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历史演进及形成路径

2012-04-26 09:15丁越华
人民论坛 2012年5期
关键词:共同体群体农民

丁越华

【摘要】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以宗教信仰为核心结合起来的农民精神共同体到以农民主体价值论为主的农民精神共同体,主要形成了八大具有不同核心价值体系的共同体。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的生成动力主要来自于满足农民这一主体的心理、情感、意志等精神方面的需要。

【关键词】农民精神共同体路径

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曾言:“研究历史,所最应注意者,乃为在此历史背后所蕴藏而完成之文化。历史乃其外表,文化则是其内容。” ①研究中国农民历史,离不开对其精神世界进行一番梳理。

农民精神共同体的涵义辨析

农民作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最庞大的群体,并且在几千年的农耕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农民精神共同体由“农民”、“精神”和“共同体”三词组成。这三个词都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思想、社会价值和法律意义。1887年,著名社会学家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中首次提出了“共同体”概念,并指出“共同体”有三种基本形式: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它们分别以亲属、邻里和友谊为纽带。②一般来讲,农民精神共同体是指具有共同志趣、共同价值追求的农民为了满足自身心理、情感、意志等精神方面的需要所组成的共同体。作为社会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精神共同体既是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形成的基础,又是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重要组成层级。从根本上讲它是社会价值观在群体生活的具体化。因此,精神共同体的价值观必然要与社会价值观及社会发展的要求内在统一。从马克思的精神交往理论来看,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是中国农民在其生产与社会实践过程中因精神交往而形成的精神群体,它表征了中国农民在不同的历史时空对精神生活的不懈追求。

历史演进中的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

恩格斯指出:“必须先研究事物,尔后才能研究过程。必须先知道一个事物是什么,尔后才能觉察这个事物中所发生的变化。” ③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形成了不同核心价值体系的农民精神共同体现象。

以宗教信仰为核心结合起来的农民精神共同体。这种精神共同体以自然、神魔、动物等作为精神寄托、膜拜的对象,形成不同群族间不同的图腾崇拜,并由此结合成不同的宗教式的精神共同体。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作为个体的农民势单力薄,靠天吃饭,凭借自身力量无法阻止天灾人祸的侵扰,不得不将自己的命运诉诸天数和神灵;二是为了摆脱人世间的苦难,诸如贫穷困顿、天灾人祸等;三是在物质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便在精神世界里寻求解脱与超越。

以宗族礼法为核心结合起来的农民精神共同体。中国历史上存在了数千年的宗族制度,本身寄生于传统的农业经济体系之中、依托于农耕生产方式,同时又构成了传统社会正统价值体系、政治制度的基础。该阶段农民精神共同体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宗族制度的演变总趋势逐渐削弱;二是向平民化发展;三是宗族的政治功能下降,社会功能逐渐加强。④

以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为核心的农民精神共同体。由于对土地的人身依附性,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农民往往是君主或者地主阶级的私有财产,奴性表现突出。虽然也曾出现过众多农民反抗运动,但往往都只是成为一个新的封建王朝垫脚石。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下的农民有着明显的乡族色彩,“每一社会成员都在乡族网络的控制之中,并且只有在这一网络中才能确定自己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 ⑤其中,官本位与家本位是社会的双重现实与价值基础,个人名利及其分享成为社会网络建构的方式与运作的方向。

以工农联盟求解放为核心的农民精神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工农联盟谋发展的共识,取得中国革命的成功。基于农民存在分散、保守、自私的弱点和缺陷,共产党既坚定地依靠农民又给农民以革命政治教育、提高农民思想觉悟。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后,农民与工人、知识分子一道成为社会的主人,摆脱历史上的从属地位,轉变成为社会的主体成员。

以农村公社为主体的农民精神共同体。大跃进、人民公社时代,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资料匮乏,但他们的精神风貌却很好。那时期的农民热爱集体事业,有组织、守纪律,关心国家大事。

