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申有顺
大师风范 名城楷模
——纪念我国实行名城保护三十周年
文/申有顺
今年是我国实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三十周年。
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有人问我,你是如何走上历史文化名城研究和保护工作这条道路的。
说起来话长,那还得从邯郸在“文革”时期,“深挖洞”中挖出个地下城——“赵都廓城”说起。
(一)
邯郸历史悠久,早在3100年前的商代中晚期,邯郸城就已经兴起。古本《竹书纪年》中就有殷纣王在邯郸建“离宫别馆”的记载:“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纣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据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到春秋时期,邯郸在古书上更是史不绝书。《春秋·谷梁传》中记载:公元前546年,卫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一次政变,公孙免余在卫献公的默许下,发兵攻杀了专权国政的大夫宁喜,宁喜的同党、卫献公的弟弟鱄,为此而“出奔晋,织绚邯郸,终身不言卫”。“絇(qu渠)”一说是鞋头的装饰,一说是捕鱼的网,无论那种说法,都是可以证明邯郸当时已经是一个工商业非常发达的城市。而《国语·晋语九》也有“邯郸之仓库实”。到战国时期,赵敬侯正是看中了邯郸城的优势,才于公元前386年始迁都邯郸。
那么,原来的邯郸城在什么地方,它又是什么时候建起来的呢?旧日的地方志书和史书文献中认为赵敬侯迁都邯郸所建的赵王城,就是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邯郸城。例如清顾祖禹的名著《读史方與(yu余)纪要》写道“邯郸城,县西南二十里(合现时十里),春秋时卫邑,后属晋。…周安王十六年赵敬侯始都邯郸。”清嘉靖《一统志》也有类似记载,曰“邯郸故城在今邯郸县西南,…战国属赵。赵敬侯元年自晋阳徙都与此。”在民国本《邯郸县志》卷三《地理志》“故城”中也说“(邯郸古城)在今城西南八里许,俗呼为赵王城,今基址仅存”。
但是,文革时期,邯郸在“深挖洞”中,却在现在城内地下7-9米深处挖出了古城墙和战汉时期的文化层。这被刚刚从“五七”干校解放出来的、我国历史地理学创始人之一、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知道了,于是带着他的助教和学生,利用“开门办学”和“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之机,来到邯郸,要运用他所开创的历史地理学原理,探索埋在地下的邯郸古城之踪迹。
那时,我也刚刚从“五七”干校“毕业”,被分配到新组建的峰峰矿区基建局工作。峰峰矿区基建局除负责矿区内的基本建设、城市建设任务外,还担负着邯邢基地建设指挥部投资的、与邯钢配套的石灰石矿建设任务。由于我在生产处,到市汇报工作、联系业务自然而然地就落到我的头上。当时主管该项目的是邯郸市城市建设局。由于交通不便,来一次邯郸最快也要两天。因此,经常住在市城建局后院内部招待所的两排平房内。
1974年的春天来的晚,“七九”已过,仍脱不掉厚厚的棉衣。当我又住进市城建局后院招待所时,发现从北京来了6个人。带队的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个子不高,戴副眼镜,人虽然瘦巴巴的,但走起路来还蛮有精神。平时不善言语,但严肃中透出善良可亲。听招待所的人讲,他们都是从北京来的大教授,那个老头还是全国有名的“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他们到邯郸是来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的。后来才知道,那个瘦巴巴的老人就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教授,其他几个人是他的助教和学生。其中,就有后来成为我国著名建筑大师的周一星先生。他们几个人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简单的吃点饭,就背上测量仪器等工具出门,中午一般都不回来,晚上回来也非常晚。饭后,又都到老头住的房子里你一句我一句的争论不休。有时我睡醒一觉起来上厕所,看到他们屋子里还亮着灯。
