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约稿
论词学家刘扬忠——当代词学家系列研究之二 …………………………………………………………… 崔海正(1.1 -8)
正义与社会 …………………………………………………………………………………………………… 王钧林(2.1 -4)
中国投资银行竞争力研究 ………………………………………………………………………………… 孙国茂(3.1-10)
时间:生成中的空间 ………………………………………………………………………………………… 韩民青(4.1 -4)
中国农村人口增长的主要经济成因及其对策……………………………………………………………… 俞宪忠 (5.1-8)
试论儒学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定位 ……………………………………………………………………… 刘宗贤(6.1 -7)
“软实力”研究(主持人:朱孔来)
中国在阿拉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局限与不足 …………………………………………………………… 刘欣路(1.19-24)
京津冀都市圈文化软实力建设思考 ……………………………………………………………………… 陈旭霞(1.25-28)
我国影视剧跨文化传播能力建设路径探析 ……………………………………………………………… 李成家(1.29-33)
论社会资本与提升国家软实力 …………………………………………………………………… 常桂祥,张恩韶(2.5-9)
论道教文化软实力与提升人的生命品质 ………………………………………………………………… 孟宪霞(2.10-13)
对文化软实力相关问题的思考——兼论提升济南市文化软实力的对策 ………… 朱孔来,梁霄云,张琳娜(3.11-16)
唯物史观视阈下文化软实力的生产力基础 ……………………………………………………………… 郭继文(3.17-19)
中国崛起下的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政府角色 ……………………………………………………………… 萧衡锺(4.5-13)
弘扬沂蒙英雄精神与提高中华民族软实力 ……………………………………………………………… 涂可国(4.14-20)
培育公民意识: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基本路径……………………………………………………………… 韩 慧(5.21-25)
提升中国农业软实力的品牌战略研究 …………………………………………………………………… 曹 琳(5.26-29)
区域软实力研究范式的建构 ……………………………………………………………………………… 徐京波(6.8-13)
基于核心价值观的企业软实力研究 …………………………………………………… 韩 丹,马金柱,郭春燕(6.14-19)
近代文学研究(主持人:郭延礼)
鸳鸯蝴蝶派作家的女性观念 ……………………………………………………………………………… 刘铁群(1.9-13)
略论19世纪中期狭邪小说与士人心态…………………………………………………………………… 乐 云(1.14-18)
道德与情爱——论清末民初小说中女学生的“自由结婚”… …………………………………………… 黄湘金(2.14-22)
主笔—小说家与晚清小说中的“启蒙主义”……………………………………………………………… 段怀清(3.30-35)
以吴趼人小说为中心看晚清新闻体小说的特色 ………………………………………………………… 王国伟(3.36-40)
略谈文学史上的1912-1919…………………………………………………………………………… 王凤仙 (4.21-24)
论《儿女英雄传》对明清章回小说女性观的扬弃………………………………………………………… 王宝琴(4.25-28)
文学语言学研究
论1950-1970年代中国文学中的爱欲叙述……………………………………………………………… 刘传霞(2.23-28)
黄钺诗文中的济南提学署及其他风景名胜 ……………………………………………………………… 孙之梅(2.29-32)
论方东树及道咸年间姚门弟子的唐宋诗观 ……………………………………………………………… 郭前孔(3.41-45)
殖民话语的隐性书写——重读《野草在歌唱》…………………………………………………………… 赵纪萍(3.46-48)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框架下语言知识构建机制研究 …………………………………………… 梁爱民(4.29-32)
英汉语“耳”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齐文茜(4.33-37)
目的论指导下的论文摘要词汇英译 ……………………………………………………………………… 郭 曼(4.38-41)
道咸年间京师诗坛对山谷诗的接受……………………………………………………………………… 代 亮 (5.39-44)
论《绿野仙踪》的世情底蕴与道教追求…………………………………………………………………… 申明秀(5.45-51)
基于民族主义的矛盾性——战后日本文学战争反思主题评析 ………………………………………… 刘炳范(6.32-36)
《聊斋志异》中的“师笔”………………………………………………………………………… 王景凤,冯维林(6.37 -42)
打工小说的反话语性质 …………………………………………………………………………………… 陈一军(6.43-47)
