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色的交响

2012-04-27 02:18刘春燕
学园 2012年7期
关键词:逆光工笔花鸟画

刘春燕

【摘要】备受人们关注的花鸟画家——李魁正,在其经过深入探索与尝试后,所确立的新风格,不管是半工半写的双勾加没骨风格还是大没骨泼绘风格,都明显地体现出了强烈的“光与色”。文章通过阐述画家的创作经验及其两种不同风格的作品,来分析“光与色”在其作品中的表现。

【关键词】光色没骨泼绘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7-0019-02

20世纪,在“文革”之后,一直被人们钟爱的花鸟画获得了复苏,随后又在改革开放的十余年中迎来了新的机运。在花鸟画坛除旧布新之际,李魁正是引人注目的中年画家之一。

一 李魁正风格介绍

传统中国画以表现物象的固有色为主旨,不考虑光源色或环境色对物象固有色的影响,古代画家也普遍缺少这方面的知识和观察。李魁正为了使自己的中国画创作得到更加完善的发展,大胆尝试,树立起新时代中国画的色彩观,在不否定中国传统绘画晕染凹凸的基础上,打破过去以墨为主的创作模式,借鉴和融合西方绘画的光色方法,以更加科学的色彩观来表现对象。他注重户外实景写生和室内物象写生,去表现自然光下的色彩,了解外光使物体产生细微的色彩变幻,即通过光,物体不再是单纯的原色,而是会产生非常丰富的色彩,从而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瞬间变化。对“光”的表现研究,在中国画表现语言的历史上非常欠缺,而李魁正就是在光与色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一定成就的画家。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试验与融会贯通,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他推出了面目一新的新花鸟画,其中光与色的体现是他新风格花鸟画的重要特点。

二 作品分析

在李魁正的新风格形成之后,我们可以把他的作品大概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双勾加没骨和没骨风格,这属于半工半写的花鸟画;另一类型是大没骨风格,属于大写意的泼绘花鸟。从这两种类型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其中光与色的魅力。

1.双勾加没骨风格

双勾墨线然后染色是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常用画法,李魁正却打破常规,采取了向“没骨”靠拢的手法,弱化用线,但仍存“线意”,同时强化了色

调、丰富了色彩,突出了光色的辉映和雾霭的迷蒙,令色线统一于时空的氤氲中。他半工半写的花鸟画代表作品有《清气》、《金牡丹》、《金秋烁烁》、《瑶池素葩》等。《清气》里青铜浮雕般的莲花,朦胧,具有光感,放射着澄明庄严的智慧之光,使得物象在光气的笼罩中而生成一种格调清新、韵味高雅的境界。为了实现光色的微妙变化与情感的贴切对应,把荷花与荷叶统一于柔和而又素雅的灰色中,在背景清亮的衬托下,有一种朦胧的逆光感受。正如他所说:“在实践中我注重光色的表现和工写结合。吸收借鉴西方绘画中光与色的表现特点,并将其纳入中国传统绘画的平面色彩布局中,在把握整体色调和讲究色彩冷暖变化及对比关系的同时,突出在逆光或侧逆光下主体物象及整个画面的光感效果。”画中荷花的造型仍在写实的基础上提炼,呈现出团块的构成关系。如果说在《清气》中散发的是理智的智慧之光,那么在《金牡丹》中散发的就是金碧辉煌的富贵之光。一朵金光灿灿的牡丹充满画面,自圆心向外播散的辉煌,似乎不是来自光源而是发自花心。结合摄影的眼光和平面构成的原理,借鉴特写镜头,缩小视野,使得金黄色的牡丹有冲出画面的雍容之势,造成不容观者不被吸引的近距离感。把构成法则与造型和构图联结起来强化形式,以规范秩序而扩大视觉张力。在他的另一幅《金秋烁烁》中,闪耀着橙色迷人阳光的老树干,把变形有序的可可果映照得硕实累累,散发着殷实的温暖之光。构图仍重视平面布列,但摒弃了大片留白,冲破了古法的禁忌,不再题诗于画,加强了绘画性,反而更能引导观者进入洁净无尘、灵光普照的花鸟世界中去,实现精神的净化与超越。李魁正更新了传统“骨法用笔”与“随类赋彩”的观念,突破了传统工笔画分染、罩色的“三矾九染”的运作程式,代之以变化无尽的“混撞冲渍”和“交错点彩”的没骨方法来表现,使光色形韵进一步从双勾墨线中解放出来,在造境抒情上取得了优雅自然的效果,焕发了没骨花鸟画的青春。

