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教学改革深度报道组
2003年3月,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校。一所刚刚问世的学院百端待举,但仍列出了“三年打基础,五年上水平,十年创一流”的时间表。转型之路由此起步,建构与生成由此开始。
一
2006年11月,国家教育部下发了两个重要文件:一个是《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另一个是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两份《意见》释放了明晰的政策信号:国家重视和发展高职教育,将在强化特色、加快改革、提高质量上给予重点扶持与推进。
2007年,经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批复立项,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全面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职业融入学业,学业凸显职业”成为工艺美院人才培养工作的信条。
2009年末,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第一次接受专家组评估。总结反馈会议上,专家组长杨应崧列举了专家眼中学院的六大进步:1、学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领导班子理念先进、决策果断,得到师生员工的广泛认可,学院呈现出积极发展的态势;3、办学定位准确,办学目标符合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示范建设推进力度大、成效明显;4、以重点专业的改革建设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办学特色,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见成效;5、师资队伍建设四大工程中取得成绩;6、在激发学生自觉与活力、引导主动学习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效果。专家同时也指出了存在问题与不足,给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时任市教委副主任王奇亲临总结会议,希望学院通过评估缩小差距,更好地规范管理,强化特色,特别寄语工艺美院,要做“示范中的示范”。
2010年,教育部教高[2010]6号文件正式批复项目验收结果,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如期通过了教育部、财政部的验收——这是当时国内艺术设计类高等职业院校的第一所也是唯一的一所;至此,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跻身中国高等职业院校第一方阵。
没有踌躇满志,也不敢丝毫懈怠,工艺美院又开始描画“十二五”发展蓝图。适逢国家启动新一轮教育体制综合改革项目,2010年11月,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上海工艺美院成为上海市唯一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的高职院校,为“后示范校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学院与法国里昂大学师生进行专业交流
姜鸣院长、潘家俊常务副院长与中层干部讨论学院内涵建设
WPP学院学生作品展
二
从“申示”,“建示”,到“后示范”飞跃,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展开的路线图令人印象深刻。其最重要的理由就是:他们全部的努力、付出和追求,一切的守望、收获和承受,都被赋予了中国的和时代的重量。
五年来,工艺美院须臾未曾离开过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时代现场;五年来,工艺美院着眼和着力于大手笔、大格局,在办学形态、专业形态、校园形态的真实面相里,从深处展示改革的脉动和肌理;五年来,包括工艺美院在内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发生的故事和变化,使过往被鄙视以为不足道的高职教育得到了社会全新的发现和认知,获得了尊严。
在工艺美院,学生为本的意识苏醒,顶层设计的灵感喷涌,双轮驱动的节奏有力,校企合作的通路宽广,以工作室为背景的培养模式在四个二级学院的所有专业普遍施行,蔚为大观。学校各个层面的改革与探索形成迥异的风景。
可以说,五年前工艺美院人是在理论准备、队伍准备、制度准备、硬件准备都还相当不充分的情况下,骤然面对全新挑战的。然而,仅仅过去了五年,不管是理想照进现实,还是现实呼唤理想,工艺美院已走出了颇远的一程。WPP揭幕,水晶石进入,瑞典亮相,汉堡摘冠,资源库领衔……改革和求索的精神在永不停歇的前行中越发昂扬,一种沉毅而炙热的情怀散发着感人的温度,诠释了何谓责任与担当。
五年的时间,对奋力追赶潮头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而言,有着沉甸甸的分量。2012年,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向社会提交了首份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各方好评,认为可圈可点。报告以数据和事实说话,梳理过去、厘清现状、展望未来。在这份年度报告的《远景与使命》篇,涉猎和凝练了工艺美院上下特别眷注和践行的重大命题:“拥立潮头的责任担当”、“一切为了学生的逻辑起点”、“不惟高学历,但求高标准的价值引领”、“破冰体制机制改革的顶层设计”、“项目包引领、工作室化教学、职业岗位对位的路径选择”、“全覆盖的校企合作”、“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心手相连的教学理路”、“在传承中创新的文化自觉”等等,某种意义上呈现了上海工艺美院一路转型演进的问题意识、理念识别,在整体上标树了示范建设之路的走向和界碑。
三
这个学校第一抓到了所有的发展机遇;第二根据国家级要求,将改革的力度集中体现在机制体制的创新。——中共上海市委领导考察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发出如上赞语。