出版文化研究
拆迁舆论的治理与政府职能的转变 ……………………………………………………………………… 骆正林(2.33-40)
初探贵阳文通书局 ………………………………………………………………………………………… 梁茂林(2.41-43)
从《海娃的故事》到“乌贾马运动”——中国斯瓦西里文书刊的海外传播 ……………………………… 何明星(3.20-26)
现代大学的文化功能与大学出版人的文化担当 ………………………………………………… 凡 丁,范舒扬(3.27-29)
“依赖”与“原创”——关于我国传播学研究存在问题的若干思考 …………………………… 田建平,王运灵(5.30-32)
本土化焦虑与方法论迷思——国内传播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 张桂芳(5.33-38)
《张元济全集》编辑始末…………………………………………………………………………………… 张人凤(6.19-22)
张元济与商务印书馆教科书 ……………………………………………………………………………… 柳和城(6.23-29)
张元济,永不过时的话题——第四届张元济学术思想研讨会述评 ……………………………………… 宋 兵(6.30-31)
文化与艺术研究
《闲情偶寄》对品质生活构建的启示……………………………………………………………………… 潘海颖(4.80-84)
论影视创作者赢得市场的超前因素 ……………………………………………………………………… 曹木易(4.85-87)
论纪实摄影的再现与表现 ………………………………………………………………………………… 陶国平(4.88-90)
史学研究
晚明狂草到清代碑学书法之审美变迁研究 ……………………………………………………………… 兰 浩(1.34-38)
山东情义文化的思想渊源 ………………………………………………………………………………… 毛新青(1.39-42)
20世纪伊斯兰复兴对伊斯兰经济思想的影响 ………………………………………………… 马玉秀,翁笑然(1.43-48)
今本《逸周书·大武》八篇研究…………………………………………………………………………… 张怀通(2.44-52)
论清代的荒政举措——以山东省为例的考察 …………………………………………………… 程 方,马晓雪(2.53-57)
中共中央援藏工作述论 …………………………………………………………………………………… 徐志民(3.49-57)
民族主义视野下的两伊关系变迁 ……………………………………………………… 田志馥,谢立忱,李 慧(3.58-62)
大雅君子 社稷纯臣——大唐中兴名臣郭子仪德慧人生述略 ………………………………………… 李兴斌(4.42-47)
释明代陕西军城分布——兼论其与治城关系及联系的地理因素 ……………………………………… 李新贵(4.48-52)
灾荒与民变:略论道光十七年山东潍县马刚天柱教叛乱………………………………………………… 郑民德(5.52-55)
论容闳与盛宣怀在津镇铁路筹资问题上的冲突 ………………………………………………… 孙 昉,刘培平(5.56-60)
政治学研究
列宁对待资本主义的立场:不同历史时期的比较………………………………………………………… 李述森(1.49-55)
地方政府形象:影响因素与塑造途径——以群体性事件为视角 ………………………………………… 任 堃(1.56-59)
网络化时代的政治参与 …………………………………………………………………………… 董文芳,崔 妮(2.58-61)
论邓小平真理观的价值 …………………………………………………………………………………… 朱建田(2.62-66)
稳定型民主:中国民主发展模式的选择——基于发展中国家“民主乱象”的思考 …………………… 郑曙村(5.61-66)
试析转型期我国公共治理结构的重塑——基于线型治理结构向网络治理结构转换的考察 ………… 刘雨辰(5.67-73)
略论新自由主义的“权力”观… ………………………………………………………… 王力军,陈丽红,张 敏(6.48-52)
政治价值性与政治伦理的关系探析……………………………………………………………… 张 梅,张立成(6.53-58)
社会学研究
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现状、困境及政策思路…………………………………………………………… 高功敬(3.63-71)
职业福利与社会福利关系的研究述评 …………………………………………………………………… 朱丽敏(3.72-77)
中国社会保障的社会排斥问题分析——以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为例 ……………………………… 赵德铸(5.74-77)
促进农民工角色转换的途径分析 ………………………………………………………………………… 陈菊红(5.78-81)
山东省生育保险制度研究………………………………………………………………………… 李 蕊,高云鹏(6.59-64)
国外生育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邹艳晖(6.65-68)
哲学研究
查默斯的“困难”问题和自然主义二元论——查默斯《有意识的心灵》述评 …………………………… 朱建平(1.60-64)
对归纳合理性的辩护 ……………………………………………………………………………………… 刘 苏(1.65-69)
制度安排视域下的公德与私德建设 ……………………………………………………………………… 冯永刚(1.70-74)
