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2-04-20 05:03王玉彬
新校园·中旬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继承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王玉彬

摘 要:随着高等医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广大教师纷纷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其自身的优点吸引着众多教师,成为教学改革方法的主流之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要研究教育规律,在继承中改革,在改革学习中创新。

关键词:高等医学;继承;教学改革;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模式

近几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医学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求,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当今高等医学院校的迫切任务。广大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努力探索医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及理念

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灌输式”“填鸭式”的,存在很多弊端。它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其弊端是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有人曾拿西方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其结果是中国学生的理论知识较系统完善,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远逊于西方学生。因此,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教学模式我们要学习,对于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要改革,是在继承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卫生部颁发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精神,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全面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笔者以继承、改革、创新为基本理念,在“扬弃”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并实践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二、“扬弃”传统的教学模式

探讨并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全盘否定,而是“扬弃”。笔者的做法是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从我国历史沿袭下来的传统教学模式,立足于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基础,具有教学相长、启发诱导的优点。它注重系统知识理论的传授,充分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这些优点我们不能摒弃,一定要继承下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做到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的优化组合。只有这样才有发展,才有创新。

三、“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1969 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 在加拿大多伦多的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首创, 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引导者,以自我指导学习及小组讨论为教学形式的课程模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人际交往及协作能力。他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终身学习、团队合作、人际沟通、批判思维与深入理解。在方法上,利用小组进行团队合作学习,以谈论互动来培养沟通技巧与专业伦理的养成。与传统教学法中以教师、教材及课堂为中心方式相比,该教学模式是一种集中体现建构主义思想的教学模式,具有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合作学习为中心的三大特点。

四、“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

“以问题为中心”是该教学模式的第一大特点。为此,笔者根据教材的特点及教学大纲的要求重新整合教材,科学设计问题,使之贯穿课堂始终。

1.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推进,问题之间有梯度。

2.根据启发性原则设计问题,层层启发,循循善诱,诱导学生思维。

3.根据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设计问题,问题具有开发性,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可以说“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过程改变了传统的“一言堂”和“满堂灌”的陈旧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辨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合作学习为中心是该教学模式的两个特点。这两个特点笔者是在临床的教学实践中实现的。方法如下:

1.分组:对学生进行分组,5名同学为一组进行小组讨论,指定一位学生为负责人。旨在培养学生彼此协调合作的能力。

2.学生组内对指定的问题进行思考:具体做法是将病历问题给予学生。

3.针对病例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根据所给的有价值的临床信息,提出假設性诊断,进而要求获得支持假设的补充信息,从中也提出需要加强了解的相关知识。相关知识由学生在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或找相关学科的老师请教而获得。旨在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归纳总结,提出初步结论:在教师指点下,每组学生最终总结归纳,得到一份包括检查结果的全病历。

5.评价方法:每组提交讨论结果,每位参与学生提交相应的病案分析及相关知识检索结果,教师对讨论结果及学生的报告进行评价,主要是从临床资料的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查询资料、临床推理、系统陈述及相关知识的合理涉及等方面进行。

五、“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践后的反馈信息

(一)优点

1.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参与意识。在分组讨论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展了思路。另外由于模拟现实病案,使教学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和直观性,丰富了感性认识,同时有序的、彼此关联的问题也便于学生进行逻辑分析,从而大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记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2.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合作能力。“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交互式”的教学方法,这种交流不仅存在于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存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通过激烈发言和讨论,在提高语言组织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勇气,提高了自信心。在医学领域,团队合作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工作方式。而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3.促进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模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对临床教学中指导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提高教师思想认识,认真完善教学计划,充分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提前将授课所需的各种教具、多媒体资料等准备充分,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二是教师要具备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以及敏锐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以自身精湛的专业知识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所谓“教学相长”,从而促进了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二)不足

教师的技能和精力力不从心: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处理好问题和系统课程之间的关系,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知识面和较宽的视野,能够发现适宜的病例和问题,组织学生学习和讨论。这就需要更多的技能和花费更多的精力。部分教师在当前教学和科研的压力下显得力不从心。

参考文献:

[1]袁修学,袁静萍.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8,(21).

[2]韩卉,尹艳艳等.以问题为中心的基础教学模式“本土化”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1).

猜你喜欢
继承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杜审言、杜甫的祖孙关系:推崇、继承、发展
论电影《暮光之城》的哥特文化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评析张学英诉蒋伦芳遗产继承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