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模式初探

2012-04-19 03:31尹建权
民生周刊 2012年49期
关键词:梯田甘肃移民

□ 本刊记者 尹建权

扶贫模式初探

□本刊记者尹建权

甘肃穷,陇原苦。为改变千万百姓的命运,甘肃各级党委、政府及基层干部艰辛探索,积累了丰富的扶贫工作经验。

三苦精神

提到“甘肃精神”,就不得不提上世纪70年代时任甘肃省委书记的宋平。《民生周刊》记者在陇原乡间采访时,当地老人和曾经亲历的党员干部依旧对宋平时期的扶贫工作记忆犹新。面对严峻的自然环境和一穷二白的家底,宋平鼓励广大干部群众不等不靠,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奋斗精神,以改变命运。

宋平亲自带领各级干部、群众投身于农田的基本建设;地委书记、县长手持瓦刀深入农户推广节柴灶;寒冬腊月,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铁姑娘队奋战在风雪交加的梯田工地上,人背肩扛,负土上山……这些扶贫场景至今仍被保留在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中。

谈起甘肃首创的扶贫“三苦精神”,当年的劳模、大坪村党支部书记冉桂英感慨万千:“说白了,‘三苦精神’就是玩命精神,是拼出来的,更是逼出来的,‘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是其精髓。”

因为那个时期的过度劳累,冉桂英满是老茧的双手再也无法伸直,修田背土留下的伤疤也难以平复。她的这些事迹曾写进小学课本,激励过几代人。

甘肃到底有多穷?回忆当年,冉桂英这样描述:“有的农民家里就一个碗,老爷爷先吃,吃完儿子吃,然后两个小孩吃,再是女人吃。小孩没有衣服穿,光着屁股,只用个绳子在腰里系着,冬天冻得直打颤。”谈到那时吃的苦,这位曾经的“铁娘子”泪眼婆娑:“那个年代可把人苦死了。只要后辈人有好日子过,这一切都值得。”

首个农村专业户

1974年,“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的扶贫方针落实,时年36岁的农村妇女高学兰此后成了风云人物。因为养鸡,她成了甘肃首个农村专业户。

提起高学兰,许多兰州老人至今仍有记忆。高学兰本是兰州市西固区陈平街道一名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村妇女。1980年初,冒着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危险,高学兰开始发展养鸡副业,并在陇原大地引起了巨大争议。

1980年6月5日,西固区委新闻专干刘英麟撰写了题为《高学兰养鸡对不对》的文章,并在甘肃日报刊发,甘肃日报为此专门开辟了一个“大讨论”栏目,随即争议声四起。

时隔一月,宋平根据自己的调查和思考,亲自撰写了《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新探索——从高学兰养鸡谈起》一文。《甘肃日报》在7月9日发表了这篇特约评论员文章。此文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阐述了如何看待农村专业户这一新生事物,诠释了农村专业户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对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宋平针对高学兰的这种态度在甘肃引起了强烈反响。1980年10月甘肃日报发表的《兰州市城郊如何改变农业内部结构搞畜牧业现代化》一文描述道:“在高学兰的带动下,西固区养鸡专业户发展到600多户,养鸡6万多只,比去年增长了20倍。永登县养羊30只以上的农户已经发展到900多户,养羊近3万只。”

兰州市农林局发出的文件更直接提出:“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完善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势在必行,农业经营的多种形式应该多搞,哪里搞得早,哪里就见效快”。这种论点在当时能够出现,可见农业经营的多样化以及农村专业户模式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这种认同趋势不仅使农民在经济上直接受惠,更使解放思想、搞活经济的新观念进一步播散开来。

甘肃农村以此为契机,打破了高度集中、大包大揽的计划封闭型体制,由点到面逐步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恢复了农民的经营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2010年9月,移民学生在玉门市小金湾民族学校上课。

扶贫开发式移民

1981年,中共中央31号文件首次肯定了“专业户”模式,并将甘肃的做法向全国推广。

兴修梯田、小流域综合治理、种草种树、雨水集流、茅草房改建、退耕还林、西部移民……甘肃扶贫开发从1985年到1994年间,进入全面扶贫阶段。从1986年开始,又将陇东革命老区、南部高寒阴湿地区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30个县也纳入扶贫开发范围,使甘肃的国家级扶贫县达到69个。

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夏河县科才乡的游牧民安置点。

在甘肃的扶贫开发过程中,移民安置问题尤其引人注目。曾经有人这样评价,如此大规模、有组织、有目的的扶贫开发式移民,在发展中国家尚属首例。

“三西”(甘肃称“两西”)移民基地大多建在残垣废墟上,但还是比农民迁出地的条件好得多。在有限的“三西”建设资金里,就包含移民基地的开发费用。

移民基地位于甘肃中部黄河两岸的新灌区,属于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提水高度为200至600米,平均每亩水地投资500—600元,最高达815元;河西走廊开发条件比较优越,发展一亩水地约需300元。“三西”移民安置费标准为:向河西迁移1000公里左右,每人补助300元;中部就近移民,每人补助100元。算上移民基地建设费用,国家为每个移民一次性投入1300元。

到1990年底,“三西”地区已有32万人从最贫困的干旱高寒山区迁移出来。这些移民在当地顺利安家落户,基本实现了“一年搬迁,当年安家,三到五年解决温饱”的目标。同时,通过移民交流,他们把一些川水地区的技术、文化、信息带进山区,扩大了扶贫开发途径,许多移民基地还成为山区劳务输出的跳板。

