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航运院校优势助力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

2012-04-14 05:07:35大连海事大学王祖温
世界海运 2012年11期
关键词:圣路易斯大连海事大学内河

大连海事大学 王祖温

发挥航运院校优势助力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

大连海事大学 王祖温

*此稿为大连海事大学校长王祖温2012年10月10日在武汉举办的第三届“中国长江——美国密西西比河战略合作论坛”发言稿

国务院于去年正式颁布了《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标志着长江等内河航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内河水运已经成为我国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实现我国产业布局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的美誉,自明清时期汉口的兴起,武汉就已经成为华中地区最为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华中地区工业门类齐全,“十一五”期间湖北省汽车、钢铁、石化、电子信息、纺织、食品、装备制造等7个产业的销售收入先后跨过千亿元规模①数据来自《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建设,对构建以武汉为龙头的华中地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实现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内河航运中心的内涵

关于内河航运中心概念,不同的专家、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我认为,现代内河航运中心是以一定规模的第四代枢纽港为依托,构建了以多式联运运输方式为特征的现代化和智能化集疏运体系,具有广阔的港口服务腹地范围和较强的经济增长拉动能力,集聚了高度发达的航运及其衍生服务体系的河港城市。

现代内河航运中心有三个递进的层次:一是枢纽港与多式联运发达,二是航运及其衍生服务体系发达,三是集疏运体系的现代化和智能化。仅具有第一层次,可以称之为内河物流中心;具有第一、第二层次,可以称为内河航运中心;当三个层次都具备,才能称其为现代内河航运中心。

二、国际典型的内河航运中心及借鉴

德国莱茵河的杜伊斯堡和美国密西西比河的圣路易斯②武汉与德国杜伊斯堡和美国圣路易斯都已结为友好城市。是国际上典型的两个内河航运中心。二者分属各自河流的中游位置,都是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具有广阔的港口服务腹地范围,和中国长江中游的武汉在地理位置、流域经济地位等方面极为相似。

通过对杜伊斯堡和圣路易斯的研究不难发现,二者在枢纽港与多式联运建设、航运及其衍生服务体系建设、集疏运体系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建设三个层次都呈现出较高的发展水平,堪称典范。

值得一提的是,密西西比河有新奥尔良、巴吞鲁日、孟菲斯、圣路易斯等著名港口,根据美国港务局协会2010年的统计③美国港务局协会,即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ort Authorities (AAPA),数据来源自其官方网站资料。另:武汉有“东方芝加哥”之称,位于五大湖区的芝加哥港货运量排名位列全美36名。,圣路易斯港在全美港口货运量统计排名位列第24名,而处于密西西比河下游的孟菲斯港货运量不足其二分之一,仅位列第45名。孟菲斯和圣路易斯都是以内贸运输为主,仅从港口的河宽、水深等自然条件来看,孟菲斯显然优越于圣路易斯,但位于中游的圣路易斯要比位于下游的孟菲斯的港口辐射能力更大,港口服务腹地范围更广,故圣路易斯港货运量远超孟菲斯。这个现实例子告诉我们,处于河流中游的河港完全有可能成为整个河流中最为耀眼的航运中心,关键要看它在港口辐射能力方面的表现。

湖北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确立了武汉新港“亿吨大港、千万标箱”的发展目标,虽然2010年已经实现了武汉新港亿吨大港的目标,但“千万标箱”的目标,以及把武汉建设成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重而道远。杜伊斯堡和圣路易斯航运中心的建设经验值得充分汲取和借鉴。

三、将“长江黄金水道经济开发带”上升为国家战略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这些战略大多是各省市各自为政,各显其能,在共同发展方面缺少合作,我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是各省市间不具有经济上紧密联系的纽带,在这方面,长江流域各省市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长江干流流经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支流延展至8个省、自治区。长江流域总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占中国总面积的18.8%。长江是沟通西南、华中、华东三大区域的中国东西航运大动脉,通航河道3 600余条,通航总里程5.7万km2,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52.6%,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河流之一,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长江下游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东部最为重要且发达的经济区域,这一区域未来的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将辐射到长江中上游经济腹地,而经济腹地的开发也将进一步促进下游区域的繁荣。因此,长江流域各省市对相互间的经济协作需求日趋强烈。

为此,我建议应将“长江黄金水道经济开发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充分发挥交通运输部的作用,会同相关专家,系统、深入地研究论证,通过对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水利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进行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科学管理、使用和开发利用长江流域,实现自上至下的统筹协调,加快推进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

长江上承“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重庆,下接“东部率先发展”的南京、上海,承接的关键节点就是“中部崛起”的重镇——武汉。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建设在“长江黄金水道经济开发带”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其地位无可代替。

