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卓然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高校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历史担当
扈卓然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的目标与任务。高校作为多元文化的集中传播和发祥地之一,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战线,在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文化实践以及立体多维的对外交流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中的推进作用。
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总是伴随着文明的演进、文化的传承与创造。对文化的自觉、自醒和尊重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类文明的走向。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①作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软实力”,成为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高度的政治自觉,“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②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任务,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这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历程中新的里程碑,更是党中央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发出的动员令。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学校的四大职能,它既直接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程,又作为“母体”,承担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体——“人”的培养。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实践中,高校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造就先进文化人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土壤,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研究;以立体多维的对外交流渠道为媒介,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③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必然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的生产生活总是伴随着思想和文化的交流,并受其影响。“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才的含义应该包括以下两个要义。
(一)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和共同理想信念引领和凝聚青年人,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一代代大学生的自觉价值追求
前进的时代离不开高尚精神的引领,发展的社会需要先进文化的支撑。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岗位虽然不尽相同,但作为“社会人”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一个知识群体,理应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身体力行的建设者。
高校要把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作为首要任务,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思想基础,形成青年人共同的理想信念。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大力构建活泼生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实现理论性、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统一。
(二)优化培养方案和育人体系,加强社会引导,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者
文艺作品是交流精神世界的媒介,是以文化人的载体,优秀的文艺作品将思想性、艺术性、贴近性水乳交融,能够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是人的精神世界健康成长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催化剂”。青年人思维活跃、富有激情,作为青年人中的优秀分子,大学生积极参与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对促进文艺事业的繁荣,尤其是对年龄相仿、特质相近的青年群体的影响将是积极而深远的。
高校的文科和艺术学科应当成为培养文艺创作人才的重要阵地,但当前存在的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是,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从事知识传授和相关研究的居多,能够独立创作的少,能够推出精品的更是凤毛麟角。这一问题与高校的育人体系有关,也涉及到社会对大学生文艺创作人才的培育。高校应当调整和优化培养方案,鼓励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文艺作品创作,提高创作环节在学业考试中的比重;同时,社会各界尤其是艺术界,应当将关注的视角更多的投射到大学生创作群体上,将面向大学生文艺创作的评奖选拔活动,进一步提高层次、扩大影响、形成品牌,保护好、引导好大学生创作群体的创作热情、创作信心和创作潜力。
科学的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科学的理论武装。理论创新,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条件,是我们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实践中,同样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需要文化建设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日益提升,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和相互吸纳融为一体,日渐多元化。哪些文化是要认真吸收借鉴的,哪些文化必须要扬弃整合,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必须认真回答的重要课题。“大学作为一个文化组织,既是社会选择、传承文化的专门场所,又是创新、辐射文化的重要基地。”①董泽芳:《和谐大学文化的特征与建构》,《高等教育研究》2008(1):16-21。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和创新是高校不容回避的重要使命。
(一)发挥人才、智力和资源优势,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
哲学社会科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们对“是什么”、“应该是什么”以及“怎样做”等重大问题的认识,具有“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②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邓小平同志形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是“摸着石头过河”,而这个艰辛的探索过程需要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升华,尤其在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哲学社会科学所肩负的使命更加艰巨,同时在挑战中也蕴含着繁荣发展的历史机遇。
高等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智力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应当成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力量。高校应当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体制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和经费扶持,完善评价机制,加强队伍建设,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广大专家学者应当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创新,着力推进重大的现实问题和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提高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推动力、服务力。
(二)挖掘整理传统文化精华,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涵养根基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积淀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基因。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保持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立性就显得更加重要。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从来都不是割裂的,传统文化形成于民族发展的整个历史,也必将延伸到、影响到未来的发展进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需要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③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高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应当立足对其中精华部分的挖掘整理,并结合发展实践进行时代化的价值阐释,使其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比如,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观念,体现了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力度,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使其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切合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高,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大国地位和形象需要以经济建设成就为基础,同样也离不开文化建设成就的支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修炼内功”的同时,应当积极实行“走出去”的文化战略,以独具魅力的社会主义文化影响世界、增进共识、促进交流,从而更有力的维护国家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高校作为文化和学术机构,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对外交流中有着天然的优势。“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展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风采,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
G649.2
A
1003-4145[2012]专辑-02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