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明明
(上海海事大学物流研究中心 中国 上海 200135)
区域性枢纽航线网络中枢纽港的选定,属于在枢纽航线网络设计中的无容量限制的多重分配p-枢纽中位问题,简称UMApHMP[1]-[5]。
所谓UMApHMP,是指在某个区域中,有n个港口,预先给出枢纽港的数量为p,枢纽港之间相互连接构成干线网络,枢纽港承担集装箱中转的角色,而其他所有港口必须通过枢纽港进行中转连接,构成支线网络。
枢纽航线网络优化的目标是船务公司的收益最大化。船务公司收入除了航线网络影响因素外,还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难以进行精确计算,因此在本模型中以航线网络运输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
本文所考虑的问题是要求从n个港口中选择p个作为枢纽,并确定非枢纽港到枢纽港的分派方式,以控制总运输成本最低。
运输成本中包含三个部分:起点到枢纽港的运输成本;枢纽港之间的运输成本;枢纽港到终点的运输成本。在干线上(枢纽港之间的航线)的集装箱单位运输成本存在成本折扣 α(0<α<1)。 支线上不存在成本折扣。
为了简化问题,本文模型中用距离代替运输成本,并假定集装箱流量不超过港口和航线的容量限制。为了减小问题规模,节约计算时间,同时得到合理的求解。
东亚地区港口及航线的分布现状如图1所示。
图1 东亚地区港口及航线示意图
任何数学模型都是在提出问题假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为了将实际问题理论化,方便模型构建,依据集装箱运输的特征和条件,本文中的枢纽港选择模型的前提假设如下:
(1)非枢纽港和枢纽港间以及枢纽港之间均为直达航线;
(2)非枢纽港之间必须通过枢纽港中转;
(3)中转航线中转次数不超过两次;
(4)保证所有港口对间都有航线连接(既可以为直达也可以为中转)。
N是n个候选枢纽港口构成的集合 λ是干线上的运输折扣成本,0<λ<1
Wij表示从港口i到港口j的集装箱运量 Xik表示从港口i经过枢纽港k的集装箱量
TWi表示源于港口i的集装箱量,
通过以上模型假设和符号说明,建模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则根据问题可构建混合0-1整数规划模型。
目标函数中第一部分是集装箱从起点到枢纽港的运输成本,第二部分是枢纽港间航段的运输成本,第三部分是集装箱从枢纽港到终点的运输成本。
约束条件(1)表示枢纽港的数量为p
约束条件(2),(3),(4)是集装箱流量守恒方程
约束条件(5),(6)是集装箱流量约束
约束条件(8)规定决策变量为0-1变量
东亚地区八个主要港口之间的航线距离和集装箱流量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8个港口间的航线距离(单位:海里)
表2 2009年8个港口间的集装箱流量(单位:万TEU)
其中青岛港的分值与其他7个港口相比较低,不适宜作为枢纽港,因此在选择枢纽港时不予考虑,在进行枢纽港选择时只需考虑前7个港口,即
表3 不同成本折扣下的枢纽港选择方案及成本
本文利用 lingo软件对模型编程求解, 当 p=3、4、5,α=0.6、0.8时,求得结果如表3所示。图2为根据求解结果可以设计东亚地区港口枢纽航线网络(当p=4时)。枢纽港上海、高雄、香港、新加坡之间相互直接连接,构成干线网络,釜山、宁波等港口作为区域集装箱集散港,与距离最近的枢纽港连接,其余规模较小的港口与区域集散港或枢纽港连接,构成支线网络。干线网络和支线网络构成如图2所示的枢纽航线网络。
图2 东亚地区的港口枢纽航线网络(p=4)
[1]J.G.Klincewicz.A dual Algorithms for the uncapacitated hub location problem[J].Location Science,1996(04):173-184.
[2]A.T.Ernst.M.Krishnamoorthy.An exactsolution approach based on shortest-paths for p-hub median problems[J].Informs Journal on Computing,1998(10):149-162.
[3]柏明国.朱金福.姚韵.枢纽辐射航线网络的构建方法与应用[J].系统工程,2006(24):29-34.
[4]Campbell J.F.Hub location and the p-hub median problem[J].Operations Research,1996(66):923-935.
[5]Skorin-Kapov D.Skorin-Kapov J.O’Kelly M.Tight linear programming relaxations of uncapacitated p-hub median problem[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6(94):582-593.
[6]柏明国.朱金福.航空公司航线网络设计的一种三阶段法[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38):18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