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新
(1.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100871;2.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重庆400074)
有意味的形式: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符号语义场研究
王立新1,2
(1.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100871;2.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重庆400074)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在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群中迅速崛起,在经历爆发式喷涌发展之后,由于对自身符号文本的文化意涵缺乏认知而面临进退维谷的尴尬处境。作为中国电视新闻话语转型的典型样本,电视民生新闻勃兴并非偶然,其构筑的符号语义场与当代社会文化视点下移趋向暗合。
符号语义场;电视民生新闻;平视化;发展策略
近年来,以关注市民日常生活,报道地方民生动态的城市民生新闻,在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群中迅速崛起,成为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制播亮点,代表性的有如:重庆电视台《天天630》(2004年)、陕西电视台《都市热线》(2006年)、甘肃电视台《今晚新时空》(2005年)、四川电视台《新闻现场》(2001年)等,引领一时风骚。在经历新声夺人的初期大发展之后,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开始落入程式化、单一化瓶颈,节目数量也从最初的遍地开花,到播出时间大规模缩减,甚至被取缔的境地,例如,甘肃电视台当年热播的民生新闻《今晚新时空》,已从45分钟改版为目前的15分钟,并转为公共资讯性质的栏目《今晚播报》。由目前现状看,电视民生新闻在经历爆发式喷涌发展之后,由于对自身符号文本的潜在文化意涵缺乏准确把握,由此陷入重沓往复的苦恼发展瓶颈,面临进退维谷的尴尬处境。
本文认为,作为中国电视新闻话语转型的代表样本,电视民生新闻的节目构成形式蕴涵丰富的社会文化心理投射。实际上,民生新闻的勃兴并非偶然,正与当代社会文化视点下移趋向暗合,因此,本文尝试运用文化研究的形式论方法,以重庆电视台《天天630》为典型文例,对都市民生新闻的符号语义场加以观察,以此展开对其发展策略的分析。
民生新闻《天天630》因每晚18:30播出而得名,是重庆电视台新闻中心于2004年4月20日开播的一档区域性、大众型、大时段民生新闻栏目。节目收视率稳定在14%左右。八年来,《天天630》栏目打造出较好的品牌效益,是重庆广电集团(总台)创收额度最高、效益最好的自办栏目之一,2006年通过广告全国招标,创收达到9 000万元,2007年《天天630》栏目广告创收已达到1.2亿元,目前,《天天630》仍是重庆电视台广告创收最多的栏目之一。据统计,栏目组每天平均接市民热线电话高达四五百个,已成为重庆地区社会影响力最强的新闻栏目品牌之一。
由于开播时间早,持续时间长(2004年至今),成果斐然,社会影响力大,重庆电视台《天天630》具备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代表性。因此,本文以《天天630》为西部电视民生新闻研究范本,运用形式论研究法分析其语义场结构,力图为当下地方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提供镜鉴。
伴随全球化到来,文化的消费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主流。在此作用下,传统的精英文化视角下移,而大众作为消费主体开始参与话语权力分割。与此相应,媒介受众的视角正开始从仰视受教向平视对话参与转移。就电视媒体而言,收视率已成为各家电视台栏目制播的重要考量指标。以《天天630》为代表的一大批都市电视民生新闻出现,正是在这一文化转型洪流中,以自觉或不自觉的平视化话语形态构筑出符号语义场,实现与社会文化视点转移的汇合,从而赢得广阔收视天地。以重庆《天天630》为代表,总结其平视化符号语义场要素如下:
众所周知,电视民生新闻吸引眼球点多在其亲民性,这类节目也往往努力彰显其平民身份。《天天630》栏目主题词就是:“《天天630》,贴近老百姓。”并以此为核心理念,确立了以“突发事件、舆论监督、百姓情怀”为报道内容,以“民众生计”为报道重点,形成了“快捷实在、诚待市民”的基本特色。同时,与多数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一样,《天天630》也采用“说新闻”的报道方式,建立起:百姓的疑惑、政府解答;市民困难、部门的意见,而主持人以间插评论员身份进行评述的报道模式,形成明快通达、淳朴平实的栏目风格。这与以乐天爽利著称的重庆地区民风民俗特征十分相应。此外,播出时间上,《天天630》播出时间是重庆新闻频道每晚6点30分,节目时长90分钟(含广告时间),同时,在重庆娱乐频道23:00、重庆公共频道19:52会再次重播,也充分考虑到了本地大众的日常作息习惯,与多数热播的电视民生新闻播出时间选择特性相近。
区别于严谨端庄的传统新闻主持风格,无间距的主播风格更强调主持人形象和语态的民间性、日常化。以《天天630》为例,其栏目主持人从早期的王琳颖、李菁、孙琳琳、范自平,到现在的程晨、叶红、杨全、张满,都带有主持的无间距风格。有一个具有说服性的例子是,“630”主持人杨全刚出镜主持时,曾因为形象不佳饱受争议,但事实很快证明,对于都市民生新闻节目类型而言,无间距的主持形象和语言风格,恰好吻合大众消费文化欲求。观察中国电视,不难发现,目前各类高收视电视节目,都或隐或现趋向在媒介与受众间建立无间距语义场,从文化研究角度看,无间距风格与信息社会培养出的民众的话语权力分享认知趣味相应。
