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邓小平所提出的一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观点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他关于稳定压倒一切、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思想分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基础和保障。分析邓小平的和谐社会思想对我国新时期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和谐社会社会主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解决好的一个全新的理论课题。所谓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各个层面、各种因素、各个环节之间处于有序协调的状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立足国情,把握时代特征,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提出了安定团结的问题、强调稳定压倒一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等社会和谐的思想。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深入研究邓小平的和谐社会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创造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在邓小平的理论中,社会稳定论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邓小平总是极其坚定地把维护社会稳定放在第一位,有时还把它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国的最高利益来抓。 邓小平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角度论述稳定的重要性。
首先,稳定是基础,是前提,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首要条件。邓小平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1](P284)同时指出:“只有稳定,才能有发展。”[1](P257)稳定是现代化建设的前提,保持稳定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中国要搞四个现代化建设,没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形势不行。”[1](P207) “我们坚定不移的原则是要有稳定的政治局面,以保证有秩序的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1](P208)其次,发展是目的。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一直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硬道理”,深刻认识到发展的重要性。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来看,“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1](P6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1](P116)“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1](P254—255)1987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说:“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摆脱落后,使国家的力量增强起来,人民的生活逐步的到改善。要做这样的事,必须有安定的政治环境。没有安定的政治环境,什么事情都干不成。”[1](P244)邓小平深刻的认识到,稳定的环境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增强综合国力;只有发展,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有发展,才能保持稳定的局面,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第三,改革是手段。邓小平认为,要发展必须改革;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必须进行经济和政治体制的改革。而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度”,是处理三者之间关系的重要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必须同时兼顾。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目标,以稳定为条件,使三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邓小平深信:“我们在社会主义安定团结的基础上,就一定能够有计划、有步骤的实现可能实现的一切,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的要求。”[2](P252)从历史的曲折道路上走过来的中国人民深深懂得,和谐社会离不开稳定,离不开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前提。
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怎样消灭贫穷,走向富裕?这是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消灭贫穷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富裕的社会不一定是和谐的,但贫穷则一定是不和谐的。邓小平充分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状况,坚定的指出:“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使社会主义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1](P171)为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邓小平做出了许多的努力。针对“文化大革命”中的“穷过渡”理论,他尖锐的指出:“要人们安于贫困落后,说什么宁要贫困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哪有什么贫困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1](P227)邓小平指出:“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1](P116)“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的,它就站不住。”[2](P19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具有坚实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的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的增加生产力的总量。”[3](P293)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4](P623)发展生产力既是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又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的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1](P63)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消灭贫穷、走向富裕的条件,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邓小平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要建设一个和谐社会,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要逐步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原则,同时要防止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丰富的社会财富,更重要的是让全体社会成员能分享社会财富。邓小平提出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方法实现我国社会主义阶段社会财富的共享。
落实“两个大局”思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邓小平针对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提出共同富裕要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先富帮助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现在看来这个路是对的。”[1](P155)在提倡一部分人先富政策的同时,邓小平也预测到这个政策可能带来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的问题。因此明确提出“两个大局”的思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的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的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的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1](P277-P278)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志是社会成员的生活贫富差距状况如何。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1](P110-P111)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这种社会制度决定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必然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而达到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富裕。邓小平反复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1](P111)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实践检验,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是社会主义文明的组成部分,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邓小平一直十分重视“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有高度发展的经济水平,社会风气、社会秩序、科学、教育、文化事业也要搞上去。邓小平强调“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P306)“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就是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1](P110)邓小平的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包含了丰富的社会和谐内涵,开拓了党的执政理念上的新阶段,明确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精神文明的进步。从而实现真正的和谐社会。
在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的论题中,内在的蕴涵着发展科技、尊重人才、注重教育的思想。邓小平高瞻远瞩的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要注意解决好少数高级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尊重他们,会有一批人做出更多的贡献。”[1](P274-275)知识和人才受到尊重,重视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都是和谐社会的要素。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和谐社会的保障
实行民主和健全法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邓小平在强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从未忽视过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意识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性。“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1](P176)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总的来说是要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与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1](P177)邓小平认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民主必须形成制度,“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2](P146)但是,民主和法制二者不可偏废。邓小平说:“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2](P189)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目的在于:“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同时,还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既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又能保证我们有领导有秩序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P210)民主和法制是和谐社会的守护者,它们保证了社会秩序,也维护了社会公正。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是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奠基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优越性的发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甚至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虽然,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但邓小平的思想方法仍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因此,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能开拓我们的理论视野,提高认识水平,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进行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石红艳,女,(1970.1.14),籍贯:天津蓟县,单位:中国吉林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