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国良,王拥军
(中国人民大学 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2)
探索(专题讨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基于人际知觉偏差的视角
俞国良,王拥军
(中国人民大学 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2)
人际知觉偏差是在人际知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误读现象,正性—负性信息的非对称性、行动者—观察者非对称性和人际沟通障碍就是常见的人际知觉偏差。人际知觉偏差是直接导致人际矛盾冲突现象的主要心理原因,其心理机制可以概括为锚定调节启发,相关研究可以作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突破点。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增进人际知觉的准确性,培养积极健全的心态和人格,掌握增进人际和谐的措施和手段。
人际知觉偏差;人际知觉的非对称性;和谐人际关系
和谐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视角是多方面的,可以是道德伦理的、法律的,也可以是文化教育的。近年来,人际知觉偏差在人际关系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当前社会心理学领域中一个突出的热点问题。人际知觉偏差现象的研究也为我们探讨和谐人际关系提供了全新视角。
人际知觉就是在社会情境中个体对他人的表情、思想观念、态度行为、品格性格、人际关系和行为原因等方面的认知。人际知觉不是一个准确无误的过程,而是一种充满了偏差、误读和矛盾的过程。人际知觉偏差是直接导致朋友失和、社会愁怨、劳资冲突、夫妻反目、民族纷争和自卑自杀等社会现象发生的心理原因。人际知觉偏差现象是很丰富的,概括地说,这些偏差包括正性—负性信息的非对称性、行动者—观察者非对称性和人际沟通障碍等。
在日常生活中,领导属下之间会相互误会,不同种族之间会相互误判,夫妻之间会相互误解,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个体对于正性信息和负性信息的人际知觉是不一样的。正性—负性信息的非对称性就是说负性信息(如说谎、愤怒、侵犯、自卑)与正性信息(如微笑、诚实、自信)相比对形成人际态度(如初次印象)、激发情绪(如喜欢、满意度)等方面的作用存在非对称性差异,负性信息对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作用更强,由此,也被称为负性偏差[1]。
负性信息和正性信息与中性信息相比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而负性信息与正性信息相比更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巴等人发现,判断者可以根据呈现39毫秒的面部表情识别对象的危险性,并形成初步印象[2]。负性信息更容易预测关系的恶化或终结,人们对负性信息(如辱骂、撒谎等)更敏感,更容易记住,负性信息对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作用更强,这就是负性偏差。受到批评、被朋友抛弃等负性信息比受到表扬、结识朋友等正性信息对个体的情绪影响更强大、持久。婚姻关系中的不快事情(如消极言语、失信行为、性关系不和谐等)与积极事情(如表扬、诚实、性满足等)相比,更能预测几年后的婚姻状况。负性信息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参考因素,“你给我初一,我还你十五”式交往比“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式交往对双方的影响更强,前者的直接结果就是关系的终结。为保持良好关系,正性信息要超过几倍的负性信息才能抵消负性信息的影响。对人的一次不礼貌行为引起的后果,约需要五次礼貌行为才能补偿,尤其在首次见面时的负性信息会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只有通过增加接触次数才能逐步化解。
