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伦理道德的社会功能及当代价值

2012-04-12 04:32:15金建锋
关键词:戒律伦理道德佛教

金建锋

(江西教育学院中文系,江西 南昌 330032)

佛教伦理道德的社会功能及当代价值

金建锋

(江西教育学院中文系,江西 南昌 330032)

佛教伦理道德是指佛教伦理指导处理人与人之间在实践中所应有的道德行为和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佛教伦理道德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佛教伦理道德与其它宗教伦理道德社会功能相比,既有特殊性也有共性。在和谐社会中,佛教伦理道德具有很强的当代价值。

佛教伦理;道德;社会功能;当代价值

“伦理,原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处理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则。伦理思想,就是论述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原则的理论学说,也是有关道德的学说,其中涉及道德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以及道德修养、道德实践与道德的社会作用等的理论学说。佛教伦理则是佛教的道德理论、道德观、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的教义学说,它是佛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1](P1)也就是说,佛教伦理是佛教道德的理论体系,指导处理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准则。马克斯·韦伯说:“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所产生的心理约束力的影响,这些影响转而指导日常行为并制约个人行动,而这些约束力在很大程度上则是从它们背后的各种宗教思想的特点中衍生出来的。”[2](P73)

佛教产生于古印度,佛教伦理道德随之产生,因为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是为了解决人生问题,寻求解脱人生痛苦的方法,佛陀最初的教义中许多内容是有关伦理道德的说教。事实上,佛教伦理道德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佛教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特征。佛教传入中国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尤其是占统治地位的主导思想——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在历经冲突与调和之后,佛教伦理道德带上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色彩,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佛教伦理观念,在人生观、孝亲观、戒律观等方面有明显的体现。

佛教伦理道德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但是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平等的道德观念佛教是因反对当时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而起,思想武器之一就是提倡平等,出身卑贱的人一样能成为贤人,如《长阿含经》云:“汝今当知,今我弟子,种姓不同,所出各异,于我法中出家修道,若有人问,汝谁种姓?当答彼言:我是沙门释种子也。”[3](卷6,P37)可见,佛教提倡平等是对种姓制度的反对,佛教认为不论哪一个种姓,只要信奉佛教并进行修行,就可以得到解脱,终成正果。佛教的平等从信仰和修行上着手,不同种姓出身的僧侣之间一律平等,这种团体之间的平等在等级森严的古代印度社会中对中下层民众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人们在社会中虽然各有差别,但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的,是不合理的阶级社会人为造成人的出身和种姓的不平等,人人都有消除不平等的愿望,而佛教正好为此提供了一个平台。后来,佛教还宣传众生一律平等,甚至由一切有情物扩展到一切无情物。

(二)止恶扬善的道德观念佛教早期就提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行为准则。《增一阿含经》云:“诸恶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诸善奉行,心意清静;自净其意,除邪颠倒;是诸佛教,去愚惑想。”[4](卷1,P551)分别从个人外部的行为规范和内心的自我修行来达到没有任何烦恼,超越善恶对立的境界。佛教在“六道轮回”中设置了畜牲、饿鬼、地狱的恐怖来禁止信众作恶,同时利用对可能成佛后的净土仙境的描述,促使信众行善。止恶扬善就特别需要克己,也就是要克制自己的欲望、行为和意识。因为人的恶来源于欲望,欲望产生烦恼。止恶扬善既包含信奉者为追求人生苦难的解脱,又指出了具体操作的行为规范,成为佛教伦理道德中的基本观念之一。

(三)慈悲利他的道德观念《大智度论》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5](卷27,P256)所以慈悲可以分开来讲,“慈”指使众生快乐,给他们幸福,“悲”指去除众生的苦恼,使之摆脱痛苦。[6](P447)慈悲的道德反映了佛教对人生和对世间一切事物的关怀,体现了菩萨救助众生的伟大情怀,所以普渡一切众生成为了佛教的口号。小乘佛教追求自身的解脱,所以理论和实践上体现为自利,大乘佛教宣扬只有解脱了他人,自己才算是解脱,所以体现出来的是利他观念。利他与慈悲观念紧密相连,两者目的是一致的,为了众生成佛,不惜奉献自己的一切。