我祖籍古都安阳城内北门西,父亲是个老中医。小时候经常领着我和弟弟到离城十几里外的小屯(今殷墟)一带收“龙骨”(甲骨文化石),作为药引子用。古都的熏陶,儿时的见闻,使我从小就对历史上的传闻感兴趣。加之当时是在文革特殊时期,运动不断,今天批林批陈,明天又批林批孔;不是开批判会,就是写大字报。象我们这些“戴过高帽游过街,住过牛棚挨过靴(指被批斗过)”,头上有“辫子”,“屁股上有屎”的“运动健将”,就怕说错一句话,写错一个字,再次被揪斗出来,到邯郸出差,正好成了躲避参加运动的“避风港”。因此,我经常借来市汇报工作,送报表等理由,隔三差五的到邯郸出差,一个月有时能来四、五次,最多的一次待过17天。由于当时没有电视,又是内部招待所,住的人很少。晚上听到他们在屋内争论,我也经常过去凑凑热闹,久而久之,也就越来越熟悉,有时白天没事,也帮助他们拿拿东西,出去转转,下地道看看。不知不觉也成了他们“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按侯教授的说法,我是一名“自投罗网”、接受“再教育”的“编外人员”。
别看侯仁之教授表情严肃,不苟言笑,一旦熟悉了才知道他有着一付内热外凉的好心肠。有一次他问我是哪里人,我说是安阳城里的,他一听就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彰德府(安阳旧称)和殷墟的情况,比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安阳人知道的还多。当他听说我也在文革中被揪斗,72年才从“干校”出来时,高兴地说,“咱们还是一个学校,同一届的校友呢!”我听了后一头雾水,十分纳闷。他是六十多岁的老头子,全国最大的“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我才三十出头,是最基层的一个“小爬虫”;他在北京,我在峰峰,怎么与他成了校友呢?他笑着说,“咱们上的都是‘五七’干校,都是72年才‘毕业’,难道不是一个学校、一届的校友吗!”我一听也哈哈大笑起来。
侯仁之教授等一行在邯郸探寻古城的时候,正是“文革”动乱的特殊时期。当时,“帽子”满天飞,“棍子”随便打,一不小心就有被揪斗的危险。但是,他那认真、执着、负责的精神特别使我感动。有一天雨后,由于泥泞路滑,我们从斜坡下地道时,一不小心,侯教授滑到了一个泥坑里,下身都湿透了,我们劝他回去换件衣服,他顾不上和我们说话,赶紧把衣服中的一个本子拿出来,一面看一面说“还好,还好,本子没湿。”看看他浑身的泥浆,又看看他拿着本子翻看的样子,不禁使我心中酸酸的。还有一次我们正在吃饭,忽然听说在传说中的回车巷内一个竖井下约九米处,发现了十二个大石滚、方石板多块,中间还夹杂有汉代的砖瓦碎片,侯教授一听,把碗一放,嘴一抹就往现场跑。我们劝他,早晚也不在乎这一会儿,吃完饭再去吧,他一面走一面说:“这可是个重要点,如果在回车巷下发现战国时期的文化层,可以断定邯郸古城的位置。如果只有汉代文化层,这说明‘回车巷’只是个人文景观了。”
转眼就到了1974年夏天,已经快半年了。随着天气转热,侯仁之教授一行对邯郸古城的调查与研究已接近尾声,他根据在“深挖洞”中的勘探资料和补充钻探的情况,利用历史地理学的理论,揭示了邯郸古城的起源、发展与历史变迁,认为“古邯郸形成于沁河的冲击扇上”,“到战国时代,这里不仅人口密集,同时也是工商业比较集中的地方。”因此,“可以说,现在埋藏地下的这个战国时代的邯郸城,是赵都时期的廓城,它应该是在春秋时期邯郸城的旧址上,直接发展起来的。它正好位于沁河冲击扇的中心,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地面和地下的水源也比较丰沛,为城市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而现在的“赵王城是赵敬侯迁都邯郸后新建的王城”。从这一认识出发,侯仁之教授根据邯郸在“深挖洞”中发现的战国遗存和文化层的情况,用柱状剖面图的形式,绘制出了当时邯郸城的走向和平面示意图。
侯仁之教授对赵都廓城的发现,虽是在“文革”特别时期,也在邯郸乃至河北省和全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全国各大媒体都作了报道,市革委会听取了他们的汇报,省内、市内不少单位请侯教授做报告。至今我手里还保存着一份1974年由邯郸市城市建设局印刷的、侯仁之教授亲自撰写的《邯郸城址的演变和城市兴衰的地理背景》向邯郸市领导6月22日汇报的纪录稿,这可能也算是一件文物了。三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对照近几年来邯郸赵都故城中大北城(即赵都廓城)的发掘报告时,惊奇的发现,其结果和三十年前侯教授所绘制出的示意图基本一样,这不能不使我们感到侯教授当年心无旁骛、执著、敬业的工作精神和科学的神奇,并再一次体会到由侯仁之教授所创建的历史地理学的真谛与魅力。
同时,侯教授在这份汇报材料里还对邯郸的城市规划、邯郸城的建城年代、赵王城遗址的开发和保护,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至今仍被人们所沿用。如对位于邯郸西南的赵王城遗址的保护和利用,侯教授指出:“从邯郸的远景规划来看,如何对待这座赵王城遗址,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座遗址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留的像赵王城这样完整的战国都城遗址已经很少了,它是研究古代都城建筑的重要标本…它的城垣、台阶等还应照旧保留。