在人际互动中每个人既是观察者,也是被观察者(行动者),观察者能否准确识别被观察者的特征直接影响人际关系的特点和走向。行动者—观察者非对称性就是行动者和观察者对人际信息的认知存在性质或数量上的偏差分离现象。人们总是基于自己的眼睛、观点、信念、态度和心情来理解他人,常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常常认为自己关注对象也是别人所关注的对象。当个体关注自己的服饰、容颜和个性之时,认为别人也是这样。在吉洛维奇等的实验中,让大学生穿着胸前印有一位歌手的大幅头像的T恤衫,然后进入一个有许多学生的大教室,穿T恤的学生猜测大约一半的同学会注意到他的T恤,而实际上注意到的人只有23%[3]。人们常常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程度,往往会把自己看做公众注意的焦点——焦点效应;人们高估自己内心状态的泄露程度,往往认为别人容易识破自己的内心状态——透明错觉。焦点效应和透明错觉容易使人际关系偏离相互融合、相互关注、相互理解和共同发展的方向,容易引发人际关系中的自我保护、焦虑或恐惧等心理现象,进而诱发人际矛盾或人际失衡。
行动者和观察者归因的非对称性就是说行动者和观察者对人际行为的行为原因的认识存在偏差。麦勒通过对1971—2004年间的173项行动者—观察者非对称性研究的元分析发现,对负性信息(如失败、侵犯行为等)的行动者—观察者归因的非对称性效应显著,即行动者喜欢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情境,而观察者喜欢把他人的失败归因于其能力;与负性信息相比,对于正性信息(如成功、助人行为等)的行动者—观察者非对称性是反向的,即行动者喜欢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观察者喜欢把他人的成功归因于问题简单或运气[4]。
在知觉他人和知觉自己的过程中,人们常常认为自己的判断是客观的,由此过分地夸大自己判断的合用性;同时,认为其他人的判断是自我陶醉,由此过分地夸大其他人的认知偏差。这种现象被称为偏差盲点[5]。普让尼恩等人的研究显示,人们总是认为,与其他人相比,自己是独立自主、坚强正直的,更不容易受到“自我服务倾向”和“自我关注倾向”等现象的影响。内省错觉和朴素的实在论是偏差盲点的两个重要根源。内省错觉就是指人们重视通过内省而获得信息的价值的倾向。内省信息包括自己的态度、感受和内在动机等,而非内省信息包括环境信息、他人的行为等。内省错觉的实质是,个体经过权衡认为内省信息(如自己的行为目的、自我概念等)可以作为评价自己的基础,因此,内省信息的价值比非内省信息的价值更大。人们常常认为自己心目中的世界就是“客观的世界”,这种思想就是朴素的实在论。朴素的实在论是指人们常常认为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就是世界的全部,自己知道的,别人不一定知道,自己比别人知道的要多;虽然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各有不同,当出现分歧和偏差时,人们常常否认自己的偏差,并把分歧和偏差归咎于他人。
人际沟通是一个你来我往的互动过程,这个过程包含许多障碍、变数和困局。自我中心理解和自我中心表达是人际沟通障碍的具体体现,并贯穿于人际沟通的整个过程。由于交往双方的信息资源、目的动机、文化风俗、成长环境、社会经验和人格特征等方面因素的差异,个体在理解他人和表达信息时常出现自我中心的倾向。
自我中心理解具体表现为个体对对方发出信息的误解和曲解。从信息的接收者来看,“断章取义”、“添枝加叶”、“以貌取人”和“不求甚解”等信息加工模式导致误读他人和曲解他人;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唯唯诺诺等心理距离或地位角色感受模式可以传递不同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从而导致信息被歪曲或阻隔。自我中心表达产生的原因是个体基于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向对方发出信息时产生误说、误传或误断的现象。自我中心理解与工作记忆的容量状态有关,工作记忆容量低时(如情绪激动、固执己见时),自我中心理解倾向增强。从信息的发送者来看,信息交流目的不明确,可以导致信息模糊;媒介表达不清晰,可以导致信息失真;传送信息选择失误,可以导致信息失准。从信息沟通渠道来看,选择不适当的沟通渠道,容易导致信息被削减或延误;选择不适当的沟通角色和环境,容易导致情绪纷扰或合作破裂。
近年来的实验研究显示,人际知觉偏差的心理机制可以概括为锚定调节启发[6]。人们在解读他人心理的时候常把自我特征或刻板模式作为起点或立足点(这叫锚定),然后再参照他人的背景信息对自我特征或刻板模式进行校正(这叫调节),而且这种调节常常是不彻底的和不充分的。不适当的锚定,不彻底或过度的调节都可能导致偏差。
以自我为锚定就是以自我特征为参照点来评价他人的态度、能力和个性特征的现象。所谓自我特征就是自己的个性化信息,包括自己的态度、信念、期望、能力、个性等。在模糊的情境中,与非自我特征词汇相比,人们喜欢用自我特征词汇描述他人;在某些自我特征上自恃很高的人如友善,往往认为与自己同属一类人的个体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在面对同一情境时,自己常常认为他人具有与自己类似的动机和目的。这种用自我特征同化他人的现象是很常见的,在中国的古语中就可以找到很多句子,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掩耳盗铃”等都是以自我为锚定值判断他人的例子。当知觉者认为自己与被知觉者具有明显类似特征时,更倾向于实施自我特征锚定。
