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京
【摘要】新课程要求有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以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构建“导读议点练”的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其中教师讲解占课时20%左右,把大量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导读议点练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7-0125-02
1999年中国大陆启动第八次课程改革,努力改变过去课程注重知识传授,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011年3月起,笔者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模式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努力践行新课程改革理念。
一 问题提出
2007年陕西省高中学段进入新课程改革,至2010年7月高考,完成第一轮新课程改革。反思这三年的教学,用的是新教材,但基本是老教法,作为教师教得辛苦,学生更是学得艰难,新教材没有形成新教法。反思三年的教学实践,课堂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必须努力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 理论探索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最早提出建构主义。皮亚杰认为:“学习是一种‘自我建构,其核心是研究学习者知识建构的机制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
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学生是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者,教学过程主要是促进学生主动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所以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就是以促进学生建构良好认知结构为主要目的的策略。传统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对知识的建构。
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构建新知识,使学生乐学、愿学,这是每个教师都应深思的问题。课堂教学是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主阵地,也是“意义建构”能否得到充分实现的重要环节。
我认为老师只是在某一专业领域比学生懂得略多一点的人,不必高高在上,只是陪伴学生生命旅程的一段。为此,我在教学中积极研究,大胆探索,试图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形成较有特色的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
三 实践探索
2011年3月起,由我发起并亲自试验,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活动。
3月下旬,我们学习杜郎口中学“10+35高效课堂模式”、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模式”、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模式”、江苏灌南新知学校“自学·交流学习模式”、江西武宁宁达中学“自主式开放型课堂”、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三模五环六度大课堂”等兄弟学校的先进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模式,根据我校学生实际,讨论本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在个别点上进行突破,形成课堂教学模式方案。4~5月,按照教学模式进行实践尝试,根据教学实践再讨论、修订教学模式方案,正式命名。6月中旬,初步形成较为固定、有教学实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 初步成果
1.实践方面
我在所带的高2010级(1)班进行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尝试,教室学生座位发生变化,每6个人围坐在一起,不一定面向黑板(便于讨论)。经过近4个月的课堂教学实践、摸索,提炼出“导读议点练”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
在授课中紧紧抓住“导读议点练”这一中心,注重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独立思考中学,在相互合作中学,在相互交流中学。
如上《正弦定理》一节时,我从直角三角形谈起,设置
问题如下:(1)在直角三角形中 , ,
在一般三角形中还成立吗?(鼓励学生)
(2)你能给出理由吗?(3)如果一般三角形中上式仍成立,
这个比值是什么?(4)在直角三角形中, ,在一般
三角形中呢(要求用边角关系来求,不用 )?
本节课,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共给出六种正弦定理的证明方法,这是传统课堂中不可能达到的。
课后作业:写一份学习报告,正弦定理是如何引入的,怎么证明,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2.理论方面
新课程“导读议点练”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讲解占20%左右,把大量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主要环节如下:
第一,导(3′):明确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景。教师向学生明确提出本节课教学目标,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清晰的目标指引,会让学生对学习有整体的把握,利于促进学习热情。创设全真的情境,提出有针对性、富于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成功欲。在情境中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情境不仅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产生有思维价值的问题。这一环节完成好,本节课即可成功一半。
第二,读(10′):带着问题阅读,自主探究学习。学生通过对新课的阅读、思考,知道新课的重点、了解难点之所在,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生带着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集中精力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寻求问题的答案。这就是主动建构,包括主动思考、想象、质疑,而不只是面对他人提出的问题自主解决的过程。学生自主探究,因智力参与而产生个人体验,从而内化为知识的心理意义,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建构环节,没有自己充分的思考,后面的讨论就会流于形式。
第三,议(15′):分组交流心得,尝试解决问题。在经过学生自主学习之后,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与展示、讨论或对话,教师也可适当参与,围绕来自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办法,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环节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批判性。
第四,点(7′):教师适时点拨,释疑拓展延伸。教师重在点重点、突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在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愤悱状态”发挥其主导作用。教师要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精心设计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的心智活动。课堂建构的关键还在于教师在教其知、授其理的过程中充分保证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这样就能看出学生对新知识的内化程度。
第五,练(10′):学生练习巩固,落实教学目标。为了检测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程度,在学生完成对新知识的探究后,教师根据知识体系和知识点,选取不同层次的检测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掌握及综合应用的情况,构建更加深刻、系统、严密以至庞大的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激活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
五 问题困惑
实行新课程“导读议点练”教学模式以来,学生学习的激情被点燃,作为教师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良好教学氛围,但也有问题与困惑,如有的学生长期习惯于教师讲授,不适应新课堂教学模式;不善于交流的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有的小组讨论偏离课堂主题。
以上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反思,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首先,新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教师的思想,更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我们所有人都要从思想深处理解新课程、接受新课程。其次,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备课上下工夫,充分预设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新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能力提出挑战,教学过程是一个可调节的开放系统,教师要将符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策略灵活地运用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随时通过反思来梳理、调控和导向,促使学生把新知纳入到原认知结构中。
总之,我会继续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体会,虽然还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我坚信,新课程会带给学生、教师、学校、社会一个崭新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让·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0
[2]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李继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