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 中央农林专业委员会
在人多地少国情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根本出路在把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关键又在创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目前,我国已拥有一支人数约100万人、覆盖农业各领域的技术推广队伍。他们将科技送到千家万户,为发展现代农业、富裕农民和建设新农村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65%~85%的水平,基层农技推广公共服务能力依然薄弱。
分析基层农技推广实际情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农技推广手段和方法亟待创新, 目前很大程度上还是“一张嘴,两条腿”的推广模式;二是农技推广管理方式亟待改进,农技人员是否下乡服务,效果如何,难以考评;三是农技人员自身素质与能力亟待提高,农技人员整体年龄老化、知识陈旧、专业单一。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农技推广体系作用的发挥,阻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制约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和农民增收。为此,各级主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了改进和探索,但是受制于历史和技术等诸多因素,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我们认为,将其应用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可以整合产学研方方面面的资源,实现基层农技推广条件改善与机制创新。目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市大兴区、江苏省兴化市、河南省漯河市等地,进行了基层农技推广信息化的试点示范。具体做法是:利用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传输和处理上的移动、实时、定位和双向视频等优势,开发具有农技咨询、专家会诊、市场行情、农情快报、培训服务、推广日志、动态调度等功能的3G基层农技推广信息化平台,给农技人员配备联接平台的3G无线上网本。农技人员带着上网本,无论是在大田、温室,还是牛圈、鸡舍,都能有效地解决农民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种(养)什么?怎么种(养)?卖到哪?到哪买?”等问题,促进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创新成果等入户到田,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此同时,还可以实现农情信息快速采集和突发事件的及时掌控,为保障粮食和食品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发挥重要作用。总的看,示范得到农民、农技人员、农业管理部门的普遍欢迎,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首先,基层农技推广与管理效率显著提高。利用信息化平台和移动终端,农技人员可以随身携带专业化、个性化、海量的农业信息进村入户。他们感慨地说,我们原先是“一张嘴,两条腿”,有了上网本和平台,就好比武装了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移动的资料库、信息库,增加了一个问询、诊断、培训的好帮手,现在是“人脑加电脑,百事咨询一键通,专家诊断画中画”,真成了“无所不能”了!同时,通过信息化平台GPS定位,记录农技人员每天的服务行程,结合他们的推广日志,管理者可以一目了然地实现动态调度与科学考评,极大地提高了基层农技服务的整体效率和水平。
其次,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的活力迅速增强。通过信息化平台提供的丰富的、适用的农业生产多媒体教材、网上课堂和视频功能,农技人员不但能自学最新的农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随时随地与其他农技人员和专家“面对面”的视频交流,自身能力和素质显著增强;同时还可以用视频把远方的专家“请到”田间地头,变以往的“单兵作战”为网络条件下的“集团作战”,解决农业生产经营问题的能力倍增,广受农民欢迎,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显著提高。
第三,基层农技推广的功能得到拓展和提升。信息化平台将遍布农村的农技人员编织成一支强大的移动信息网,每个农技人员都成了“千里眼、顺风耳”。管理者只要轻轻一点鼠标,就可通过成千上万农技人员,用文字、照片、录像等形式,定向快速采集气象灾害、病虫害、动物疫情、农产品滞销等农情信息和突发事件动态;不仅如此,信息平台还开启了农业科研和推广应用对接的窗口,使农技推广体系由单向的技术推广服务,转化成能同时反馈农业生产第一线实际需要的闭合、完整的信息系统,有效解决农业科研和应用“两层皮”问题。
第四,3G信息平台建设经济可行。用3G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项投资少、见效快的民心工程,能够对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初步估算,每个农技人员大约年均费用1100元(包括信息终端,上网费和培训等),全国100万人,每年费用约11亿元,另加全国农技推广信息化平台每年维护费5000万元(包括系统运维,信息资源更新等)。
总之,我们认为,农业推广体系的重新构建是科教兴农的关键环节,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和载体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制定创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指导意见。结合国家科教兴农战略、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农业技术推广法》,由国务院制定和出台关于创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指导意见,将农技推广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和任务。
二是设立基层农技推广信息化示范项目。结合当前正在进行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设立农技推广信息化建设项目,开发百万级用户的农技推广信息化平台,为800个示范县的8万名农技人员配备信息化设备,在全国建立信息化的农技推广示范体系。
三是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实施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工程。整合全国的农业科技信息和人才资源,以基层农技推广信息化平台为基础,实施国家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工程,为保障粮食和食品安全以及“三农”问题的科学决策提供全面、客观、高效的综合信息服务。
四是加强科技攻关,研发农技推广信息化关键技术和设备。支持相关科研项目的立项,整合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农业大学和著名IT企业等优势力量,开展联合攻关,解决平台扩展,视频通信、信息挖掘、传感物联和信息云服务等关键技术,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