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好
对于杜克能源的中国区总监卢昀而言,在国内她被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嘿,你们公司是卖什么的?”她需要向合作伙伴们解释的是,杜克能源什么也不卖。
这家能源行业巨头的中国市场策略是,购买中国的技术并和中国伙伴一起“走出去”,共同开发美国市场。在中国能源企业眼里,竞争激烈而开放的美国市场是一片充满吸引力的土壤。
能源企业“出海”去美国赚钱,有那么简单吗?
技术输出
几乎所有人听到美国公司要来中国买技术都会奇怪:“技术不是国外最先进吗?”事实是,当一项技术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它就只是一项专利而已,大规模的商业化才是一项技术走向实践的标志。中国在应用新技术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在实践里总结的技术指标、经验教训也是另一种专利。
硬币的另一面则是美国的电力行业老化严重,未来存在全面更新换代的需求。对于杜克这一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美国最大电力公司来说,不管是在传统电力,还是在新能源领域,它都有着到中国寻找最好技术甚至加快技术成熟的强烈冲动。
进入中国市场短短几年内,杜克能源已经和新奥、华能、国家电网、比亚迪等多家公司开展了技术与商业上的合作。例如,碳捕捉是一项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新技术,整个能源行业都热切地希望把它当作解决全球变暖的方案。这项技术能捕捉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然后将其压回到枯竭的油田或其他安全的地下场所。对于正在印第安纳州建设一个装机容量为630兆瓦的IGCC发电厂的杜克能源而言,在中国已经建设了两个碳捕捉示范装置的华能是绝佳技术合作伙伴。
新奥与杜克的合作则走得更远。这家总部位于河北,成立于1989年的民营公司,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成就走在了世界前列。将于今年10月完工的“生态城”,因为对能源全生命周期能进行智能循环与高能效利用,成为了技术输出的典范:在生态城建成后,杜克能源将会把新奥集团分享的技术与经验应用到其美国业务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城市中。
这一技术的优越性体现在完成了对能源的智能化管理,毕竟,能少用1度电就意味着多生产了1度电。新奥集团副总经理朱振旗向《新财经》记者举例,电力站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微藻生物吸碳”成为生产资料,而可榨油的微藻最终可转化为生物柴油,成为航空能源;生态城内的废水、废弃物通过“生物沼气项目”和“超临界水气化城市污泥处理项目”变废为宝,转化为氢气和甲烷气。
目前,新奥的微藻技术已经在美国开始了进一步的实验和推广,而这种“中国技术+国外市场”的合作模式,也因为颠覆了过往的“中国市场+外国技术和资本”的方式而受到了中美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出海”不易
在全球化时代,仅仅在本国市场经营不代表强大的竞争力。对于能源企业来说,为降低单一能源形式或单一市场受到政治经济风险和市场波动的冲击,必须不断提升产业链控制力,以巩固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的主导地位。因此,“走出去”以便成为一家国际化公司,是很自然的选择。
美国热情拥抱中国企业,美国商会会长托马斯·多诺赫这样表示:“我们两国都对对方的市场有着浓厚兴趣,但双方的市场又有着各自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应该共同来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些方面,中国和美国是有着非常多共同利益的。”
能源更是如此,中美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在不少方面存在共通处。卢昀这样向记者形容:“就像小马过河,要找一个差不多的动物去问经验一样。中国和美国就是两个值得互相参照的国家。”对于中国能源行业,美国是一个理想的投资地,它拥有庞大的市场、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透明的法律和税收制度。当然,与此同时,中国能源企业也需要更仔细地权衡研发、生产和回报的各项风险和潜在收益。
根据美国荣鼎资讯发布的研究报告,2012年,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将达到80亿美元。尽管数字再创新高,但相比在欧洲的投资,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规模还是相对较小。卢昀这样告诉记者,虽然能源企业都意识到了美国市场的机会,但来到美国市场难免会遇到水土不服,“美国的制度决定了它的决策速度是比不过中国的,中国企业必须要有耐心”。
耐心也会带来更好的回报。与利润率低、议价能力低的中国发电企业不同,美国电力事业尽管同样受管制和监管,但行业整体更成熟,利润率也有保证。中国企业“出海”到美国,除了赚钱,还可以借鉴和学习美国的能源制度,从运营的角度完善自身的管理。
进入陌生的商业环境,克服文化差异也是中国企业要补的重要一课。卢昀称:“中国企业来到美国,一定不要带着先入为主的想法。”只有在接受文化差异并互相尊重、充分沟通的前提下,才能求同存异,公司才能获得发展。高傲地把自己的想法和经营模式强加给对方,并不一定能赢得尊敬和认可。
新奥对进入美国市场充满信心:“我们看好美国市场,和杜克能源的合作也非常顺利、愉快。”不过,要想把步子迈得更大一点,最大的阻碍或许在美国。尽管就业形势严峻,但美国政府却并不懂怎么招商引资,而贸易保护主义也对来自中国的抢食者虎视眈眈。
对于新奥以及更多想要进军美国市场的能源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最难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