在锚定调节过程中,自我锚定值的激发过程是一个自动激活的、省时和省力的联结过程;其调节过程就是个体从自我锚定值出发对知觉对象的特点进行或自动或主动的补充、转换和调整过程。温格鲁和邦德研究了特质愤怒高者的社会投射的特点。实验材料是关于攻击性的模棱两可并缺少结局的短文。被试的任务是推测短文中主人公的后续行为,并在主试呈现主人公后续行为后,阅读描述后续行为的文字。主试呈现的主人公后续行为包括两类句子,一类是有攻击性的句子,另一类是非攻击性的句子。结果显示,特质愤怒高者用攻击性行为接续模棱两可的短文,随后阅读带有攻击性句子的时间较短而阅读非攻击性句子的时间较长。这个实验证实了人们常把自己的习惯思维方式投射到模棱两可的情景之中,而且当面对与自己的期望不一致的信息时会花更多的时间调整或反思自己的判断[7]。
刻板模式是个体对社会成员进行类化的结果。类化就是把具有类似特征的个体归为一个群体,属于这个群体的个体都应具有类似的特征。儿童是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逐步习得的一些刻板模式,例如妈妈、爸爸、老师、男孩、女孩、医生和陌生人等群体的刻板模式,知道不同的社会群体在同一环境中的表现各有不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情绪情感,如喜悦、恐惧、厌恶等。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展,作为对人群的社会性类别的反映,刻板模式得到了丰富和深化,例如,对英雄、领导人、教授、工程师等诸多社会群体、社会职业、社会称号等有了更细的认知。
大量的刻板模式存在于成年个体的记忆之中,当知觉者认为被知觉者的某些信息线索与刻板模式之间具有明显类似特征时,个体更倾向于实施刻板模式锚定。刻板模式可以使个体利用先前的群体特征知识解释他人的当前行为,并把他人的行为意义化,这是一个同化过程。当知觉者掌握判断对象的信息较少时,或判断对象与刻板模式的一致性明显时,知觉者就倾向于用刻板模式同化知觉对象,认为知觉对象具有刻板模式所具有的特征。卡迪等的研究显示,人们倾向于认为,与没有子女的女人相比,有子女的女人更有亲和力,而工作能力较差;与没有子女的男人相比,有子女的男人更有亲和力,同时工作能力更强。他们还发现,这些刻板模式影响知觉者针对被知觉者的行为决策和交往方式,例如,人们不愿雇佣有子女的女人,却愿意关心帮助有子女的女人[8]。
依照锚定调节启发机制,人际知觉者通过自动锚定和随后的调节来判断知觉对象的特征。从客观说,虽然这个过程不一定准确,但对人们的生存都很重要。从生物生态学的角度来说,基于简单线索(如知觉对象的面部表情或与知觉对象的相似性)的自动锚定,可以使个体的反应更快捷;基于心理理论和相关信息的调节,可以使个体的反应更准确。基于偏差现象的研究结果不可避免地得出人类人际知觉不完美的结论:人基本上是非理性的、自动的和无知的;人们喜欢用启发式捷径推断他人,喜欢用第一感觉推断他人,对自己所作所为的觉知程度较差。
可以说,锚定调节启发是产生诸多人际知觉偏差的主要原因,锚定调节启发具有普遍意义。人际知觉偏差的原因就在于自动锚定和随后的调节过程上,由此,人们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解会出现自我中心偏差,这些偏差的原因包括不适当的自我中心预设值、不恰当的价值观和信念(如人性假设)、不完备的信息、不准确的思维逻辑和低下的认知能力等。因而,减少和缓解人际知觉偏差的核心就是预设合理的锚定值,规范锚定后调节过程。下面的问题就是,基于人际知觉偏差的研究,如何发扬人际知觉中的“准确、积极”方面,如何开发能够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理念和方法。基于人际知觉偏差现象的研究,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项系统工程。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际协作、社会秩序、社会活力、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基础。可以说,构建和谐关系是重大的时代性和世界性课题。在组织管理心理学中,人际沟通、组织和领导下属等问题直接影响组织的效能;在学校教育心理学中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优差生关系等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儿童的发展;在司法与犯罪心理学中人际关系既是犯罪成因之一,也是感化犯罪分子的重要途径。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是洞悉人际知觉的特点,明晰人际互动过程的规律,掌握增进人际和谐的措施和手段。