发展的现实需要,使工艺美院以“准备好了”的姿态,发现、珍惜和利用每一次机遇,又一次次把压力在“机遇”的眷顾下变为动力。国家对示范院校寄予中国高职教育改革的厚望,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确有力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转型、怎样实现发展的逻辑起点问题。而由此引发的别开生面的大变革,将工艺美院送上一个从未抵达的高度。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不满足于做一亩三分“试验田”,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尝试成为中国高职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为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工艺美院2012年的招生专业从23个压缩到12个,重点建设得到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具有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停招或缓召一批人才培养规格类似、办学条件不足的专业。
师生参加世博博览馆展示项目
为提升办学质量,学院组织各专业重新编制《专业建设方案》、《“十二五”专业建设路线图》,制定以能力模块为构架的《专业教学计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一批项目课程,争取通过三年努力,基本建成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具有活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执行标准。工业设计专业的“项目课程学习包”、“专题案例学习包”,数码艺术专业的“课谱式教学执行标准”,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课程改革的成果,有的已经成为国家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重要内容。
作为“后示范校建设”的初步成果,工艺美院各个专业开始呈现各自的特色。发展虽不平衡,但有了各自的定位,多样化的建设模型符合职业教育多样化的特征。“办学的国际影响力、深度的校企融合机制、鲜明的专业特色”这三个“后示范校建设”的基本要求开始逐步融入建设方案之中。了解产业发展,对接岗位需求,开展专业顶层设计,特别是在专业建设的支持平台方面,对搭建校企深度融合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予以高度重视和规划设计,使专业建设的持续发展获得了较为敦实的依托。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专业建设方案的创新,着重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工业设计专业“螺旋式上升的项目训练体系”;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课谱化”的教学标准与执行平台以及动态评估与修复机制;游戏美术设计专业基于国际化资源应用的“三对位”(实习与职业对位、实训与专业岗位对位、课程与考证对位)教学设计;珠宝首饰工艺与鉴定专业“专业品牌与设计品牌并重”的发展规划;展示设计专业“以项目为主导,引导各项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景观设计专业“三个维度”(上海国际景观公司、台湾设计院校、欧美景观设计协会)的优质资源整合;室内装饰设计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模块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时装设计专业“以产业化带动专业发展的逆向激励”的建设思路;工艺美术品设计与制作专业的“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等等。丰富多彩,百花齐放,充分呈现出专业的创新性和活态化。
学院玉雕工场
工艺美院新的专业形态,正在颠覆传统的教学版图,重新构建教学空间。基于工作流程的项目任务引领,大师工作室、现代学徒制,都在相当程度上打破了所谓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机械区隔,使彼此卷入复杂的交融和互动之中。工作室教学在课堂与职业情景的交叉地带应运而生,为学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和视界,也极大地拓展了专业建设的空间。
以学生成才为逻辑起点,工艺美院工作重心的确立解决了教育的本质问题。将体验的权利和思考的权利交还给学生,教师的教学不再定位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发挥学习引路(提出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的)、学习辅导(提供学习模式,组织学习活动)、学习激励(开展学习评估,确立学习方向)的作用。以学生为本,才有了学习的真正意义。教师的“讲堂”变为师生共同学习的“学堂”、项目实践的“车间”,学生在职业场景中习得技能,在实际操练中提升素质,而教师想要在教学上驾驭自如,自身的学习提高也变得尤为切要,否则便会落伍,这也促进了教师“双师型”的专业成长。
专业建设需要点滴积累、长期积淀的过程,如果把它比作一座巍然屹立的大厦,那么它必然是一砖一瓦、一层一级建造起来的。大厦建造的主体,是教与学的团队,专业带头人便是团队的领军人。2012年,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12个招生专业中,有6个专业的带头人来自美国、台湾和一流公司;40余个产学研一体化工作室里,70%由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工作室首席。这支来自行业、企业的团队,和学院教师们一道,奠定了工艺美院前行的基础。
四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校园,首先依循的是建筑的平面空间逻辑,随着校园建筑的生命观、环境观、形态观在不断的功能完善中变得复杂、讲究、成熟,封闭的平面的静态设计逻辑演变为开放的空间的动态设计逻辑,建筑的塑造过渡到环境的营造,校园空间由单纯的教学功能转而关注生存空间、工作空间。
中国工艺美术原创中心崛起,仿佛是一种象征。新的校园形态,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课桌椅规整摆放的教室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打开,重塑成今天的近90个工坊、车间、设计室。入驻其间的学生和大师,在此激荡出不同寻常的创意火花。校园还延展到围墙之外的工厂、商店、街头、田野乃至美术馆、创意园;这是在工艺美院发生着的最激烈的变动,这就是不一样的高职教育的校园。
