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锋, 潜沉香
湖南省本科院校散打课程开设现状调查
杨 锋1, 潜沉香2
(1. 湖南文理学院 体育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2.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 体育教学部, 河北 保定, 071000)
对湖南省18所本科院校散打课程开设现状进行了调查, 研究显示: 散打课程授课教师呈现年龄小、职称低、学历高, 没有女教师; 大多数学校场地、器材不足; 散打课程无统一教材, 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不一. 学生喜欢散打课却上不好散打课, 不愿通过散打进行体育锻炼; 部分学校开设了散打俱乐部, 但是缺少对外交流等情况. 建议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 合理开设散打课程; 动员多方力量, 改善散打课程男性化倾向; 加强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升; 引进高水平教学和科研人才, 从学历、职称、教学能力等方面全面提升散打课程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 编撰统一的散打课程教材, 改善教学参考缺失的现状; 通过开展业余联盟擂台赛等交流形式推动散打运动在高校的健康发展.
本科院校; 散打; 课程
武术散打(以下简称散打)是2人按照一定的规则, 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方法, 进行的斗智较技的对抗性体育竞赛项目, 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随着散打运动的蓬勃发展, 社会上出现了散打学习的热潮, 各种散打俱乐部、培训班应运而生. 全国各高校也开展了散打课程进入大学体育教学的探讨[1]. 进入21世纪后, 湖南省各高校陆续将散打课程纳入体育课堂教学,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要. 散打运动不仅需要练习者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抗击打能力和全面的技术, 更需要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永不言败的意志品质, 在社会快速发展、就业生活压力大的情况下, 对培养学生心理承受力具有很好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动散打运动在湖南高校的发展, 同时让散打运动发挥其道德育人的教育功能, 本文对湖南省本科院校的散打课程开设现状进行了调查, 对教学现状、师资力量进行了研究, 力求从现实出发, 探求散打运动在高校良性发展的道路.
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 对湖南省辖区的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湘潭大学、南华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学院、湖南工程学院、湖南商学院、湖南工学院、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文理学院、湖南理工学院、怀化学院等18所本科院校进行问卷调查, 对各散打课程的开设情况、教师相关情况以及学生上课情况等进行了研究.
文献研究法: 通过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等, 查阅国内外有关高校散打教学的书籍、期刊、论文等文献资料.
问卷调查法: 对散打课程师资情况、教学内容、场地器材、课外交流、学生兴趣等因素展开调查, 共发放教师问卷50份, 由散打专业教师填写, 回收45份, 有效回收率90%; 学生问卷340份, 回收313份, 有效回收率92.1%.
数理统计法: 对所有收集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得知, 18所高校全部开设了散打课, 而且具有体育院系的3所高校均开设有散打专业. 这说明湖南省本科院校大学体育散打课程开设较普及, 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适应了本地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发展的需要.
教师队伍是教学力量的来源, 教学水平的高低与教师素质有直接关系. 湖南省属高校从事散打课教学、训练的专业教师无女老师, 显示出该项目直观的对抗性, 从事的体育教学活动具有高显性男性特征, 对女老师的教学难度高, 不利于女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
授课教师散打专业教师少, 授课教师年龄小、职称低. 调查得知大部分教师是武术套路及其他项目改专业教散打的教师. 15 所设立散打公选课的高校共40人, 从教师职称看, 散打专业教师8人中副教授无, 讲师4人(50 % ), 助教4人( 50 % ); 武术专业教师16人中副教授1 人(6.25% ), 讲师12 人(75 % ), 助教3人(18.75 % ); 其他专业改散打的教师18人中副教授无, 讲师10 人(55.6% ), 助教8人(44.4 % ). 从教师学历看, 硕士研究生23人(57.5%), 本科17人(42.5%). 非散打专业从事散打教学的教师, 大部分没有接受散打专业的系统训练. 从武术套路改教散打课的教师, 一般有较高的散打理论知识, 但是散打实战技、战术能力不强. 散打专业教师大多是近几年毕业的体育院校的学生, 虽然有一定的散打实战的基本功, 但在散打理论、教学经验方面不足. 散打课程师资力量出现职称低、学历高、非专业人士居多的现象, 一方面与高校教学体制改革促进了各大高校对人才引进要求的提高, 促使高校引进高学历硕士研究生, 从而降低了教师专业水平的要求有关; 另一方面与散打作为新兴体育课程进入高校时间短有关.
