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节能和碳排放约束下湖南能源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2012-04-13 16:45
关键词:约束湖南能源

唐 英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 410114)

处于工业化中期的湖南,能源消费结构与全国一样,都是以煤炭为主。近年来,虽然对于核能等其它能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但湖南能源消费结构在整体上来说,还不适应节能与碳排放要求。如何在弄清楚湖南能源供需结构现状的基础上,适应节能与碳排放的约束性要求,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已经成为湖南推进“四化两型”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

一、节能与碳排放约束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整体要求

近年来,我国虽然加大了对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利用与开发,但是,能源消费结构中过度依赖煤炭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性改变。根据《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统计,2007年,中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消费比重高达69.46%,石油消费比重为20.12%,天然气所占比重为3.34%,核电只有0.76%,同期的美国与日本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不到25%。荷兰环境评估局二氧化碳排放评估报告表明:2007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了67.2亿吨,占世界排放总量的24.3%,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不但总量最大,增量也最大,2007年二氧化的排放总量是2000年的两倍,占同期世界排放增量的64%。[1]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增量的双增长,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中国现在还是一个需要高能耗支撑经济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提高经济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需要大量廉价的能源,而煤炭的价格优势决定了其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首选地位。既然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在总体技术水平没有质的突破的背景下,碳排放的总量与增量的双增长就不可避免。现在一般认为的“碳捕获”和“碳储存”是减少碳排放的比较可行的办法。但是,这种技术成本高昂,而且技术的耗能量大,会进一步加剧能源短缺,推高能源成本与价格。因此,这种技术目前并不具备实际操作的可能性。

尽管目前世界范围内对于控制全球碳排放总量进行了多轮对话,但是国际减排合作仍然任重道远,因为各国往往围绕排放权利、减排责任问题争论不休,无法达成共识。然而,对于中国而言,在2020年之前,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虽然会有所放缓,但是不会根本改变,因此,能源需求总量与碳排放总量仍然将继续增长,我们面临的国际压力会与日俱增,即使我们不对外承担减排责任,单纯从我国能源供需现状来看也必须进行自我约束,否则后果难以设想。正是基于节能与碳排放约束的考量,中国政府批准加入了多个国际公约。2007年,在我国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评估报告中指出:在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碳排放强度较大幅度地持续下降,到本世纪中叶,争取实现碳排放量的“零增长乃至负增长”。[2]2009年,国家能源局公布了新能源规划的基本框架,提出了新能源规划的目标、政策保障措施等等,表达了中国政府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的决心。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自觉保持本国经济发展所能承受的碳排放量,实际上是一种中国节能与减排的自我约束。这种自我约束的目标目前正从能源强度约束转变为碳排放强度约束,即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主转变为将气候变化因素引入能源结构战略规划,作为约束目标。所谓碳排放强度是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于以资源密集开采、能源快速消耗为特征,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中国而言,如果不未雨绸缪,在没有科学技术突破性发展的前提下,降低碳排放强度,就会重走西方传统工业化的老路。

这里必须澄清一个误区,那就是不要以为能源使用总量降低了,碳排放强度必然会降低。因为各种每一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是不同的,如果密集使用高排放能源,即使能源使用效率提高了,碳排放强度仍然不会降低。因此,节能虽然可能减排,但并不必然会减排,最主要的在于通过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实现节能与碳排放约束的目标,这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整体要求。

二、湖南能源供需中的高消耗、高排放现状分析

湖南进行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这和节能与碳排放的目标约束与基本精神是完全吻合的。但是,湖南能源状况的先天不足,加上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湖南能源供需状况的高消耗、高排放特征未见根本性改变,这从湖南能源供需现状可见一斑:

第一,“以煤为主”的能源特征在湖南非常明显。湖南并不是煤炭资源丰富,之所以以煤炭为主,主要原因在于其他高效能源缺乏,新能源开发与使用的资金与技术准备不足。这种以煤炭为主、新能源缺乏、高效能源不足的能源结构,必然使碳排放量长期在高位运行。

第二,湖南能源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能源的发展水平不高。湖南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离不开能源资源的支撑,因此,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湖南能源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能源投资主体不断增多,投资结构不断呈现多元化趋势,能源投资总量不断攀升。从2006年至2008年,能源投资就达到300多亿元,在“十五”的基础上翻了两倍。2008年,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严重影响正常进度的情况下,完成投资132.9亿元,同比增长45.9亿元[3]。但是,湖南能源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湖南的人均能源生产量与人均发电量都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利用新技术,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还是利用新技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都有一定的困难。

第三,从湖南能源结构来看,煤炭是主体,石油、天然气等高效能源比重较低,水能、风能、太阳能储量丰富,生物质能潜力巨大,核能开发已经迈开步伐。除煤炭外,湖南没有可供开发利用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对外依存度高达100%。湖南水资源储量比较丰富,湘、资、沅、澧四水的水力蕴藏量占全省的70.7%,其中湘江流域占 29.4%;资水占 13.6%;沅江占42.5%;澧水占12.7%。生物质能是湖南省使用潜力比较大的一种能源。统计表明,2007年,湖南省利用的生物质能总量达到3100万吨标准煤。2008年底,湖南省农村累计有沼气池189.4万个、各类沼气工程8367个、污水净化沼气池1735个、秸杆发酵沼气池2763个。共生产优质沼气能源90541.77万立方米、秸杆气化煤气223.41万立方米[4]。但是,生物质能源的使用,受到了成本、技术、资金等多方面的制约,因此,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质与量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湖南是我国研究和利用太阳能较早的地区,太阳能资源也比较丰富,全年日照数量达到了2000多小时,太阳能总储量大约是1.25万亿千瓦。从湖南省能源供需的现状来看,可以概括为,煤炭资源虽然储量短缺,但是所占比重大,风能、太阳能、水能储量比较丰富,但是受到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影响,开发利用的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目标,石油,天然气等高效能源已知储量一片空白,全部需要外部输入,核能的利用虽然已经迈开步伐,但是还处于初级阶段。这样一种能源结构,必然是高消耗、高排放的,从GDP综合能耗来看,湖南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湖南能耗水平是广东的1.71倍,是江苏的1.53倍。这种状况不但与全国节能与碳排放的目标不相适应,也无法满足湖南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的现实需要,因而必须加快进行能源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三、新世纪新阶段湖南能源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所面临的节能与碳排放的国际压力与国内困境,湖南应当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作出战略选择:

