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家庄经济学院社会科学部,河北 石家庄 050031)
社会思潮、文化、价值观等的多元化,弱化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导致一些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失落,人生价值观及道德观的异化,使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面临严峻挑战。为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多元开放条件下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应坚持以下原则。
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尽管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人类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并没有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仍是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过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通过执政党的地位和权威,渗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为全社会提供价值准则、行为规范和理想信念。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要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消除多元化错误理论思潮的消极影响,就必须要透彻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只要加强理论澄清和有说服力的引导,就可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马克思主义从不掩饰自己的意识形态性(阶级性),自诞生之日起,就旗帜鲜明地指出,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和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南。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这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极重要意义。
多元开放条件下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坚持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结合原则,就是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题报告、讲座等形式,从不同视角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厘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其它意识形态的界限,使学生懂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特征,它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是为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服务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科学性是意识形态性的基础,意识形态性又使科学性得到进一步的证明和发展,坚持二者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说服力和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严密的理论体系,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既要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进行科学阐释,即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发展的目的、意义、价值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入科学的逻辑分析,以理服人,使学生认识、认同和服膺马克思主义理论;又要用鲜活生动的现实事例,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新成就去解释理论。“无论是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各种学术讲座报告等理论传播的内容和形式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贴近青年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身心发育实际”[2],只有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理论才更能彰显其价值魅力,才更具有说服力,也才能提高教育实效。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只有教师深刻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和实质,做到融会贯通,才能从理论上解答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才能用客观事实解答学生理论上的质疑,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由存疑到理解、认同和信奉,提高教育实效。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或者说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僵化不变的教义,而是一个立足于时代和实践,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思想体系,它通过实践改造社会,改造世界。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要注重学生对理论的把握,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室、局限于书本,而应深深扎根于社会实践,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使之成为密切联系群众、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改造世界的活动。马克思曾经在批判费尔巴哈旧哲学时就肯定了实践的功能:“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的最好例证。
多元开放条件下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原则,就是要通过讲授、对话、讨论、价值澄清等方式,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同时要让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感悟、接受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只有充分汲取传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的教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多元开放的客观现实为依据,以解决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提出的实际问题为目标,才能真正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威信,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批判抵制是指对多元开放条件下各种错误意识形态的批判抵制。在多元化社会思潮、文化、价值观中,有许多错误、落后,甚至反动的因素,如多元化社会思潮中鼓吹“自由化”、否定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民主,污蔑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不是真正社会主义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放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不是过了时,而是从未对过”、“社会主义失败论”的“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等;多元化价值观中的拜金主义价值观、利益主义价值观、个人主义价值观;多元文化中代表西方资产阶级利益和意志的的流行文化、消费文化等。这些错误意识形态借助多元开放的条件,以立体化、隐蔽性的方式传播蔓延,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助长了部分大学生追求物质享受,……导致部分大学生的精神境界降低和崇高理想的失落”[4],使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面临严峻挑战。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必须要揭露、批判和抵制这些错误意识形态,消除其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肯定弘扬是指对多元开放条件下各种积极意识形态的肯定弘扬。在多元化社会思潮、文化、价值观中,有许多正确、积极、进步的因素,如多元化社会思潮中的爱国主义思潮、改革开放思潮、社会主义思潮;多元化价值观中的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等。对于这些积极进步的因素,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必须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弘扬,引导大学生认同和接受这些积极进步的因素,树立起正确的义利观、奉献观和价值观,科学理解和认识人生的价值意义,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根本利益与暂时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
多元开放条件下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坚持批判抵制与肯定弘扬相结合原则,就是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报告、橱窗、网站等形式和途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于多元化社会思潮、文化、价值观等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价,对于其中正确、积极、进步的因素要大力肯定弘扬,引导学生认同和接受,对于错误、落后、反动的因素要批判抵制,只有厘清是非,弘扬正气,才能维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纯洁性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人生价值观。
系统性是指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一个有机系统,它包括教育主体、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途径、教育环境等要素,这些要素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一个有机结构和功能整体[5]。教育主体包括教育者、教育对象、组织和管理人员等;教育目标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价值观,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教育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等;教育方式包括管理制度、教学场所、教育网络、教育设备、教育方法等;教育途径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题讲座、社会实践等;教育环境包括国际国内大环境、社会和校园中环境、课堂教学和学生身心发展小环境。传统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在这些系统要素的配置与优化方面存在有诸多问题,如教育方法主要采用的是简单机械的灌输和说教,教育途径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能动性,这样的教育范式已经不能适应多元化时代要求。因此,多元开放条件下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实效,必须要优化系统要素,使系统要素形成合理的结构,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各系统要素的功能。
针对性是指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要依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年龄、专业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开放,有理想、有追求,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强,有批判精神,但他们人生阅历浅,社会经验缺乏,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社会思潮、文化、价值观、信息的多元化以及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往往感到困惑、迷茫和无所适从,因此,易于产生苦恼、冲动和叛逆思想,做出错误的选择。此外,由于心理、认知、年龄及专业知识结构等不同,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与接受也存在差异。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应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具体来说,高校教师必须从大学生群体的心理、认知、年龄等实际出发,有的放矢,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善教学设施、创新教学方式等实施教育活动,真正提高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
多元开放条件下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坚持系统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原则,就是要把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重视系统性,抓好系统的各个环节,实现系统要素的最优结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系统要素的功能,形成“合力”,提高教育效果;同时要强调针对性,找好切入点,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因人施教,实施教育,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只有摒弃传统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机械硬性灌输教育范式,把系统性与针对性有机结合起来,用引导、体悟、情境感染等方法,才能切实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2]王淑芳.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现实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3):5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4]张志辉.略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9):61.
[5]柴晓霞,张二芳.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原则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6):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