么借款人将选择是偿还本息L(1+R)还是支付违约成本C,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1)若 L(1+R)> Q,则企业收入不足以偿还贷款,将被迫选择违约;(2) 若Q> L(1+R),且C>L(1+R),此时企业有能力偿还贷款并且违约成本大于收益,企业将选择偿还贷款;(3)若Q> L(1+R) > C,这时虽然企业也有能力偿还贷款,但是由于违约成本小于收益,因此企业就有可能主动选择违约 ( 策略性违约 )。
因此相对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信贷具有较低的违约成本,因而其违约的概率相对更高,风险也就更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活动中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此导致较高的道德风险,一方面加大了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也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活动中风险的重要来源。
二、解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风险的对策
在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的现知识经济时代,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要求技术和资金是始终相结合的。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特点、技术创新活动高风险的特性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面临较大的融资风险,这往往阻碍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为了加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风险的管理,保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进程的顺利进行,提出以下对策以有效地防范技术创新融资风险。
1。规范中小企业内部管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特点,及技术创新活动的高风险特性,因此在规范内部管理方面,中小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发挥自身优势,确定企业发展方向,选择有市场前景的产品作为核心产品,努力创新,不断发展,以降低技术创新活动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中小企业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強内部控制制度,并减少企业间的违约欺诈行为,树立良好的信用观念,建立良好的企业声誉;中小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其财务、经营状况等信息披露制度,使投资者能充分了解企业的经营、财务状况,减少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融资成本的增加,从而降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风险。
2。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信用担保体系。由于中小企业有自身不可避免的弱点,以及技术创新活动本身是一种高风险的活动。因此,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最终能否降低融资风险,从银行获得技术创新信贷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获得信用担保。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融资风险问题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通过法律法规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行业定位、市场准入、资金来源、管理运作和业务开展、风险控制、违法责任以及退出机制等进行规范意义重大。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一方面可以较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融资成本和风险;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分散银行和投资者的风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就能更容易地进行。
3。加快技术创新信息网络建设。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主体和资金主体的结合只能在部分领域内实现,还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分离的。要解决主体分离的情况,消除信息不对称,降低技术主体的融资风险,建立二者之间的信息网络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这种信息网络可以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建立技术信息和金融信息交流互联网网络平台。另外一种是通过各种中介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在信息技术比较发达的现代社会,互联网既是技术创新的产物,也可以用来促进技术创新的发展。如果能够在技术所有者和资金所有者之间建立一个随时随地都可以沟通的信息网络平台,他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也将大大降低,技术所有者的融资风险也随之减少。因此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技术创新信息网络,使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信息公开化、透明化,缓解技术提供者与资金提供者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大大降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融资风险,为技术资源和资金的结合提供更好的信息环境。
4。加快中小金融体系建设。要解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风险高而导致的融资难的问题,关键在于建设中小金融体系。我国应从根本上解决理念问题,建设中小金融体系,促進中小企业经济发展和城乡就业。目前全世界中小金融体系主要有四种模式:第一是小组联保,第二是个体贷款模式,第三是美国模式,第四是民间机构。中小企业需要中小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服务上拥有信息优势,另外中小金融机构由于内部结构简单,在发放中小企业贷款上更具有成本优势。中小金融机构在解决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方面有先天优势,且由于产权明晰,更有动力去获取借款方的信息,克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交易成本较高的障碍,从而减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风险,以满足资金供求双方的需求。
5。采用技术创新融资风险的转移策略。原技术创新融资风险承担者可以采用技术、经济或法律手段,将可能的风险全部或部分地转移给他人承担。风险转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进行技术保险。保险是转移风险的基本手段,因此政府应组织并协调保险部门、科研单位与大专院校、中小企业和科技管理部门积极开展有关技术保险的理论方法与操作研究;同时,保险部门要积极尝试并大力发展技术保险险别业务。二是实行创新担保。对于一些需从商业银行贷款的有前景的、高风险高收益的技术创新项目,政府可为之进行信贷担保。通过对中小企业技术保险和创新担保,降低其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融资风险。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