新的校园形态与职场零距离接轨:这里的课业开始变成作品、产品和商品,这里的灯光开始变得空前丰富与耀眼,这里的学生自由地研讨,实训,观瞻,互动。这一种“生态”提示人们,学习真的可以成为一种享受,这一刻,你就是职场人。
工艺美院时尚与工艺学院珠宝首饰工艺与鉴定专业与中国黄金集团合作成立“中国黄金产业创意中心”,师生设计制作了600余件黄金饰品,经由中国黄金集团旗下的1600个终端零售店投放市场。毕业生全部提前就业,著名企业就业率达到75%以上,部分著名企业提前一年预定该专业毕业生。
工艺美院数码艺术学院为上海世博会、文化部、国际贸易中心、中华艺术宫等重大政府、社会项目提供技术服务,2010年至今共完成40余个项目,800余人次学生参与。2011年6月德国汉堡国际动漫大赛上,师生创作的动画短片《天净沙·秋思》脱颖而出,夺得大赛中的重要奖项“中国国家奖”。在颁奖典礼上,《天净沙·秋思》成为全场唯一播放两次的作品,获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同。
工艺美院视觉艺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在2012年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中不畏强手,与全国高校同台比武,“越野摩托车”、“Samurai”、“游志”等3件作品获一等奖,成为一等奖获奖院校中唯一一所高职院校,获奖数与广州美院并列第一(上海选送的42件参赛作品中共有4件作品获一等奖,另外1件一等奖作品为同济大学选送)。美院的另外3件作品“零”、“源”、“亲”获大赛二等奖。此前,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在2012年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上海赛区与本科大学同台比武,获7个一等奖,与同济大学并列上海赛区第二名。原教育部职成教司司长、中国职教学会顾问杨金土闻知后,兴奋地表示:“这是值得大喜大贺的成就,是能让职教界扬眉吐气的大事,是高职教育社会价值无可辩驳的实证!”
人们了解或者评估一所高职院校,自然会考察它的办学形态、它的专业形态、它的校园形态,也自然会围绕这所学校中的学生进行探讨。学校最终讲的就是关于学生的故事。师生的互动和共同发展,构成了学校的脉搏,学生的成人成才决定了学校的全部走向。建房子,修操场,构筑一个校园环境只是学校的初级阶段,当一所学校学会怎样与学生互动,才真正走向成熟。
学院版画工作室
这一点,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已经意识到了。
五
2012年5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女士在参加“世界第三届职业技术教育大会”期间,专程访问了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6月14日,博科娃来信肯定学院的办学成果,指出:“相信贵校已经对21世纪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创新、创造、高品质做了最完美的诠释。”
“创新、创造、高品质”表明了世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指明了上海工艺美院的发展方向。唯有解决“发展的问题”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同步推进,才可能达成这个伟大目标。
认识之变、观念之变、格局之变,开启了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创新体制机制的又一次远征。发展源于对矛盾的解决,创新来自对时代的回应。这样的变革,不是被动和应景式的策略性选择。工艺美院需要实践经验,也需要理论指导,只有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能回答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才能驾驭任何复杂局面,累积新的优势,抵达新的高度。
正如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院长姜鸣所言,无需避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现实的挑战依然严峻。进一步改革的深层问题、瓶颈问题,需要工艺美院在新的层面给予新的系统的思考,并从体制机制上提出整体解决方案。如何实事求是地、客观地、理性地总结、提炼已经取得的成果,复制与推广一切行之有效的经验,使之产生辐射和倒逼效应,消灭一切不合时宜的死角;如何更多地关注新情况新问题,更多地关注、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上海城市特点,更多地关注就业,形成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如何更好地用国际化拓展视野,从参与规则到制定规则,这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要靠实力;如何从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出发,推进、深化与行业企业的联手,强基健体,构筑覆盖学院发展各个方面的制度体系,不断满足社会对优质高等职业教育的迫切需求;如何积极开展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研究,构建科学的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领导力和执行力,实现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将成为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后示范建设中最为关键的现实任务。
转型,形成理念;改革,写下探索;挑战,塑造精神;奋进,铸就品格。上海工艺美院的故事将会不断展开新的内容,转型之路将会不断延伸新的里程。要始终保持对既有的全部成功和不成功的理性审视,要始终保持对国际潮流和先进经验的包容借鉴,要始终保持对高职教育意义、作用、地位的深度认同,牢固树立对高职教育建设、改革、发展的责任担当。
时间是标注前进步伐的刻度。未来5年,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还应该、还能够走多远?一种富有价值意义的建构与生成,需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真实机会和踏实努力。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还在路上,进行时,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