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树栋
(山东省诸城市精神卫生中心,262200)
某,男,48岁,2008年5月26日初诊。平素常有畏寒肢冷、便溏等症状。自4月12日始,每日16~22时出现发热,体温最高时达到39.5℃,一般都在38℃ ~39℃之间,曾在当地某医院治疗月余,诊断为“不明原因发热”,先后用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林可霉素、阿奇霉素、甲硝唑、异烟肼等多种药物治疗,未见明显效果,故自动要求出院。出院后改投当地某中医治疗,予服黄连、黄芩、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治疗,体温不降反升,最高时达40.2℃,畏寒症状更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遂停剩余中药来诊。诊见:身体消瘦,精神不振,形寒肢冷,面色萎黄,伴全身乏力,头晕心悸,自汗不止,食欲不振,便溏。自述腰背部冷甚,似有冷水浇灌。舌质淡胖,舌边有齿痕,苔白腻而润滑,脉沉细。辨证为脾肾阳虚,气血两亏。治宜温肾暖脾,益气养血。自拟方:炮附子10g,桂枝10g,干姜10g,炙甘草10g,当归15g,苍术 15g,白术 15g,白芍 10g,半夏 10g,补骨脂 10g,鸡内金10g,大枣 15g,木香 10g,黄芪 20g,党参 15g,酸枣仁 20g,茯苓15g,菟丝子15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连服7剂,体温渐至正常,精神明显好转,食欲改善,腹泻亦止。后改服附子理中丸、归脾丸调理2周,诸症全消。
本病属中医学真寒假热范畴,是内有真寒而外现假热症候。其发生的机理,是由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阴阳格据而成,又称“阴盛格阳”。其体温升高为标,而畏寒肢冷、便溏等寒性症状为本,故用黄连、黄芩、金银花、连翘等寒凉药物治疗无效,反使病情加重。究其病因,本病乃由脾肾阳虚,气血双亏所致,故用温肾暖脾,益气养血之法指导遣药组方,亦系循中医学“治病求本”“热因热用”“甘温除热”“虚则补之”等治疗法则,而不是一味的用寒凉攻伐之品。“有是证用是药”,药证相符,故能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