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支睾吸虫病1例报道

2012-04-18 09:00赵丽菲中国人民解放军二二医院检验科沈阳110003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年18期
关键词:华支吸虫病虫卵

赵 威,赵丽菲(中国人民解放军二○二医院检验科,沈阳 110003)

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的肝胆管内所引起的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也称为肝吸虫病。在我国,该病主要分布在外流区域的太平洋流域,流行较严重的有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台湾省、湖南省、江西省和四川省的部分地区、东北三省朝鲜族居民聚居地[1]。由于近年来通过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人们的防病意识、卫生习惯得到了改善,加之各种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使得华支睾吸虫病的发病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但是仍然有少量病例的发生。本院收治了1例典型的华支睾吸虫病,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7岁,因身目黄染,尿黄、肝功能异常4个月,加重半个月于2009年3月5日入院。患者缘于2008年1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寒战,体温高达39.5℃,感觉右上腹疼痛,间歇性钝痛,无腹泻,无恶心、呕吐,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体温降至正常,次日再次出现发热,在当地医院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氧氟沙星”,1周后退热,但出现尿黄如豆油色,身目黄染,到当地医院化验肝功异常,以药物性肝损害入院,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经保肝治疗病情好转,于2008年12月出院。2009年2月27日在外院化验肝功提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93.3 U/L,总胆红素(TBil)101.8μmol/L,碱性磷酸酶403 U/L,γ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591 U/L,为进一步治疗来本院就诊。发病时无咳嗽、咳痰,轻度乏力,进食可,无油腻,无齿龈出血、鼻出血,无皮肤瘙痒及灰白便,病后体质量减轻约7 kg。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全身皮肤中度黄染,无肝掌,蜘蛛痣,巩膜中等黄染。心肺叩诊未见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征阴性,肝区叩痛(+),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浮肿。入院后辅助检查:全血细胞分析白细胞计数6.7×109/L、中性粒细胞0.286、嗜酸性粒细胞0.304、红细胞计数3.4×1012/L,血红蛋白104 g/L,血小板计数103×109/L;肝功能ALT 74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85 U/L、TBil 98.59μmol/L、总蛋白(TP)59.4 g/L、球蛋白30.4 g/L、GGT 463 U/L、胆碱酯酶(CHE)2.5 k U/L;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均阳性;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3.344×104copy/mL。上腹部彩超:(1)肝硬化;(2)门静脉增宽;(3)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壁增厚;(4)脾大。上腹部CT:(1)肝内胆管扩张,原因待查;(2)脾大;(3)胆囊炎、胆囊结石。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胆总管壁增厚且不光整,伴局部管腔轻度狭窄,怀疑胆管炎,胆管癌不除外。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到军区总医院行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检查,术中取胆汁3.0 mL,查寄生虫。结果:查到华支睾吸虫成虫4条及其虫卵。临床诊断:(1)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2)乙型肝炎肝硬化(活动期);(3)肝内胆管扩张原因待查,①华支睾吸虫病,②胆管炎。

2 讨 论

华支睾吸虫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华支睾吸虫病以寒战、高热、肝肿大、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类似急性胆囊炎的症状。反复多次少量感染或急性华支睾吸虫病未得到及时治疗,均可演变为慢性华支睾吸虫病。由急性感染演变的慢性患者,病史中常有急性期的症状,或有过“急性胆囊炎”“急性肠胃炎”,此后渐渐出现慢性华支睾吸虫病的症状。慢性华支睾吸虫病最常见,一般起病隐匿,症状复杂。症状的出现率与感染度有一定关系,感染度轻的无症状者较多;感染越重,黄疸、肝大、肝区痛的发生率越高[2]。

2.1 血常规检查 WBC及嗜酸性粒细胞皆有轻、中度增加,嗜酸性细胞一般在10%~40%。个别病例出现粒细胞类白血病反应。本例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占30.4%,提示寄生虫感染的可能。

2.2 肝功能检查 ALT一般变化不大,在重度感染者及肝、胆并发症者,特别是儿童营养不良时,碱性磷酸酶升高。本例患者的肝功能异常,并同时检测出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sAg、HBeAg、HBc Ag均阳性,因此非常容易按照病毒性肝炎治疗而漏诊华支睾吸虫病。

2.3 影像学检查 超声波检查和肝脏CT扫描可见肝、脾的大小和厚度,胆管扩张及胆管壁增厚等,由此可作辅助诊断。本例患者上腹部CT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均显示肝内胆管扩张亦提示本病的可能。

2.4 成虫及虫卵检查 粪便和十二指肠引流胆汁检查,发现虫卵是确诊华支睾吸虫病的直接依据。粪便检测方法众多,国内学者比较了多种方法的检出率,结果表明甘油透明法、醛醚法、氢氧化钠水洗沉淀法检出率较高。十二指肠引流胆汁发现虫卵概率大于粪便检查,但不如粪便检查易行。粪内查出的虫卵,应注意变性的华支睾吸虫卵的漏检以及类似华支睾吸虫卵如异形吸虫卵的识别。本例患者6次粪便查虫卵皆为阴性,通过胆汁的检查才明确诊断。

2.5 免疫学检查 主要用于感染程度较轻者,或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常用的方法有成虫纯C抗原皮内试验(ID)、间接细胞凝集试验(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IHA和ELISA敏感性大多在90%以上,但有一定的假阳性和交叉反应。有人采用双夹心法ELISA检查华支睾吸虫患者血清循环抗原,并用于疗效考核。

除上述方法,还有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斑点免疫金银染色试验(DOT-IGSS)、酶标记抗原对流免疫电泳(ELACIE)、放射免疫沉淀-聚乙二醇测定法(RIPEGA)、单克隆抗体检测血清中循环抗原(DOT-ELISA)等。尽管提高了检测血清抗体的敏感性,但特异性方面仍不理想,且这些方法大多停留在实验室研究上[3]。

综上所述,通过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各种实验室检查,华支睾吸虫病并不难诊断。东北地区虽然也是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地区之一,但是由于近年来通过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人们的防病意识、卫生习惯得到了改善,加之各种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使得各种寄生虫病,包括华支睾吸虫病的发病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但是仍然有少量病例的发生,尤其是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因此,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细心工作,才能防止漏诊的发生。

[1]方悦怡,陈颖丹,黎学铭,等.我国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感染现状调查[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8,26(2):99-103.

[2]梁树德,吴艳蓉,潘宇岚.广西贵港市2 175例华支睾吸虫病住院病例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8,26(5):374-375.

[3]李建明,刘学强,陈海生,等.华支睾吸虫致急性胆管炎的诊断及治疗[J].肝胆外科杂志,2006,14(6):423-424.

猜你喜欢
华支吸虫病虫卵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捻转血矛线虫虫卵体外培养观察
广东省五华县居民华支睾吸虫感染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华支睾吸虫囊蚴在活鱼体存活时间实验观察
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病学及防治措施
牛羊片形吸虫病的诊断与防制
几乎 100% 的大米中都有虫卵
华支睾吸虫的临床症状及治疗
一例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治
春季严防羊肝片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