(四)佛教戒律观中的道德观念由于宗教信仰或多或少包含伦理道德方面的内容,那么就具有种种道德约束力,而这种约束力在佛教体现为佛教戒律。方立天说:“佛教的戒是禁制之意,具体指皈依佛教的信徒为了对治烦恼所必须遵守的戒条、规则。戒的作用,抑制方面是防非止恶,积极方面是求是行善。戒与律连在一起构建为合成语‘戒律’,其中律是僧团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佛教制定戒律,其目的是为了规范佛教信徒的行为以及僧团的生活。佛教戒律就是佛教伦理道德规范,佛教的戒律之学即佛教伦理道德学说。”[7](序1,P1)由此,佛教戒律观中体现了佛教伦理道德思想的内容。佛教戒律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信众有不同要求,小乘佛教比较常见的是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等,大乘佛教虽有选择性遵守,但是另外制订了菩萨戒,如《梵网经菩萨戒本》、《瑜伽戒本》等。戒律中的许多戒条成为佛教伦理道德的一部分,规范信众的生活,甚至影响到普通民众的生活。佛教戒律的道德观念与平等、止恶扬善、慈悲利他有着密切联系,因为这些道德观念都是为了同一个终极目标——为了求得解脱。

(五)仁孝的道德观念佛教是一种外来文化,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冲突也有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对方的色彩。因为佛教只有适应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存在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佛教的某些因素,由此佛教伦理道德传入中国后,形成的最大特色是具有中国的仁孝观念。方立天指出:“中国佛教是以孝为中心来展开它的伦理道德学说的。”[8](P272)因为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是以家族为本的宗族社会,以孝道来维持,正所谓“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9](P2)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中国古代统治阶层,对孝道提倡不遗余力。虽然佛教徒出家远离家族,但是面对强大的传统文化压力,佛教很快吸收了中国的孝道观,在多次儒佛论争中,佛教代表人物不是反对孝道,而是努力向孝道靠拢,出家也附会成一种“孝”。“仁”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儒家的政治观念,佛教本来主张无欲解脱,但是由于要在中国生存,不能不受此影响,所以也讲起了“仁”。“仁”是“孝”的体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孝”具有了统一性。最明显的就是佛教的五戒比附于儒家的五常,《魏书·释老志》云:佛“又有五戒,去杀、盗、淫、妄信、饮酒,大意与仁、义、理、智、信同,名为异耳。”[10](P3026)

佛教伦理道德观念是建立在佛教教义基础上的,其中许多规范和信条对佛教徒具有很大的约束力,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由于佛教徒的广泛宣扬和封建帝王对佛教的扶持,许多普通民众生活受到佛教伦理道德的影响,所以佛教伦理道德扩展到了民众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

佛教伦理道德有与其它宗教伦理道德不一样的社会功能,这是由佛教的特殊性决定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俗谛和真谛具有统一规范性社会功能。虽然佛教不同学派对俗谛和真谛有不同阐释,但本质认识是一致的。俗谛是对于世俗的认识,体现为现实的和世俗的层面;真谛是圣人智慧了知一切法皆空,体现为哲学的和精神的层面。真谛和俗谛的结合是佛教所独有的,而佛教伦理道德在这两个层面都有统一规范性社会功能的作用,如现实的方面,用因果轮回关系来说明现实社会存在贫富贵贱等不平等现象的合理性等。哲学方面,则通过心灵净化和无欲无求,由世俗世界走向彼岸世界,成为信众的精神寄托,从而对佛教徒从事佛教活动和参与世俗社会起到约束作用。

其二,中印伦理道德互相认同性社会功能。佛教从两汉之际由印度传入中国,作为异域宗教,必然与中国本土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有许多不同地方。虽然如此,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还有很多相同的地方,这就成为两种文化相互认同的基础。佛教能够吸收和适应中土传统文化的要求,佛教的思维模式与中土传统文化相一致,最重要的是佛教能弥补中国道德资源的不足。中土传统文化面对佛教的进入,也在汲取佛教某些内容,如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等等,这些被当时统治者利用,所以佛教文化能够被中土传统文化认同,成为中国三大文化体系之一。由此,印度佛教伦理道德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互相认同,这一点是佛教所独有的。

