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洁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江苏 连云港 222006)
“奇幻”作为一种文学元素,在文学创作中的使用历史可谓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很多世界经典文学著作中都含有奇幻元素,例如:西方文学中的《希腊神话》、《荷马史诗》;中国文学中的《西游记》、《聊斋志异》都带有浓郁的奇幻色彩。然而,奇幻文学作为一种文学流派,其存在的时间却并不长。由于奇幻文学与主流文学的不一致性,使得该类作品在很长时间内得不到中西方学者的重视。直至上个世纪中期,托尔金《魔戒》三部曲的面世才引发了国内外读者和学者的阅读及研究狂潮。紧随其后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也迅速风靡世界。这两个系列小说中译本的出版以及同名电影在中国的上映,使得西方奇幻小说很快在中国的文学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造就了大批的奇幻迷,中国的奇幻文学翻译市场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象。
就在“魔热”、“哈热”方兴未艾之际,2005年,《暮光之城》系列第一部小说的出版,则又引发了另一波奇幻狂潮。众多学者也开始对奇幻文学有了不一样的审视。对于奇幻文学的研究也从最初的文本寓意研究、文体特征研究等发展到了语言、文学、美学、翻译学等多个角度的综合研究。本文尝试着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入手,以《暮光之城》为例,将一个不一样的研究视角展现给读者。
生态翻译学是一项跨“生态学”和“翻译学”的交叉性研究,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应用到了翻译学科的研究中。生态翻译学的概念是由我国学者,清华大学的胡庚申教授,于2006年,在“翻译全球文化国际研讨会”上,通过他的一篇论文“生态翻译学诠释”首次提出的。在这篇文章中,胡教授确立了生态翻译学的研究内容和方向。接下来的几年,胡庚申教授又陆续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比如:“生态翻译学:译学研究的‘跨科际整合’”、“生态翻译学解读”、“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翻译生态体系”等。这一系列的文章向学者们展示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翻译学理论,引导了翻译研究新的走向,吸引了大量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胡教授指出:“生态翻译学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从翻译生态的视角出发,取生态之要义,喻翻译之整体,基翻译之实际,在相关研究中形成了‘翻译生态环境’、‘翻译生态系统’、‘译者适应’、‘译者选择’、‘求存择优’、‘共生互动’等一系列术语和概念,持续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积累,使得‘生态翻译学’呼之欲出。”[1]
生态翻译学赋予翻译一个新的定义,即译者不断循环适应选择的过程。翻译的过程就如同人的生物进化过程一般,也有着“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现象。“适应和选择”包括两个阶段:首先是原语文本作为翻译生态环境的因素之一选择了译者,亦或说是吸引了译者;接着就是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时刻“选择”和“适应”着翻译生态环境。翻译的结果,即译文的适应选择度越高,就越能适应长存。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之一翻译生态环境,在翻译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翻译生态环境是译者和译文能得以生存、不被淘汰的内外部环境,是影响适应选择度的各种因素的集合,包括语言、文化、社会、经济、读者、出版商等等,也可以这么说,“对于翻译而言,译者以外的一切都可以看作是翻译的生态环境;同时,每个译者又都是他人翻译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2]
许建忠教授在他的《翻译生态学》一书中也声援了胡教授的观点,指出翻译作为人的活动,是离不开翻译的生态环境的,彼此制约,彼此影响,协同发展。翻译生态环境是自然与社会、精神与物质相互融合的复合环境。
《暮光之城》系列丛书一共四本,包括《暮色》、《新月》、《月食》和《破晓》。该丛书的第一本《暮色》于2005年在美国出版,刚一上市就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仅在美国本土,销量就超过了5000万册,在全球的销量则突破了8500万册,版权转售40多个国家,该书也被评为了《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小说”、《出版商周刊》“年度最佳好书”、“十大青少年优良读物”。同名电影的上映则进一步带动了小说在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热卖,迄今为止,全球销量已经突破了2亿册。
“暮光热”不仅仅体现在作品的销售上,就翻译而言,该系列小说也引发了“翻译热”。首先表现在内地的接力出版社和台湾的尖端出版社争相引进该书,分别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翻译,出版了简体版和繁体版,中文简体版现今销售已经超过了400万册。“暮光翻译热”的另一表现就是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的网友自发翻译版本,供暮迷们免费阅读。且不论各个版本的翻译质量如何,一部作品能被许多译者争相翻译、各版本译文能被广泛传阅,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来说,是与作品所赖以生存的翻译生态环境紧密相连的。正如胡庚申教授所言,影响翻译的生态环境因素是复合的、多样的。众多因素不可能仅在一篇文章中就一一道尽,本文主要是从语言、文化、社会三个方面来分析翻译生态环境在“暮光翻译热”中的作用。
一方面,就翻译的过程而言,译者要想翻译出好的译文,首先要适应原文,即理解原文;然后再对原文进行选择,运用多种翻译方法和策略,力求实现最佳适应和最优选择,因此原语材料的难易性就直接影响了译者的适应度。忽略译者的专业能力不谈,在讲求经济效益的社会大背景下,在出版时机的影响下,译者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最佳地适应原文,简单易懂的原文材料则是上上之选。《暮光之城》系列小说的定位是青少年读物,其“词汇普遍短小,词汇密度较高,口语化特征明显,多采用动词,句子简短,叙事简洁、平实”。[3]这样的原语材料可以充分激发译者的翻译动机,当然,对此类读物感兴趣的译者则更能事半功倍。
