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性活动与感性活动
——从禅宗到马克思

2012-04-12 04:32:15金承志
关键词:对象性存在物西方哲学

张 涛,金承志

(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悟性活动与感性活动
——从禅宗到马克思

张 涛,金承志

(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是以感性活动开启它的视域的,这异质于旧形而上学和现代西方哲学。从旧形而上学和现代西方哲学去比较,有助于把握感性活动。然而,从另一个维度——禅宗围绕顿悟而展开的悟性活动去研究,亦有助于此。悟性活动是禅宗改造世界的行动,悟性活动不存在旧形而上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种种缺陷,但是这种行动依然不知道现实的人的真正意义,无法表达现实生活世界的真正秘密。

禅宗;马克思;悟性活动;感性活动

近来人们热衷于谈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存在论革命等等,然而却主要是就旧形而上学由于离开人和人的活动孤立地考察世界而带有的抽象性和思辨性这一点来谈的。仅立足于此,还不能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当代意义更加深刻而全面地揭示出来,也容易把马克思哲学真精神同现代西方哲学诸形态混作一谈。从中国传统思想视域来研究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则可开辟出一番新天地。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典型形态之一。这种智慧形态以悟性活动为中心而展开,不同于旧形而上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模式。

一、旧形而上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固有缺陷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1](P499)按着马克思的提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局限是很大的,它是“见物不见人”的,它理解人与世界关系的前提不是立足于人和人的活动,而是立足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这样,主体能动原则在它这里是缺位的,它所追求到的世界却与人无关。虽然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对人高度重视,然而他的人不过是自然界的产物和构成部分,所谓的“感性对象”只不过是能够跳动的自然物罢了。因此,他的世界乃是一静观的,而不是人的活动的结果。与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发展了能动的方面,它把人的精神或意志提升到主导原则的地位,却不顾及人在现实生活世界的活动,按照精神的逻辑推演世界的内部构成。这充分彰显了主体能动性,然而却是在抽象世界中进行的。这种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不是从现实生活世界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也不是在人的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它的精神本体虽与人有关,但这里的人不是真正的人,而是抽象的人。旧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无论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关心的是对世界的认识和解释,但脱离真正的人和现实的感性的人的一切努力都是妄为的。

现代西方哲学也看到了旧形而上学的这种二元分裂,它也力图克服这种缺陷,力图克服抽象的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分离,克服唯物与唯心、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内在与外在的二元对立。这种努力的倾向是极其合理的,然而现代西方哲学又走上新的极端。它虽然摒弃了抽象的世界,强调现世这个唯一的生活世界,但在把握人与世界的时候,反倒自失于这个现世生活世界,以现世生活世界为本体——无论是碎片式的理解它,还是把它整个批判为非本真的状态——去理解人及其命运。这样就把旧形而上学抽象的能动主体对接到现世生活世界的地基上来了,“主体”被克服为“个体性”抛散于这个世界之中。这样,旧形而上学的各种二分对立,就都在“个体性”中得到了解决,“个体性”成为哲学的主导原则。当以“主体”为代表的认识论已经走到黄昏的时候,在现世生活世界的地基上新的人开始存在起来。然而,这实在又是一种深刻的片面:深刻之处在于它的确蕴含着新的哲学观念,也是一种有着启发意义的哲学运思;片面之处在于它同样未能理解感性的人的活动所造成的现实的生活世界的真正意义。这种哲学观念和运思在表面上看似乎是克服了二元对立模式,但实际上也陷入了片面性和抽象性,因此也无法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本身,寻找到真正的人类解放之途。

二、悟性活动与禅宗的世间开拓

“中国哲学的真精神可归结为一种入世的智慧,即一种在生活世界之内调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智慧,这正是一种实践哲学的精神。”[2]在儒家而言是“内圣外王”的经世致用,在道家而言是出世情怀的入世事业,然而作为佛教中国化的禅宗的入世智慧更富有启迪意义,它是在人的悟性活动中来看待和理解人与世界关系的。在悟性活动开启的视域中将本体智慧和日用工夫合二而一,这就不存在西方哲学中的二元分立模式。禅宗的这一世界观也体现出了整个中国哲学的特点。

