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红,耿春红
(1.上海大学 文学院,上海 200444;2.衡水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2012年11月1日至4日,中国诗经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广东湛江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诗经学会主办、湛江师范学院承办,来自大陆各省与中国台湾、香港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提交论文 80余篇,就《诗经》研究的各个方面进行交流,展示了《诗经》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
从论文整体数量来看,诗经学研究的比重较大,有 20余篇,大致可分为学者及其著作研究、诗经学史研究两方面。
对学者及其著作进行研究的论文有 11篇左右。有 5篇侧重于学者研究,王洲明在《董治安先生的〈诗经〉研究》一文中,概括当代著名诗经学者董治安先生的《诗经》研究成果为:一是对《诗经》具体篇章文义的解读阐释和属于文学成就的评价;二是先秦两汉诗经学史的研究。总结董先生的治学态度是科学、实事求是,治学方法上重视反复训解、强调彻底的资料清理,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缜密的理论分析,既肯定了一代学人的成就和地位,也给后学指明研究的途径。鲁洪生《闻一多对〈诗经〉之兴的认识》一文,一方面肯定闻一多对诗经赋比兴研究的重要贡献,指出其研究贡献“不在对‘兴’含义的界定,而在于运用兴法对诗经中的‘鱼’(喻体)的喻意(本体)的考辨”,另一方面认为“闻一多以廋语解释《诗经》之兴,与兴之本义、《诗经》创作实际以及古人对兴的认识皆不符”。该文既是对“兴”的研究,也是对一位地位极高的学者的质疑与客观审视。台湾学者陈文採《试论孙作云〈诗经〉研究论著中的文化视野》一文根据“孙作云现存《诗经》研究专著22篇,及《孙作云文集》中与《诗经》研究相关的图腾研究成果,逐一比勘,得出因图腾研究成果而提出新解的《诗经》篇章共 64篇,属于除图腾研究的主题除三代先祖图腾考外,尚有语文现象、美术图案、神话传说、民俗祭典等图腾遗痕的研究”,梳理了孙作云《诗经》研究中的文化视野。王硕民《论王符诗观念与实践》、朱宏胜《戴震对诗教体系的重构》则是对学者学术思想的思考与研究。
有6篇侧重于诗经学专著的研究,台湾学者林素英《〈韩诗外传〉所勾勒的孔子诗教观》选取《外传》中所载孔子与弟子对《诗》意的讨论所反映的思想,并比照《论语》《荀子》中的相关记载,指出经过韩婴对诗意的阐释,发展为与《诗序》相吻合的诗教观。台湾学者李丽文《江荫香〈诗经译著〉研究》探究了江荫香《诗经译著》的著书动机、体例形式、译著概况等问题,通过对白话《诗经》各家译著的比较,认为该书是《诗经》研究史上中国最早的《诗经》全译本。顾永新《〈诗集传〉音释本考》、冯晓睿《钱澄之〈田间诗学〉体例及版本简述》两文对《诗经》研究的两本专著进行了版本研究。刘精胜《刍议王船山〈诗经稗疏〉训诂特色与训诂理念》探讨了王夫之《诗经》研究的训诂成就等。
对于诗经学史的研究涉及汉、唐、宋、元等多个时期,或者探讨某个历史时期诗经学在整个诗经学史中的地位,如王长华《元代〈毛诗〉学与元代文化精神》一文从文化传播和学派传承的角度,概括了元代毛诗学的整体情况与特征,并以元代文化精神对之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元代毛诗学一方面承继了‘宋学’尤其是朱子学的诸多说法,另一方面又在此基础上对此进行了一定的反思与突破,最终为《诗》‘清学’的到来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对元代毛诗学在诗经学史上的地位予以肯定。或者分析《诗经》接受视角在诗经学史中的变化,如汪祚民《诗经入选文学总集的历史考察》一改以评点类著作考察《诗经》文学性研究的惯常视角,对旧材料作新的使用,从对《诗经》入选文学总集的角度考察了《诗经》被视为文学作品的过程。或者研究某一时期《诗经》阐释学,如张祝平《〈楚辞章句〉“或曰”至〈毛诗笺〉——汉代以比兴讽谏寄志释诗的轨迹》一文探讨了汉代解读《诗经》的比兴风气之原因,指出郑玄以比兴解诗不只因为他生于桓灵暗世而在比兴释诗中寄寓对社会政治的理想,也是因为比兴在汉代更与《楚辞》的仿作及《楚辞章句》“或曰”、王逸的解读形成的风气相关。或者考证某一时期的《诗经》著述现象,如赵鹏鸽《〈诗〉学著述唐代复现原因考》等。这些研究表明诗经学史虽然已有较高水准的专著,但是细节研究仍可开拓,某些历史时段的《诗经》学地位也可以继续讨论。