当地的重要遗址(如龙台等)和出土遗物也可以就地整理展览陈列作为进行阶级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一个现场,这样使古代的遗址、遗物也可以为现实生活服务…在周围建立起较大范围的森林绿地,…最好开辟为市郊森林公园,既有利于环境保护,也可以作为劳动人民的游览场所。”在当时极左思潮的影响下,文物古迹遭到有史以来最严重、最广泛破坏的日子里,侯仁之教授敢大胆呼吁并提出保护赵王城这座古都遗址实属不易。而三十多年后的今天,邯郸市政府正是按照侯仁之教授的这一设想,筹措巨资,在赵王城遗址附近规划建设了占地8200亩的赵王城遗址公园,不但使我国这座“现存战国各都城遗址之冠”的赵王城遗址得到了有效保护,也为赵文化展示和邯郸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当2010年12月6日侯仁之教授百岁诞辰之际,我将这一消息告诉侯老和参加庆典的同仁们时,大家都倍感兴奋。
(二)
如果说,侯仁之教授是我从事名城研究启蒙导师的话,郑孝燮先生则是我跻身于历史文化名城工作的引路人。
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24个城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反响。它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而且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因此,当1985年听说国务院要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消息后,邯郸市建委会同市文保处共同起草了申请报告。但是,由于当时认识上的局限,资料准备的 不充分,工作不到位。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我市名落孙山。
1988年10月“河北省城市科学研究会首届理事会暨省辖市市长城市问题研讨会”在邯郸召开,时任建设部副部长周干峙,全国政协常委、文史委委员郑孝燮应省建委邀请,亲临我市参加会议并作学术报告。郑老是我国著名的名城专家,主持并参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评审工作,又是第一次到邯郸,他提出除作学术报告外,要看看邯郸这座古城。考虑到郑老年近八十高龄,受省、市领导委托,由我和市文保所陈光唐所长陪同他用一天时间,看看赵王城遗址、丛台据胜亭、回车巷和学步桥。没想到郑老越看越兴奋,他提出还要到市外看看,我们又到矿区考察了南北响堂寺、磁州窑遗址、玉皇阁、水浴寺和黄粱梦吕仙祠、插箭岭、赵王陵,就这样一连看了三天。看后,郑老非常震惊,他感叹地说:“我只知道邯郸有三千多年,恐怕没什么东西了。想不到还有这么多文物,保护的这么好,邯郸理所当然应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随后,郑老在和市领导交换意见时透露国家还要进行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评审,这可能是最后一批,建议我市要高度重视,抓紧工作,争取赶上这趟“末班车”。他说,我现在还能跑得动,回北京后我还要发动一批专家来,我要亲自拍幻灯片,留资料,亲自宣传邯郸。随后,他又与时在邯郸视察工作的宋淑华副省长交换了意见,建议河北省应尽快启动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审批工作,为邯郸进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夯实基础。
郑老回到北京后,就向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作了汇报,并在国家级专家层面进行宣传。第二年4月,又应市政府邀请,会同时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顾问、全国著名的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国家文物研究所古建筑专家杜仙洲、国家古建筑园林研究会秘书长何俊寿等一行四人,到我市进行考察,并指导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在邯七天时间内,郑老等足迹遍布我市及临漳、涉县、武安、磁县等文物古迹点及古民居,亲自录制了赵王城、赵王陵、南北响堂山石窟、磁州窑遗址、无梁阁等大批幻灯片,搜集了有关资料;与市委、市政府领导及宣传部、建委、城建局、文化局、规划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文保所、园林处等各方面负责同志和专家进行了座谈,并对申报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郑老在邯郸调研考察期间,那种对名城事业热衷的态度,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以及渊博的名城知识,时时刻刻影响着我,感动着我。