另一方面,译文的适应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依赖于原文的适应性,只有适应读者阅读的作品才能适者生存。从作品的文本特色看来,《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吸血鬼世界,在吸血鬼的世界中也有善恶之分。善良吸血鬼的代表,即库伦家族成员可谓都是俊男美女、时尚的代言人,居住在风景如画的豪华别墅中,心中都拥有着一份纯真浪漫的爱情。这样的人物刻画方式一反哥特式吸血鬼的黑暗、阴森与嗜血,不由得拉近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这样的奇幻文学作品不再只是为读者构建了一个虚幻架空的第二世界,更像是一个人类社会的影射,大大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译文若能复现原文的可读性,则就能提高自身的适应程度,从而不被淘汰。所以说,原文的可读性是激发译者翻译动机的又一因素。
翻译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翻译活动则是一个跨文化的活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即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等。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于原语文化信息要进行选择,使其能适应译入语的文化世界观。原作中蕴含的文化与译入语国家的文化越相似,对于译者而言,提高译文的适应度就越容易。《暮光之城》系列小说给大家讲述是目前全球流行的吸血鬼文化,这是西方独有的,基于东方人的好奇心态,这类文化容易被接受。更重要的是,该系列小说表面虽是讲述了吸血鬼的故事,其实际主线却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浪漫爱情。其中蕴含的人生观、爱情观与现行东方的主流观点有着惊人的一致性。例如,男主人公一直为吸血的欲望所困,一直在竭力的控制着自己的欲望,这与中国社会中强调的“做欲望的主人,不做欲望的奴隶”是一致的。再比如,男主人公爱德华可谓是高、帅、富的典型代表,这也符合了如今多数女孩的择偶标准,而且其忠贞不二的爱情操守也完全对应于中国的道德观。这一系列的文化共性大大降低了译者翻译时适应选择文化的难度,利于译者实现其翻译目的,即译文容易被译入语文化所接受。
译者在成为一个学术研究者之前首先是一个社会劳动者,其翻译活动受到了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现在的译者多数是要服从于出版社的出版安排。而出版社在引进外文作品时,要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量。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虽然具备深远的研究价值,但其文句一般都偏难,传阅率不高,翻译难度也较大。在讲求经济效益的今天,出版社更多关注的是其经济利益。所以,进入21世纪以来,各大出版社相互竞争,引进了大量的外国畅销书。不同于其他研究类文学作品的翻译,作为畅销书的译者,对于其译作“整合适应选择度”判断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标准就是能否实现出版者的盈利目的。《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译本三年销售了400多万册,这一数据就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方梦之教授在其论文《论翻译生态环境》中提到,“翻译生态环境是矛盾统一体,需要保持平衡,失去平衡也会失去自身,要在叠加的种种矛盾中,处处寻找平衡点”。[4]目前形成的奇幻文学翻译热,是因为其正处在了各种矛盾的平衡点。然而由于翻译生态环境是动态的,是具有周期性,其统一平衡的现象下同样隐藏着矛盾的激化点。只有不断地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变化,译文才能生生不息。奇幻文学翻译热潮中的下列几组矛盾正在逐渐激化中,为此类作品翻译的生态失衡埋下了危机点。
在“适者生存”这样一个自然法则的压力之下,作为翻译中心的译者为了生存,必须协调好各个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译者在适应环境,或者说是对环境逆向选择时,要注意好度的把握。出于出版权的问题,出版社常常会要求译者进行改译、编译,如果译者在翻译时一味地服从于出版社,改写甚至对于原文进行了再创造,就会造成背离原文作者意图的现象。因此译者在忠实原文与服从出版社调配之间,始终是徘徊难决的。再加上出版社因为要抓住销售的时机,在翻译时间上也会给译者一定的制约,这也不免会影响到译文的质量。接力出版社的中文版《暮光之城》出版后,广大读者迅速抢购,为其创下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然而,人们对于译文的质量却褒贬不一,尤其是第一本《暮色》中译本面世后,对于其质量的批评则铺天盖地而来。大量的翻译爱好者纷纷开始自发翻译,各种网络中文版《暮光之城》的出现,严重挑战了所谓官方译本的生存地位。
不同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语言政策、翻译政策也不同。很多在原文作品中的经典情节很有可能是译入语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允许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迫于社会制度因素的制约,不得已采用相关策略,要么译得隐晦,要么彻底舍弃不译。这就不免为传递原语文化设置了障碍,也会使译文读者大呼不过瘾。比如:《暮光之城》第四部《破晓》中关于贝拉生孩子场面的描写就被一些读者指责过于血腥,而这部中关于爱德华与贝拉的性爱场面也被说成是暴力的激情,这些在西方文学中习以为常的东西却大大冲击了中国的社会秩序。对于译者而言,在翻译这类情节时,则被社会制度所限制,这也是官方译本逐渐不敌网迷译本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奇幻文学译者能力与读者需求之间的矛盾,读者喜好与出版社利益之间的矛盾,奇幻文学特征与翻译资源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一系列矛盾地慢慢显现、激化,都会造成奇幻文学翻译的生态失衡现象。生态学的核心思想是各种生物的和谐共生、平衡发展。翻译生态学也是一样,影响翻译活动的各个生态环境因素,必须相互扶持、平衡共进,才能促成翻译的成功,使得译者以及译文能够适应译入语市场,被市场所选择并生存下去,反之,则会被淘汰。
翻译活动不是单纯的语言活动,是综合内外生态环境的社会活动。21世纪之初中国奇幻文学翻译市场的一片繁荣,并不是顺应世界奇幻潮流的结果,而是译者不断选择与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结果。然而,繁荣的景象下危机四伏,奇幻文学翻译热潮究竟会是昙花一现还是会“适者生存”下去,还有待考量。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
[3]杨秀珍,续娜,刘美瑜.基于语料库的《暮光之城》系列小说词汇特点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4]方梦之.论翻译生态环境[J].上海翻译,2011,(1).
[5]胡庚申.翻译选择适应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6]许建忠.翻译生态学[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