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河下游段河道治理措施

2012-04-14 04:58:58上官丽霞
山西水利科技 2012年3期
关键词:主槽阳城县行洪

上官丽霞

(晋城市水利局水产站 山西晋城 048000)

“十二五”期间,晋城市重点治理河流为丹河、沁河、获泽河、芦苇河、西小河五条河流,其中沁河流经阳城县,获泽河、芦苇河、西小河全部在阳城县境内。芦苇河是阳城县委、县政府确立的五条经济带之一。町店镇作为阳城县的北城区,是阳城县“1+5”大县城战略框架中的一部分,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性生态宜居休闲城市”的定位,持续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本次河道治理段位于町店镇规划区内,是阳城县委、县政府确立的河道治理美化的推广示范工程。工程实施后,必将带动两岸地产增值,为沿河经济带招商引资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阳城县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对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群众安居乐业,建设和谐社会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芦苇河下游段河道存在问题

芦苇河治理段河道长3 km,现状主槽宽度为30~70 m,河道深3.0~4.0 m,平均纵坡约为7‰,南岸堤防为较陡土堤,残破不堪,河道的北岸紧靠八芹公路,公路外侧至山脚主要为村庄和义城煤业办公区。现河道内拉圾堆积严重,草木丛生,既严重影响河道泄流,又对居民生活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急需进行整治。由于本段河道一直没有进行过系统规划和堤防建设,个别地段修建的防护工程也因年久失修而破坏十分严重,目前的防洪标准不足5年一遇。

2 治理原则

本工程设计强调人造工程顺应自然生态,河道断面力求规整天然河道,河道底部在满足防止洪水冲刷的条件下尽量使用天然河床,两侧边坡则依水力条件采用天然或仿天然材料辅以耐水、耐冲刷植物,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对于芦苇河这样的季节性河道,可设置部分蓄水设施,如橡胶坝、翻板坝,既可塌坝泄洪排涝,又可筑坝蓄水,用于城镇景观娱乐,让乡民充分享受穿镇而过的水资源。通过综合整治,将昔日乱石滩上的小镇,真正打造成为芦苇河畔“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的特色城镇,芦苇河经济带的先期试点。

功能性原则:既满足城镇防洪排涝的功能性要求,又保护环境,美化环境,最大程度地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使社会效益、综合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和谐统一。

自然生态原则:城市景观水利强调的是“以人为中心”,过多地体现了城市居民的活动空间,忽略了动物栖息、筑巢和产卵的场所。其特征是河道人工化痕迹严重,较多地干扰和破坏了河道的自然特征,生硬的岸墙既不利于游人亲近水、享受水,更主要的是制约了岸上和水中动植物的迁移,限制了生物的多样性;岸边休闲区游人过多的参与,也干扰了动物的栖息。自然生态原则就是要保持河流自然形态,结合河道两岸的城市发展规划及现有地形条件,适当梳理河道岸线,尽可能少的改变河道流态和自然形态,充分顺应自然和谐的水生态环境,合理设置河道断面及两岸截污系统,维持区域范围内的生态完整性,以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作为场所和景观的底色,与人造环境达到有机结合,创造和谐、有序、舒适、优美的滨水绿化空间。

亲水性原则:结合河道蓄水和行洪、排沙的功能要求,注重岸线及水边际线景观的丰富性,利用现有地形营造浅滩湿地,局部重点河段设坝蓄水,形成多种景观。为满足人们亲水要求,根据地形条件,在两岸水际线附近或河滩地上,设置亲水步道、亲水平台、亲水栈道等亲水设施。亲水设施的设置高程按满足5年一遇的行洪标准设计。

3 治理措施

3.1 河道断面设计

结合町店镇的发展定位,统筹考虑芦苇河的治理。为妥善解决河道行洪与亲水性差的矛盾,并为岸边绿化、美化提供平台,将河道修建成复式河槽,复式河槽中间为不小于30 m宽的行洪主槽。南岸铁路与主河槽之间的滩地设置景观绿化带,铁路南侧为煤炭深加工及物流园区,故沿铁路线南侧种植高大乔木作为天然的绿色屏障,以阻挡视线,并减少煤炭灰尘的污染。北岸主槽紧邻公路,在公路外侧设置不小于30 m宽的绿化带。两侧绿化带内均设有园路、亭、榭、廊、椅、凳等服务于居民生活的休闲设施。主槽深2.0~3.0 m,满足5年一遇防洪标准,当河道洪水超过5年一遇时,主槽和南岸滩地共同行洪,满足宣泄20年一遇洪水流量的要求。

