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

2012-04-10 21:42:02
黑龙江水产 2012年1期
关键词:鱼病增氧鱼种

程 然

(哈尔滨市阿城区水产管理局 哈尔滨 阿城 150300)

北方地区冬天鱼池冰封时间长,鱼类越冬期长,在越冬期间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鱼类在越冬期间出现死亡现象的原因

1、缺氧。因缺氧造成越冬死鱼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扫雪不及时或面积太小、透光性差,水体清瘦、缺肥、浮游动物过多,水质过肥,溶氧过低,水位太浅等。

2、鱼类体质差。规格大的鱼种体质好,越冬成活率高。50-150g鱼种越冬成活率较高,体重10g左右的鱼种成活率为48﹪左右,体重20-30g左右的鱼种成活率为82﹪左右,体重在40g左右的鱼种成活率为86.5﹪左右,体重在50g以上的鱼种的成活率为94.2﹪左右。由此看出,规格小的鱼种储存脂肪和蛋白质较低,不足以完成越冬期的消耗,难以补偿因管理不善而加大的体耗而造成的体质亏虚。鱼种体质差,抵抗疾病和不良环境的能力就差,染病的机会就会增加,最终会导致鱼类的死亡。偏肥的鱼种含水量过多缺乏必要的锻炼,在越冬期间水温偏低时也会出现死鱼现象。

3、鱼病。鱼种受伤或体质不佳,在越冬期间常感染菌类、虫类及病毒性疾病,可导致鱼类越冬死亡,尤其要注意春季冰溶后期的鱼病多发期。

4、低温。当水温降至0.2-0.5℃时,鱼体就会冻伤乃至冻死,所以当溶解氧不足时,长时间采用机械增氧,会使水温降至0.5℃以下而导致鱼类死亡。

二、如何提高鱼类越冬的成活率。

1、培养体质健壮的越冬鱼种。鱼体健壮肥满,耐寒抗病能力强,越冬死亡率低,鱼种每尾最好在150g左右,在越冬前进行必要的锻炼,以排除过多水分,增强鱼种体质。越冬前应进行必要的鱼病检查,并进行药物处理,越冬鱼的放养密度应根据具体的池塘条件、鱼的品种及管理的措施等情况而定。

2、越冬采取的措施。

⑴池塘条件。越冬池的池水最适深度应为2-2.5m,以最厚的冰层计,冰下水位最低不得少于1m。池塘的选择以背风向阳为好,池塘底泥不应厚于15-20cm,越冬前用生石灰进行干法清塘。越冬鱼种必须消毒处理后才可入越冬池。

⑵注水。越冬池的水应以井水为最好,注水后透明度应为80-100cm。如果是原塘越冬鱼池,应搅动底泥,以排除塘底过多的还原性物质,降低封冰期的消耗,在注水后封冰前,对越冬池进行消毒处理。

⑶越冬期间扫雪和控制浮游动物的数量。①结冰时应保持明冰,若遇雨雪天气会结乌冰,应及时破除重新结明冰。冬季冰上的积雪应及时清扫,以保证冰下水有足够的光照和溶解氧,扫雪面积最好能达到全池面积的一半以上。②虽然封冰前对池水做了消毒处理,但由于诸多原因,在封冰一段时间后,还有可能再滋生一些浮游动物。因此在监测溶解氧的同时,应注意浮游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如发现大量浮游动物出现时,应及时采取杀灭措施以防影响鱼类越冬。

⑷适当补水和增氧。由于有的越冬池塘渗漏,在封冰一段时间后,应适当补注一些新水。补水时应注意水温的变化,还要防止污染水源。当越冬池严重缺氧时,可采取机械增氧,白天开夜间停以减少水温下降速度。当水温降到1.0℃以下时,应停止注水。

⑸打冰眼。在越冬期间,冰下溶解氧够的情况下没必要打冰眼,只有在溶解氧很少,对越冬鱼已构成影响的情况下才打冰眼。

猜你喜欢
鱼病增氧鱼种
西瓜皮喂鱼种一举三得
农村百事通(2023年7期)2023-08-05 09:18:56
水产养殖中鱼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当代水产(2021年10期)2022-01-12 06:21:14
淡水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的应用分析研究
机械增氧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鱼病肆虐,4000万打水漂!洪湖龙口有水产人在行动
当代水产(2021年5期)2021-07-21 07:32:48
秸秆燃气增氧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
煤气与热力(2021年2期)2021-03-19 08:55:58
震撼!屈老师第六期渔医培训班座无虚席,“一滴水诊断鱼病”新增内容惊艳全场
当代水产(2021年1期)2021-03-19 05:16:56
池塘鱼种如何正确投放
科学养鱼(2020年8期)2020-12-20 14:29:50
要注重防控2019年春季鱼病的再度暴发
当代水产(2020年3期)2020-06-15 12:02:46
四种常用渔药对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种急性毒性研究
当代水产(2019年8期)2019-10-12 08:5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