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红
(海河水利委员会漳卫南运河管理局,山东 德州 253009)
2012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 “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五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12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水利部确定2012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漳卫南运河管理局要以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把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水法规宣传教育为先导,以水政监察工作为保证,不断提升依法治水、科学治水能力,为沿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历史上,漳卫南运河承担着供水、航运、行洪、灌溉等重要功能,河系水利开发历史悠久。农田水利工程最早可上溯到先秦时期,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就建有引漳十二渠,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的大型引水渠系工程。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在漳、卫河流域已陆续兴建或扩建了多处引水灌溉工程。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引水灌溉,自流灌溉工程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兴建四女寺枢纽、共产主义渠及刘庄闸,利用人民胜利渠、共产主义渠等引黄济卫工程,冀、豫、鲁三省在沿漳卫南运河兴建引水闸涵、扬水站,发展农田水利灌溉;60年代兴建岳城水库及其民有灌区、漳南灌区;70年代漳卫新河扩大治理、卫运河扩大治理、漳卫河扩大治理,新建、改建大量涵闸、扬水站,兴建卫运河祝官屯枢纽及漳卫新河袁桥、吴桥、王营盘、罗寨、庆云、辛集6座拦河闸;80年代卫河扩大治理工程新建、改建部分涵闸、扬水站;80年代以来,漳卫南运河多次进行工程治理。经过长期治理,漳卫南运河在防洪、排涝、供水、灌溉等方面形成了门类齐全的水利工程体系,滋润了沿河千万亩良田,哺育了沿河一代又一代人民,也孕育了漳卫南运河光辉灿烂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
1958年3月,为了统一运用漳卫南运河灌溉防洪工程,农业部、水电部联合成立漳卫南运河管理局(以下简称漳卫南局)。漳卫南局建局之初,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利用就是一项主要职责。虽然历经半个多世纪,漳卫南运河的水资源状况伴随沿河经济社会的发展从相对丰沛到严重匮乏、从水质良好到严重污染,但漳卫南局始终将水资源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且不断研究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上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资源管理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及各项制度的不断健全,漳卫南局从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管理能力、丰富管理手段等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漳卫南局已建立起一个三级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体系,培养了一批熟悉政策、掌握业务,能力强、作风硬的水资源管理工作队伍。根据国家法律、政策的不断调整,漳卫南局出台了一批符合实际、针对性强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度体系基本完善。配合海委开展了取水许可工作,基本理顺了较为复杂的边界河道水资源管理关系。积极开展了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对重点取水口门进行了跟踪调查和监管。优化各项调度方案,完善调度管理制度,健全调度机制和手段,保障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协调处理上下游、左右岸用水矛盾,并开展了漳卫新河拦河闸水量调度管理试点工作。开展了入河排污口登记等工作,实施了全水系入河排污口监督监测和入河排污总量控制工作。加大了岳城水库水源地保护力度,开展了水库富营养化和藻类监测工作,编制完成岳城水库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出台了岳城水库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与此同时,认真开展了水资源管理基础性工作。开展了河系范围内湿地状况调查,积极探索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模式,基本完成“GEF”海河项目涉及漳卫南局的工作;开展了河流生态修复试点和“湿润漳河”项目研究,河流水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对漳卫南局水资源管理职责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水资源管理经费测算;开展了水资源监测工作,实行水量水质月报制度,及时掌握水资源动态情况;对许可取水总量、中下游生态环境需水量、岳城水库优化调度方案等进行了研究,编写了岳城水库水资源调度规程;组织完成卫运河、漳卫新河拦河闸蓄水曲线校核工作。
上述工作的开展,使漳卫南局水资源管理取得初步成效,为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漳卫南运河秤钩湾以上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5.54亿m3,流域人口达1 583万,耕地达133万hm2,人均水资源量为290 m3,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2 200 m3的1/8;亩均水资源量为230 m3,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1 900 m3的1/9。据统计,2000年流域内供水量为40.25亿m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88%。由于漳卫南运河水资源严重匮乏、时空分布不均,加上开发利用过度,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目前,漳卫南运河水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漳河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导致岳城水库入库水量严重不足;岳城水库尚未达到防洪标准,雨洪资源利用能力不足;漳河部分砂质河床的耗水问题,影响岳城水库优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卫河流域缺乏控制性工程,造成水资源调配能力不足;下游部分河道拦蓄工程老化失修,影响水资源调控能力的提高;河道上游来水水质差及局部污染,导致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河系生态状况总体还处于较差水平。这些问题对漳卫南运河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沿河工农业生产及经济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关乎治国理政、现代化建设、民族振兴的高度,描绘了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明确了一系列支持水利的重大政策举措,中央有关部门以及金融机构,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水利的认识高度、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形成了全社会治水兴水的强大合力,水利改革发展进入我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漳卫南局也正乘一号文件的东风,全面推进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做好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准备工作,做好工程管理的基础工作。根据当前水利事业的有利形势,漳卫南局将按照水利部、海委的总体工作部署和“十二五”总体规划的要求,紧紧围绕防汛抗旱、工程建设与管理、水行政执法、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等中心工作,完善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突出工作重点,讲求工作成效,推进漳卫南运河水利事业跨越发展。
当前,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就是要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紧紧围绕 “三条红线”,提高管理能力,强化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要学习宣传贯彻国务院 《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推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以取水许可工作为核心,逐步提高水资源管理的能力和手段;要不断加强基础工作,充分掌握沿河工农业及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分析研究漳卫南运河的水资源状况,加强水资源调配能力,加强用水效率的指导作用,提高河系水资源利用水平;要继续推进“湿润漳河”工作,力争更多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恢复性项目的立项实施;要配合海委开展好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建设符合漳卫南局实际的现代化的水资源管理平台;要以水功能区为单元全面加强监督管理,做好水功能区达标率和污染物限制排污总量双控制工作;要做好省界断面监测、常规断面监测、水功能区监测、应急调水监测等各项水质监测与评价工作,加强省界缓冲区和自动监测站监测能力建设;要提高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加强岳城水库水源地保护,保障邯郸、安阳两市饮水安全;要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完成入河排污口监督性监测工作,在漳卫南运河建立完善水环境监测体系。