记得在考察赵王城时,郑老对我说:“赵王城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好的一座战国时期的都城遗址,我们要拍成幻灯片(当时摄像机还未普及),要把资料完整的保留下来,中午怕回不来了,你带点干粮和一暖瓶热水(当时还没有瓶装矿泉水和纯净水),咱们中午饭就在山上吃。”但我考虑到郑老、罗老(罗哲文)、杜老(杜仙洲)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又是国宝级的专家,中午不回来吃饭、休息一会怎么能行。于是只带了两暖壶开水,没有带食品。心想到时候拉也得把他们拉下来,叫他们回宾馆吃点热乎饭,休息一会儿,千万别把这些老头子给累坏了。但没想到的是,到了赵王城遗址现场,他们支起架子,拍起片子来,那种专心致志劲,好像忘了时间,忘了周围的一切,劝也劝不动,拉也拉不回,无奈之际,我只好带上车又跑到宾馆拉上吃的回来。那一天我算了算,从上午八点出发,一直到下午六点多夕阳西下快看不清时才回来,四个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一口气整整工作十多个小时。还有一次,我们在峰峰矿区考察时,郑老他们发现在彭城镇和临水镇交界处的纸坊村有一座明代时期建在太行古八径之一滏口径古道上的一座阁,当地叫玉皇阁,是村子里的一个小学课堂,学生还在里面上课。郑老一看惊奇得不得了,非常兴奋地一边看一边对我说:“好、好、好,此阁全称应叫‘玉帝四明无梁阁’,俗称‘无梁阁’。该阁建在古道石拱券的平台上,拱券下面是古代通往太行山区的唯一一条大道,是太行山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一座建筑。该阁为砖瓦结构,无梁拱顶,阁内无一梁柱,阁顶支撑在层层出超的24层砖垒斗拱之上,形成强烈的上冲气势,顶部正中藻井饰以飞龙,各斗拱间均有沥粉彩绘人物,柱廊上部梁柱间还有精美木雕,真乃是国保级文物,不可多得。”当他听说该建筑还未列入文保单位时,十分遗憾地说:“在咱们国家古代建筑中,有无梁殿、无梁寺,但在道路上建的无梁阁还没有发现,恐怕这是仅有的一座。”随即他又对罗老、杜老说:“回北京后,咱们一定得找国家文物局说道说道,把它列入国家文保单位,好好的保护起来。”事情也还正如郑老所说的那样,2006年5月25日,该阁正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学校已经搬出,已成为我市一个著名的游览景点。
当郑老发现玉帝四明无梁阁,正在此拍幻灯资料片时,还发生了一段至今仍让我们心存余悸、惊心动魄、难以忘怀的事情。由于该阁位于矿区东西一条大道上,人来车往络绎不绝,我们恐怕路过此地的车辆碰着正在拍资料片的郑老,又不能阻断交通,于是几个陪同人员只能围成一圈招呼过往车辆绕行或缓行,就是这样还是碰到了一个开手扶拖拉机的愣头小伙子,虽然他的车速减得很慢,开得很小心,不知是心慌还是忙乱失措,一不小心就照着正在拍幻灯片的郑老背后撞了过来,由于郑老正在聚精会神拍片,也没注意到身后开来的手扶拖拉机,车一下子从背后就将郑老撞的跌倒在地上,当时把我吓得脸色煞白,浑身发抖,把陪同考察的矿区郭清林副区长吓得不知所措,开拖拉机的小伙子也吓得从拖拉机上蹦了下来。这时,只见郑老一骨碌从地上爬起,连身上的土也没顾上拍一下,又拍起片子来。我们急忙赶上前去担心地问道:“郑老,您感觉怎么样?看看碰到哪没有?”郑老一边看片子,一脸疑惑的说:“怎么啦,怎么啦!别吵吵,片子还没拍完呢!”好像刚才发生的惊险一幕和他一点关系也没有。随后,郭区长赶紧叫来交警,把车和司机扣下,非要叫郑老上医院检查检查。郑老还奇怪的说:“检查什么?到底出什么事了?”虽然此事只是虚惊一场,但郑老那种工作起来心无旁鹜,专心致志的精神又一次让我们所有在场人员所感动。
郑老两次来邯,他对名城工作那种情有独钟的精神,执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我市触动很大。在白录堂市长亲自主持下,成立了常务副市长、主管副市长为主的申报与保护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领导班子,明确一名副秘书长协调,市建委、文保处、规划设计院、社科所抽出专人负责,按照申报规定和程序,从文物古迹介绍、照片影集汇编、保护规划编制、申报材料搜集等人手,全面启动了申报前的各项工作。从此,我才真正成为名城工作战线上的一员。
(三)
邯郸市委、市政府对名城工作非常重视,为了把邯郸这座三千多年的古城保护好,充分发挥政府各职能部门和专家的作用,形成合力,市政府于2001年4月27日以邯政办(2001)10号文正式组建了由市长任主任,主管规划建设和文物保护的两位副市长任副主任,市政府主管副秘书长以及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及名城各方面专家参加的高规格有权威的“邯郸市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在市政府和名城委领导下具体负责名城日常工作。我也被宋恩华(现任河北省副省长)市长提名为市名城委专家委员和市名城办主任,从此成了一名名城专职工作者。
