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耗散结构论的大学文化认同机理分析

2012-04-12 10:47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负熵外界大学

马 黎

(沈阳农业大学 外语教学部,辽宁 沈阳 110866)

基于耗散结构论的大学文化认同机理分析

马 黎

(沈阳农业大学 外语教学部,辽宁 沈阳 110866)

从耗散结构论的视角出发,对大学文化认同机理进行创新性分析,探讨了我国大学文化认同的主要途径。

耗散结构论;大学文化认同;熵变

美国社会学家David Popenoe曾提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群人,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以及它们的物质形式。大学的本质是一种具有独特功能的文化机构。大学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实在,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在学校出现时,它便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产生并且存在于“文化世界”中了[1]。这种蕴藏于教育世界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为构建大学提供了精神沃土。对于大学文化的认同应体现国际视野,以吸纳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思辨大学文化在东方与西方文化、本土与外来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交汇点。

一、耗散结构理论及熵变模型

比利时物理学家Prigogine于1969年创立耗散结构理论,并用其解释和预测经济、社会、文化等现象。它是指一个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的非线性开放系统,一旦系统某个参量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的新状态[2]。耗散结构论研究的是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机理。其特点包括:第一,开放系统。耗散结构必然处于开放环境中,系统与外界才能存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第二,远离平衡态。外界必须驱动开放系统越出非平衡线性区。第三,非线性相互作用。虽然线性的正反馈可以导致系统失稳,产生宏观序,但无法重造出新的稳定结构。只有非线性项产生饱和,才会重新稳定到耗散结构上。第四,涨落。非平衡系统在不稳定之后出现的宏观有序是由增长最快的涨落决定的。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开放系统的系统熵由两部分组成,即ds=dsf+dsg。式中,ds为总熵变,dsf为系统与环境的熵交换(称为熵流),dsg是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变(称为熵产,具有非负性)。分析总熵变公式可知:

第一,若dsf>0,则ds>0,系统与环境的交换使总熵变不断增大,加快系统无序化进程;第二,若dsf<0,且|dsf|<dsg,则ds>0,系统与环境的交换可减缓其无序化进程,但不能改变系统走向无序的总进程;第三,当且仅当dsf<0且|dsf|>dsg时,ds<0,开放系统的总熵变不断减少,系统处于有序演进过程中[3]。熵是系统微观层次混乱程度的一种度量。系统熵越大,其有序度越低,反之,其有序度越高。系统演化的实质就是不断从外界吸收物质和能量来降低自身熵值的过程。

二、大学文化认同系统的机理分析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文化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作为一种亚文化,其发展方向必然受到社会主流文化的制约,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融合,更历经了社会多元文化的浸染与成长。

大学文化认同系统是一个大学教育文化要素集聚和扩散的动力系统,满足耗散结构的条件。第一,大学文化认同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其创新源于与外界环境的不断交流与转换。传统的“围栏学术”已经逐步为大规模的留学生扩招、高密度的国际学术交流、跨国界的科学研究、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大学联盟组织所取代。因此,大学文化认同应该是一个学习与借鉴西方大学文化并有所创新的发展过程。由于大学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对于加快大学文化认同系统的过程是不可逆的,不断产生的熵产导致系统趋向不稳定。系统必须通过与更广泛的外界文化环境交流来获得负熵流,以抵消系统内部形成的熵产,减少系统总熵变,有效地避免大学与其文化的不协调。第二,大学文化认同系统是远离平衡态的,其生态环境、校园秩序、组织结构等方面都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系统在时间上具有单向性,空间分布也是不平衡的,文化的分布与传播在本质上是不可逆的,系统内部必然会不断形成熵产,难以保持平衡态。因此,大学文化认同呈现出动态性。第三,大学文化认同系统内各个大学文化子系统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推动着大学文化认同系统自我调节,并向更有序、更进化的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形成附加性“增值”。第四,大学文化认同系统不断受外界影响而产生无数次微涨落,进而偏离平衡态,当涨落影响程度达到一定阈值时,系统的微涨落可能突变成巨涨落,从而失稳发生跃迁,推动大学文化认同系统良性演进。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如果用Ksg表示大学文化认同系统内部各种不可逆过程所产生的熵产,用Ksf表示系统通过文化交流,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而引入的负熵流,那么,大学文化认同的系统熵为K=Ksf+Ksg。

由此得出:第一,当K=Ksg+Ksf>0时,表明开放状态的大学文化认同系统吸取的负熵流不足以抵消系统内部形成的熵产,使系统能量耗散、退质,失去自组织能力。即大学文化认同体系已经老化,严重的本土化使系统处于不稳定的无序状态,难以向上突破,趋于混乱解体。第二,当K=Ksg+Ksf≤0时,说明开放状态下的大学文化认同系统从外界引进的负熵流足以抵消内部形成的熵产,从而使系统由无序变为有序或有序度增高,这种有序和高效表现出文化认同身份的增进性和创新性。由此可见,大学文化认同就是为了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引入负熵流Ksf,以抵消系统内部不断形成的熵产Ksg。当负熵流Ksf的绝对值不小于Ksg时,大学文化认同系统熵K≤0,文化认同的效果是最好的,大学文化认同系统此时处于一种稳定、有序、高效的向上发展状态。因此,应以大学文化为媒介,加强甄别系统与外界的交流。系统本身也通过开放和自我改造,减少和消除各类不利于文化吸纳的因素,尽可能多地从外界引入负熵流,使组织系统整体实现负熵,进而保持系统稳定、有序地发展。