场地、器材是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 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 散打课程因具有对抗性的特点, 没有充足的场地和安全护具, 容易出现学生受伤等教学事故. 调查显示, 大多数院校存在教学场地不足、教学器材老化的问题. 在所有开设散打课的高校中, 有固定的散打专用场地的学校3所(中南大学、南华大学与湖南文理学院占16.7%). 有5所高校与跆拳道、武术合用场地(占27.8%), 其余10所高校与篮球、排球、乒乓球等项目兼用场地(占55.5 % ), 表明散打教学的场地不足. 在对教学场地调查中, 有15%教师认为场地、器材有保障; 50%认为场地基本保障、器材不足, 但还是有争夺场地的现象, 有32%的教师认为场地、器材严重不足, 很难保障教学效果. 除了专业学院, 普通高校专业的散打护具如加厚拳击手套、沙袋、护盔、护身、护挡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短缺.
教材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 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参考和指导书. 调查显示, 湖南省普通高校散打教材存在以下问题: 1)无散打专业教材: 我国高等教育出版社还没有统一编撰出版具有普遍指导性意义的、适用于高校的散打教材[2-3]. 湖南省18所本科院校教学大纲进度也不一, 多的一学期120学时(专业院校), 少的60学时(普通院校). 所用的散打教材, 都是各高校体育教师参考各种竞技散打教材内容, 结合自身技战术特点拼凑而编写的. 自编教材具有教师个人特色, 但由于缺少仔细的调研和科学论证, 不能反应高校体育教学规律. 高校散打教材应突出其教授对象为大学生的特殊性和针对性. 教材的编写应体现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体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 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目标[4]; 2)教材内容不完整: 首先是理论内容过于落后, 跟不上时代发展, 与现代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目标不相适应. 其次是对高校素质教育发展和高校体育教学大纲研究不透彻, 应该明确学校教育与全民健身活动的关系, 提倡“尚武崇德, 健身养身”的民族体育精神; 3)教学内容选择不当: 有62%的教师反映学生基础差, 不能完成教学内容. 应减少难度动作的教学, 增加具有实际联系和防身技能的教学内容.
课前期望: 调查显示, 散打课程位列篮球、羽毛球、跆拳道之后, 是学生喜爱的热门体育锻炼项目之一. 随着高校散打课程的开设, 学生对体育项目认知的程度从了解到熟悉, 很多学生儿时的武术梦被武术课程程序化的套路动作束缚, 而散打课程教学的直观性和实战的简单实用, 成为学生喜爱的原因之一. 它既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 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 又可以通过武德教育更能加强学生的自控能力,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课中体验: 散打技术教学对练习者的要求很高, 对肌肉的爆发力、身体协调性、躯体的柔韧性以及神经反应速度都有很高的要求, 需要很好的心肺功能来完成每次2~3分钟的比赛和练习内容. 大多数学生反映课堂教学内容要求过高, 自己的身体素质跟不上, 感觉上课吃力. 与此同时, 散打教学模拟时的对抗的刺激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含义, 认识到人生最大的困难就是挑战自我.
课后反馈: 90%的同学认为散打课程学习提高了自己体育锻炼的兴趣, 并且加深了对散打活动的了解. 但是, 只有20%的同学能够通过散打进行体育锻炼, 55%的人认为没有条件进行锻炼, 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场地和指导教师.
课余体育训练是大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 为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保障[5]. 调查得知, 18所院校中, 有11所开设了散打业余俱乐部, 且有9所为收费性质的, 学习内容多以基本拳法、腿法和实战技巧为主. 俱乐部教师全部为开设散打课程的教师, 对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但是, 作为具有一定基础的散打业余俱乐部, 应该突出实战性和对抗性, 通过对抗和比赛提高学生的技战术水平, 但是, 目前湖南省各高校之间没有散打比赛的交流活动, 许多有散打运动能力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不利于推动散打运动的发展, 有近40% 的大学生希望全省或全国每年举行大学生散打比赛.