邯郸市名城办成立后,我参加的第一个会就是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8月21-23日在哈尔滨召开的“2001年年会暨第十次研讨会”。会上又见到了两院院士、建设部原副部长周干峙。
我认识周部长较早,但真正第一次面对面接触并聆听周老的教导是在1988年10月“河北省省辖市市长城市问题研讨会”在邯郸召开期间,那次周部长应省建委邀请来为市长们作学术报告的。我被市领导点名负责接待周部长以及来邯做学术报告的郑孝燮、李梦白等一行。当时,周干峙还在建设部副部长任上,工作繁忙,市政府决定派车去接,他坚决不让,他说在郑州还有个会,会后买张票坐火车就到了,别搞得兴师动众。结果他郑州会后连晚饭也没顾得上吃,在秘书汪科的陪同下,坐五点多钟的火车,晚上将近十点才赶到邯郸,简单吃了点饭,就又开始整理第二天的讲稿。第二天上午开幕式周部长作报告后,又抓紧时间和来邯参加会议的宋淑华副省长就全省建设工作情况交换意见,中午赶到他妹妹家(他妹妹在邯郸中煤设计院工作),和其妹妹一家人吃了顿午饭,下午两点又乘车赶回北京了,连市政府的宴请也未参加。虽然周部长在邯郸只有短短十几个小时,但他那紧张有序的时间安排,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温文尔雅的处世态度,博览广闻的学术知识,以及对事业执着奉献忘我的工作精神,无不折射出作为一位学者型官员的睿智和敏锐。这些都感动着我,影响着我,吸引着我,自此以后,每到北京开会或出差,我都会抽出一点时间到他办公室看一看,听一听他的教诲和指点,开始了与周部长长达二十多年的交往。
这次在哈尔滨会议又见到周部长时,他已从部长岗位上退下来,但仍兼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主任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又成了我的直接领导和顶头上司。但在这次会议开幕式中,周院士却一反过来温良谦恭的学者作风,讲话一开始就大声问道:安阳市的市长来了,桂林市的市长来了没有?并针对安阳在古城内“穿城破肚”、拆除大批历史建筑、破坏古城格局,开了一条横穿古城东西的大干道和桂林在漓江两岸圈地盖高楼,破坏古城风貌的作法,提出了中肯的、严肃的批评。同时,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进行了科学的诠解。周院士说:“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更新的有机整体,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是建立在城市历史发展基础之上的。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城市拥有大量的、极其宝贵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来自天赋和历史积淀,一旦受到破坏,就不能复得”“城市现代化不是看谁盖的高楼多,谁盖的高楼高;谁家的广场大,谁家的马路宽,甚至不惜在历史文化遗产地建设现代化的宾馆酒店”,“越现代化越要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现在不是保护的太多了,而是保护的太少了,与中华文明的历史很不相称,我希望同志们严肃对待这个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城市现代化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正确途径;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保持城市文化的延续,在现代化的城市中能看到历史文化遗产的光辉,这是城市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周院士一场充满激情、感人肺腑的讲话使全体与会同志又一次受到了深深地感动和心灵的震撼,更给我这个名城专业工作者上了生动的第一课。
从此以后,无论是我市在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时,在编制邯郸市第四期城市总体规划时,还是邯郸市“十一五”“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以及邯郸市东部新区建设规划时,我又多次找到周干峙院士当面请教聆听大师教诲,两次邀请周干峙院士来邯郸指导工作。