佛教伦理道德还有与其它宗教伦理道德同样适用的社会功能,这是因为佛教与其它宗教伦理道德具有共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补偿性社会功能:心理慰藉人们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会碰到许多受到外部力量支配而无法认识和改变的事情,往往会求助宗教。因为人类对自然社会认识能力还有限,特别是广大普通民众,一旦遇到什么异常现象,他们有的只能是从佛教中得到心理慰藉,如对于社会中一些不合理现象的存在,民众不能改变时,可能会想下辈子会得到报应等。还有佛教在心性上提倡平等,一定上缓和了现实上的不平等。这些认识,某种程度上使部分民众容忍了不正常现实,但是他们从佛教中得到了正常生活的心理慰藉。

(二)调节性社会功能:规范行为,增强自律人是处在一个大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是靠道德和法律来维持的。佛教伦理道德具有一定的约束力,成为部分人的行为准则,这些行为准则有不少是有利于人与人的良性发展。比如佛教的五戒,即不杀生——尊重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尊重个体生存,不可杀害;不偷盗——不能擅取他人的东西;不邪淫——尊重所有的异性,不能发生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不妄语——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不能随便乱说,要努力做到句句实言,诚实待人,也不要挑拨是非,不能刻薄谩骂;不饮酒——不能饮用带有刺激性的易于麻痹神经扰乱心态的饮料,以随时保持心神的宁静状态。前四戒可以说是人与人和平相处的基本准则,所以能起到规范自我,增强自律的作用。

(三)博爱性社会功能: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和爱护环境佛教所提倡的慈悲利他以及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体现了善待他人的情怀和人与人的心性层面的平等,这样就能使人与人之间更加充满人性的关爱,甚至超越阶级、出身和财富等方面的差别。无情物也有佛性,有利于人们爱护大自然,保护生存环境。人们可以把自身品德修养、个人生活和生命质量以及关心生存环境质量结合起来,多做一些扶危济困造福社会的善事,实现一个充满博爱性的社会。

(四)整合性社会功能:消解矛盾,和谐社会社会中各种矛盾无时不在,有的矛盾只有靠宗教力量来化解。佛教具有此项功能,中国古代封建帝王提倡佛教,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给老百姓提供精神麻醉剂,缓和阶级矛盾。目前社会上仍存在很多自私自利的行为,物欲横流、金钱至上、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等,很容易引发社会矛盾,佛教的无欲无求和戒律等能够起到一定约束作用,引导人们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佛教有关伦理道德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是有利于社会良性发展的,具有很强的当代价值。佛教是人类文化的历史遗产之一,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真正发挥佛教伦理道德对当今社会和人民生活的有益补充作用。

[1]业露华.中国佛教伦理思想[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2](德)马克斯·韦伯著,于晓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三联书店,1987.

[3]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大藏经(第1册)[A].长阿含经[C].台北:财团法人教育基金会,2001.

[4]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大藏经(第2册)[A].增一阿含经[C].台北:财团法人教育基金会,2001.

[5]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大藏经(第25册)[A].大智度论[C].台北:财团法人教育基金会,2001.

[6]姚卫群.佛学概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7]丁福保.佛学大辞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8]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9]汪受宽.孝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0](北魏)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1]方立天.佛教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 赵立人〕

Research of the Social Function on EthicalMoral of Buddhism

JIN Jian-feng
(Departmentof Chinese,Jiang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Nanchang Jiangxi,330032)

The ethicalmoral of Buddhism guides people to themoral action which is used to dealwith something and themoral relation in practice.The ethicalmoral of Buddhism include five dots.These root in many ideas.The ethicalmoral of Buddhism has the especial social functions.

Buddhist Ethical;themoral;the social function;modern value

B948

A

2011-11-28

金建锋(1978-),男,江西永丰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学文献和宗教文化。

1674-0882(2012)01-0043-05

猜你喜欢
戒律伦理道德佛教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天中学刊(2022年2期)2022-04-27 06:03:56
企业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安全生产
佛教艺术
自觉遵守“十条禁令”、“十条戒律”承诺书
中国盐业(2018年13期)2018-10-26 01:12:42
戒律和自由
公务员文萃(2016年9期)2016-09-20 19:28:43
突发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平衡
新闻传播(2016年18期)2016-07-19 10:12:06
对新闻摄影伦理道德的研究
新闻传播(2016年2期)2016-07-12 10:52:24
论鼎湖山庆云寺的戒律学传统与地位
论鼎湖山庆云寺的戒律学传统与地位
伦理道德在清代借贷契约中的约束力
法律史评论(2015年0期)2015-07-31 18:5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