三、我国大学文化认同的主要途径

杂交文化的超常活力和多元文化的宽容精神相辅相成,给发明创造提供了营养最丰富的营养剂[4]。我国大学文化认同系统体现在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迈进的社会变革中,中华民族文化历经了固步自封、自卑迷茫、痛苦嬗变和觉醒创新等阶段。充斥民族性的中国大学文化虽有迷失“文革”的被动固守,也有偏离社会主导文化的颠倒沉溺。但是,历史证明“文化认同”能以异常的活跃性和独创性战胜“文化衰退”,成功协调文化融入的多元要素。大学文化作为一种深层次的群体意识,能在彼此尊重和借鉴中求同存异、和谐发展。为摆脱“同一”的模式,激活其内在动力,大学文化认同不应简单地等同于“文化迁移”,其主体应该始终坚持创新精神的“不同”。大学凭借自身的教学功能、科研资源及文化优势,频繁地与外界互动沟通,进而辐射和推动整个社会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任何系统都不能自我孤立与封闭,都要与外界环境交流物质和能量,有效地提高负熵利用率和系统有序度。大学文化认同系统中的各要素受到其来源与归宿的限制,不能仅靠单一的索取方式提高负熵流。而应转变方式来完善大学认同系统外部的环境质量,不断扩大与外部的创新连接,从而获得远距离的知识和互补性资源。对系统有效地进行一定能缺的时空补偿和有序调控,在系统内部形成正效应,使系统持续演进。同时,也要加强系统自身的反馈调节功能,促进大学文化认同系统内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和价值增值。在提高负熵流的同时,要尽可能地降低系统消耗过程的熵产。大学文化认同的主要途径可以从物质文化认同、行为文化认同、价值文化认同三方面来分析。在大学文化认同的过程中,物质文化认同是整个体系的基础层,主要涵盖对大学生态环境及教学、科研环境的认同,包括对科技信息网络等设施的建设,构筑开放、共享的大学服务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努力营造“国际化”大学的育人环境。行为文化认同作为整个体系的衍生层,主要指对大学创新人才培育机制的认同,包括提高双语或英语授课的比例,更多地开设世界文化、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等方面的课程和讲座。加大国际交流力度,提高留学生比例,鼓励并资助本校师生出国考察学习。争取更多的国际合作项目,使师生通过这些科研项目增加对异国文化、科技和国情的认识。逐步落实聘请具有国际水平的教师数量,以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提高大学的国际竞争力。价值文化认同是整个体系的核心层,其认同主体在与异域文化连接的过程中,倾向于相互强化与促进,而非相互抵消和压抑。使大学文化认同的“本土化”逐渐获得一种新身份,积极地把“削减性”文化认同转变为“附加性”文化认同。这种转变的外在形式就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大学文化认同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所产生的文化全球化浪潮,不同文化模式之间频繁接触、沟通、交流,甚或出现摩擦和冲突[5]。全球性问题与全球化发展所要求的国际教育,日益被看成建树道义和增强人类团结与全球意识最有力的工具,使世界各个国家的文明、文化和传统重现异彩[6]。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国大学不仅担负着传递和发扬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还要不断借鉴和吸收外国先进文化,以充实我国文化内涵,体现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统一。机械的传播只能断送文化的延续,灵活的关联才是精神的恒久。进行文化交流,实现文化创新,促进一种国际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无限增值,才是具有全球化时代特征的大学文化认同所必需的。

[1]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8.

[2]刘六生,冯用军.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0-31.

[3]胡亦武.中国大学国际化评价及其机制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79-180.

[4]何道宽.论美国文化的显著特征[J].深圳大学学报,1994(2):92.

[5]李斌.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理性认知与现实建构[J].沈阳大学学报,2011(5):52.

[6]穆旭.关于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若干问题的思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1):25-27

【责任编辑:刘晓鸥】

Mechanism Analysis of Universities’Cultural Identity based on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MA Li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866,China)

Applying the related knowledge about the dissipative structure,the mechanism of the university cultural identity is analyzed,and the main path of cultural identity in our universities is interpreted.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university cultural identity;entropy change

G40-055

A

1008-3862(2012)04-0137-03

2012-02-14

2010年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10098)。

马 黎(1981-),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农业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负熵外界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外界诱惑大 让你转钱必有诈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你要和他们不一样
你要和他们不一样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设计的外界包容性分析
自组织管理在慈善机构中应用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