湖南省普通本科院校均开设了散打课程, 适应了学生体育选课需求. 散打课程没有女教师, 授课教师呈现年龄小、职称低、学历高的特点. 大多数学校场地、器材不足, 不能满足上课需要. 散打课程无统一教材, 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不一. 学生反映喜欢散打课却上不好散打课, 很少有人通过散打进行体育锻炼. 61%的学校开设了散打俱乐部, 但是缺少校级交流.
1)各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 合理开设散打课程, 增加学生选择余地, 让有兴趣的同学能够进行散打学习, 推动散打课程教学在高校的发展. 2)动员多方力量, 改善散打课程男性化倾向, 如建议具有一定武术基础的女教师从事散打课程教学, 改变散打课程只有男教师的现状. 3)针对课程专项化特点, 加强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升: 首先是教师自身不能满足现状, 应该加强自我业务的学习和教学示范能力的提升, 多研究教材教法, 多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着手, 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 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促进学生能够热爱散打运动并将其作为终身体育锻炼的手段; 其次应该争取学校和体育教学部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加强校外学习与交流, 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模式. 发动多方力量融资, 加大散打课堂教学场地建设和器材购置, 最大程度保障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4)根据部门规划和课程建设发展需要, 引进高水平教学和科研人才, 从学历、职称、教学能力等方面全面提升散打课程综合教学能力, 优化师资力量, 提高散打课程教师的专项教学水平. 5)湖南省教育厅应该发动高校体育师资力量, 编撰统一的散打课程教材, 改善教学参考缺失的现状, 让散打课程教学有规范的教学内容和统一的教学进度, 使得教学活动能够进行横向比较, 推动散打课程教学评比活动的广泛开展. 6)湖南省各高校可通过开展业余联盟擂台赛等交流形式, 提高散打在学生中的影响力, 推动散打运动在高校的健康发展.
[1] 王铁流. 高校公共体育课可设散打教学可行性探讨[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0, 17(1): 73-75.
[2] 杨亚雄, 童世敏, 杨洪. 对散打运动在重庆高校开展情况的分析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1, 27(5): 84-85.
[3] 张成明, 李俊峰. 普通高校散打课程内容构建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8, 42(1): 93-96.
[4] 邱斌, 张庆建. 高校散打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 18(2): 66-68.
[5] 刘建平. 山东省高校开展散打运动的调查研究[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2, 12(5): 15-16.
Investigat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anda course setting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unan Province
YANG Feng1, QIAN Chen-xiang2
(1.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Changde 415000, China; 2. Depar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Baoding 071000, China)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anda course setting of 18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s investigated in Hunan Provinc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anda course teaching teachers’ age was small, title was low, and degree was high, but there were no female teachers on 18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ost of the universities’ equipment and Venueswere insufficient; the teaching material of Sanda course was no unified and teaching process and teaching content was differrent. Students like sanda but poor in Sanda class, were unwilling to attend sports exercise through the Sanda. Part of the universities opened Sanda club, but lack of foreign exchange.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universities should open Sanda course according to actual condition, mobilize various strength, improve the Sanda course male tendency, strengthen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quality, introduce the high level of Sanda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improve comprehensive teaching ability of Sanda course teaching teachers from education background, professional title, teaching ability and so on, compile unified teaching material of Sanda course to improve teaching reference missing status,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Sanda spor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various forms of communication, such as amateur league Sanda arenas.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anda; status
G 642.0
1672-6146(2012)04-0076-04
10.3969/j.issn.1672-6146.2012.04.017
2012-10-12
湖南文理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YB1104)
杨锋(1980-), 男, 硕士, 讲师, 研究方向: 体育教育学. E-mail: beeyang@qq.com
(责任编校:谭长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