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艺术》课程“制片人制”职场化教学组织形式下的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2012-04-13 16:45伏奕帆
关键词:职场职业专业

伏奕帆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主持与播音系,湖南 长沙 410100)

当前,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猛,播音员主持人岗位虽已基本饱和,但对于优秀主持播音人才的需求量仍然很大。面对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却并不理想,由于职业教学缺乏职业特色,学生没有明显胜出的职业能力,缺乏核心竞争力,很难获得广播电视媒体的认同,在专业岗位上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课程教学必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谋求“职场化”的策略。

《播音艺术》课程是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学习内容为播音业务基础理论、方法与技巧等,是具有工作过程特征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技能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只有密切关注媒体播音工作岗位职场需求,紧跟行业发展步伐,进行职场化人才培养,才能增强人才竞争实力。在谋求职场化策略的进程中,该课程教学可以探索将电视媒体“制片人制”引入职场化教学组织,进行职场环境建设,培养人才职场素养与职场技能。

一、“制片人制”职场化教学组织形式的内涵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播音艺术》课程可以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借鉴较先进的一种节目管理方式——电视台制片人制,即由制片人管理栏目,对栏目的节目制作、财务管理、人员使用、报酬分配实施全权负责。

在“制片人制”职场化教学组织形式中,将40人的常规班级分成2-3个小班组进行小班授课,教师角色置换为栏目总制片人,学生通过竞争上岗、定期轮岗选举产生执行制片人,由执行制片人选择自己的团队,组建3-4人的制片人小组,进行播音员、主持人工作的岗位分工、角色扮演(主持人、播音员、记者等),进行节目设计、素材采编、文稿播音,完成播音作品制作,填写节目播出单,进行虚拟节目直播演练,接受节目评审,领取月度虚拟节目报酬。节目评审办法与虚拟节目报酬标准在借鉴广播电视媒体节目播出标准、工资薪酬发放制度基础上产生,从而仿真实施制片人对节目制作、财务管理、人员使用、报酬分配的全部过程。其考核方式变书面知识考核为节目评价、职业行为评价,变一次性评价为过程评价,变静态课堂考核为工作现场考察评价,变教师单一考核主体为教师、学生综合评价。这种新的职场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使教师、学生完成了职场化角色的转变,经历了仿真播音工作历练,真正实现了职场化无缝对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突出了职业能力培养特色。

二、《播音艺术》课程“制片人制”职场化教学组织形式下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线,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所认可并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1]在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策略上,应在将“制片人制”教学组织形式引入《播音艺术》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运用课程体系的职业化和实践性特点,引导学生从入学起树立“职业人”的意识,努力创造主持与播音专业“准职场环境”,导入“准职场素养培养”、“准职场技能培养”,在帮助学生具备广播电视播音员基础专业知识、业务实践能力的同时,使他们掌握获取信息、资料搜集、计划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法,具备语言沟通、团队合作、组织协调及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等社会能力,成为适应广播电视媒体发展需要的”德才兼备、声形俱佳“的主持播音应用类高端技能型人才。

(一)《播音艺术》课程“制片人制”职场化教学组织形式下的职场环境构建

为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必须具备尽量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的“职场环境”。[3]《播音艺术》课程应在”制片人制”职场化教学模式下努力实施职场物理建设、心理文化环境建设,使学生更高效地完成“准”职场人的转变,从而提升教学效果,稳定就业状态,提高就业质量。

1. 职场物理环境构建。《播音艺术》课程“制片人制”教学组织形式下的职场物理环境构建的重要手段,是将现实职业岗位的真实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引入教学过程,专门建设等同于或近似于播音主持工作各种客观条件的教学环境,建成配备“全仿真”的广播电视直播实训室、录音实训室、小型口播实训室、演播剧场或者办公区域等,目标是建成“校内职场”。在职场物理环境构建上,要重视实训中心、实训室的设计、改造,使其空间结构与主持播音工作现场相一致,具有节目生产功能和辅助教学功能。在空间设计上,要尽量模拟广播、电视直播间、录播间的空间布局,同时将节目录、直播生产区与教学区合理组合;在空间装饰上,如灯光照明、色彩运用以及室内布置等方面也要尽量模拟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情境;在广播电视设备陈列方式上,要给学生以真实的媒体工作环境氛围。另外,还要尽可能地按照播音员、主持人播音的工作过程来组织实训教学过程,进一步提升学习者职业实践能力。[2]更重要的是,要与具体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将课堂与真实职业岗位实现对接。