一般认为,率真的知觉对象、合适的特质、充足的信息和优秀的知觉者等因素可以促进人际知觉判断的准确性。率真的知觉对象应是比较“阳光”的知觉对象,若知觉对象是自我监控能力强的人或社会活动力不足的人,那么这样的知觉对象的可判断性比较低。合适的特质指的是有的特质容易被识别,有的特质不易被识别,如宜人性在第一印象中就比较容易被识别,而因他人的城府掩饰,如诚信特质在第一印象中就难于被识别。“日久见人心”、“兼听则明”的意思就是有充足的信息可以改善人际知觉。自我中心理解主要是自动加工过程,而主动搜寻对方个体和情境信息会降低自我中心理解的倾向。合理渲染的背景情绪可以促使个体主动搜寻情境信息,进而可以趋近更加合理的知觉结果,而不恰当的背景情绪会加剧知觉偏差。与“乐极生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词表达的意思相近,凝重的情绪(如悲伤)可以增进心理理论的应用,促进系统地分析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和特征;而愉悦的情绪会减少心理调节的应用,过多地求助于刻板模式,容易轻描淡写地识别和判断他人。
个体对他人行为和态度的解读是从自我特征或刻板模式出发,通过调整自我特征或刻板模式推测来判断他人行为和态度的过程,因而对心理理论的提升可以提高人际知觉的准确性。心理理论就是个体所具有的解释行为原因和心理状态的观念和能力,就是知觉他人和自己内部的朴素思想。通过加深个体的阅历和文化厚度,可以丰富和锤炼自己的心理理论,进而增进人际知觉的准确性。作为社会人,个体逐步形成自己的心理理论,心理理论也有精明和拙劣之分。精明的心理理论就是能比较准确地知觉他人的理论。优秀的知觉者需要具备精明的心理理论,需要具有关于性格类型、性格与行为的关系、性格人格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具有知觉他人动机的辩证思维能力。与成人相比,儿童在知觉他人时的自我中心倾向更严重,但其原因不是成人加工信息更客观,成人与儿童一样是从自我特征开始判断他人的,只是成人更善于后期调整[9]。心理理论和主动调整功能是后天习得的,儿童在4岁以前还不能区分“自己所思”和“他人所想”的差别,之后儿童逐步知道自己的思想与他人的差异是明显而经常的。虽然成人的基于自我锚定的调整功能可能出现失误,但这种丰富的心理理论和调整功能确实是成人与儿童的主要区别。
受个人主义文化影响的个体,在人际沟通时更可能表现出高兴、失意、率直、自豪和痛苦等情绪行为;受集体主义文化影响的个体,在人际沟通时更可能表现出愉悦、失望、缄默、羞涩、内疚、责任等情绪行为。美国人更喜欢在广阔的社会情境中展露自我,以表明自己与众不同,而来自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自我展露的范围很有限,更喜欢换位思考和观点采择,更喜欢做情境归因,能更好地评价自己,尤其是对自己在某一情境下的道德表现和利他表现的判断更为准确。与个人主义文化相比,集体主义文化(如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强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东方人耳濡目染形成了善于设身处地和换位思考的特点,这有利于充分调整自己的锚定值,有利于准确把握他人的思想和特质。
和谐人际关系的核心是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情感融洽和行为协调。诚信、宽恕和共情等个体的积极特征都有助于改善和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诚信对自己态度、情感、信念和想法特征的准确表达和承诺,是和谐关系建立的基础;宽恕是对他人过失的谅解,减少人际危机的一种方法;共情是设身处地地把握他人的处境,有利于判断他人的行为原因,有利于拉近与他人的心理距离,有利于维系良好人际关系。
心境影响人际沟通过程中所使用言语的风格和内容,进而影响人际沟通的发展。史密斯等人的实验显示,在积极情境(如关怀的、激励的情境)启动下,负性偏差现象不明显,也就是说积极情境会减轻或逆转人际知觉的负性偏差现象[10]。积极心理学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的福瑞德瑞克森的研究显示,经常抱有积极情绪(面带微笑、团队兴趣、支持他人、同情等)的大学新生,比经常抱有消极情绪的大学新生更容易与同学心心相印,更容易建立起亲密关系[11]。处于积极心境的个体在评价人际关系和他人时容易采用启发式的、整体的、刻板的和概括性的语言,而消极心境容易诱发专注性、系统性和细节性的语言。处于积极心境的个体在评价人际关系和他人时容易专注对方行为的积极方面,而消极心境的个体专注对方行为的消极方面。心境对人际沟通的影响结果是产生不同的人际期望和自我效能感,自己喜欢对方,就更可能认为对方喜欢自己;人缘好的人倾向于低估自己的人缘,人缘差的人倾向于高估自己的人缘。