禅宗认为,世间并不是一个脱离人的现世生活的世界,它并不抽象地设立一个西方极乐世界。人不能脱离这个世间而另觅佛法,“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3](般若品,P58)那么,这个“佛法”是什么呢?禅宗把它描述为“无念、无相、无住”。六祖慧能说:“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离念;无住者,人之本性。”[3](定慧品,P79)禅宗追求的佛法即是一种智慧,是在人的行动体验中达到的一种智慧。在这种行动体验中,人抛除一切烦恼迷妄,不执著,不受束缚,从而达到一种自由无待的境域。这种境域是指人在经历一切尘缘过程时达到的一种超越,故而佛法并不是纯粹精神的抽象,而是与人的日常行动,即日用工夫合一的。这种合一的展现便是一种悟性活动,它是围绕顿悟而开展的禅的行动。禅宗,尤其是南宗一派,是以顿悟为标榜的。那么,顿悟是怎样一回事呢?它便是“见性成佛”的不二法门。可以说,顿悟实在是禅宗的高明和要义,禅宗围绕它所造就的悟性活动正是禅的中心和目的。世间即由悟性活动生成,在悟性活动中世间才展露出来,而且不悟时的在世状态和悟时的在世状态是一同展露的。

在世间生活的人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未悟之人,一种是已悟之人,“前念迷即是凡夫,后念悟即佛。”[3](般若品,P46)表面上看,这两种人是没有丝毫差别的,然而若从迷悟的状态来看,两者是有天壤之别的。禅宗有这样一则公案,源律禅师问大珠慧海禅师:“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问:‘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曰:‘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师曰:‘不同。’曰:‘何以不同?’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4](P157)可以看出,未悟的禅外之人对吃穿住用行仍然是执著的,因而被其束缚,已悟的禅内之人,并不是不吃、不穿、不住、不用、不行,而是将其当作一种妙道神通,所谓“担水砍柴,无非妙用。”这样就可以超越凡夫在世间的因果之报,自然而然,自由自在,这即是成佛。所以,禅宗悟性活动的中心及目的便是使世间成为开悟的世间。

禅宗首先面对的是众多的受烦恼困扰的人,这些人“无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3](般若品,P50)因此要启示其开悟,便要破除其对色身和欲望的执著,来“顿见自性”。“顿见自性”不是他力求索,而恰恰是自力开拓。“佛向性中求,莫向身外求”,“自身等佛”,“本性即佛”,它强调佛并非离开自性而另有的东西。同时这个“自性”是绝对独立和不可替代的。慧能对其弟子神会说:“汝自迷不见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3](机缘品,P157)禅宗把般若智慧推向人自身,要求人通过自己的由迷入悟来顿见佛性。这一点类似于现代西方哲学的“个体性”,只有通过自己的体验和领悟,才能见到存在之真理,达到个人的解放。然而,禅宗的这个“自性”还具有另外一个性质,即“无”的性质。顿见到的自性,即是佛,佛具有的性质即是无念、无相、无住,它具有“无生无灭,无去无来”的永恒性。正因如此,“自性”便具有了包容和涵摄一切万法的普遍性与共通性。禅宗亦说:“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能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3](般若品,P47)禅宗在一开始时候强调“自度自戒”的自力开拓,因为人的迷悟是不同的,开悟的方式也是不同的。然而,一旦顿见真如佛性,便又能将无限差别和个体性都汇到这里来,并不是排除,而是能够再度创造,焕发勃勃生机。真如佛性,即是般若智慧,无法与日用工夫分离。

人由迷入悟,这是第一方面。悟性活动的另一方面,则是已悟的禅内之人的“以心传心”。有一则公案描述了这种状况:“师(隐峰)后到沩山,便入堂上板头解放衣钵。沩闻师叔到,先威仪,下堂内相看。师见来,便作卧式。沩便归方丈,师乃发去。少间,沩山问侍者:‘师叔在否?’曰:‘已去。’沩曰:‘去时有什么语?’曰:‘无语。’沩曰:‘莫道无语,其声如雷。’”[6](P170)隐峰卧表示往来自由,不拘礼节,“平常心即道”,沩山回表示领悟。侍者未悟,只说无语,沩山已知师叔万法融贯,发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叹。在禅宗看来,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方式就是由迷入悟和以心传心两种方式,在日常的生活世界中的相互来往、接应和沟通都体现着禅的神通妙用,这即是禅通过悟性活动而达到的无量功业,即“众生是佛”的美妙世间。因此,诚如冯友兰先生所说,禅宗将高明与中庸统一起来了。[5](P133)这种统一即是本体智慧与日用工夫的合一,这正是禅宗围绕顿悟而开展的悟性活动。

