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的几点建议

2012-04-14 04:58:58王海龙
山西水利科技 2012年3期
关键词:管养管护水利工程

王海龙

(陕西省桃曲坡水库管理局 陕西铜川新区 727100)

随着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工程管理机构职、权、责明确定位,管理与养护分离稳步实施,加之管理与维修经费来源畅通,使水利工程规范管理基本到位,工程面貌焕然一新,灌区初步建立的新型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显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首度聚焦水利,各省市水利工作会议相继召开,水利建设与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探讨和深化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模式显得十分必要而又迫切。

1 桃曲坡灌区工程维修养护现状

桃曲坡水库是以防汛、农业灌溉为主,兼有铜川市城区部分供水的大(3)型灌区,设施灌溉面积2.67万hm2,有效灌溉面积2万hm2,惠及铜川、咸阳、渭南3市4个县区,17个乡镇198个行政村916个村民小组。经过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后,灌区工程管养机制基本形成,首先是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先后制定完善《维修养护实施管理办法》、《维修养护标准》、《维修养护考核办法》、《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使管养工作有章可循,便于操作;其次是合理划分工程管养标段,对桃曲坡、红星、尚书三座水库防洪调度和供水生产,东干、西干、高干、南干、民联、尚书、红星等七条干渠和25条支渠和退水渠以及岔口、马栏水闸、杨家庄抽水站等划分为47个标段,管护长度达到177.5 km。最后是健全组织为管护工作提供支撑,由灌溉科负责全局工程管护的计划下达、检查和验收,下设维修养护大队,根据区域设8个分队,分队设在各管理站,人员以管理站管护队员为主,由大队派项目负责人和技术员实施工程管护工作。目前灌区工程管护人员有102人,在灌区初步使工程管养工作基本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

2 灌区工程管养工作面临的问题

随着管养工作新机制在灌区建立和运行,也不可避免遇到了一些问题:由于灌区长期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灌区工程承担着防洪排涝的功能,加之其服务对象是弱势产业农业,灌区经济收入渠道单一,社会公益性没有资金来源渠道,致使工程历史欠账较多,老化失修严重,虽然水利养护经费大幅增加,但要彻底改变落后的工程面貌和大幅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仍然任重道远;上世纪80年代,灌区末级渠系管理交由乡镇村组管理,而那时正是农村税费改革,末级渠系管理体系基本瘫痪,群众防洪意识淡薄,在干支渠保护区乱建、乱采、乱植现象突出,为工程保护区清理工作带来无形的困难,而灌区行政执法队伍力量薄弱,致使水行政执法和工程管理结合程度较低,增加了日常养护成本;养护队伍技术薄弱,管理人员少,管理经验和能力不足,养护机械十分缺乏,养护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又养护人员待遇与社会其它行业相比,收入水平极不适应,影响了其工作积极性,也不能形成良好的养护文化和养护习惯,这些问题成为深化灌区工程管养工作首要思考的问题。

3 深化灌区工程管养工作的几点建设与思考

1)根据工程现状,合理分配资源,建立适合灌区工程运行的维修养护机制。完善组织保障,逐步建立和完善在主管单位由日常小组和专项小组组成、在水管单位由局长和包队职工组成、在养护单位由项目经理和养护队长组成的三级管理约束机制,同时调查研究或开辟库渠试验段,分析单位长度工程达到设计标准需要的实际经费额度,在此基础上科学定员管理人员和养护人员的数量,合理划分养护队个数和养护人员数量,并对其进行分类管理,在确定工程中划分为恢复标准段、建设标准段、一般保持段三类,按不同的人员配置和不同的养护标准控制。

2)探索灌区工程分级管养模式,明确管理机构的分工和职责,对工程实行分类管理,优化养护流程,实行养护方式多元化。根据分类管理的要求,区别实行“三类管理模式”,适当引入养护队内部招投标竞争机制。按堤段长度或行政区域划分养护队个数,按每养护队配备水管单位职工一名和养护队长一名,以便分配任务和联络沟通;按一公里配备一名养护人员为标准。对水利工程一般保持段管理方式,以“保持堤顶平整,无垃圾杂物,无新生违障建筑”为基本目标,以坚持“雨后上堤,工程巡查,及时发现制止水事违法事件”为基本要求,合理确定每公里渠段养护经费标准和管护队员;对水利工程恢复标准段管理方式,以“保持设计标准”为目标,以“一倍于一般保持段经费标准”为经费保障,使其渠段在管护中达到设计要求;对水利工程建设标准段的管理方式,以“恢复设计标准”为目标,以“专项设计投资”为经费保障,采取专业施工队伍或养护人员集中使用的方式进行养护,使之成为灌区工程管养工作中的精品工程,一方面提高管护水平,有利于促进工程养护流程和养护任务的完成,形成“养护工作任务不断链,养护人员堤上天天见”的良好养护习惯,同时又是对爱护水利工程的很好宣传。