诗经学的研究是诗经研究反观自身的表现,反观可以更趋于客观地认识以往的学者及其研究成果,也可以给当下与未来的研究提供方法借鉴与方向指引,这类研究在《诗经》研究中一直比较多,应当属于传统研究,此次会议所提交的论文基本上是对这一传统的沿袭,但又有其独特的表现,那就是既有对学术大家的研究评议,也有对一些不为人所熟悉的学者之研究;既有对盛世诗经学的关注,如汉唐,也有对常被忽视的时代的诗经学的研究,如元代;此外学者们试图更全面地占有资料,试图发现新的视角,都是对以往研究的努力突破。
《诗经》的文化研究也是近年研究较热的一个内容,此次会议上的文化研究也有 10余篇之多,主要集中于礼乐文化、祭祀、民俗文化等几个方面。
李山《“采诗观风”及其意义的再探讨》是对《诗经》研究的一个老话题的讨论,却使用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于“采诗观风”这个文化现象,过去的学者主要通过史书材料论证,因此受到近现代学者的质疑,尤其质疑周代是否存在采诗制度。该文则先从理解“采诗”入手,强调采诗人员对所采纯粹民间诗歌的加工行为,然后以作品本身来论证,通过语词上的雅言、句子的使用、表述方式、篇章层次,结合历史推理,论证“王官采诗”自西周就有,并进一步探究了“采诗”的意义。黄维华《桑·桑中·桑女——〈诗经〉与上古文化系列研究》一文结合《诗经》文本研究了上古桑树、桑林、采桑女的文化与文学内涵,并从文化角度与文学表现,分析得出桑、桑中、桑女之间的联系,“桑树的自然机理中的生育本质,桑间活动的人文机制中的生殖与生育原理,通过桑女的角色参与,得到了最为合理和自然的宣扬。而被附着、蕴润了这样的文化特质,桑女形象因而既具有自然之美,又有着文化内涵上的可伸展性”。黄震云《〈诗经〉礼乐的制作顺序与仪式使用的不对称性》是对礼乐制度的细节研究,文章认为“天子礼乐制作的顺序原则是功成作乐、治定制礼,所以礼成一般在乐之后。仪式运用礼乐时,乐与歌舞并不要求对应,歌唱和舞蹈也不必一致,但要符合王道的要求”“礼乐作品表达的不对称性还不限于周的礼乐,诗经礼乐可以和三代以来礼乐作品配合使用”“雅颂是西周的礼乐,风诗是部分诸侯完成的礼乐”。张思齐《从比较的角度看〈商颂·烈祖〉中的祭祀》,通过比较道教、基督教,探讨了祭祀的主题、指向、场所、物品以及祭司的身份等文化内容。王志芳《从〈诗经〉记载与考古发现看周代的同性不婚》以《诗经》文本和其他文献探究了周代的婚俗。王巍《母体本能的美好呼唤》、吴从祥《论〈毛诗序〉女性礼教体系及其影响》、司全胜《〈郑风〉对民俗的独特展示》等文章都不同侧重地研究了上古的民俗与思想文化。
大致可以归属于《诗经》文本、文学的研究论文有 10余篇,又可分为艺术手法研究、意象研究、主旨探究、文本解读、作者作时考证等方面。
艺术手法的研究主要有两篇,潘啸龙《关于〈诗经〉“赋”法研究的几个问题》表示不赞同某些《诗经》研究者轻“赋”而重“比、兴”的倾向,通过对《诗经》中一些具体作品的分析,援引中国古代的有关诗论,指出“赋”法的艺术特征,并不只在于陈述铺叙,更在于不借助比兴,对事物的形貌、人物的神态、心理和感情,作直接而形象的描绘和抒写。《诗经》“赋”法除了最基本的叙述功能外,还具有景物描摹、场面再现和人物形象刻画等多方面的艺术功能,“赋”法不仅不会浅陋,反而可以表现深沉复杂的思想内蕴、抒发动人的情志。刘生良《〈诗经〉比兴手法析论》指出虽然“自唐初毛诗正义以来,赋比兴基本上被确认为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但直至目前,人们在《诗经》研究中对比兴二法的解释,尚不足以涵盖其实际用法的全部内容”,针对这种情况,作者通过考察辨析后认为,“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比附乃至象征这类形象化艺术表现手法的概称。所谓兴,指触物生情的联想式开头,一般用于篇首、章首或一段意思的开头。这种联想是产生创作灵感的艺术联想,能形成一种含蓄的意象,有寓意、象征、暗示或烘托等作用”“比兴的起源,都与以联想为特征的神话思维或曰原始思维密切相关,与这种诗性智慧有着深层联系”。