虽然透彻了解他人不一定导致亲密,但适当的沟通是通向亲密的必经之路。人际沟通就是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线索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与行为互动过程,就是有目的地传达信息、表达感情、克服障碍、传递信息、激励士气或控制行为的过程。自我展露、倾听和基本共识是克服自我中心偏差的有效办法。
自我展露和倾听在人际沟通中起着了解和被了解的作用。自我展露是指个体把个人信息告诉给他人,与他人共享内心感受和信息的过程。亲密关系的形成依赖于自我展露。自我展露会增进理解、关心和认同。适当的自我展露可以拓展沟通范围,使话题由浅入深;可以增加共享程度,使双方的心理感受由分离到重叠,由此双方关系也由一般向亲密转化。如果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缺乏这种自我展露,他会感受到更多的寂寞,难以与他人建立起亲密关系。倾听是对对方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主动的专注和理解。倾听需要全神贯注,要求完整接受他人发出的信息和意义,既能理解思想含义,也能理解对方的情感。倾听在工作、生活中具有信息功能,可以准确理解对方;倾听具有情绪功能,可以表示对对方的信任和支持。
对双方来说,人际沟通需要共识,这些共识包括信任、合作、宽容等。信任是建立、维持和亲密发展的基础。合作是双方沟通的信息基础。在人际沟通过程中,双方都在检测对方的信任品质。信任就是对双方是否可信赖和可依靠的确认,信任包含对对方的积极情感因素,也包含对对方的认可等认知因素。在双方合作的情况下,沟通双方可以减少信息阻隔,沟通语言和渠道更畅通、更简捷;在双方合作的情况下,沟通双方可以减少情绪对抗,沟通心态和情绪更自然、更愉悦。宽容就是对他人的不足和错误的理解和原谅。宽容者能够对他人的错误做雅量归因,能够理解他人的处境,宽容是信任的结果,又是合作的基础。互利互惠、双赢思考、团结友爱等理念都影响人际关系的品质。
人际沟通过程是一个充满变化的过程,对这个变化过程的研究可以增进人际沟通的效能。虽然人际冲突可以诱发消极情绪和敌视行为,但人际冲突也可以促进个体的积极变化,即人际冲突可以促使个体调整自己的情感态度,进而降低个体因刻板印象而引发的知觉偏差。我们不能低估调整人际关系的外显行为的作用。这些外显行为包括身姿、举止、表情等动作,也包括关怀、宽容、依恋、侵犯、利他、爱、社会支持等行为。人们在交往中必须借助各种外显行为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这些外显行为是反映、建立和调整人际关系的重要依据。人际关系外显行为的核心是给予和获得。给予就是给予对方爱、关怀和利益,给予可以提高双方的幸福感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人际情绪调节有助于克服负性情绪、释放正性情绪,也可以增进人际的和谐。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际关系是人类永恒的交往形式,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人际知觉就是建立、维系和改善人际关系的基础,人际吸引和亲密关系都是在人际知觉过程中形成的,但人际知觉既不是一个完美的过程,也不是一个完全理性的过程。人际知觉偏差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误解、误读,是人际交往过程的常见现象,缓解人际知觉偏差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构建和谐人际关系问题,需要多种研究范式从多个角度出发系统地进行研究。虽然人际知觉偏差不能被根除,但人际知觉偏差现象的探讨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铺垫了牢固的基石,为我们研究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1]Baumeister R F,Bratslavsky E,Finkenauer C,Vohs K D.Bad Is Stronger than Good[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2001,(5):323-370.
[2]Bar M,Neta M,Linz H.Very First Impressions[J].Emotion,2006,(6):269-278.
