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军民,马治国,吴朝月,薛宝臣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24)
吉沙水电站位于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 (中甸县)小中甸镇下游,金沙江支流硕多岗河上,为引水式电站,共安装2台60 MW立轴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20 MW。主要建筑物由混凝土闸坝、水道系统和地面厂房等组成。
硕多岗河径流汛期主要由降雨补给,枯水期由冰雪、融水及深层地下水补给。该河流域呈狭长形,森林植被良好,水系呈羽状分布,暴雨强度不大,属于少暴雨雨区,汛期洪水过程一般为单峰形,历时5~7 d。年最大洪峰流量多发生在7、8月份。
坝址河谷为侵蚀深切型沟谷,两岸山体雄厚,呈北西向,西侧坝址下游有一支沟——上吉沙沟,长约3 km;东侧无河谷,岸线平直。河谷右岸主要为陡壁,坡度一般大于50°;左岸较缓,坡度约35°。河床高程为3114~3110 m,宽约20 m。坝址处地层倾向北东,走向与河谷一致,属于纵谷。坝址区出露地层以石炭系中下统灰色结晶灰岩夹 (粉)砂质板岩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为主。河床覆盖层为冲积的砂砾石,不含泥,结构较松散,厚3~7 m,渗透系数为30~100 m/d,为强透水地层。
吉沙水电站工程为三等工程,主要永久建筑物等级为3级。根据DL/T 5397—2007《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首部枢纽工程 (拦河坝和引水隧洞进水口)的施工导流建筑物等级为5级。
首部枢纽施工导流是该工程施工导流的重点。坝址区河道狭窄,两岸山势陡峻,原始森林茂密,施工导流只能采用一次拦断河流、导流隧洞泄流的方式。由于坝体规模不大,可研阶段比较了全年基坑导流方案和枯水期基坑导流方案。枯水期基坑导流方案重点比较了11月1日~次年5月31日、11月1日~次年6月30日2个枯水时段。经综合比较,11月1日~次年6月30日枯水时段导流不仅能满足施工进度要求,且相应的导流工程量也适中。因此,首部枢纽工程施工导流采用枯水期基坑导流方案,枯水时段为11月1日~次年6月30日。即一次拦断河流,枯水期采用围堰挡水,左岸导流隧洞泄流,导流设计标准为枯水期 (11月1日~次年6月30日)10年一遇洪水,相应的洪峰流量为71.3 m3/s;汛期采用已建坝体挡水度汛,导流隧洞和冲沙底孔联合泄流,汛期坝体挡水度汛标准为全年10年一遇洪水,相应的洪峰流量为197 m3/s。
可研阶段确定吉沙水电站工程施工总工期为39个月,首台机组发电工期为36个月,即2004年1月进入准备期,2004年7月进入主体工程施工期,2005年11月上旬河床截流,2006年12月底首台机组发电,2007年3月工程竣工。相应首部枢纽的施工导流程序为:2005年10月底前导流隧洞具备通水条件,2005年11月上旬河床截流,此后利用导流隧洞泄流,进行拦河坝工程施工,2006年汛前拦河坝浇至3125 m高程以上,同时完成引水隧洞进水口工程 (包括引水隧洞进口段);2006年7月进入汛期后,利用导流隧洞和冲沙底孔联合泄流,完成拦河坝剩余工程,2006年11月下旬导流隧洞下闸封堵,水库开始蓄水。
招标阶段业主要求2006年6月底首台机组投产发电,并且由于导流隧洞工程进展较慢,河床截流调整到2005年1月上旬进行,2005年汛前拦河坝浇至3125 m高程以上,9月底浇至坝顶高程3137 m,2006年4月底前完成导流隧洞封堵,6月初冲沙底孔下闸,水库开始蓄水。
实际施工情况为:导流隧洞于2004年10月27日开工,2005年1月15日贯通,2005年1月31日河床截流。此后利用导流隧洞泄流,进行拦河坝和引水隧洞进水口施工。由于种种原因,2005年汛前坝体和引水隧洞进水口未浇筑至3125 m高程。因此,汛期基坑过水,汛后恢复围堰,导流洞泄流,继续坝体及进水口施工。到2006年汛期坝体浇筑还未完成,并且下游右岸岸坡开挖支护处理尚未完成,因此在溢流表孔坝段预留缺口,利用缺口作为下游右岸岸坡开挖支护处理施工通道。2006年7月进入汛期后,溢流表孔坝段预留缺口与导流隧洞联合泄流,其余坝段进行施工;2006年11月汛期结束后,恢复上下游围堰,利用导流隧洞泄流,进行剩余拦河坝工程施工。2007年6月底完成导流隧洞封堵,2007年9月1日拦河坝坝体最后一仓混凝土收仓。