3)创新工程维修养护思路。对重点部位、特殊部位的水利工程,在管养中阐明设计意图,力求将精品理念落实在工程设计中。形成养护工作的步骤化、节奏感、目标性。如对城乡结合部的渠段建设,可以考虑对其渠段进行覆盖,利用其渠地资源,进行商业开发,其收益可以弥补养护经费;对水库管理养护,桃曲坡水库旅游已经起步,初具规模,可以继续利用其现有的人文景观,深化其开发,全方位展现水文化,增添库区文化魅力,带动水利旅游的发展,拉动灌区经济发展;对重点部位和险要部位的“堤防、险工示范段建设”“四型绿化体系建设”等方面工程,要注重细节,务求效益,将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到工程养护工作中来,以此加大养护科技含量。

4)做好内业资料整理,通过考核建立激励与奖罚并重的良性机制。利用灌区信息化全面实施之机,在养护工作中引进计算机自动化管理,开展养护文件、制度、规定、方案、资料收集整理活动,制作养护文件和制度汇编,对维修养护工作的实施、经费使用情况、效果进行专项检查、总结及下年度编制维修养护预算报告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并通过资料整编,可以组织专业技术干部编制规范合理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用手册》,明确养护程序、养护流程、职能划分、资料文本等内容,为管护工作有章可循;明确工程管理考核结果与年度工作考核有必然联系,加强考核指标设置的科学性探讨,采取年度考核+季度考核+月度考核+养护队考核办法,直接反映投资效率;在职工奖罚机制方面,由于灌区养护公司转型于事业单位,为保持养护队伍稳定,在保证养护人员一定收入水平的前提下,可考虑拿出一部分作为绩效工资,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体系,保证考核科学公正,使养护人员逐步认识到绩效工资对公司发展和对职工个人收入所起到的作用,随后逐步加大绩效工资施行的力度,使其管护工作与收入挂钩。

5)从人员和设备上加大养护投入力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降低工程成本是管养工作最终发展的方向。要科学配置岗位,对管养队伍进行精简,在灌区重新招聘养护人员进行上岗,年龄控制在50岁以下,并与之签订劳务用工合同,采取岗前培训、养护流程、养护术语、养护例会、养护联查、养护奖惩等方面培训,确立养护习惯,形成养护文化,打造养护团队精神。同时改善用工机制,对养护项目用工量大的,可选择适量雇佣当地农民工,对相对固定的季节性工人,纳入到公司的内部管理;每20 km设置维修养护站,集中管理,统一调配,保证出勤率,提高养护效率。同时配备小型养护机械,洒水车、交通车、抛石排、前装后挖设备和滑移装载机等养护工具和刮平机、压路机、洒水车、除草机、喷雾器等专用机械,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强度,改善了职工生产条件。

6)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为工程管理保驾护航。工程管理应坚持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可持续发展思路,增强水利公共服务功能,提高水利社会管理水平,视灌区水源地和输水建筑物保护与抗旱防汛同等重要,针对灌区工程管养战线长、执法人员少的特点,建议将养护队长吸纳为兼职水政联络员,负有巡查举报责任,及时制止违章行为,普通养护人员具有工程巡查义务,负有及时报告的责任,充分发挥养护人员作用,灌区内新建工程对原水利工程有不利影响的需依法补偿,将经济社会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影响控制在承载范围之内。

4 结论

管养分离是灌区工程管理的又一创举,是灌区工程管理工作适应经济市场的又一体现,在管养分离中只要我们去适应、去思考、去创新,灌区工程管理水平就会实现质的飞跃,工程管理面貌就会焕然一新。

猜你喜欢
管养管护水利工程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基于BIM的高速公路建管养一体化平台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36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顺了——江西省理顺15.6万公里公路管养事权
中国公路(2017年7期)2017-07-24 13:56:05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7年11期)2017-06-28 11:32:46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桥隧管养新理念(隧道篇)
中国公路(2017年13期)2017-02-06 03: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