三、感性活动与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境域

与悟性活动一样,开启马克思哲学新世界观境域的感性活动同样不存在西方哲学固有的缺陷,但是二者走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路径。

感性活动是如何出场的呢?要想弄明这一点,就要对前文所引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作几个这样的设问:何谓“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除了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之外,还有什么其它的理解方式?这些方式有什么差别?把它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第一个设问主要是针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虽然费尔巴哈也讲感性,但费尔巴哈把感性当作一种感性存在,把感性的人只当作对象,而不是一种现实的生成着的人。从对禅宗悟性活动的阐述可以看出,除了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对象、现实和感性之外,不仅有唯心主义从主体能动方面抽象地去理解,还有禅宗的理解方式和马克思的理解方式。

禅宗虽然也立足于人的主体能动,但它又不把这个能动主体来一番唐·吉诃德式的辟地开疆。禅宗认为,若听任主体能动,则又会陷入执着和迷障状态,因此它并不把现实、对象和感性作抽象地理解,而是“即破即显”,二者不离。然而,它对现实、对象和感性是不作研究的,它认为这种研究恰恰是“迷心外修”的方式,而不是“顿见自性”的顿悟方式。在它这里,作为有关对象、现实、感性以及关于它们的任何方面的知识,只是迷障,是顿悟的机缘。不管它们有多大差别,禅宗关心的只是破迷入悟,只要悟到,即无差别可言了。所谓“但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11](P15)“未悟未解时名贪嗔,悟了唤作佛慧。故云:‘不异旧时人,只异旧时行履处’。”[16](P54)吃的当然是米,踏的也的确是地,只是在悟性活动中,日常生活活动得到了一种根本性的转换,超脱了凡夫在世间的因果之报,证得了身心性命的真实面目。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消极的解决方式,这种方式不关注历史与社会之迷的破解,它追求的只是在日常行动中的智慧体验。一旦当马克思把对象、现实和感性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理解的时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情况。

感性在康德那里与知性相对,它只能直观,纯粹受动,指外物刺激我们的感官,先天存在的感性形式整理后天授予的质料,形成直观。感性在费尔巴哈那里也只被规定为受动性,他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是外物作用于感官的结果,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他通过感性直接对黑格尔的思维直接性进行克服,把存在当作通过感觉感受到的感性实体,现实和人就被理解为一种直观的感性对象,所以他的感性世界就只有感性对象,只能是一个受动的世界。马克思并不否认感性的受制约和受限制性,但更强调感性是受动和能动的统一,主张人和对象相互规定。作为一个受动的存在物,人被对象规定着,而且这个对象是不依赖于他的欲望存在于他之外的;但是这些对象是他的感性意识和需要的对象,是表现他本质力量的不可缺少的对象。他说:“对象性的存在物进行对象性活动,如果它的本质规定中不包含对象性的东西,它就不能进行对象性活动。它所以创造或设定对象,只是因为它是被对象设定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因此,并不是它在设定这一行动中从自己的‘纯粹的活动’转而创造对象,而是它的对象性的产物仅仅证实了它的对象性活动,证实了它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的活动。”[1](P209)

