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立,郑 磊,张淑青
(1.滨州市韩墩引黄灌溉管理局,山东 滨州 256600;2.滨州市水利工程管理站,山东 滨州 256600)
韩墩引黄灌区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山东省滨州市境内。灌区呈南北狭长形状,范围包括滨城区、沾化县以及东营市利津县,13个乡镇,504个自然村。灌区控制面积13.56万hm2,可耕地面积8万hm2,设计灌溉面积6.4万hm2。该灌区始建于1958年,1959年开灌,1962年停灌,1968年复灌。农业用水量占灌区总水量的88%。灌区内水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匀。灌区内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且具有冬寒少雪、春旱多风、夏热多雨、晚秋又旱的特点。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84 mm;其中6—9月份降水量达457 mm,水资源的年内分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蒸发量大、灌溉用水缺口大。全区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达1 266.9 mm,其中,春灌期4—6月份的蒸发量为567.3 mm,而同期的降水量不足123 mm,春灌溉期蒸发量大、降水量少,灌溉用水缺口大。灌区地处黄泛平原的滨海地区,地下水矿化度高,不能灌溉,内河水量小,保证率低。引黄灌溉对保证灌区范围内的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建设。1988年被水利部列为节水灌溉试点灌区,1990年和1991年完成了21.75 km 总干渠全断面铺塑防渗边帮混凝土预制板护砌工程。2000年又完成了总干渠剩余的8.25 km 的渠道衬砌。2008年完成了五分干渠边坡衬砌8.1 km,2009年完成过徒干渠衬砌14.575 km、潮河干渠衬砌7 km,一分干渠衬砌2.75 km 和红旗支渠1.0 km。共计完成渠道衬砌63.425 km。工程运用后输水能力由原来的50 m3/s 提高到70 m3/s,同时输沙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渠道落淤量的减少可使灌区每年减少300余万元的清淤费用,发挥了巨大的效益。通过工程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灌区的通水能力,减少了水量损耗,灌区年节水1 000万m3。
2)灌区测水信息化建设。韩墩灌区总干渠目前已实现韩墩灌区水位、闸位、流量的自动监测和现场视频监视。采用超声波测流仪测量水位,配合闸涵计量原理计算明渠流量,运用GSM 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数据的上传;同时对现场情况使用红外摄像和硬盘录像技术进行实时监视;通过管理软件,实现数据的自动处理、查询和报表输出。韩墩灌区明渠流量及视频监视系统项目的实施,提高了韩墩灌区测水量水的精确度,为韩墩灌区的引水调度、水量计测及水费收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抓队伍素质,提高管理水平。灌区管理局十分注重干部队伍思想素质的建设,教育全体职工艰苦奋斗、任劳任怨、团结实干、开拓创新,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职工队伍,严格管理制度,严格值班制度、供水制度,按时测水,保证供水安全。
2)加强水量调度管理,减轻灌区淤积,降低成本。韩墩引黄灌区没有沉沙池,实行浑水灌溉,灌区十分注重水沙调度工作的管理,减少渠道淤积,提高灌区经济效益。主要措施有:科学调度渠道水量,实施大流量集中引水,尽量保持设计引水流量附近运行,做到快灌快停,缩短引水时间,杜绝细水长流;科学引用黄河水,灌区在每年初针对黄河水情和灌区需水情况,制定引水计划,黄河含沙高峰期尽量不引水,积极协调用水户,实行集中供水;在引水过程中,根据渠道引水情况和各干渠设计引水能力,合理地调配分水量,优化轮灌组合,保证分流后下级渠道流量,减少泥沙淤积。由于实施的科学引水方法,减少灌区渠道淤积,灌区已经13年没有全程清淤。
1)韩墩灌区管理范围广,战线长,管理难度大。
2)灌区引水能力降低。由于自2002年以来黄河每年都进行调水调沙试验,韩墩引黄闸前河床下刷0.7 m 深,黄河主河床摆动,远离引黄闸,致使在同等流量下,黄河水位下降,灌区引水能力降低。
3)泥沙处理问题。由于灌区没有沉沙池,输水渠道容易造成泥沙淤积,清淤及泥沙的处理都会带来负担。渠道淤积造成的过水断面变小,使得引水能力降低,影响灌区农业适时灌溉。
1)建立灌区实时信息化管理系统。韩墩灌区将充分利用灌区现有信息化技术与设备,积极引进更为先进的技术,逐步完善灌区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灌区水量测量实时化、报水网络化。
2)优化基层环境。为给基层管理所站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应逐步对基层管理所站进行改造更新,以自然环境为基础、高效生态为依托,将基层管理所站的整体形象推上一个新台阶,为生态灌区建设和水利风景区创建奠定基础。
3)全面实现灌区生态绿化工程。按照“谁绿化、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资和民间资本生态水利建设,实行公开招投标,公平竞争,制定标准,合同管理,积极引入和运用市场机制,按照产权清晰、责权明确、兼顾各方面利益的原则,对现有水利设施,采取使用权年限的出售、拍卖等形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水利,在服从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经济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积极投入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动用社会力量,实现韩墩干渠渠岸绿色生态工程。
4)引黄泥沙资源化利用,减少泥沙负作用。一定量的泥沙在灌溉时随着浑水,将泥沙输入田间,分散处理,改良土地。但还有相当的泥沙淤积在渠道中,清出的淤土堆积造成占地和当地的沙化,已逐渐成为一个较严重的问题,结合滨州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建筑基础设施用土方量剧增,灌区可将清淤淤土用于公路及建筑基础设施建设,有计划地在指定地点取土,实施竞价出售,既解决了因大量用土而挖田毁地的问题,又解决了泥沙大量堆积的问题,还可为灌区创收。
5)提高引黄灌区节水意识。推广节水技术,“引水必引沙,节约了水,就减少了沙”,必须提高节水意识,理顺引黄灌区各级管理体制,加强基层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并加强灌溉管理,采取综合措施节约用水,积极进行“分级供水,用水计量,节水扩浇”的技术示范推广,为了减少进沙,汛期要严格控制引水量,尽量少引或不引。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包括通过引黄灌区综合技术改造,减少渗漏,提高水利用系数,采用节水新技术,严格用水管理制度。灌区采取经济、管理、技术等多种措施鼓励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努力实现资源、生态、社会的和谐发展。
6)完善灌区管理制度。灌区建立良好的工程维护制度、工程管理制度是灌区工程运行的重要保障。灌区应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如定期维修渠系、平整田块等,引黄必引沙,而浑水灌溉使末级渠系的淤积比较严重,灌区积极建立完善的末级渠系维修制度、岁修和清淤制度,保障灌溉效率。灌区通过自身和上级积极协调黄河部门,适当加大黄河流量,保证灌溉用水。每年根据引黄闸前淤积情况,及时清淤,保证灌区引水。
[1]付超,刘春晶,张治昊,等.黄河口引黄灌区渠道淤积危害与治理对策[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7):568-569.
[2]孙保沭,宋文.关于引黄淤灌的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