[3]Gilovich T,Medvec V H,Savitsky K.The Spotlight Effect in Social Judgment:An Egocentric Bias in Estimates of the Salience of One’s Own Actions and Appearanc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0,(78):211-222.
[4]Malle B F.The Actor-Observer Asymmetry in Causal Attribution:A(surprising)Meta-analysis[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6,132:895-919.
[5]Pronin E.How We See Ourselves and How We See Others[J].Science,2008,(320):1177-1180.
[6]Epley N.Solving the(Real)Other Minds Problem[J].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2008,(2):1455-1474.
[7]Wingrove J,Bond A J.Correlation between Trait Hostility and Faster Reading Times for Sentences Describing Angry Reactions to Ambiguous Situations[J].Cognition and Emotion,2005,(19):463-472.
[8]Cuddy A J C,Fiske S T,Glick P.When Professionals Become Mothers,Warmth Doesn't Cut the Ice [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4,(60):701-718.
[9]Epley N,Morewedge C,Keysar B.Perspective Taking in Children and Adults:Equivalent Egocentrism but Differential Correction[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4,(40):760-768.
[10]Smith N K,Larsen J T,Chartrand T L,Cacioppo J T,Katafiasz H A,Moran K E.Being Bad Isn’t Always Good:Evaluative Context Moderates the Attention Bias toward Negative Informa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6,(90):210-220.
[11]Waugh C E,Fredrickson B L.Nice to Know You:Positive Emotions,Self-other Overlap,and Complex Understanding in the Formation of a New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2006,(1):93-106.
编者按:构建和谐社会既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件之一。本期的三篇文章分别从人际关系、群体心理、亲社会行为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角作出有益的探索,旨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效应对群体性事件,培养和扩大亲社会行为,为社会进步与发展做出社会心理学应有的独特贡献。
C4
A
1007-4937(2012)03-0085-06
2012-01-2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JJDXLX004)
俞国良(1963-),男,浙江杭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研究;王拥军(1968-),男,河北魏县人,副教授,博士,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心理学研究。
〔责任编辑:杨大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