记得2004年12月16日,为进一步明确邯郸在区域发展中的功能定位,谋划和编制好邯郸市“十一五”规划和“第四期城市总体规划”,市委、市政府决定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科院,清华、北大等大学院校,中央和国家、省决策咨询研究部门以及各部委51位院士、专家莅临邯郸,为邯郸发展献计献策,周干峙院士在将近二十年后又一次来到邯郸。当天晚饭后我陪同周院士在邯郸市内走了走看了看。在座谈中,周院士既肯定了邯郸近几年的发展变化,又指出了需要注意的地方。周院士说:“关于邯郸城市总体布局、总骨架,现在看来还是做得不错的。‘一个中心,几个卫星城’,组成了几个系列,这个没问题,不过局部还值得推敲”。周院士说:“邯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块牌子来得不易。在城市规划上,切忌‘邯郸学步’,决不能照搬照抄其它大城市的发展模式。一定要以人为本,体现地方特色。昨晚有顺同志陪我在博物馆广场走了走看了看,沿路走来,绿树成荫,广场、草坪、树木浑然一体,中华大街宽阔通达、车水马龙,通往建设局、规划局的小路清静自然,办公环境优雅舒适,这就是一个城市未来发展的很好模式,这正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很值得发扬”。“我这里提一个建议,就是新区的土地划分和路网结构太简单,太呆板,都是简简单单的大方格子,对于一个城市非常复杂的交通和生活,用这么简单的方格处理,不太好,特别是城市景观。”“邯郸市的街道,大体上从东到西规划了四条干线,每条干线都十几公里长,80米左右宽,走在路上一方面宽的很壮观,一方面宽的真可怕,宽大的马路看不到尽头,车辆走过的时候很容易认,但下一个路口很容易错过。我建议你们再研究一下,要做到每个路口的景观不一样”。
同时,周院士还指出:“城市外围要做真正的组团,一个组团也许就是10万人、20万人,组团之间用绿化来隔离,有宽有窄,有的地方一公里,有的地方几十公尺,千万不要摊大饼,最重要的是城市环境。如果像摊大饼一样摊出去,那么很显然,建筑高度密集,生态也搞不好。河流保留是毫无疑问的,河流的保留不仅是保留一条水道,而保留的是一条生态带,它还有河滩,河有宽有窄,里头有鱼、有昆虫,还有鸟。如果河流都变成整整齐齐的像公园一样,那鸟就不来了”。同时,周院士还对邯郸城市定位、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邯郸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还有一次是由市委副书记杨慧(现任衡水市市长)担任组长,市委副秘书长兼市委研究室主任李德进(现任磁县县委书记)和我任副组长主持完成的《邯郸市城镇化战略研究》完成即将定稿之际,我们上北京征求周院士和中共中央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中央财经委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城科会、建设部有关专家意见时,周院士专门抽出时间接见了我们一行。周院士说:“《邯郸市城镇化战略研究》报告,我看了两遍,你们自己搞的,一个主报告,十个分报告,不错。一个地级市能搞成这样,说明你们是下了功夫、动了脑筋的,在全国也不多见”。他说,“邯郸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区,是中国古代一个繁华的地区,从商、周、晋、赵,一直到汉,有一段辉煌的历史,很了不起,这些东西是发展城市文化产业非常好的内容,对推进城镇化也有借鉴。邯郸是成语典故之乡,我们的成语在韩国和日本都是相通的,这又是一个大大的吸引力。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如何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非常重要”。周院士在分析了当前在我国推进城镇化中出现的六个误区和在城镇化中需要值得注意的六个方面问题(其中就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个性特色)后,说:“历史发展到今天,已经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难得的机遇,要保持城市这一大系统,健康地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制止对历史文化的破坏性建设,如果把山水景观丢了,代之以水泥、钢筋、玻璃的高楼群;把传统的建筑推倒,代之以抄袭立体的‘方盒子’;失去自己的特色气氛,代之以复制搬来的‘欧美风’,其结果只能是低水平、低质量、低品位的‘城市化’。它和刻意创新、吸收优秀外来的文化毫无共同之处,也谈不上什么现代化形象,称不上真正的政绩工程。一个健康的社会经济需要有健康的城市化,一个健康的城市化又需要有相应的健康的生态和文化环境,希望你们邯郸市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关注这一点,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
周院士的谆谆教诲、肺腑之言,不仅是对邯郸市名城保护工作提出的建议,也是对我们每一个名城工作者和名城寄托了殷切的厚望。周院士,在您老和我国老一辈名城工作者的指导下,我国的名城保护事业大有希望。▲
申有顺,邯郸市城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市名城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