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祥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型企业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管理理论从传统管理向人本管理的发展,关注人的心理、研究人的性格、探讨人的精神世界,把人作为一种使组织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资源来发掘和科学管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接受和推崇。搞好人本管理的目的就在于如何发挥好、应用好特殊的生产要素——人的作用。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CAG,以下集团)是2000年4月,由原建设部4家直属单位组建的中央企业。现有职工6 107人,其中工程院院士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5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高尖端人才的保有量在全国同业中名列前茅,是一个典型的知识智力密集的科技型企业。我院在人本管理实践中拓宽发展渠道、创新选用方式、改进评价办法、强化激励约束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主要做法
2007年我院新一届党委组建不久,就把科学的、人性化的管理机制导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之中。确立“一个理念”——从政治角度做好人的工作;抓好“两个坚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实现“三个提高”——提高企业竞争力、党组织凝聚力、员工幸福感。
确立一个理念
为了顺应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重要执政理念。企业党组织的工作进入管理,主要是依据政治核心的定位,通过对人的管理来实现党组织的先进性,加大执政力度。以人为本落实到党内,就是“以党员为本”。集团党委确定了人本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位置,以提高党员素质、改善队伍结构为着力点,从政治角度进入对人的管理,注重在“核心员工”和青年骨干中发展党员,把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各类人才。集团现有党员2 407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党员占党员总数的54%,2006年以来新增党员近1 000人,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壮大组织力量,激发了党员主体的先进性活力。
抓好两个坚持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党管干部是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关键环节。我们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以贡献决定价值,以能力决定岗位,让肯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形成一种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氛围。
一是在干部任免上体现党的主张。把党管干部原则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依法行使用人权和市场化选聘人才相结合,重点抓好子企业领导班子的搭建,注重干部选拔的合理性、有效性。在国有全资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班子配备和干部任免上,均由集团党委会研究决定,促进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和管理者竞争上岗机制的不断推进。
二是在干部配备上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对选聘企业管理者的审核与把关,公开竞聘上岗和推行任职前公示制度,增强了干部任用工作的透明度,为选准人、用对人提供了有力保障。去年集团组织了多场竞聘大会,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得到了优化。
三是在干部管理上实行岗位交流制度。扩大交流层面,构建干部成长的高速路,充分体现“让合适的人流动到适合岗位”的选人用人理念。三年来集团有21名中层干部进行了轮岗交流,中高层管理人才成为集团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骨干力量。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我们把培养人、激励人、提升人作为对员工的最好关怀,以建筑设计事业成就人才,以美好和谐环境凝聚人才,吸引各方力量,优化资源配置,从而稳定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储备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基础人才。
一是启用领军人才的选拔制度。与一般员工相比,知识型人才更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期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多年来我们精心培育科技领军人才,努力满足各类人才对事业的追求,对前途的执着,对成就的渴望和对人生价值的探索。近两年集团1名副院长、总建筑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二是体现人才价值的激励制度。我们运用政策的激励、导向、整合作用,靠科学的薪酬体系和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体现人才价值,建立了一种把人的物质需求与企业经济效益联系在一起的管理机制,满足了员工的基本物质需求和自我实现的精神需求。
三是提携人才发展的培训制度。以培育中高层次人才和提高岗位知识为目标,创新适合人才特点的培养机制。根据不同需求“量身定制”出针对性强、能够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分层次、分类别的培训课程,构筑了多极、覆盖各类岗位的全员培训体系。加速提携青年骨干和后备人才的培养过程,坚持备用相宜,有备有用,形成了良好的人才阶梯和互动效果。
三个提高
提高企业竞争力我们把人本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促进了人才与技术、管理共同构成“中国院”的核心竞争力。目前集团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高端技术和市场优势,在勘察设计行业占有核心领军地位,在繁荣建筑创作上倾力打造质量上乘、富有影响力的时代精品。2011年集团荣获各类设计作品奖119项。其中国家级奖30项;省部级奖48项,以及社会各类最佳企业奖。
提高党组织凝聚力集团领导班子成员把形成党政整体合力看作是企业有效运营的根本保证。做到工作思路相融互补,重大问题决策共谋,党政班子同心协力,运筹帷幄创新共赢。从而实现了配合默契的“四个同步”:党组织调整方案与改革调整方案同步考虑;党支部书记与企业行政领导同步安排;党的组织机构与生产经营机构同步设立;党组织工作与经营管理工作同步开展。新经济组织在哪里成立,党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合理设置工作机构,选优配强专职书记。做到缺位补位,到位不越位,补台不拆台,帮忙不添乱,围绕经营生产多做“拾遗补缺”,形成党的工作核心,促进了党建与行政工作的良性互动。
提高员工幸福感我们通过开展送欢乐、送健康、送温暖、送保障的“四送”活动,体现人文关怀和对员工的尊重,使员工在成就快乐的实践中分享快乐,在享受快乐的工作中收获新的快乐。
一是情系员工送欢乐。召开集团范围内“快乐工作、快乐生活”专题交流观摩会,宣传子企业的成功经验;组织归侨侨眷座谈会,修建篮球场、健身房、改造职工食堂,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集团工会还成立了在京企业“设计师鹊桥”,为大龄青年解决择偶问题牵线搭桥。
二是关爱员工送健康。组织员工年度体检,开展多项球类比赛,积极倡导“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2010年起以工作室为单位,为生产一线的员工订阅了《生命时报》,普及健康常识,把提高员工的保健意识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
三是稳定队伍送温暖。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呵护、待遇上提高,让离退休同志共享企业改革成果。定期通报集团情况,安排局级老领导年度疗养,为转制前离退员工解决工资过低问题,建立内退人员正常调整机制等。新老员工情绪稳定心气顺,一个聚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和谐氛围在集团上下悄然形成。
四是凝心聚力送保障。从提高员工福利水平做起,体现党的关怀和企业的温暖。除了建立基本福利保障体系外,还建立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多项保障。全员的福利生活有了较大改善,以“员工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
实施效果
集团党委运用科学理念推动管理升华,把人本管理作为一种生产力来经营,加强集成创新,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主要经营指标取得新突破。人才潜能的有效开发,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回报。集团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经营生产逐年递增,产值指标快速提高,其中部分子企业仅用2~3年时间就实现了指标翻番,每年上一个新台阶。2011年集团累计新签合同额67.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13%;实际到账收入首次突破40亿元,同比增长15.82%;利润总额2.69亿元,同比增长10.25%,为企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重要科研成果取得新进展。集团一直是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主管部门的重要技术支撑。去年集团承担各类课题总数317项,新增课题129项,完成课题94项,鉴定验收课题125项;获得专利40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2项,为历史之最。承接的“十二五”科研课题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都稳居行业前列。其中“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建筑室外环境改善成套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集团首次作为项目组织单位参与,提升了在同业中的领军地位。
和谐企业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凝聚人,构筑企业文化的感召力。依托活动载体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我们利用重大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地深化员工的团队意识。从举办功勋员工表彰大会、“盛世中国红激情中国院”到“庆建党90周年文艺汇演”,彰显出“中国院人”与时俱进、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二是为了人,构筑和谐企业的维系力。我们在改善办公条件、增建绿地、铺设道路的基础上,积极筹措资金,购置了总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的德胜凯旋大厦A座,从根本上解决了办公用房紧张问题,为集团的长足发展迈出了稳健的一步。近几年,集团连续被评为北京市西城区“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北京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和“首都文明单位”,去年被中国建设职工政研会授予“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