都市民生新闻节目内容多强调原生态、服务性、情趣化。《天天630》开播以来,陆续推出“爱在深秋,梦相随”、“重庆好心人”、“我的亲情故事”等亲情类主题系列。节目中,又间以服务性滚动字条,比如“生活知识窗”、“寻人寻物”、“短信评新闻”等,为市民提供帮助,同时,配合都市流行内容,也推出一些时尚型版块,比如,海选新闻、奇趣轶事插播。此外,片尾还多出现“天气提醒”、“今日关注小话题”等小版块。
平淡琐碎的都市百姓生活样态,常态生活又以镜头遴选,制造出陌生化效果,从而实现日常生活审美化消费,因此,很快受到市民——都市电视的主流收视群体的关注和追捧。
通过以上分析显示,以《天天630》等为代表的一批电视民生新闻的成功,与其符号语义场构筑的平视化话语形态密切相关。目前,电视民生新闻在经历初期的勃兴后,正面临受众审美疲劳的严峻考验,在这一时期,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自觉发挥平视化新闻视角的文化功能,不致陷入昙花一现的境地,是其可持续的关键。结合前文,笔者认为,必须重视以下三方面发展策略。
一般而言,电视民生新闻集中播报的是种种世情世相,新闻人物与都市里大众的社会身份相似,问题基本是市民常遇到的或者也许会遇到的问题,与观众如同街坊邻里。由于环境使然,西部城市都具有鲜明地域性色彩,故此,在地域性文化标出彰显新闻贴近性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例如,《天天630》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和生活,关注的对象来自具体、卑微的社会层面,报道基本是本地域内的百姓生活琐事。主持人采用插叙的方式说新闻:劝解邻里纠纷,宣读城市的公告、通知,闲侃市井趣事,这与重庆地区的市井文化特质十分吻合。
本文以为,地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报道时,应弱化宏大叙事和过分严肃的修辞,消解新闻播报中常常透露的话语特权和社会分层优越感,而培之以浓郁的本土色彩、强烈的平民性以及日常生活气息。此外,注重新闻受众对报道人物社会身份、新闻话题及场景的熟悉感,受众由于对场景熟悉所产生的现场参与感,让观众观看时易融入,易共鸣。地域性文化标出彰显的是新闻贴近性原理,对地方尤其是西部电视地方民众而言,这往往是央视国内、国际新闻难以唤起的日常情感所在,也是地方民生新闻最重要的魅力所在。
地方电视,尤其是都市民生新闻的观众群多数为基层市民或农民工,一般学历层次不高,月收入平均在1 000元左右,他们有较强的融入都市生活的需求和城市归宿感,是重庆这样西部城市的主流人群,也是城市中收入、社会地位、话语权力欠缺的群体。这部分人群最关心的是相关权益保障,以及他们渴望却由于现实种种限制无法完整实现的社会利益。
因此,首先,电视民生新闻选材应注重话语权优势分享,以突出无间距性,关注与这些民众利益攸关的话题,尤其是民众生存和安全层面的话题,如衣、食、住、行,以及对安定性、福利等的需求,这些问题涉及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实现。大量报道除了集中于百姓反映、投诉的生活难题上,还应力图在了解事件真相的基础上尽量促成问题解决,为弱势群体鼓与呼。对“630”节目观众群的问访显示:体现日常关怀、人情味的报道内容、方式最受观众群体欢迎。
其次,在参与性上,电视民生新闻还应注重受众独立发表对新闻事件的看法。节目中插播的大量普通百姓同期声,也可以使观众对媒体话语权使用产生替代性满足感。一方面,通过随机采访让群众对某一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通过诸如开通热线、网站投票、DV大赛等多种形式与观众实现互动,达到无间距效果。如“630”通过海选新闻、妙评新闻,对有关话题进一步展开讨论、提高收视兴趣,观众还能通过拨打新闻热线随时报料身边的小事,这些举措都取得不错的效果,扩大了节目影响力。
与纸质媒体相比,电视能充分利用影像图解新闻,缩小媒体信息与受众解读之间的误差,降低理解难度,实现有效沟通,这在教育水平尚不发达的西部地区显得尤其重要。例如“630”曾经成功推出的三个主题版块(“重庆好心人”、“我的亲情故事”、“爱在深秋,梦相随”),都采用了讲故事的叙述模式。对于西部百姓来说,戏剧化的情节、感人的场面、贴近生活的小故事便于他们理解和记忆,同时,故事结构会突出新闻内容的戏剧张力,具有更好的传播效果。此外,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方言同期声的大量运用,也使媒体与观众距离感缩小。
结语
当代社会,伴随全球化进程以及中国社会体制变革带来的巨大冲击,中国当代文化视点下移——大众话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近年来,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人本”思想强调,表征着中国社会现代性进程。文化的多元共生、人文性已成为公认的价值尺度。这一文化空间,正可以构成地方电视大施拳脚的舞台。利用其独特的地缘特质,标举平视化新闻视角符号语义场,应该说,电视民生新闻发展前景方兴未艾。
要指出的是,在目前实践操作中,电视民生新闻已表现出一些明显缺失。最典型的有二:第一,伪日常化叙事——猎奇、耸动新闻追求;第二,琐碎叙事——过分强调市井生活细部,主题缺乏提炼,松散随意,结构上缺乏整体性。这些严重影响到民生新闻节目品质,使其近年来饱受内容低俗、冗杂的质疑和批评,令其发展雪上加霜。
本文以为,电视民生新闻的平视化符号语义场的构筑,并不意味着节目制作粗糙浮泛,日常生活文化审美消费是其成长动因。文化研究表明,当代文化正经历的视点下移,其本质是新的社会分层流动,其间将蕴涵多元主体话语活跃契机,从这一角度观察,本文认为,建构多元主体语义空间将是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发展下一步探索的关键所在。
J8
A
1007-4937(2012)03-0112-03
2012-03-12
基本项目:北京大学影视学博士后出站工作报告“中国影视符号修辞研究”内容之一;中国博士后第49批面上基金资助项目
王立新(1973-),女,山东青州人,教授,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文学博士,从事影视符号学研究。
王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