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惟旭
自史蒂夫·布斯逝世后,有人认为苹果已不再是过去的苹果。苹果是否还具备推出如iPod、iPhone和iPad全新畅销产品的潜力?相比iPhone 4S和New iPad之前的苹果各代创新产品带给人们的“惊喜”,目前苹果推出划时代产品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总给人感觉只是硬件性能的简单升级,质疑之声此起彼伏,差强人意的表现是否预示着苹果已是强弩之末?
果的“创新帝国”
乔布斯——苹果的灵魂人物,曾带领苹果一路披荆斩棘,不仅摆脱严重亏损、濒临破产的危境,并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为超越埃克森美孚的全球市值第一的企业,其依靠的便是出色和持续的产品创新能力。从iMac电脑到iPod音乐播放器,再到iPhone手机,直至2010年发布的iPad系列平板电脑,苹果的每一次创新都是在谱写消费电子产业的“革命”篇章,都能创造出令人惊诧的商业利润。
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善于瞄准市场时机,虽不是每年都开拓新市场,但总能在最佳的时间推出领先市场的产品,并一直保持着这种优势。乔布斯逝世后,苹果的捍卫者们希望苹果工业设计部高级副总裁乔纳森?伊夫能够延续这种优势,由伊夫主持设计的iPad已经定义了平板电脑市场,其简洁的设计理念为苹果iPad奠定了在消费者心中的偶像地位。iPad在上一财季的销量取得爆炸式增长业绩,取得创销售纪录的1700万台成绩,同比增长84%,这样的成绩还是在中国尚未开始销售新款iPad的情况下达成。iPad之所以取得如此耀人成绩,其重要原因是在这个季度中发布了全新New iPad产品。
但是,美国投资分析师科林?吉利斯指出,iPhone的销售表现左右着苹果的业绩,而iPad尚不足以对苹果产生如此大的冲击。在苹果目前的总营收中,iPhone的贡献占比超过一半,并支撑着其整体利润率,因此iPhone的销售才是苹果生存的基石。于是,很多人把目光对准了将在下一季度发布的iPhone 5。但从iPhone 4到iPhone 4S,从iPad 2到New iPad,苹果新产品的变化越来越小。最近苹果又推出了iPad Mini产品,即小尺寸的iPad,可真之谓谈不上惊喜,因为这样的产品亚马逊、三星和谷歌早已推出过。从现有曝光的消息来看,iPhone 5能否像以前一样带给用户值得惊叫的新意仍不得而知。
虽然苹果并未透露iPhone 5何时上市,但库克表示,外界对于苹果未来产品怀有“难以置信的期待”,他对新产品的销售持乐观态度。乔布斯全力打造的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苹果文化维系着苹果强悍的产品生态圈和利润,果粉们也希望伊夫能向市场证明乔布斯的创新帝国仍然如日中天。
果的“失望业绩”
2012年苹果公司出现了10年来的第二次“失望业绩”,苹果上一财季共售出680万部iPod,同比下滑10%;共售出2600万部iPhone,同比增长28%,不及市场预期;共售出1700万台iPad,同比增长84%,超出市场预期的1500万至1600万台。从地域来看,苹果美洲部门营收为128.06亿美元,同比增长26%,环比下滑3%;欧洲部门营收为82.37亿美元,同比增长16%,环比下滑6%;亚太部门(除日本外)营收为78.87亿美元,同比增长25%,环比下滑22%。苹果营收为350.23亿美元,同比增长23%,环比下降11%。苹果净利润为88.24亿美元,每股摊薄收益9.32美元,同比增长21%,环比下降24%,低于平均每股收益10.37美元的预期。
这是自2002年第一财季以来的42个财政季度中,苹果盈利第二次表现出不及预期,第一次是在2011年的第四财季,当时苹果的实际盈利水平较预期低3.53%,促使其股价一天之内下跌5.59%。苹果的业绩未达市场预期,是苹果新产品战略问题,还是推出新产品前典型的购买间歇?许多人情愿相信苹果第二季度令人失望的业绩在于消费者等待购买iPhone 5,临近换代周期导致iPhone销量环比下降致使苹果的高增长势头暂时歇脚。也有分析表明,上财季苹果iPhone销售表现并不完全是零售放缓所致,还原于受到渠道库存的影响,苹果增加iPhone的渠道库存约260万部,但这些iPhone并未销售给消费者。另外,全球经济形势的下滑导致消费者购买苹果产品的意愿降低,消费者分化为等待购买下一代产品和正在购买廉价的iPhone和iPad等多个阵营,这是影响销售业绩更为深层次的原因。
但是,残酷的商业竞争数据摆在人们面前。2012年2月苹果在美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由2011年11月的28.7%上升至30.2%,与此同时谷歌的Android系统却从46.9%上升至50.1%,无论是绝对份额还是上升势头都超过了苹果。作为后起之秀,Android凭借免费系统和众多手机厂商的追捧,依靠“群狼战术”在市场份额上硬生生压过苹果势头。
