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夏兰
【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大学校园文化如何才能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需要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应运用唯物辩证观点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发展,处理好教育与娱乐、疏导与禁堵、主动与被动以及单一化与多样化等四个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发展
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唯有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需要,辩证地处理好文化建设中的矛盾问题,才能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为大学生的成长进步提供坚实的文化平台。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发展,关键是处理好四种关系。
在文化内容上正确处理好教育与娱乐的关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文化建设要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迈进这个重大问题。大学校园文化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内涵要求,把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纯净思想道德、丰富精神家园作为根本,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去,这里就需要正确处理好教育性和娱乐性的辩证关系。
所谓教育性,简言之,大学校园文化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要突出思想塑造,唱响时代主旋律,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主旋律贯穿始终,强化占领巩固思想文化主阵地的意识,切实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及情感的认同,从根本上弄清“听谁话、为谁学”的问题。
所谓娱乐性,就是要适应大学生思想活跃、青春活泼、朝气蓬勃的特点,联系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一些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以达到抒发感情、愉悦身心、消除疲劳的目的。没有教育性,大学校园文化就会失去灵魂和方向,无法体现其鲜明的思想性和时代性,缺乏应有的渗透力和感染力;没有娱乐性,大学校园文化就会变得枯燥单调,呆板教条,缺乏应有的时代吸引力和感召力,也就很难满足大学生求趣益智的新需求。因此,必须要坚持寓教于乐,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寓教于乐、乐中蕴教,达到两者的相辅相成,互为兼容,才能不断满足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需求,谋求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从思想文化源头上正确处理好疏导与禁堵的关系
马克思曾指出:“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①当今世界,文化的发展是随着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信息传播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经济全球化和各种思想文化的交融碰撞、相互渗透,对高校大学生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不仅积极地接受着来自其他国家的现代文明,还面临着各种各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相悖的思想观念的侵蚀。这些都给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理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带来很大的影响和冲击,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也遇到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如大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概念不清,规划不够,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观念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文化品味要求越来越高,大学校园文化软硬件建设却相对滞后;校园外的世界精彩且充满诱惑,而传统的文化活动又难以满足青年学生的求知、求乐、求新要求;校园信息网络和新型娱乐媒体发展迅速,更是对大学生影响至深,一些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侵袭、感染,表现为自由意识泛滥、法制观念淡薄。
这些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要求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尽快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做到疏堵并举,标本兼治。所谓疏,一方面要向大学生灌输道理,加强审美教育,帮助青年学生分辨是非、美丑、荣辱、真伪以及善恶,引导他们认清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危害,不断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另一方面要突出继承上的创新,真正把“组织建起来,队伍拉起来,活动搞起来,品味高起来,氛围造起来”,以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牵引大学生文化修养和文化自觉意识的提升。所谓堵,就是坚持从严治校,把握先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坚决堵住各種腐朽文化流入大学校园、接触大学生生活的渠道。只强调堵,而忽视疏,往往会适得其反。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以疏为主、疏堵并举,才能从根本上净化大学校园文化环境,发挥好其引领大学生的导向功能、教育功能、塑造功能和熏陶功能,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在活动参与对象上正确处理好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大学整体建设和社会主义“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各种文化沟通和融洽的桥梁,它既有社会的普遍性,更有自身的独特性。
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新潮、个性突出、强调自我,社会阅历浅、社会实践少、思想单纯、涉世不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极具可塑性。也就是说,如果大学校园文化缺乏主阵地意识,缺乏战胜腐朽文化的“杀手锏”,吸引不了青年学生,他们就对校园文化“不感冒”,对学校平时组织的一些文化体育活动消极抵触不愿参加,相反对社会上的腐朽文化思想津津乐道,那么,学校就违背了办学宗旨,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也就失去了教书育人的功能作用。现实的问题却导致了目前大部分大学校园文化还停留在“被”的状态,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的校园文化组织,诸如:校园读书社、文化沙龙和社团组织等,紧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势发展的忧患意识、紧迫意识、创新意识不浓,功能作用难以发挥,组织的文体活动缺乏创新,不能吸引大多数大学生的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极易被社会上的不良思想文化所吸引,被不良的信息所感染熏陶,进而丢失大学校园文化主阵地。因此,大学校园文化一定要紧跟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形势需要,加强主动性,把握规律性,创新方法,主动应变。
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尊重他们日益增强的文化需求,为他们提供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平台和渠道,切实发挥好组织功能作用,尽最大可能满足更多大学生的文化意愿,有力地激发大学生参与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兴趣热情。只有这样,才能巩固校园文化阵地,增强大学生抵御腐朽文化的侵蚀能力,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才能是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青年俊才。
在校园文化的外在形式上正确处理好单一化与多样化的关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②这也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大学校园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又决定了这一文化现象的特殊性。具体讲,大学校园文化在内容上要集中体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要求,形式上要体现阳刚之美,展示大学生一往无前的精神风貌。
随着大学生文化素质提升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大学生文化需求呈现求新、求异、求美特点。这就需要我们辩证地处理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求与多样化需求的关系问题。失去了“特色”,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失去了特性,偏离了为大学生服务、为高校建设科学发展服务的正确方向,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发挥引领大学生成长进步的作用。如果忽略青年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必然会降低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削弱活动开展的质量和实效。
只有辩证地处理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求与多样化需求二者的关系,牢牢把握先进校园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把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要求,才能把文化教育工作做得更加生动、更加人性、更加具体。只有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使命感、责任感,把大学生蕴藏的巨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出来、调动起来,不断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力、传播力和感召力,才能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精神需求、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增强大学生精神力量,促进大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也才能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本文系2011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关于道德定义的充实与发展研究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ZD-027)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②《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