更重要的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改善。迁出地生态已经恶化,迁入区在开发前大都荒无人烟,移民之后,两地自然环境很快得到恢复。由于成效显著,当拥有176个会员国的世界银行在编制统一的移民指南时,将“三西”移民做为了一项生动案例。

发掘创造性

甘肃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总结出流域治理要讲究“山、水、田、林、路”齐头并进,实现“小雨不出田”、“大水不出沟”、“平地绿山头”。 据统计,仅定西安定区在10年的流域综合治理中,就出动劳动力2000多万人次,挖动土石方1亿立方米。如果把这些土石方砌成1米见方的土石墙,可绕地球两圈半。甘肃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成为生态恶化地区有效恢复的样本,受到国务院表彰,并得以向全国推广。

甘肃农业基础条件极差,生态环境脆弱。为了让这片贫瘠的黄土地具备最基本的农业生产条件,甘肃几代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开始大规模兴修梯田。“小水不出田,大水不出沟”,整山系、整流域成带连片的高标准梯田,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为甘肃的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种植打下了坚实基础。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就因几代人锲而不舍地修建梯田而闻名于世。说起庄浪梯田,埃塞俄比亚救灾局局长赛纳西感慨万千:“过去我感到中国人的骄傲是长城,现今中国人的骄傲是将山坡修成平地。这项工程比长城更伟大,更有意义。”“庄浪精神”由此而来。

定西因地制宜,采用反坡台整地和乔灌木混交的栽植模式,严把苗木关、栽植关、管护关,做到了坡耕地一次性退耕,荒山荒沟全面灭荒,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2002年8月,全国退耕还林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定西召开,“定西经验”再一次受到瞩目。

甘肃因长期严重缺水,当地有个说法,即“种活棵树比养个孩子都难”。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甘肃就开始了草木种植。为了山清水秀的梦想,几代陇原人付出了努力。

甘肃省首届“绿化奖章”获得者、今年65岁的定西白碌乡农民王永瑞,20年如一日,在500多亩荒山沟里植树30多万株,为旱塬播下了一片生命的绿洲。全国劳模临洮县太石镇沙楞村农民石建全,多方筹资800多万元建设虎狼湾生态农业区,在荒山造林1万多亩,栽植各种苗木168万株,被誉为“当代愚公”。

雨养农业需年降水量500毫米,而在甘肃很多地方,年降雨量只有300毫米左右,且分布极不平衡,人畜饮水常常面临困难,全国妇联会同社会各界共同捐助的“母亲水窖”应运而生,并成为社会公益的标志性事件。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地农民经过长期摸索,由原来单纯的“打水窖”转变为户均一个集流场、两眼水窖和一处经济园林,采用国家投资、社会捐款、群众投工的形式,成功解决了干旱山区人畜饮水困难。

“给我一口窖,等于给我一条生路;宁要一口窖,不要三间房。”因其独创性和实用性,这种“121”雨水集流工程被联合国授予“联合国国际雨水集流利用技术”金奖。实践证明,这种雨水利用方式不仅适合甘肃,对世界其他缺水国家和地区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2004年5月,世界银行副行长古宾得·南卡尼、兰·哥尔丁一行32人到甘肃考察扶贫成效,参观了定西市安定区景家泉乡官新村农民建立的集畜圈、沼气、厕所于一体的生态家园后,感叹甘肃人民的创造性。

“梯田+水窖+科技=解决温饱”、“结构调整+市场引导+龙头带动=脱贫致富”、“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种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套裙子,沟底打坝蓄水穿靴子”的五子登科等扶贫模式,在甘肃人民脱贫的过程中,很难统计他们已开创性地探索出多少新技术,取得了哪些丰硕经验。

顺应科学发展观

“一人一亩基本农田、一户一亩林果园、一户输出一个劳动力、一户出售一个商品畜。” 甘肃的“四个一”扶贫方针既对扶贫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同时也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的高度认可。

据资料记载,经历了“两西”建设和全面扶贫攻坚之后,甘肃扶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贫困人口从1982年的1254.42万人减少到1993年的427.4万人,平均每年减少75.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74.83%下降到22.35%。

搜寻甘肃人30多年的记忆,他们对“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并不陌生。这八个字代表着扶贫攻坚阶段的开始,也意味着农村新生活的开始。

1993年,甘肃相应提出了“四七”扶贫攻坚计划。甘肃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部干旱地区、南部高寒阴湿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差、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在这样的现实之下,甘肃提出“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的扶贫思想。“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核心就是科学发展。

从此,甘肃扶贫开始从“战天斗地”向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科学规律转变,变盲目为自觉。甘肃同时还提出了“修梯田、打水窖、兴科技、调结构”——发展旱作农业的“十二字”方针,使扶贫工作更具理性。

在2004年5月于上海举行的“全球扶贫大会”上,甘肃这种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模式,作为全世界70个国家选出的8个成功案例之一,得到与会官员和专家的一致认可。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王国良曾评价甘肃扶贫开发经验对全国扶贫工作意义重大。

兰州市皋兰县西岔乡陈家井村村民喝上了放心水。

猜你喜欢
梯田甘肃移民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山区修梯田》
甘肃卷
秀美梯田
梯田之恋
签证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