四、大连海事大学发挥院校优势、全面支持航运中心建设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建设离不开人才、战略和机制三大要素。其中人才要素是主导,起决定性作用。人才的价值集中体现在智力支持,人才是战略和机制的设计者,也是其最终实现者。

高等学校是一个智力密集型单位。依托航运院校,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航运人才培养、航运科技研发、航运业社会服务的功能,在国家和政府政策引导下,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航运复合型人才培养,组织科研团队攻关制约内河水运发展的科技难题,组织专家智囊团参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有关法规和标准制定,提供规划决策、评估鉴定、教育培训等优质的社会服务,全面助力长江黄金水道和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

大连海事大学作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十二五”期间,学校将以“有特色、上水平、入主流”的九字发展理念,坚定地向具有鲜明航运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迈进。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服务交通行业发展,致力于成为航运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的重要基地,以及国际航运发展研究的工作基地。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精神以及交通运输部“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整体部署,学校正在赋予上述三大基地“支持绿色内河水运事业”新内涵。

1.成为“支持绿色内河水运事业”的航运人才培养主要基地

大连海事大学目前办学覆盖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学校构建了四大学科群(航海类、航运工程技术类、交通运输法律与经管类、基础及人文社科类)和六大专业群(交通运输、载运工具制造、航运信息科学与工程、海洋与环境、航运法律与经管、理工基础与航运文化),形成了多层次、门类比较齐全、航运特色鲜明的办学体系,基本满足航运业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需求。学校将以绿色内河水运事业大发展为契机,继续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战略,重点扶持“支持绿色内河水运事业”的学科专业建设,进一步加大复合型航运人才培养力度。

2.成为“支持绿色内河水运事业”的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的重要基地

在科学研究方面,大连海事大学已经拥有一批资深的航运业专家、教授,已经建成五大研究平台(航海数字化与智能化、一体化运输系统、交通装备与自动化技术、绿色交通、基础研究),组建了若干跨学科、跨单位的科技创新团队,具有较强的承接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和科技攻关能力。今年3月交通运输部“长江航运技术行业研发中心”在武汉正式揭牌成立,我校成为该中心4个研发基地之一,即信息与智能航运研发基地。学校已经在长江航道信息化工程、集装箱多式联运组织与调度关键技术研究、长江标准船型研究、船舶节能减排与防污染控制技术、环境修复与污染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数十项发明专利,诸多科研成果已经得到很好的应用。下一步,结合绿色内河水运发展及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的需要,学校组织有关力量,针对如下三方面科研攻关:一是服务于航运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主要围绕长江航道工程关键技术、枢纽港水陆无缝衔接多式联运技术等方面开展研发;二是服务于航运中心的智能化建设,主要围绕长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一体化应用、长江船联网系统、集装箱物联网系统等关键技术进行研发;三是着眼于绿色航运技术,学校将继续重点扶持新能源和替代能源领域、船舶节能减排与防污领域、环境修复与污染治理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

3.成为“支持绿色内河水运事业”的国际航运发展研究的工作基地

大连海事大学目前设有航运发展研究院、航海教育研究所、国际海事公约研究中心、世界经济研究所、综合运输研究所、物流系统工程研究中心、运输经济研究所、交通规划研究所、区域经济与海洋经济研究所等单位。多年来,工作基地通过举办航运发展高端论坛,出版航运人才、航运经济研究报告,派员参加IMO组织有关会议并制定议案,为航运企事业提供规划决策及评估鉴定等服务等,为我国航运事业“软实力”建设献计献策。下一步学校将结合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国家战略需要,继续积极参与长江黄金水道经济开发带、多式联运组织规划、长江中游标准船型等诸多课题研究和论证,为我国绿色内河水运事业发展再贡献力量。

武汉自南朝起就是著名的商业港口。“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武汉自古就一直演绎着数不清的“货到汉口活”的传奇。我相信,在国家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新形势下,武汉必将是实现中部崛起的国家宏伟战略中最为重要的角色。随着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建立,这个曾被誉为“东方芝加哥”的历史文化名城必将再次焕发出蓬勃青春,续写新时代的传奇。

猜你喜欢
圣路易斯大连海事大学内河
如何提高内河船舶应急部署执行有效性
水上消防(2019年3期)2019-08-20 05:46:06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
船海工程(2015年4期)2016-01-05 15:53:28
“2015中国海事仲裁大连论坛”在大连海事大学开幕
世界海运(2015年8期)2015-03-11 16:39:08
隔离应激加速SAMP8小鼠记忆功能减退
内河搜救风险评估模型
中国航海(2014年1期)2014-05-09 07:54:27
基于模糊规则库和证据推理的内河通航风险评价
中国航海(2014年1期)2014-05-09 07:54:23
大连海事大学建立学生就业工作“四级联动”机制
大连海事大学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
华尔街“海盗”
环球时报(2009-04-13)2009-04-13 19: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