主旨探究方面,龙文玲《〈诗经·陈风·泽陂〉主旨考辨》基于一首诗的集注集评,对历代学者的解说进行一一辨析,该文在客观评议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诗经·国风》阐释可能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如诗歌产生的历史时代背景、诗文本的重要性、文本中个别字词的探究等问题,并结合诗文本的上下逻辑关系,从上述几个方面对《诗经·陈风·泽陂》一诗进行全面的主旨考辨,得出自己的见解:在隐喻成风的诗经时代,蒲荷相依的实景,引发诗人人不如物的悲情;诗歌表达了男女相悦之情。朱熹从诗歌文本出发,其结论可从。《毛诗序》评此诗“男女相说,忧思感伤焉”,符合诗歌文本,但其将此诗与陈灵公史事联系起来,则拘泥政教。诗歌主旨虽无定论,但是这篇文章对于探讨主旨无疑具有方法门径的参考意义。
文本的考证研究有论文3篇左右。王渭清《周穆王时代乐歌证补》属于作时作地的考证,文章认为,马银琴《两周诗史》所考订的《文王有声》《潜》《灵台》《棫朴》等穆王时的仪式乐歌都是在关中西部周原地区出产的乐歌,并非在丰、镐的作品。而对这些作品中所涉地望在周原的辨证,也可反证其为周穆王朝的作品。郝建杰《〈魏风〉非晋诗述考》考察了宋人将魏风归于晋的公案,以将诗歌作为诗歌来解释的本体性思维的角度,通过辨证推理得出《魏风》非晋诗的观点。袁正洪《周太师尹吉甫是西周宣王时期〈诗〉的总编纂者》研究认为“西周太师尹吉甫是诗经的采风者、被歌颂者,是周宣王时代《诗》的总编纂者”。
另外,还有一些篇章解读和意象研究的文章,解读如对《七月》的关注,意象如植物意象等,也是针对《诗经》文本所作的思考和探究。
此次会议论文中有7篇属于语言学的研究。涉及了叠字研究、时间副词考察、组合式复音词研究、叶音用韵研究以及某个字的义项、考辨研究等若干方面。赫琳、刘彤《〈诗经〉叠字计量研究》一文以《诗经》叠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诗经》叠字的分布、使用频率及其句式结构,印证了先秦时期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过渡的进程:单音词复音化大量出现,但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双音节词使用习惯。并且,先秦时期的构词方式对于现代汉语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此次会议交流的论文中,还有一些并不直接研究《诗经》的某一个问题,但是对于《诗经》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如邵炳军《两只眼睛看文学——以地域文化视野开展〈诗经〉研究之管见》提出用年代学和地理学“两只眼睛”看文学。文章认为以往的研究,关注“史”者较多,所以尤其强调用地域文化的视野进一步开展诗经的研究,在传统研究很难突破的情况下,新的视野、新的方法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杨合鸣《我与〈诗经〉》结合自己学术生涯的切身体会,概括了研究《诗经》的几种重要的科学方法:依据故训、断定主题、联系语境、通晓语法、读破通假、考察异文。如此,则《诗经》疑难词语之辨析就有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另,韩宏韬《〈诗经〉河洛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问题研究》将学术研究和现实应用直接挂钩,不失为学术研究现实化的一种尝试。
总体看来,这次年会论文交流所研讨的内容涉及了《诗经》研究的方方面面,秉承传统的学术道路,学者们表现出对新方法的探索和新视角的发现。就各方面研究情况的整体分布而言,不很均衡,诗经学的研究与文化研究如同以往,更多地受到研究者们关注,因其属于传统研究,研究者较多,所以突破更难一些;《诗经》文本研究较弱,究竟文本、文学研究的途径方法如何,有待进一步深思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