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石林
(山西省忻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山西忻州034000)
时间副词“从来”和“一直”的对比分析
丁石林
(山西省忻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山西忻州034000)
本文比较分析“从来”与“一直”这两个时间副词,在语义特征、句式特点方面的区别。
“从来”;“一直”;语义特征;句式特点
“从来”和“一直”都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时间副词,且意义和用法相近,对于母语是汉语的人来说很容易分辨这两个词,但对于二语习得者,分辨这组近义词有一定的难度。《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1999)、《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张斌2001)都对二者的词义、语法意义进行了分析、解释,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一直”,副词,表示动作始终不间断或情况始终不改变,和“一向”意思相近。“从来”,从过去到现在,和“历来”意思相近。这样的解释不够细致、精确,还是很难把“从来”和“一直”区别开来。
《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1999)对这两个词的比较有以下三点说明:[1]
1)表示从过去持续到现在时,二者可以通用,但“从来”的语气更重。
2)“从来”用于否定句为多,用于肯定句较少,“一直”无此分别。
3)其他用法二者都不相同。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张斌2001)对二者的比较也有三点说明:[2]
1)′“一直”可以表示距今较近的时间,如“这几天他一直生病”,不能改用“从来”。
2)′“从来”多用于否定句,“一直”常用于肯定句。
3)′“一直”可以表示从过去到将来的情况,如“你必须一直等到明年才能离职”,不能改用从来。[3]
上面的观点前者1)、3)表述模糊,对于区别二者的差异没有什么作用。后者1)′、3)′对二者的区别中,所举的例子,都是带有典型性的,不带有普遍性,说服力不强。以上各自的第二点说明基本相同,也是大家基本认同的,但是当“从来”、“一直”都用于否定句时,对二者的区别又是很难解释清楚了。尤其是留学生学习了这两个词后,在使用中经常出错,请看下面的例子:
(1)*我大学毕业以后,从来没见过她。(日本.初级2)——改为“一直”
(2)*看起来,她从来不习惯中国的生活。(日本.初级2)——改为“一直”
(3)*我离开日本以后,从来不能忘记我朋友们的脸。(日本.初级2)——改为“一直”
上面的三个句子都是否定句,用“一直”更符合我们汉语的表达习惯,用前面三部词典对这两个词的释义还是较难解释清楚为什么这里该用“一直”而不能用“从来”。看来,我们很有必要对这两个词进行较深入的比较探究。下面我们将从语义特征、句法特征上详细考察“一直”与“从来”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二者的区别。
简单从语义上看,“从来”与“一直”都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持续,要求与有续段的动词结合,但“从来”更强调一种无一例外的规律或习惯。[4]例如:
(1)他从来没听过父母的话。(日本.初级2)
(2)我和他从来没吵过架。(日本.初级2)
以上两个例句均来自初级2的留学生,可看出例(1)更强调“他”“没听过父母的话”这样一种规律。例(2)也着重强调“我和他没吵过架”这样一种行为规律或概率状态。在我们的语料中,“从来”句用动态助词“过”的句子占总例句的近一半。“过”凸显了它与过去时间联系的紧密性,我们没有找到任何“从来”表示将来时间过程的句子。“从来”的这一语义特点让使用它的句子具备一种句式语义,这种句式语义就是对动作、行为、事件在一个历程中产生的规律、习惯或概率进行陈述。[5]例如:
(3)陈忠和带队以来,中国队从来没有输给日本队,进入半决赛应该不是难事。(北大语料库)
(4)他说,新华社重视经济效益,但更重视社会效益。新华社从来没有把追求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追求的是公平、公正、和平、合作。(北大语料库)
(5)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还从来没有在最基础的田径项目上如此扬眉吐气过。(北大语料库)
在以上的例句(3)(4)(5)中,“从来”表从过去到现在的一个时间过程,也就是历程。(3)“从来”所在的句式语义是说明“输”这一动作行为在一个历程中出现的概率。(4)(5)也是说明动作行为产生或不产生概率的具体历程。
(6)失去爱情,我不能再没有了事业。我一直没放弃模特公司的联系。(北大语料库)
(7)如果用300克黄金拉成细丝,可以从南京出发,沿着铁路线一直延伸到北京。一吨黄金拉成的细丝,可以从地球到月亮来回五次。(北大语料库)
(8)入了庄稼地,一直往西跑,八十里外就是保阳山。(梁斌《红旗谱》)
这里,(6)“我”与“模特公司的联系”表现在一定的动作、行为、事件上,而“联系”的种种行为表现则在一定的时间过程中延续。(7)“一直”表示“黄金拉成的细丝”在空间的延伸。(8)表示人在庄稼地里空间的延伸。
(9)另一种办法是,每次同时取出一黑一白两种棋子,一直取下去,如果最后只剩下某种颜色的棋子,就说明这种颜色的棋子多,如果刚好取完,就说明两种颜色的一样多。(北大语料库)
(10)有一个落魄潦倒的穷画家,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理想,除了画画之外,不愿从事其他的工作。(北大语料库)
方向和处所是空间的概念,但动作、行为、事件在空间中的延续必然伴随着在时间过程中的延续。(9)中“取”的行为不断地重复延伸,而同时“取”的行为也在这个时间过程中延续。(10)中的“画家坚持着自己的理想”,而这一行为同时在一定的时间过程中延续。
“一直”与表示时间的词语结合,就表示这一时间内动作行为或状态的持续,“一直”既可以与时间段词结合,也可以与时间点词结合。例如:
(1)*我大学毕业以后,从来没见过她。(日本.初级2)——一直
(2)*看起来,她从来不习惯中国的生活。(日本.初级2)——一直
(3)*我离开日本以后,从来不能忘记我朋友们的脸。(日本.初级2)——一直