第一,湖南能源需求与碳排放具有双重刚性约束,通过积极的能源政策驱动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总量,这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根据湖南现有的能源结构,在今后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能源需求将继续较快增长,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制定积极的能源政策,以经济型、清洁型的水能、生物质能、核能取代煤炭,降低整体经济对煤炭的依赖程度。积极的能源政策会推动能源结构的调整,而不同的能源结构相对应的碳排放是有很大差异的。这一点也与中国的整体做法相吻合。中国在节能与碳排放约束下,主要也是通过能源政策驱动能源结构调整,降低煤炭比重,大幅度提升天然气、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比重。考虑到能源结构调整所面临的成本问题,根据湖南的现状,应该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大力开发利用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自身储量比较丰富的新型能源。此外,湖南煤炭储量少、事故多发,水电开发程度又已经达到90%,因此,要增加能源供给,又不要增加碳排放增量与总量,就必须开发核电。尤其要引起注意的是,根据2012年10月24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会议精神,在十二五期间,内陆地区将不再批准建设新的核电站。因此,湖南对于已经在建设的桃花江核电站更要加倍珍惜。而且湖南核能发展基础较好、铀矿丰富、历史较长、条件兼备。从1955年湖南设立了专门的核工业机构以来,已经向国家提交各类轴矿86个,湖南已探明的铀矿储量就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5]但是,发展核电要受到国内铀矿储量的限制,而中国自身天然铀矿储量仅68000公吨,从国外进口铀矿会受到政治、军事及国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开发利用核能的成本也并不富裕,湖南对此必须考虑。总之,要根据湖南的省情,通过积极的能源政策驱动,形成一个具有湖南特色的能源消费就结构。

第二,充分考虑能源结构调整所产生的经济成本,积极引导湖南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向低碳方向发展。不同的能源结构会产生差异性的能源成本。研究表明,如果二氧化碳的排放从94.7亿吨下降到84亿吨,能源成本会增加4400亿元。如果二氧化碳排放从88亿吨下降到86亿吨,能源成本会增加243亿元,如果二氧化碳排放从86亿吨下降到84亿吨,能源成本就会增加913亿元。[6]在开始阶段,碳排放收紧导致能源结构变化而引起的成本问题,对GDP、就业等宏观经济的影响也许并不突出,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冲击波,然而,如果进一步收紧排放约束,其对宏观经济所产生的冲击波也许将超越社会经济发展所能承受的范围。研究表明,如果我们将202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到84亿吨,GDP就会下降0.21,就业就会下降0.35%。因此,湖南在这方面面临着两难困境:如果使用比较低廉能源,虽然有利于GDP与就业的双增长,但是单位GDP能耗就会受影响,二氧化碳和其他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就会增加,如果提高其他清洁能源的使用比重,虽然会降低碳排放,但是会牺牲一定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要破解这一困局,就必须采用绿色GDP的概念,引导整个经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向低碳方向发展。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节能产业、环保产业的发展,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增长,同时,加快发展低碳产业、绿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清洁、环保、节能的产业群。

第三,适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加大节能力度。首先要树立节能意识,增强节能责任感。政府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广泛的节能宣传,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能源的良好习惯与氛围,建立相关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规范能源使用。其次,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节约能源和减少碳排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政府要牵头制订和实施节能专项规划,制定详细的节能与碳排放标准。再次,政府要充分运用法律、政策、税收等强制性标准和市场引导手段,贯彻落实“四化两型”建设的各项举措,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第四,构建科学的长效节能型能源消费机制。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湖南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人均GDP刚过1000美元大关,正是能源需求的高峰期,然而资金瓶颈、技术瓶颈、能源瓶颈严重制约着湖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节约能源、提高效率、保护环境、降低排放是实现湖南经济与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必要条件和保障。为此,必须构建科学的长效节能型能源消费机制,将节能战略贯穿于“四化两型”建设的全过程,在生产与消费领域全面推广和普及节约技术,以节能、低碳理念规范和约束消费方式。

[1] 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库兹涅兹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9(4).

[2]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委会.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Z].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 江泽智,王书华,李群.能源供需结构失衡节能降耗任重道远——对湖南省2005~2008年能源供需状况分析[J].中国统计,2009(12).

[4] 加大投资力度推进电网建设[N].经济日报,2009-08-28.

[5] 江泽智,王书华,李群.发展可再生能源助推新农村建设[J].中国国情国力,2009(6).

[6] 陈文魁,邹树梁,王铁骊.湖南核电产业的SWOT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猜你喜欢
约束湖南能源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碳中和”约束下的路径选择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约束离散KP方程族的完全Virasoro对称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适当放手能让孩子更好地自我约束
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