3.2 河道蓄水景观设计

考虑到水面景观效果,并减少对地下水的影响及降低工程造价,将本工程设计为整个芦苇河治理的示范工程,采用局部河段蓄水方案,即仅在重点景观河段设坝蓄水,其他河段设计为湿地景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在义城煤业处设置两级砌石跌水坝与一座翻板坝相结合,以形成700 m长连续水面。砌石跌水坝上下游河床高差0.8 m,以达到降低纵坡、稳固河床、防止冲刷的作用。翻板坝壅水长度400 m,坝高1.5 m,平时立坝壅水,行洪时可自动启闭。非蓄水段为不影响河道行洪,主槽内种植低矮湿生植物,两侧浅滩主要种植经济植物,以芦苇为主,部分河段引水上岸,种植荷花等。

3.3 生态护坡、护堤设计

堤防岸坡的防护型式受水流条件、堤址地质、风浪特性、施工条件、环境景观、工程造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按生态河流的治理理念,岸坡防护常用的材料有水工砖、生态袋、格网石笼和抗冲生物毯等。生态袋造价较高,抗冲能力差,不适合用在天然河道(尤其是芦苇河纵坡较陡)的设计洪水位以下。水工砖尤其是自锁式水工砖抗冲能力较强,但其适应变形的能力较差,更主要的是它的开孔率尚不足30%,生态效果差。因此,近年来水工砖的应用较少,故本工程主要以南岸生态石笼斜坡土堤和北岸岸面台阶式重力墙防护为主,这样既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条件,又能有效的保护八芹公路的安全。

3.4 河道两岸景观设计

整体景观亦采用“闹”、“静”结合的原则,北岸紧临村镇及工商业园区等,为居民主要休闲活动区域,景观功能定位以“休闲、娱乐”为主,景观设计精细、雅致;南岸为农田和铁路,景观定位为“生态、绿化”,设计以粗旷为主。南北两岸“动静结合”,风趣怡然。

北岸美化景观旨在结合现有资源营造和谐美化的工作生活环境,主要在公路和城镇商业居住用地之间建造条带状公园绿地,沿河修建亲水步道以及丰富多样的亲水景观。南岸与城市喧嚣相隔,背山面水,滩地或高或低,隔河相望,易于形成一道靓丽的景墙,城市的壁画。南岸景观平台以粗旷型绿化为主,分层次种植湿生和陆生植物,树林之间设有园路,水边浅滩芦苇荡中设有栈道。河岸沿线有铁路通过,铁路南侧为煤炭物流园区,影响景观效果,故沿线采用种植多排树木进行隔离,设置多层次的天然生态屏障,同时裸露斜坡采用绿篱植墙种植不同植被形成祥云玉壁,不仅可以美化南岸一线,同时也可让城区居高远望成碧。

3.5 截污设计

根据《阳城县町店镇总体规划文件》预测町店镇2020年污水量为1 935 m3/d,规划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为2 000 m3/d。由于项目区地形西北高东南低,规划污水管道采用截流布置方式,沿河道北岸新建绿化带下埋设截流污水总干管,干管管径为DN1 000 mm,将城镇污水纳入规划污水处理厂。

4 结语

1)河道治理美化工程是一项泽被后世的公益性极强的系统工程,本工程的实施必将从根本上改善町店镇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为当地的小城镇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建议尽快实施。

2)河道治理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加强河道治理段上游区域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上、下游生态环境才会相得益彰,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主槽阳城县行洪
阳城县“耕心微写”课题组
洪水对黄河下游淤滩刷槽影响试验研究
治淮(2022年6期)2022-07-12 05:42:24
阳城县林权抵押贷款改革经验浅谈
山西林业(2021年2期)2021-07-21 07:29:30
黄河中游小北干流段持续淤积期的主槽摆动特点*
湖泊科学(2021年3期)2021-05-10 10:57:38
福建莆田木兰溪防洪工程白塘段滩地及河道整治方案探讨
陕西水利(2020年5期)2020-08-17 03:11:54
滹沱河(南水北调—机场路)南岸高标准行洪区行洪通道布局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河北水利(2020年6期)2020-07-21 01:58:52
淮河正阳关至涡河口段行洪区单独运用时对淮河干流水位的影响研究
治淮(2020年1期)2020-04-11 01:32:54
阳城县:“一一四四”开展“以案促改三服务”活动
支部建设(2019年36期)2019-11-19 09:50:06
河床横向摆动计算方法及其在黄河下游游荡段的应用
人民黄河(2019年10期)2019-10-28 03:07:08
GPS控制网在大型河流行洪能力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