坝址区河道顺直,左岸为主要施工场地,交通方便,但由于左岸布置有引水隧洞进水口,为避免施工干扰,将导流隧洞布置在右岸。导流隧洞断面形式为城门洞形,尺寸为4.0 m×4.5 m (宽×高),过流面积16.97 m2。洞身全长267.32 m,进水口底板高程3111.00 m,出水口底板高程3110.00 m,进水口10m段为平坡,其后为顺坡,顺坡坡度i=0.389%。导流隧洞洞身分为衬砌段和非衬砌段,衬砌段先喷锚支护,再衬混凝土,喷混凝土厚10~15 cm,衬砌混凝土厚40~60 cm;非衬砌段为降低洞壁糙率(隧洞计算糙率为0.03),喷10 cm厚混凝土,并设系统锚杆。导流隧洞钢筋混凝土衬砌段顶部进行回填灌浆,孔、排距均为3 m,灌浆压力0.15 MPa。导流隧洞在围岩较差洞段进行固结灌浆,排距3 m,灌浆深度3 m,每排6孔,灌浆压力0.3 MPa。导流隧洞洞身边墙和顶拱根据实际开挖过程中地下水的出露情况,设随机排水孔,间排距3 m×3 m,梅花形布置,排水孔孔径50 mm,深入岩石3 m;排水孔孔口插入φ50 mmPVC管引水,PVC管入岩0.3 m。
为了后期导流隧洞封堵需要,在进水口设置进水塔,考虑下闸及启闭机拆除的要求,塔顶启闭机平台高程可研阶段确定为3134.0 m,塔身高23 m。在招标阶段业主要求降低塔顶高程,经分析,由于发电目标调整为2006年6月,而坝体可在2005年完成,导流隧洞封堵可在2006年4月底前完成,导流隧洞封堵期挡水标准可采用枯水时段洪水标准,因此进水塔塔顶启闭机平台高程调整为3125.0 m,塔身高14 m,塔宽7.6 m,塔长7.85 m,相应要求导流隧洞封堵于2006年4月底前完成,并具备挡水条件。
实际施工时,导流隧洞于2004年10月27日开工,2005年1月15日贯通。导流隧洞接近贯通时,进水塔尚未施工,由于当时业主要求2005年1月31日河床截流,要求设计研究取消进水塔的可能性。为保证按要求截流,经仔细分析研究认为,取消进水塔是可行的,但由于进水口处河床较窄,导流隧洞封堵期洞口临时围堰布置条件较差,需要在导流隧洞过流前提前形成临时围堰布置条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开挖揭露的实际地质条件,设计对导流洞进出口及洞身的开挖支护方案进行了适当的调整,部分衬砌洞段采用钢支撑喷钢纤维混凝土。导流隧洞于2005年1月底通水,至2007年6月永久堵头封堵,导流隧洞运行良好。
拦河坝上、下游围堰采用黏土斜墙土石围堰,堰前设置黏土铺盖防渗,黏土斜墙及铺盖上铺防护石渣。上游围堰堰顶高程3119.0 m,最大堰高10 m,堰顶宽6.0 m,挡水面边坡1∶2.0,背水面边坡1∶1.5,堰顶轴线长约28 m,黏土铺盖长25 m;下游围堰堰顶高程3114.0 m,最大堰高5.0 m,堰顶宽 5.0 m,挡水面边坡 1∶2.0,背水面边坡 1∶1.5,堰顶轴线长约21 m,黏土铺盖长12 m。上下游围堰由承包商自行设计和施工,2005年1月~2月完成施工。
导流隧洞永久堵头位于坝体防渗帷幕线上,坝体防渗帷幕延长后从其穿过。其建筑物等级为3级,设计标准与拦河坝相同。断面形式为楔型,总长12 m,楔型段长6 m。在堵头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回填灌浆;在混凝土温度冷却至库水位温度后一次完成固结灌浆和接触灌浆。堵头混凝土内预埋冷却水管和灌浆管道。设计时假定堵头周边的剪应力是均匀分布的,按柱状封堵体抗滑稳定模式计算。施工时需在导流隧洞进、出口部位设置临时围堰挡水,进、出口部位河道较窄,围堰布置难度较大,为减少围堰布置难度,保证施工安全,堵头施工避开汛期,要求在2007年4月底完成混凝土浇筑,6月底前完成固结灌浆和接触灌浆,并具备挡水条件。
导流隧洞永久堵头实际施工于2007年6月19日开始,6月20日~24日完成导流洞上下游围堰的闭气和洞内抽排水工作,6月25日开始混凝土浇筑,6月29日完成。在施工中应业主要求取消了冷却水管的埋设,且由于汛前无法进行接触灌浆,为保证汛期堵头运行安全,长度由原来的12 m调整为15 m,要求接触灌浆于汛后完成。
吉沙水电站首部枢纽施工导流采用一次拦断河流,枯水期围堰挡水、导流隧洞泄流,汛期已建坝体挡水度汛、导流隧洞和冲沙底孔联合泄流的导流方式。经实践检验,导流隧洞运行安全,洞身结构经受住了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