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欣荣
北洋造“光绪元宝”是清光绪年间,由北洋机器局铸造的机制银元,是清代晚期出现的贵金属货币。
据史料记载:光绪十六年(1890年),广东省率先引进外国铸币技术,开始机制以“光绪元宝”为名的银元。以后,清中央政府和各地也开始了机制银元的活动,中国近代银元制度得以建立。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北洋机器局试铸出一套五种币值的银元,主币为“壹圆”。光绪二十三年,又继续铸造一套,并更换了中英文纪年和增加了英文“大清”,其他和二十二年造银元基本一致。光绪二十四年又继续铸行。光绪二十五年,清政府决定将北洋机器局更名为银元局,至此以后所铸银元改为北洋造“光绪元宝”,有二十五年版、二十六年版、二十九年版、三十三年版和三十四年版。
笔者是一名钱币收藏爱好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收集老银元。在笔者的藏品里,无论是数量上,还是种类上,北洋造“光绪元宝”最多。这主要是得益于家乡的这片热土,有着厚重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大同地处晋、冀、蒙交汇处,是北方的主要交通要道,同时也是商贸往来的集散地,昔日的辉煌和繁荣,给大同留下了丰富的财源。散落在大同及周边县区的老银元非常多,可以说收集老银元具有得天独厚的好条件,北京和南方等地的老收藏家们都有感受,早年收集的藏品里,就有来自于山西大同的。笔者借此机会,将收集到的北洋造“光绪元宝”银元展示给大家,以供鉴赏。
二十三年造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造“光绪元宝”银元,正面是满汉文“光绪二十三年”,北洋机器局造,中间珠圈里有汉字“壹圆”,上部有国号“大清”二字,两旁各有一枚六角星。背面是一条长角龙图案,两根龙须下垂,末梢朝上弯曲,中间龙珠,英文环绕龙身四周。二十三年造银元有两种版别,一是“斜眼龙”(图1),龙眼呈三角形。二是“圆眼龙”(图2),龙眼呈圆形。
二十四年造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造“光绪元宝”银元,正、背两面沿用二十三年造银元图案,年号改为二十四年。与二十三年造相比较,龙角稍短,龙须弯曲向下,龙的脸部有明显变化(图3)。
二十五年造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正值清政府将北洋机器局更改为北洋银元局。所以二十五年造“光绪元宝”银元,启用了新的版式。正面是中间珠圈,内有满汉文字“光绪元宝”,珠圈外左右各有一装饰圆点。上部“北洋造”三字,下部有重量说明库平七钱二分。二十五年造背面也启用了新的龙图案,中间龙珠上有火焰,与二十四年造有明显区别,可以说是铸钱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二十五年造铸造时间短,发行量也少,留存到现在相对少一点。因此,从目前来看二十五年造银元有两种版别,一种是“眼镜龙”(图4),看上去龙的眼睛呈双圈,为了便于区分,收藏的人们就称它为“眼镜龙”版。另一种是“实心眼”龙(图5),看上去是一双“实心”眼珠。因此人们就称他为“实心眼”龙版。二十五年造银元还有个区别,就是龙胸前龙珠分直火焰和曲火焰(图4、图5)。
二十六年造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是中华民族灾难的一年。6月10日,以英法等国组成的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8月,天津、北京等地相继沦陷,清政府溃败逃往西安,北洋银元局毁于战火。因此,铸造二十六年造“光绪元宝”银元被迫停止。
笔者有幸曾在1992年收集到了一枚,那时的北洋造银元不论哪个年份,乡下人卖的都是一个价。当时花了八十元钱收集到这枚钱的情形,在笔者心里一直记忆犹新。笔者仅此一枚,近年来只是在拍卖会上见到过,但因价格昂贵,且逐年上涨,因此再无缘能收集到了。
二十六年造“光绪元宝”银元,正、背两面沿用二十五年造图案,年号改为26(图6)。由于此钱经历了战火和无数次的灾难,能够留存下来,可以说是十分珍贵。
二十九年造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造“光绪元宝”,正背仍然沿用了二十六年造银元图案,年号改为29。二十九年造的银元也相对少一点,其中有几种特殊版别,称的上是稀有品种:
1. 29年造“标准29字”版(图7),特征是与大字“29”相比较小,此“29”字在29年造版中是最常见的,可以说是29年造中的标准年号版。
2. 29年造“大字弯勾29”版(图8),特征是“29”明显偏大,且“29”两字尾部呈弯勾状。无论在字体和字形与其他“29”有明显区别。
3. 29年造“大字耳型9”版(图9),特征是“9”字上下对称,看似像人的耳朵,收藏界称之为“耳型”版。
4. 29年造“大字腰型9”版(图10),特征是“9”字像猪腰形,收藏界称之为“腰型”版。
5. 29年造“英文G后无点”版(图11),特征是英文“G”后无点。
6. 29年造“英文G后小点”版(图12),特征是英文“G”后有一小点。