然而,市场份额不是一切,苹果依靠较高的毛利率仍然可以缔造第一市值,但伴随Android手机的普及,有可能对苹果iPhone手机的高毛利造成影响。iPhone手机硬件的确不俗,但成本并不高,之所以能始终卖高价,一方面是众多独家软件支撑,另一方面则是各大运营商补贴。然而,随着Android大热,越来越多苹果独家软件纷纷推出Android版,近期最著名的当属大热的拍照社区软件Instagram。这样,iPhone的独家优势自然被大大削弱,与此同时,电信运营商也对Android青睐有加。iPhone 4在内地的普及,联通补贴版可谓功不可没。但对于运营商,这不但意味着得看苹果脸色而且还得赔钱赚吆喝,所以联通后期加大了对低价Android补贴的力度。至于拿到iPhone 4S的电信,同样花大力气力推属于Android阵营的小米手机,并给后者制定了100万台的营销目标。
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准备持币待购今年略晚推出的苹果iPhone 5,但是,2012财年第三财季财报告依然是一份其他同类商家无法比及的答卷。只是一点让世界疑虑,苹果曾经无穷的创造力似乎有所衰减,缺少新鲜感和创新惊喜的苹果,难以保持其科技盟主地位。
果的“下滑股市”
美国当地时间7月24日苹果发布上一财季报告后,虽然苹果该季度利润增长率达到21%,但是因为总体利润没有达到分析师的预期,从而导致苹果股票AAPL在纳斯达克大盘跳水,苹果股价在24日盘后交易时段下跌至571.61美元,跌破600美元大关。在当天的常规时段交易中,苹果股价下跌0.48%,收于600.92美元。25日大跌近5个百分点,截至25日收盘时,苹果股票当日单股价格下跌25.95美元,近4.32个百分点。而此前的4月10日,苹果曾触及644美元的历史最高收盘价。
东海东京证券分析师表示,苹果股价出现大幅的回落,投资人无需对此感到惊讶。如果苹果业绩无法达到市场预期或是业绩预期无法令市场满意,那么苹果股价便会突然跳水。市场原本预期苹果供货商的表现应该会比其他科技公司更好,但随着苹果财报的公布,这种期望破灭了。投资人没有耐心观望苹果新机种潜在的需求上升,他们只重视短线表现。在众多科技公司中,苹果一直最受市场青睐,不过令人失望的业绩表明苹果品牌也难以抵御经济低迷及产品周期带来的挑战。
美国对冲基金Ironfire Capital创始人埃里克·杰克逊在接受财经电视台CNBC采访时表示,人们忘记了,这一切在2011年10月曾经发生过,当时苹果的业绩也未达市场预期,苹果股价先出现了下滑,并在随后的5周中持续下滑,股价最终的跌幅较财报发布前下滑了7%左右。根据CNBC的报告,在苹果发布iPhone 4S之前,iPhone 4的销量曾下滑了16%。杰克逊认为,在iPhone 5上市之后,苹果的业绩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华尔街日报》撰文分析称,凭借资产负债表上1170亿美元的现金,苹果的价值在4200亿美元左右。相对于未来一年预计约500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而言,这个估值实际上是合理的,即便是在经济不确定的当下,投资者也应抓住“苹果所谓坠落”的机会。纳入统计范围的53名分析师中对苹果股票予以“买进”评级的占比高达88.9%,予以“持有”评级的占比为9.3%,仅有1.9%的分析师认为应该“卖出”苹果股票。
展望未来,苹果概念股业绩的确定性和高成长性仍有保障。一方面,三季度苹果将推出重量级新品iPhone 5,预计在声学、光学和电池等配置方面会做出较大的改动,由此带动相关硬件厂商业绩大幅改善。苹果甩掉制造环节,全部生产外包成为一家轻公司,得以增强其对抗经济周期的能力,也更利于利润囤积。另一方面,苹果在我国渗透率仅在3%左右,远落后于美国、加拿大20%的一般比例。苹果目前主要定位在中高端市场,假设未来3年苹果在发展中国家渗透率介于5%—10%,发达国家为20%—35%(加拿大已经达到23%),苹果未来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在30%左右,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苹果概念股目前估值具有安全边界。因此,苹果手机出色的硬件设施和完善的外部环境将会保障其高速增长的态势。
当然,无论是看好还是看空,苹果的前景无疑都是一家之言。但对于证券投资者而言,做多苹果的股票却也未必是最佳选择,风险远大于机遇,即使是苹果市值真如预期这样达到1万亿美元,相比如今也不过69.26%的涨幅。但是从历史来看,IT业巨头尤其是手机行业一旦衰败,其跌幅会远大于上升空间,以被苹果夺取霸主地位的黑莓手机为例,2008年,RIM股价最高为150.3加元,如今却不过12.62加元,缩水91.6%;另一巨头诺基亚,股价从2007年最高峰40美元下跌至如今5.11美元,缩水87.22%。
乔布斯曾说,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够创新。人们总希望承载创新使命的苹果一直处于高增长状态,事实上成长与停滞总是相伴相生的。对创新企业成长后的停滞或倒退,我们不能目光短浅的说成是老树枯竭,只要苹果的创新潜力存在,苹果就有可能在市场业绩和股价市值的新起点上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