试论“诚”为一切道德的根基……………………………………………………………………………… 骆承烈(4.62-66)
“自生自发秩序”的陷阱——一种对哈耶克思想的解析 ……………………………………… 钱继磊,赵 晔(4.67-71)
管理学经济学研究
论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 杨丽娟,孙海燕(1.75 -79)
人力资本全球流动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困顿 …………………………………………………………… 夏 雪(1.80-84)
山东省生态经济水平与区域竞争力的协调度及评价体系研究 ……………………… 梁 伟,朱孔来,郭春燕(1.85-90)
储蓄: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剂”——驳斥“储蓄国责任论”……………………………………………… 刘秀光(2.67-71)
正确审视商业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 ……………………………………………………………………… 倪东明(2.72-75)
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监管的博弈分析 ……………………………………………………………………… 冯素玲(4.53-57)
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研究 …………………………………………………………………………… 李彩红(4.58-61)
乡村治理结构与债务规模膨胀的动态关系研究 ………………………………………………………… 黄兴年(6.69-74)
基于山东省的产业结构、FDI与低碳经济研究 ………………………………………………… 梁俊伟,甘信宇(6.75-78)
教育学心理学研究
大学生分离—个体化与自我同一性状态之间的关系 …………………………………………………… 王树青(2.76-80)
教师工作价值观与职业认同的关系 ……………………………………………………………… 魏淑华,山显光(2.81-85)
朋友群体特征与青少年个人规划的关系 ……………………………………………… 张玲玲,张文新,徐夫真(2.86-90)
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与抑郁和创伤后情绪障碍的关系 ……………………………………… 李寿欣,李 磊(3.78-81)
过程性思维视域下杜威教育目的观解读 ………………………………………………………………… 李福春(3.82-86)
新形势下大学教师可持续发展内涵探讨 ………………………………………………………………… 陈艳华(3.87-90)
多元文化主义视野下的美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 ………………………………………………………… 张桂菊(4.72-76)
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理论溯源及其启示 ………………………………………………………………… 曾宪文(4.77-79)
人文道理:一种隐喻的存在 ……………………………………………………………………………… 丁海东 (5.82-86)
“扩大教育开放”方略的核心问题探析…………………………………………………………………… 陈 荣(5.87-90)
公共教育支出归宿——中国政府教育服务确实落到贫困人口手中了吗? …………………………… 刘晓凤(6.79-83)
变革的教学世界与教学论发展刍议 ……………………………………………………………………… 付 强(6.84-87)
“全方位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笔谈(主持人:范跃进)
全方位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论体系及其构建 …………………………………………… 杨立志(5.9-12)
全球化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影响 ………………………………………………………………… 董文芳(5.13-15)
全方位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 文洪朝(5.15-18)
思想政治理论课全方位、全过程考核模式初探 ………………………………………………… 马兆明,李朋忠(5.18-20)
书评
工业危机与新工业革命——读《新工业论》 ……………………………………………………………… 王志东 (1.封三)
在对话、疏导和引领中前行——评朱德强新著《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研究》 …………………………… 田川流(2.封三)
中国近代诗学研究的一部力作——简评《中国近代唐宋诗之争研究》… ………………………………… 郭浩帆(3.封三)
两汉史研究的新成果——《汉代民间信仰与地方政治研究》读后 ………………………………………… 张 弘(4.封三)
古树新枝吐芳华——评王其和《俞樾训诂研究》…………………………………………………………… 钱慧真(6.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