以上例句中的“我大学毕业以后”、“他来中国后(隐含在句中)”、“我离开日本以后”时段词都是现实中的某一确切的具体时间,“一直”表示这些动作行为或状态在这一具体时间段内的持续发生。
“一直”还可以与时点结合,这些时点词在句中都被人们认知为时段,“一直”表示在这一时间内动作行为的持续。例如:
(11)那时候,科学家一直受“太阳系如何形成”,“地球何以会绕太阳运转”这些问题的困扰,就连著名科学家牛顿也难以回答,最后只好求助神学,把运动的最终原因归于“上帝的第一推动”。(北大语料库)
(12)中国男子自由体操从80年代初起一直名列世界前茅。李月久、李宁、楼云等屡获国际大赛金奖。(北大语料库)
上面两个例句中“一直”都与“那时候”、“从80年代初起到现在”时间点词相结合,表示动作行为的持续。其实,时点与时段只是相对而言,时间的长短在人们认知心理上是相同的,都可以将其看做是一个相对的持续时间,因此“一直”所修饰的动作行为强调的是一种持续义[6]。
从语用的角度来看,“从来”句都有对客观事物明显的评价断定的意味,或告诉别人自己对某人某物的看法,试图说明其真实情况,任何词语语用方面的特点和它的语义特征和句式特点是密切相关的[7]。从主观客观角度看,无论肯定句还是否定句,“从来”句都可归因于一种深层的语义背景,即针对他人对某事物的误解或看法作出积极的否定,从而提出并强调真实的情况,正是其否定的语义因素,也就决定了“从来”句的表现在句法上多是否定句。例如:
(13)我这人从来不喜欢小孩儿,怎么一见这小孩儿就满心高兴?(北大语料库)
(14)我从来不涂这玩意儿,我总觉得一个女人嘴唇鲜红欲滴非但不妩媚反而有几分狰狞。(北大语料库)
可以看出,这些“从来”句都有明显的申辩义,阐述了自己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看法和想法。
还有些“从来”句对客观事物有明显的评价断定意味,或者告诉别人自己对某人某物的看法,试图说明其真实情况,也含有强烈的主观色彩。[8]例如:
(15)但我对自己的画从来没有满意过,现在的我经过一年来的“北漂”磨砺,再也不是原先那个目空一切的毛头小伙子了。(北大语料库)
例(15)中“从来”句意在说明自己对自己画的主观评价,告诉别人自己对自己画的看法,含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由此可见,“从来”句侧重主观评价。
比较而言,“一直”的主观色彩较弱,侧重于陈述一个客观事实,[9]例如:
(16)你一直就没站在我的立场考虑过。(北大语料库)
(17)三十年代初期他在哈佛取得学士学位以后,一直保持着在肯布里季时的气派,现在,他穿着一套花呢西服,跷着腿坐沙发上。(张贤亮《灵与肉》)
例(16)句“一直”陈述“你”“没站在我的立场考虑过”问题的客观实际情况;例(17)句“一直”客观描述主人公保持的一种气派。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从来”与“一直”有以下差异:
第一,语义特征、句式特点方面:
“从来”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持续时,更强调一种无例外的规律或习惯。而“一直”表示延伸或延续,强调的是一种持续义。句式上,“从来”主要是否定形式,否定形式成为其完句的一种要素,“从来”句很少使用时间词,而且表示时间一定是过去的。“一直”句较多地出现时间词,会有否定句出现。
第二,语用方面:
“从来”句的主观性较强,侧重主观评价,感情色彩和判断性较强,语气偏重,且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情感倾向不同,如气愤、不满、抱怨、赞扬等等。而“一直”句的主观色彩较弱。
“一直”和“从来”的运用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相对容易,而对于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分辨起来有一定难度。对二者的误用,主要是由于不了解“从来”和“一直”的区别造成的,教师在帮助学生分析区别的同时,应提供给学生大量的语言环境和上下文来加强理解和实际操作,并且要及时在课堂上或作业中纠正学生的误用,以免形成错误的语感。[10]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应书馆,1999:50-51.
[2]张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商务应书馆,2001:65-66.
[3]任海波.“一直”与“从来”的比较分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132):68-69.
[4]夏群.也论“一直”与“从来”的区别[J].宁夏大学学报,2009,6(31):66-68.
[5]夏群.也论“一直”与“从来”的区别[J].宁夏大学学报,2009,6(31):66-68.
[6]夏群.也论“一直”与“从来”的区别[J].宁夏大学学报,2009,6(31):66-68.
[7]葛文杰.“从来”句的语义语用分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4(25):51-54.
[8]张璐.“一直”与“从来”的辨析初探[J].大众文艺,1997,4:84.
[9]张璐.“一直”与“从来”的辨析初探[J].大众文艺,1997,4:84.
[10]曹爽.时间副词“从来”与“向来”的比较研究,2009,1(25):31-33.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CONGLAI”and“YIZHI”
Ding Shi-Lin
(Chinese Department of Xinzhou Normal College,Xinzhou Shanxi 034000,China)
This paper comparatively analyzes these two adverbs:“CONGLAI”and“YIZHI”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emantic and syntactic features.
CONGLAI;YIZHI;syntactic;syntactic features
H30
A
1008—6772(2012)04—0133—03
2012-6-23
丁石林(1979-),女,山西原平人,山西省忻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硕士,研究现代汉语语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