以文化大革命为纽带的农民精神共同体。文革时期,“左”的经济政策和阶级斗争政策束缚和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社会造成了严重破坏和重大打击。揪斗“走资派”与夺权斗争、大搞阶级斗争扩大化等错误路线,在农民群体心中留下了阶级思想烙印。农民在业余时间搞家庭副业或运销活动被当作投机倒把和“新生资产阶级分子”被打击。

以城乡二元体制为基础的农民精神共同体。建国初期实行的城乡“剪刀差”,导致了改革开放之后农民进入城市的愿望受到很大限制。农民希翼通过城市化来改变自己的现状,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生价值,这样一种原生意义上的农民朴素心理,成为这个时期农民精神共同体的核心价值。此外,某些政策歧视、忽视农民群体利益,并且日益制度化、经常化。农民作为一个群体,自然会形成自己对待世界、社会和人生的基本态度和观念。而这种观念正是农民文化、农民意识形成的主要内容,成为农民精神共同体的思想根基。

以农民主体价值论为主的农民精神共同体。十五大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消农业税、免费的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等各项惠农支农政策、措施陆续出台,使农民的经济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农民已经从自在走向了自为,他们是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拓荒者、新的生产经营方式的开拓者、农村城镇化的创造者、民主政治的直接实践者、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随着观念、心理、制度、政策、环境、文化、技术差异的缩短或弥合,城市与乡村的共荣与融合,农民自己也逐步形成了一个自主自愿、自思自醒、自立自强、自我解放、自我发展的精神共同体。

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形成的一般路径

精神共同体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组织形态,必然具备一定的内部结构和生成方式。精神共同体的内在结构主要是指精神共同体内在具体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的方式。如前所述,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是具有共同志趣、共同价值追求的人们为了满足主体心理、情感、意志等精神方面的需要所结合起来的共同体。也就是说,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是一个以共同的志趣和共同的价值追求作为其内核,由主观认同这一志趣和价值追求的农民个体为成员所形成的一种精神场域。在这个精神场域中,包含着两个基本要素:处于主导地位获得大家共同认同的思想意识(志趣或价值追求)和对这种思想意识认同的农民个体,其中农民个体对这种思想意识认同度越高就越接近于该场域的内核,其对精神共同体的忠诚度就越高,同时,精神共同体对个体的凝聚和辐射作用也就越大。反之,个体就越远离场域的内核,对共同体的忠诚度也就越低,共同体对个体的凝聚和辐射作用也就越小。

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生成动力主要来自于满足农民这一主体的心理、情感、意志等精神方面的需要。与此同时,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也具备一般群体的基本生成特征:其一,总有一个处于主导地位的个体作为该群体的发起者或组织者,他是整体精神场域的领袖和核心成员,如教堂的主教、政党组织中的主席等,起着引领和主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群体的走向和发展。换句话讲,领袖发挥的作用效能越大,参与群体的个体就越多,精神空间也就会越大。一个人能否处于主导地位,成为精神共同体中的领袖,主要取决于如下要素:第一,对理想有坚强信念和执着的追求;第二,有较大的发散能量,能团结和影响追随者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第三,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动员能力。其二,精神共同体具有自愿的性质,即对于参加该群体的个体而言,它是主动参与,并与其他共同体成员发生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三,精神共同体是以一定的活动形式联结起来的。正是这种活动形式,使精神共同体的成员在共同的志趣和价值观的引领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而不断满足共同体成员的精神、情感需求。

(作者为广州中山大学国内访问学者,广西钦州学院商学院副教授;本文系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民生产方式转型与城乡关系变迁研究”,项目编号:200911LX442)

注释

①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序1。

②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林荣远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9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1页。

④冯尔康,常建华,朱凤瀚等:《中国宗族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3~18页。

⑤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第1~7页。

猜你喜欢
共同体群体农民
耕牛和农民
爱的共同体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调查
农民
中间群体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