2. 职场心理文化环境构建。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应在教育环境建设中注重渗透行业和企业的特色文化。《播音艺术》课程在构建“制片人制”教学组织形式下的职场心理文化环境中,首先可以通过聘请广播电视主持播音行业专家、主播专业教师、优秀校友举办讲座和经验交流,在浓厚的行业专业交流气氛中,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进一步的直观认识,把专业思想和职业理想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让他们喜欢所学专业,热爱所学专业。其次,要在班级、系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上,注重融入行业特色和企业文化,形象展示优秀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富有职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职业理念外化式的教育。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主持与播音系在组织实施播音教学中,十分重视职场心理文化环境建设。教学区域的走廊上有外聘行业专家、专业教师风采墙,还可以通过校友风采展览了解毕业学生在播音主持岗位的从业情况,在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大型主持活动的进程记录。在主播专业的专业小课教室外的门牌上,可以看到《小蜻蜓配音工作室》、《晨曦卫视》、《启航栏目组》、《笨鸟工作室》等播音主持工作室的名称。走进专业教室里,制片人小组的名称、工作人员宣传照、职业岗位分工、团队口号以各具艺术气息的展示方式呈现了一个个具有职场活力与素养的团队风貌。在制片人小组的文化宣传栏里,结合媒体工资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出台的工作室制度、每月公布的虚拟工资表、工作纪律、业绩奖惩表、实训活动剪影、总结报告、学习心得等,无不体现了职场心理文化环境构建的成果。学生在这样的职场心理文化环境下,能较快地进行学生与播音工作者的身份置换,容易融入职业情境,完成仿真的职业能力训练。再次,构建职场心理文化环境要依托好学生的第二课堂,进行企业文化、企业先进技术深度融合,加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应用能力。还可以建立职业发展兴趣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个性培养,强化学生主持播音专业学习的兴趣。最后,要把理论讲授、主题探讨、参观调研、社会实践等相互融通,通过举办广播电视台优秀播音员、主持人访谈,学生独立采访优秀毕业生、行业明星,邀请成功人士进行行业经验交流、讲座等,实现职业形象的理想塑造,激发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自豪感。[3]

(二)《播音艺术》课程“制片人制”教学组织形式下的人才职场素养培养

职场素养是人在从事某种职业时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习惯。《播音艺术》课程教学应围绕主持播音专业人才的职场素养内涵,实施职场素养教育,提升职业能力。具体可以以“制片人制”教学组织形式为依托,在《播音艺术》课程教学中按行业、组织特点确定主持与播音专业职场素养教育的培养标准,让职场素养教育贯穿于学生专业学习的全过程。

学生可根据即将从事的播音员、主持人、记者等工作所承担的任务和发展目标,参照所确定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习惯等能力要求,评价自身职业能力的优势与缺陷,促进其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习惯的发展。在具体的组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创设职场问题情境,进行学生职业道德训练。[4]同时有意识地带领学生了解主持与播音行业的历史,激发对职业的情感体验,比如带领学生参观广播电视台,观摩播音员主持人工作流程、职业形象,了解岗位设置、岗位要求等,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真实媒体的工作场景,在教学考核中纳入职业素养评价,让学生养成职业习惯。

(三)《播音艺术》课程“制片人制”教学组织形式下的人才职场技能培养

根据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职业技能培养是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分为两种:课内培养和课外培养。《播音艺术》课程实践性较强,课内职业技能培养可以通过给定已经真实播出的新闻素材,利用教室布置的直播台、话筒、录像录音设施,进行制片人小组间的课堂中播音样式、话筒前、镜头前的状态训练,其形式是现场录制、模拟新闻节目直播,训练结束后,将视频音频资料进行回放或者后期制作、加工合成播音作品成品接受节目评审,以媒体播音作品的评审标准判断其作品的优劣,直接对应职业技能要求寻找差距,找到职业技能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播音艺术》课程的课外职业技能培养,可以让制片人小组走出狭小的教室,直接面向真实的新闻现场,如在学习经济新闻播音时可以让学生亲历房交会、车展、农博会等新闻现场;在学习时政、民生新闻播音时让学生走近本地时政、民生热点等。教师作为总制片人交给每个制片人小组一个电台、电视播音作品项目,让他们围绕着项目开发学习播音、主持工作所涉及的采、编、播相关知识、培养技能等,使学生能在每一个项目任务中学到播音员、主持人、记者、编辑等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制片人制”教学组织形式下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项目式技能培养模式,将典型媒体真实项目工作流程作为专业教学的主线,将课外教学内容整合成真实新闻播音工作任务,能够有效达到培养职业能力的目的,学生在训练技能时目的性更强,职业化技能提升更快。

[参考文献]

[1] 李军,李南峰,刘建潮. 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培养探析[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4.

[2] 路海萍. 课程项目化: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走向的选择[J]. 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3): 28.

[3] 吴建斌. 关于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环境的建设[J]. 教育与职业,2012(2): 62.

[4] 职业素养教育:实现高职教育理想的必然选择[EB/OL]. [2012-09-05]. http://www.studa.net/zhiye/101203/09444066-2.html.

猜你喜欢
职场职业专业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职业写作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