7. 29年造“英文G后大点”版(图13),特征是英文“G”后有一大点,与小点版相比较点明显大。
8. 29年造“th下长点”版(图14),特征是29后的“th”下有两长点。
9. 29年造“th下小点”版(图15),特征是“th”下两点较小。
三十三年造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造“光绪元宝”,仍然沿用二十九年版模式,年号改为33。33年造的33两字书写很有特色,3字首尾卷曲,具有趣味性,为钱币增添了艺术美感。喜爱收藏老银元的都称之为“卷3”。33两字初看差别不大,但仔细观察有很大差别。
1. 33年造“33两字连笔”版(图16),特征是两个“3”字分别都是连笔,看似一笔书写。
2. 33年造“3字尖腰形”版(图17),特征是两个“3”字腰部向前呈尖形。
3. 33年造“3字单分体”版(图18),特征是第二个“3”字中间分体,分两笔书写。
4. 33年造“33字双分体”版(图19),特征是两个“3”字中间都分体,都是两笔书写。
三十四年造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王朝已进入了一个衰败的年代,朝野上下一片混乱。光绪皇帝、慈禧太后相继死于北京。在这个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三十四年造“光绪元宝”也出炉了,三十四年造银元继续沿用三十三年造图案,年号即为34。鉴于混乱局面,在铸钱方面也出现了随意性,丧失了权威性和严肃性,使三十四年造银元在数量上和版别上都出现了泛滥局面。
1. 34年造“勾3旗4”版(图20),特征是“3”字首尾呈弯勾,“4”字犹如一面旗帜。
2. 34年造“卷3旗4”版(图21),特征是“3”字首尾朝里卷曲,“4”字犹如一面旗帜。
3. 34年造“卷3异4”版1(图22),特征是“3”字首尾向里卷曲,“4”字右边多一竖线,写法异常,较为少见。
4. 34年造“卷3异4”版2(图23),特征是“3”字首尾向里卷曲,“3”字首尾都连接着一个圆点,“4”字右边多一竖线,写法异常,较为少见。
5. 34年造“平脚4”版(图24),特征是34的“4”字下一横呈直线。
6. 34年造“凹脚4”版(图25),特征是“4”字下一横中间凹回。
7. 34年造“平3旗4”版(图26),特征是“3”字前部和上部呈平直型,“4”字犹如一面旗帜。
8. 34年造“宽4”版(图27),特征是“4”字较宽,在整个34年造版系列中,它属于比较典型的。
9. 34年造“小字34版”(图28),特征是“34”二字较小,“3”字上部呈明显弯勾。
10. 34年造长尾龙“点云”版(图29),特征是长尾龙,龙尾与龙爪相接,左龙爪上部云呈点状。
11. 34年造短尾龙“点云”版(图30),特征是短尾龙,龙尾与龙爪隔开,左龙爪上部云呈点状。
12. 34年造长尾龙“开口云”版(图31),特征是长尾龙,左龙爪下方云纹呈开口型。
13. 34年造长尾龙“闭口云”版(图32),特征是长尾龙,左龙爪下方云纹呈闭口型。
14. 34年造长尾龙“细龙刺”版(图33),特征是长尾龙,龙左侧肩部龙刺较细。
15. 34年造长尾龙“粗龙刺”版(图34),特征是长尾龙,龙左侧肩部龙刺较粗。
16. 34年造短尾龙“细龙刺”版(图35),特征是短尾龙,龙左侧肩部龙刺较细。
17. 34年造短尾龙“粗龙刺”版(图36),特征是短尾龙,龙左侧肩部龙刺较粗。
18. 34年造长尾龙“空心眼”版(图37),特征是长尾龙,龙的眼睛呈空心。
19. 34年造长尾龙“实心眼”版(图38),特征是长尾龙,龙的眼睛呈实心。
20. 34年造“长尾龙”版(图39),特征是龙下部龙尾与龙爪相接。
21. 34年造“短尾龙”版(图40),特征是龙下部龙尾与龙爪相隔离。
以上就是笔者将收集到的北洋造“光绪元宝”,经过整理分类,列举出的各种版别,并配有照片和简单叙述。由于笔者在钱币研究上并不专业,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望大家谅解,并恳请广大钱币收藏爱好者们给予指正。
北洋造“光绪元宝”老银元,是清代中央政府铸造的货币,无论是铸造工艺还是信誉程度都有别于地方版。在我国近代金融货币流通领域内,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成为研究我国近代货币发展史的重要课题。北洋造老银元内涵独特、龙态生动、版别丰富,赢得了众多钱币收藏爱好者们的喜爱。
众所周知,我国近代机制币老银元,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货币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材质珍贵,制作精美,具有等值和保值功能,是中国钱币收藏的重要领域。由于老银元在市场停止流通时间已久,且经历了战火纷飞的年代和外国侵略者的掠夺。有的已被收缴进入国库,有的被销毁熔炼,有的流落异国他乡,现民间已很少见到,特别是个别珍稀品种,更是十分罕见。
历史终归是过去的故事,但是我们还能从那些钤刻着不同图案的老银元上,探寻岁月留下的痕迹,寻找那早已被人们忘却的记忆,这就是研究和收藏中国老银元的魅力所在。(责编: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