人和对象相互规定就是感性活动的对象性原则。外在的对象并不是思维意识的外化,而是人的感性意识的设定。这种设定不是思维“纯粹的活动”,不是对对象进行的范畴的规定,而是指向人的感性的存在方式,即物质生活本身。外物作为人对象性的产物,是在人的对象性的活动中才展现出来的,这样外物就在对象性的活动中扬弃自己的外在性,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当人的感性的意识开始指向和设定存在物为自己的对象的时候,它就是在进行对象性的活动了。人的感性意识将存在物设定为对象,乃是一种现实的感性需要,因为“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一个存在物如果本身不是第三存在物的对象,就没有任何存在物作为自己的对象,就是说它没有对象的关系,它的存在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1](P210)存在物只有作为对象性的存在时,才获得自己的存在,人本身也作为对象性的存在而存在。这样感性意识中就融入了两种对象性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人的感性意识的设定是生命力的表现,是他的现实的和感性的需要,只有在感性需要中才进行这样一种包括把存在物设定对象性的存在在内的对象性的活动。吃、喝、住、穿这些生活的需要无疑是第一个需要,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P531)但是这种需要只是引起生产活动,生产活动并不是根源于这种自然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1](P531~532)也就是说,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规定性是从自身的活动之中获得的,所以感性需要也是从对象性的活动中与感性意识一起获得自己的规定,即作为人的现实的需要乃是历史活动的产物。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的展开也就是人的感性存在方式,它们的展开表现为社会——历史的活动,它们也只有在这种活动中才能获得自己的规定和说明。

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的不断展开和不断统一就是感性活动的社会——历史性原则。感性活动之感性,不同于康德和费尔巴哈的感性,它来自于感性活动中,感性不仅是历史的结果,还是历史的出发点,因此感性活动总是社会的、具体的、历史的存在条件,不是抽象的观念。社会性、具体性和历史性也不是禅宗所谓的可有可无可深可浅的迷障状态,而正是整个感性活动的特性,因此感性活动是现实生活世界的基础。马克思说:“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地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重大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1](P529)这种感性活动创造了人类历史和人本身,因此有关人的价值与意义问题,包括科学问题在内的一切问题必须在人的感性活动中才能得到合理的说明和解决。感性活动造就的是一个现实的感性世界,而感性世界的改变和运动,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

顿悟使禅外之人转换到禅内,超越凡夫因果之报,进入禅所谓的神道妙用。那么,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这里,是不是也存在一种不二法门,使现实的感性的人获得真正的解放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感性活动,马克思又把它表述为实践。实践创造人类历史,同时也生成人本身,因此社会实践是人的本质规定和存在方式,人的一切改变和转换发生的真正境遇乃是实践。实践的展开同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确证和提升,逐渐摆脱人对人的依赖和人对物的依赖,达到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个人自由发展作为一种结果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和前提。在马克思这里,个人主体性同社会性被辨证地统一起来,从没有脱离社会的个人,也没有脱离人的社会。个人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它也同时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P501)也即是说,人和社会、人与世界统一的秘密在于实践这种对象性的活动,即人的感性的活动。在作为能动性和受动性相统一,具体性、历史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实践中,人才获得真正的解放。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王南湜.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三重意蕴[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1(5):28-36.

[3]魏道儒.坛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宋)普济.五灯会元[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冯友兰.新原道——中国哲学之精神[M].北京:三联书店,2007.

[6](宋)赜藏主.古尊宿语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4.

〔责任编辑 赵立人〕

Comprehension Activity and Perceptual Activity

ZHANG Tao,JIN Chen-zhi
(School of Literature,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Jilin,130012)

Marx's philosophical ideas are based on perceptual activities,very different from metaphysics and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ies,which could help understand perceptual activities with comparison.While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Zen,also helps. Comprehension activities of is the activities for Zen to reform the world,and does not contain any demerits in metaphicis and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ies,while it still does not understand the true significance for human existence,and cannot express the true secrets of the realworld.

Zen;Marx;comprehension activity;perceptual activity

B946.5

A

2011-12-28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CZX011)

张涛(1983-),男,安徽界首人,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金承志(1976-),男,安徽肥东人,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book=39,ebook=44

1674-0882(2012)01-0040-03

猜你喜欢
对象性存在物西方哲学
马克思现实对象性实践观解蔽及其对实践哲学的创新效应
学术界(2023年12期)2023-02-06 22:12:15
最有思想的句子
最有思想的句子
回到给予性与现象本身——论马里翁对对象性和成已的回应与批评
哲学评论(2017年1期)2017-07-31 18:04:03
论西方哲学“看”世界的三种方式——兼论西方哲学世界理论的发展逻辑及其意义
哲学评论(2017年2期)2017-04-18 01:15:11
西方哲学中国化的进程及其经验教训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探析
“对象性存在”的三重规定性及其意义*
“对象性存在”的三重规定性及其意义*
浅析西方近代哲学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