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婷
(黄河水利委员会陕西黄河河务局 渭南 714000)
按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国务院体改办)、《黄河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黄办〔2006〕12号)等文件精神以及批复方案,2005年6月,陕西大荔黄河河务局作为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会)25家水管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率先开展了水管体制改革工作,2006年5月陕西河务局韩城、合阳、潼关三个水管单位也相继开展了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实现了“机构、人员、财物”的分离,形成了水管单位、维修养护单位并驾齐驱的新格局。
自从2006年黄委会的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全面推开,陕西河务局深刻领会改革的精神和实质,做好职工思想工作,积极稳妥地开展各项工作。经过五年的水管体制改革,陕西河务局已经完全实现了“机构、人员、财务”的分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良性的运行机制,工程面貌大幅改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工程管理工作稳步推进。
2006年陕西河务局实施水管体制改革以来,严格按照上级水管体制的改革精神,充分细致地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了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经过五年的平稳运行,打破了长期以来“修、防、管、营”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初步建成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水管体制,真正实现了管养分离,水管单位工程管理责任的主体地位得到强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管养分离水管体制的初步建成,表明陕西河务局已经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为使新建立的水管体制不断完善和巩固,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依、有规可循。五年来,按照水利部、黄委会有关规定、标准,陕西河务局认真制订了《工程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工程维修养护工作监督管理办法》、《工程质量评定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各水管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制订了《项目管理制度》、《联合巡查制度》、《考勤公示制度》等一系列易于操作、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养护公司也制定了《日常维修养护管理办法》、《日常维修养护考核办法》、《专项维修养护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按照新的运行机制,水管单位通过与养护公司、监理单位签订合同,建立健全了各项质量保障体系。维修养护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管理,三方各负其责,职责明确、任务具体,从而保证了维修养护项目按时保质完成。
针对以往工程基础较差的状况,陕西河务局按照黄委会新的工程管理标准,对所辖工程进行了全面普查,按照问题的轻、重、缓、急编制了工程管理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合理安排年度项目,强化实施过程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日常维修养护工作中,以精细化管理、精细化养护为手段,注重草皮、树木的养护,保证工程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强力推行标准示范段工程建设,遵循“建一段、成一段、靓一段、标准一段”的原则,先后建成了南谢、七里村、东王、太里、雨林下延等多处黄委会“示范工程”;安排专项工程时,尽量把难度大、技术含量高、工程量大的项目作为专项逐年进行整修,逐步改变了工程脏乱差的现象,工程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水管体制改革五年来,陕西河务局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一线管护队伍建设和管护基地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局领导经常深入一线进行调研,与一线管护职工面对面进行交流座谈,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从业观念,并切实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河务局通过举办各类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知识培训班、竞赛等活动,全面提高了职工队伍的素质;河务局还实施了“菜篮子”工程、庭院绿化美化工程、供电供暖基础设施改建工程等,一线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调研表明,大家对改革的认识明显提高,对新的运行机制适应性进一步增强,工程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陕西黄河小北干流河段陕西侧所属工程大多为老工程,存在断面不足、坡石散乱、缺石严重等问题。水管体制改革以来,河务局安排维修养护专项逐年对老工程进行整修,极大地改善了工程面貌。但由于老工程规模较大,加之河势西移工程出险较多,无法对所有工程进行全面修复。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材料价格、人工费用随之快速增长,养护成本较以前成倍增加,特别是2008年国家成品油价格改革以来,汽油、柴油价格突飞猛涨,相关设施运行成本大大增加,致使工程维修养护定额工程量难以足额完成。
目前,陕西河务局多处工程由于修建标准低等原因,工程面貌较差。维修养护经费的不足使水毁工程不能及时修复,老工程面貌难以改善,对防洪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目前维修养护设备缺乏,一线职工基本上还停留在手工操作的原始层面,摆脱不了一张锨、一把镰的繁重体力劳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体现不了个人价值,职工积极性难以调动。
部分管护基地处于滑坡危险地带或严重污染地带,危及职工生命健康及安全;部分管护用房年久失修已成危房无法居住;部分管护基地水、电、暖等基本配套设施不全无法居住。只有17%的管护基地基本满足生产办公要求。管护基地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使一线职工大多集中居住集中管理,使战线长的工程如大荔的华原、牛毛湾等工程管理极为不便,加之交通工具缺乏,制约了工程管理工作正常开展。
虽然改革已经进行了五年,但由于一线运行观测人员与养护人员同吃同住,养护职工的基本要求仍然是“同工同酬同待遇”,而每年的养护经费是固定的,材料等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养护成本大大增加,加之改革后养护职工要交纳“五险一金”等费用,使职工工资提升幅度较慢。养护手段简单、工资待遇提升幅度慢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护职工的积极性,造成养护人员岗位责任制落实难度大,虽然各单位采取加大考核力度等措施,但效果不是很明显,致使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受到很大限制。
水管体制改革是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必将为黄河水利工程管理带来新的突破。这对于理顺管理体制、解决管养经费、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水管体制改革后,维修养护经费渠道畅通了,基层事业单位的经费增加了,基层单位经费不足的局面基本扭转了。同时,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水管单位、养护企业及各部门对改革的认识不统一,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整个单位的长远利益出发,客观分析、准确把握、统一思想、互相协作,只有整个单位认识统一,团结稳定,水管体制改革成果才可以不断巩固和深化,陕西河务局才可以乘改革之东风,快速发展,不断壮大。
工程管理是水管单位永恒的主题,维护工程完整、改善工程面貌主要依靠的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细化管理。只有实行精细化管理,把精细化管理贯穿于日常维修养护工作中,才能维护工程完整,持续改善工程面貌,这样才能实现水管单位的工程管理目标。
维护工程安全是工程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各水管单位及养护公司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采取有力措施,在加强工程普查、巡查的同时,及时开展根石探测工作,对于靠流根石短缺的重点部位,要预抛笼石,加固根基,变被动抢险为主动防御,减少工程出现频次,最大限度地发挥维修养护经费效益。
要继续以强化考核为切入点,完善、细化工程管理检查、考核制度,将双岗责任制落到实处,将维修养护成本降到最低,从而达到加强日常管理的目的。
由于陕西河务局部分老工程年久失修,依靠正常的维修养护经费难以保障工程正常运行,建议积极争取一次性维修养护新增经费,从根本上解决工程老化问题;同时,对于水毁严重的项目,要积极争取防汛抢险等专项经费,确保工程及时修复,以使有限的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更多地用于工程维护,从而全面改善工程面貌。
要把制度建设作为科学管理的首要任务,向制度要效益,靠制度促发展。要积极引进和推广适合黄河防洪工程维修养护作业的机械设备和运行观测设备,提高维修养护和运行观测工作效率和机械化水平。
要按照“数字建管”建设要求,充分利用黄河防洪工程维护管理系统,逐渐实现工程基础资料、管理与维护资料的网络化管理、自动化管理。针对工程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转变工作方法,实现从传统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迈进的目标,加大工程管理方面的科技创新,切实实现工程管理创新的突破,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到工程管理当中,实现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不断提高工程管理的科技含量。
对于一线工程管护危房问题,要充分体现“基层为本、民生为重”的管理理念,努力争取用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等来解决;要下大力气改善一线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稳定职工队伍,为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建立合理有效的工作创新和激励机制,有力推动工程管理各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再教育培训力度,大力开展职工岗位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专业化维修养护技术水平,有效提升管理人员和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经常组织学习、观摩,学习维修养护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做法;改善队伍结构,择优引进人才,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有力促进工程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