图2 《金牡丹》 图3 《金秋烁烁》

“没骨法”作为一种花鸟画样式,特点是不事勾勒,纯以彩色图之,在北宋创始后,渐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逸笔没骨;一是工笔没骨。李魁正这种现代没骨的新工笔花鸟画,虽渊源于工笔没骨与逸笔没骨,但突破了传统双勾重色对主观情怀的束缚,把宋人花鸟的游丝线、恽南田的没骨法和新日本画的朦胧体融合在一起,又吸收了西方印象派、点彩派的光色表现和电影、摄影艺术的光影特技,丰富了色相,加强了统调,增加了光感,营造出了异常清新、淡雅、朦胧、奇幻的“新工笔花鸟画”意境。他反复强调“没骨不等于无骨,弱化笔线不会损失尚骨精神,只不过是骨隐其内而已”。他实现了之前花鸟画家无法突现的光色辉映、雾霭迷离中的花鸟情态,以更直接可感的空间境象来表现更丰富多样的内心世界。

2.大没骨泼绘风格

在李魁正不断寻求变法的过程中,仍然感到这种脱胎于传统工笔的没骨花鸟画缺乏表现的自由和力度,于是又从没骨法入手,直追青藤的泼墨大写意,发明了新的技法名词“泼绘”,或者说是“大没骨泼绘”。他宣称:“我的泼绘作品,多以系列形式组成。在境界上,我力图突现一种博大的宇宙精神、神秘的玄学色彩和永恒的禅学意味。……我力求以点线团块的力度铸造一种新的旋律和阳刚之气,以色墨交融的光感体现一种新的韵致和阴柔之美,以演奏花鸟世界和我心中的虚静与律动、撞击与和谐的交响乐曲。”他的大没骨泼绘代表作有《荷魂》、《秋变奏》、《荷塘交响》等作品。

他的大没骨泼绘系列作品的艺术形态有两种:一种纯以色彩和粉挥运,尽管团块多于点线,有形少于无形,光色更多主观性,但仍可看出脱胎于现代没骨,只是更放逸,更“大象无形”;另一种则水晕墨章为主,在奔突混沌的墨海中,有几朵光彩夺目的没骨白莲冉冉升起,或在暗夜如磬的乌云中,列队浮游着大蝌蚪般的没骨葫芦。在两种形态中,前者殊少而后者居多。这些泼绘作品把画家前半生所学的一切艺术技法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继承了从徐渭到张大千的泼墨、泼彩;借鉴了李可染“逆光山水”中光束的处理;也借鉴了林风眠彩墨画中墨中用粉和以黑衬光的手段;吸收了印象派、点彩派的光色表现和抽象表现主义的滴色技法;吸收了电影、摄影的逆光、侧逆光变化效果以及现代三大构成的有序团块结构;兼有水墨的氤氲和水粉的明丽。

意象与抽象、写意与表现、泼墨与没骨,几者的互补、交汇与融合,刷新了李魁正花鸟画的面目,重铸了画中的精魂。在那更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形光色影的交响中,仍属工笔的现代没骨画,但其中的宁静、和平、明朗和高洁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恣肆、雄浑、宽博、深沉、幽秘和希望。正如石涛所言“墨海中立定精神”,“混沌中放出光明”。

三 结束语

李魁正在十余年的变法图新中,洞悉传统艺术语言和绘画样式对满足现代审美多元需要的局限,从而找到了王履所称的“立于前人之外”的突破口与出发点,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新途径。让我尤为关注他未来的艺术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魁正.现代没骨与泼绘——我的艺术探索和实践[J].美术观察,1996(08)

[2]薛永年.立于前人之外——李魁正重彩花鸟画之变[J].美术,1995

[3]刘曦林.从工笔到“泼绘”——谈李魁正变体[J].国画家,1995(03)

[4]王鲁湘.玄思的花朵——李魁正花鸟画[J].美术观察,1999(03)

〔责任编辑:李锦雯〕

猜你喜欢
逆光工笔花鸟画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工笔国画一夏荷,牡丹
工笔花鸟画
李文慧作品
简析宋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
首届“工笔新经典”全国名家邀请展作品选登
vivo X20:逆光摄影展
好照片在逆光中
逆光
逆光之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